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 3.2土地资源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 3.2土地资源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 3.2土地资源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 3.2土地资源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 3.2土地资源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土地资源第一课时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分布课堂巩固 掌握基本技能土地资源的利用1下列关于土地资源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不同的土地类型,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农业用地A B C D2我国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B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D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3导致我国土地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是 ( )A土地资源种类少,数量有限B后备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无限C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不当,破坏、浪费现象严重D人均占有量多4目前,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有 ( )A沼泽滩涂 B永久积雪和冰川沙漠和石头山地C草地 D高山草地5读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完成下列内容。(1)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2)难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3)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国家把“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节水农业包括多种途径,其中之一是灌溉技术的改革。实验表明,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比畦灌节约用水12至23,并且能使水分很好地渗入土壤。增加农作物产量。(1)图A是 (喷灌、滴灌、畦灌),图B是 (喷灌、滴灌、畦灌)。(2)在北方缺水地区推广 作物,节约灌溉用水,也是节水的途径之一。土地资源的分布7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 )A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B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 C气候湿润的西部非季风区 D气候干旱的草原地区8我国草地多分布在 ( ) A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 C年降水量不足2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D东北、西南山区课后拓展 演练基本题型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耕地集中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 (2)耕地以什么地形为主?属哪类干湿地区? (3)南方和北方的耕地有什么不同? (4)高原、山地分别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第二课时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自主学习 领悟基础知识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课堂巩固 掌握基本技能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1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表现为 ( ) 人与耕地相协调 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A B C D2我国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最主要的是 ( ) A草场资源普遍超载,全国森林覆盖率降低B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C农村房舍、工厂、交通设施占用大量耕地D农村房舍占用荒地3我国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应该( )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4我国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不断开发新的土地资源B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可随意使用C人均土地资源少,国民经济以发展工业为主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题型二读图分析题能力题5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A说明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 ;B说明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 ;C说明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 ;D说明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 。课后拓展 演练基本题型1读1993年统计资料,思考:年代中国森林总面积(亿平方米)森林人均面积(平方米)草场总面积(亿平方米)草场人均面积(平方米)1980 11525 1167 31333 31741993 12863 1085 31333 264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草场面积减少,人均面积减少 B我国草场面积增加,人均面积减少 C我国森林总面积减少,人均面积增加 D我国森林总面积增加,人均面积减少 (2)根据以上资料,你得出的结论是 ( ) A人口增加速度远远超过草场面积的增加速度 B由于水土流失、沙漠侵吞使人均森林、草场减少 C中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在增长 D由于城市、工业、交通的发展,使人均森林减少2读“中国人口增长与人均耕地、人均林地的变化图和以上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1996年与1949年相比,我国人均耕地与人均林地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是 。 (2)你认为从1949年到1996年入均耕地和人均林地的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 。(3)中国耕地总面积约占世界的7%,人均耕地是世界的13。造成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有: A水土流失严重 B沙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 C我国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D国家制定颁布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令 E城市的扩建 F居民住房和工业用地 G交通占用耕地 H开垦荒地 I农村扩建新村(4)上述造成耕地减少的原因中,哪些是必要的: ;哪些是不合理的: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第一课时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分布课堂巩固 掌握基本技能土地资源的利用1B 解析: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建设用的属于非农业用地。2A 解析: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等农业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条件3 C 解析:造成我国土地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除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以外,还有土地资源再利用过程中管理不当、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 4 B解析:目前,难利用土地主要是指永久积雪和冰川沙漠和石头山地。我国难利用土地资源的比重比较大。5(1)293% (2) 216% (3)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读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地资源比例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耕地、林地的比重小,土地后备资源不足;难利用土地比重过大。这样造成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与耕地的矛盾特别突出。因此,我国才制定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6(1)畦灌 喷灌(2)节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资源现状的理解。我国是个贫水的国家,水资源非常的珍贵,但是现在的很多地方采取的畦灌,也叫漫灌是一种水利用率非常地的灌溉方式,因此国家大力推广比较节水的喷灌和“滴灌”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在我国缺水的北方地区大力的推广节水的农作物也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土地资源的分布7A解析:林地由于需要一定量的水资源寄养,因此主要分布在我国季风区范围内,半湿润、湿润的丘陵和和山区。8 A解析:草地由于需水量比较少,因此主要分布在我国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内陆地区 课后拓展 演练基本题型1(1)耕地集中分布于东部湿润的季风区范围内 (2)耕地主要分布平原和地势低缓的丘陵地区 耕地大多是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3)我国南方降水量大,耕地以“水田”为主;我国北方降水量少,耕地以“旱地”为主。(4)在我国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草地为主,山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解析:土地类型的划分就是依据土地利用途和利用状况来进行划分。土地用途又是主要依据当地的资源环境和自然条件。例如耕地主要发展种植业这样一般在气候湿润地形平坦的地区,所以我国的耕地多分布在东部湿润的季风区内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再如我国的高原多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降水量比较少,这样比较适合草类的生长,因此以草地为主。第二课时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课堂巩固 掌握基本技能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1B解析: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特别是耕地、林地的比重过小,难利用土地多,土地后备资源不足,这些情况只能是加剧人和耕地之间的矛盾。2B解析:我国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最严中的应该是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中的国家。水土流失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千米。每年地表土流失50亿吨以上。我国土地荒漠化非常严重的国家,每年土地荒漠化以1000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蔓延。3B解析: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少,人口总量在不断增加,人与耕地的矛盾尖锐。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A错误。而解决粮食问题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把草原和山坡开垦为耕地会导致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C选项错误;围湖造田会使湖泊面积缩小,减少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D选项错误。因此解决的出路应该是科学种田,提高粮食的亩产量。 4D 解析 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人和耕地的矛盾尖锐,在加上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者浪费、破坏环境的等问题,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土地法草原法森林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5滥砍滥伐 B过渡放牧 C水土流失 D乱占耕地 课后拓展 演练基本题型1(1)D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森林面积由1980年的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