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教案学科地理日期主备王伯平课题气候复杂课时数3类型新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在初一学过“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复习启发)承转 那么,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学们知道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一、气温的分布展示挂图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图2.13)。读图回答 1.黑龙江省最北部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约为-30)2.海南省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20左右)3.计算一下,我国南北一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相差约50)4.自北向南,我国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愈往南,气温愈高)5.在图上找出0等温线,在课本图45上用色笔描出,看看它大体与哪条河流和山脉的分布一致。(教师向学生说明,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要求学生记住)归纳 从一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自北向南增高;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板书 1.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提问 那么,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如此悬殊呢?讲述 纬度位置是形成我国南北温差悬殊的一个重要原因。冬季,太阳光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愈高,正午太阳高度愈低,白昼愈短,得到的太阳光热也就愈少,因而气温愈低;反之,纬度愈低,气温则愈高。我国位于北半球,而且幅员辽阔,南北所跨近50个纬度,因此气温相差很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冬季风的影响。我们下节课再分析这个原因。承转 上面讲述的是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情况及其形成原因,下面我们再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情况是怎样的。展示挂图 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图读图 1.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学生回答: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2.黑龙江省北部和海南省南部的七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黑龙江省北部约为16,海南省南部约为28,我国南北七月平均气温相差仅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3. 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青藏高原。因为这里海拔特别高,所以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归纳 从七月平均气温图上我们看到: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天山和大小兴安岭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气温均在20以上,全国普遍高温。板书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提问 为什么夏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夏季,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大。北方的太阳高度虽然比南方要低一些,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因此,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板书 二、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分布提问 我们知道,地球上有热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请同学们想一想:划分地球五带的依据是什么?我国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教师指示,学生回答: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来划分的,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讲述 那么,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一个地方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呢?人们一般用农作物生长期内积温的多少来反映?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或活动积温,写作10积温。板书 1.温度带划分的指标:10积温挂图 挂出我国温度带分布图指图讲述 根据10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特别高,形成了一个天高地寒的高原气候区。板书 2.主要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气候区读图回答1.我国寒温带分布在什么地区?中温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教师指图,学生回答。)2.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别分布在什么地区?这两个温度带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的哪条等温线一致?(教师指图,学生回答。教师再补充、纠正。)3.学校所在地属哪个温度带?板书 3.温度带的分布讲述 不同的温度带,积温的多少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温度和热量条件,从而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熟作也不一样。(活动)板书设计一、气温的分布1.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二、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分布1.温度带划分的指标:10积温2.主要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气候区3.温度带的分布活动与探究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南北温度的差异)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2、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状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3、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重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2、本节难点:我国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 什么叫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雹统称降水)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板书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板书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我国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7页活动板书二、干湿地区板书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一个地区是湿润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湿润;反之空气干燥。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板书2.干湿地区的名称读图练习 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板书3.干湿地区的分布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2)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教师总结 从总体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大体一致。但又有区别。例如,东北三省的湿润地区,有些地区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也属湿润区。正是因为各干湿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它的分布状况对各地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也产生显著的影响。板书4.干湿地区对自然界景观和农业的影响教师讲解 湿润区、半湿润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南方湿润区主要是水田,北方半湿润区主要是旱地农业区。湿润和半湿润区自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较差,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地区多以荒漠为主,半干旱区以草原为主。板书设计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1.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东南向西北递减二、干湿地区1.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2.干湿地区的类型3.干湿地区的分布4.干湿状况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活动与探究完成地理填充图册(东西干湿的差异)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降水状况;2.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并初步掌握雨带的移动规律;教学重点、难点本节重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本节难点:我国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开门见山)板书1、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形成提问大家还记得我国南北温差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冬季风的影响吗?提问 1.从冬季风的源地、风向考虑,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教师提示,学生回答)2、从图上看,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等地难以受冬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这是为什么?(教师提示,学生回答)讲述 每年冬季,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的冷空气频频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而我国南方由于距冬季风源地遥远,加之中间有重重山岭作屏障,所以受冬季风的影响弱,降温程度远比北方小。由此可见,冬季风的影响使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更加悬殊。提问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各吹什么风吗?它们的特点如何?(参照图2.19、图2.20)教师归纳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叫冬季风,其特点是寒冷干燥;夏季主要吹偏南风,叫夏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通常把夏季风能够吹到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读图看“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提问 结合我国地形考虑,我们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板书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引导分析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图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对照比较提问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我国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板书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阅读材料锋面雨教师讲解 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强烈,雨季的开始和结束,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当夏季风带来的温暖湿润的空气和冷空气相遇时,暖空气因较轻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暖空气降温,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锋面雨(看“锋面雨示意图投影片)。由于降水地区大致呈带状延伸分布所以叫”雨带“。这个雨带是随冷暖空气交汇面的移动而移动的。活动板书四、气候复杂多样读图回答看图2.26思考我国气候类型有多少种?名称是什么?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提问各种气候的特征怎样呢?读图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吐鲁番、漠河、五道梁、海口“气温降水分配示意图通过分析吐鲁番、漠河、五道梁、海口的气温降水分配示意图,得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的特征。归纳总结东部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