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墨竹图题诗【教材分析】 墨竹图题诗是本册课文八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岁寒三友,它选编了六篇课文介绍“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名家名篇。其中前三首古诗墨竹图题诗苍松怪石图题诗墨梅图题诗为主体课文,而梅香正浓竹颂黄山松为拓展阅读课文。他们同为写松、竹、梅,但体裁各异,笔法不拘一格。在教学时以前三首古诗为重点学习。这三首古诗都是诗配画,可以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深远,相得益彰。松、竹、梅之所以成为岁寒三友,不仅因为三者不惧寒冷,更是因为他们能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而墨竹图题诗是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看到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他整日为民奔波,白天劳顿,夜不思眠。本诗记载的是又一个不眠的夜晚,作者听着冷雨拍打窗子,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竟错觉为百姓发出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诗。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应该具备识图,读悟古诗的能力,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赏图画,熟读古诗,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引导,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墨竹图,感悟墨竹的特点。让学生感情朗读,自主学习,自主理解,领会图题诗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此篇教学需要将图与诗两者结合起来,在诗中看图,在图中悟诗,实现情于理的交融。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收到古典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3.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以及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激情导入揭课题。(约5分钟)1.松、竹、梅在岁寒中同生,为人们所敬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2.展示课件:郑板桥的墨竹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墨竹的特点。1.分析题目,知内容;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图题诗:在墨竹图上写的诗句。题目的意思是在墨画的竹子的图画题写的诗句。诗、画是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气节2.了解作者,晓背景;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二、略读课文知大意。(约15分钟)1.学习“诗画欣赏”第二自然段。(1)朗读。(2)分析内容。(学习墨竹图题诗的诗句,认真体会。2.学习“诗画欣赏”第三段,感知诗意。图中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浓淡疏密有致,青翠欲滴。并且全用水墨,更显其傲骨,与众不同。(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一)自读自悟:学生依据资料和文后译文进行自学.(二)学习小组交流;通过与同学互相补充,解疑,使学生明白诗文大意.(三)全班交流:1.请学生说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2.指导朗读:读出韵味,深入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自主读悟,从整体粗知课文大意,是“略读课文”的主要学习方式。充分地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寻信息点,筛选信息点。三、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约15分钟)合作探究: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2本诗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第1句是实写、第2句是虚写,第1句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3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4.展开联想,现画面;5.品读诗句,创诗境。1.阅读文本,合作交流,思考问题:本诗作者是怎样开想象的。2.我们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围绕重点、难点在小组中读读、议议,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对信息点的梳理、整合、概括,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疑。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约5分钟)(一)总结:竹的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二)拓展训练:1.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品。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竹。1.对文章进行总结;2.写出赞美竹的句子,并交流。课后拓展,既与课文学习相互补充,相互呼应,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板书设计竹 人干:细中有强 淡泊名利叶:青翠欲滴 爱民如子 铮铮铁骨 傲然挺立教学反思在本文的教学设计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体惜百姓、爱民如子及特立独行的品质,我采用了教师点拨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或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诵读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工程挂靠合同(施工合同违约责任)
- 2026届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清远市重点中学2026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数字化教材在K-12课堂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 病假申请管理办法
- 2025年重庆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模拟题(含答案)
- 湖南预审管理办法
- 教育与科技的融合混合式学习的未来发展
- 街道提升整治工程方案(3篇)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 成都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考英语1600词汇(背诵版)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四节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化粪池清理方案计划
- 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 各国黄铜牌号及标准对照表
- 吉尔吉斯签证申请表
- 灵隐寺皈依登记表
- 地面ATP子系统技术规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