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习题:2.2.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含解析编 辑:_时 间:_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课后篇巩固探究A组1.以下对可逆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电解水这两个反应不是可逆反应C.可逆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反应完全D.可逆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解析:可逆反应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此类反应无法进行完全,都有一定的限度,故C项错误。答案:C2.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A.A2+3B22AB3B.2AB2+B22AB3C.2A2B+5B24AB3D.2AB2+B22AB3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用AB2、B2表示,生成物用AB3表示,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为可逆反应,结合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AB2+B22AB3。答案:D3.如图所示是可逆反应2HI(g)H2(g)+I2(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t2t3,反应不再发生C.t2t3,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一定等于211D.若向容器中加入2 mol HI,则最终可生成1 mol H2和1 mol I2解析:由图像知:t2时刻起反应达到平衡,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A项正确;但平衡后,反应仍在进行,只不过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浓度不再变化,B项错;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并没有确定的比值关系,C项错;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2 mol HI,则最终生成H2和I2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1 mol,D项错。答案:A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混合气体的密度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B的物质的量浓度A.B.C.D.解析:因为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始终不变,而气体的质量却在变化。当气体质量不变时即达到平衡,而=mV,所以不变可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答案:A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解析: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都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升高,既包括正反应速率也包括逆反应速率,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反应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C、D选项正确。答案:A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g)+4Y(g)2Z(g)+3Q(g)的反应,其中X、Y、Z、Q的开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4 molL-1、0.2 molL-1、0.3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A.c(X)=0.15 molL-1B.c(Y)=0.9 molL-1C.c(Z)=0.3 molL-1D.c(Q)=0.5 molL-1解析:对于反应X(g)+4Y(g)2Z(g)+3Q(g),若反应正向进行,则X、Y、Z、Q的浓度范围依次是00.1 molL-1、00.4 molL-1、0.20.4 molL-1、0.30.6 molL-1;若反应逆向进行,则X、Y、Z、Q的浓度范围依次是0.10.2 molL-1、0.40.8 molL-1、00.2 molL-1、00.3 molL-1,故B项不可能。答案:B7.向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未知)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变化。请回答:(1)密闭容器的体积是 L。(2)若t1=15 s时,则t0t1阶段以C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B的起始物质的量是。解析:(1)根据加入0.3 mol A,图像中的浓度为0.15 molL-1可知,容器的体积为2 L;(2)t0t1阶段C物质浓度变化为0.11 molL-1-0.05 molL-1=0.06 molL-1,故t0t1阶段以C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0.06 molL-115 s=0.004 molL-1s-1;(3)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变化,说明该反应是一个等体积反应,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4)根据化学方程式3A(g)B(g)+2C(g)知,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是C的一半,故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是0.06 mol,因此B的起始物质的量是0.04 mol。答案:(1)2(2)0.004 molL-1s-1(3)3A(g)B(g)+2C(g)(4)0.04 molB组1.向5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56滴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A.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B.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C.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D.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红色解析: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实质是2Fe3+2I-2Fe2+I2,由题意知,Fe3+不足,I-过量。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应无Fe3+;若反应是可逆反应,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Fe3+,所以应滴加KSCN溶液,检验Fe3+是否存在。答案:D2.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B(g)+C(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不是气态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是气态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C,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D.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解析: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大,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则A一定不是气体,且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A项正确、B项错误;加入少量的C,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改变压强可以使平衡移动,D项错误。答案:A3.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 molL-1、c(B)=0.200 molL-1及c(C)=0 molL-1。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比较,和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2)实验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实验平衡时C的浓度为;(3)该反应的H0,判断理由是;(4)该反应进行到4.0 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vB=;实验:vC=。解析:(1)与相比,平衡时反应物A的浓度不变,但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缩短,说明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只是反应速率加快了,由于该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改变压强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改变温度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和使化学平衡移动,所以反应应为使用了催化剂。与相比,达到平衡时间缩短,A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故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高了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2)对于实验A+2BC初始浓度/(molL-1)0.1000.2000变化浓度/(molL-1)0.0400.0800.040平衡浓度/(molL-1)0.0600.1200.040故B的平衡转化率为:0.080molL-10.200molL-1100%=40%对于实验A+2BC初始浓度/(molL-1)0.1000.2000变化浓度/(molL-1)0.0600.1200.060平衡浓度/(molL-1)0.0400.0800.060故实验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0.060 molL-1。(4)该反应进行到4.0 min时,实验中,A的浓度为0.072 molL-1,减少了0.028 molL-1,则参加反应的B的量为0.056 molL-1,故vB=0.056molL-14.0min=0.014 molL-1min-1;实验中,A的浓度为0.064 molL-1,减少了0.036 molL-1,生成的C的浓度为0.036 molL-1,vC=0.036molL-14.0min=0.009 molL-1min-1。答案:(1)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2)40%(或0.4)0.060 molL-1(3)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4)0.014 molL-1min-10.009 molL-1min-14.导学号15184040在2 L密闭容器中,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上图中,A点处v(正)v(逆)(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2)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下同)。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4)下列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解析:(1)图中表明A点的反应时间小于1 s,表中表明在01 s内n(NO)呈减小状态,则反应2NO(g)+O2(g)2NO2(g)在向右进行,v(正)v(逆)。(2)上述反应向右进行,则c(NO)由逐渐减小到保持不变。表中表明,上述反应从开始到平衡,n(NO)减小0.020 mol-0.007 mol=0.013 mol,则n(NO2)增加0.013 mol。上述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 L,则平衡时c(NO2)为0.006 5 molL-1,则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表中表明,在02 s内n(NO)减小0.020 mol-0.008 mol=0.012 mol,则n(O2)减小0.006 mol,容器容积为2 L,则c(O2)减小0.003 molL-1,反应时间为2 s,根据v=ct计算得v(O2)=1.510-3 molL-1s-1。(3)化学平衡状态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NO2)=2v逆(O2)体现了上述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NO2)=2v(O2)则不可以。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之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同制度的发展趋势与现实挑战分析
- 离婚协议书全文及共同子女医疗及保险合同
- 燕津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教师职称评定及晋升合同
- 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标准下的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调研与预测报告
- 2025年合同谈判与合同履行
- 2025给排水管道采购合同
- 2025年体育中考理化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制造在工业生产中的创新应用报告
- 私募基金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保密及责任追究协议
- 离婚协议彩礼退还及债务承担明确合同
- 《人教版物理介绍》课件
- 快速精确-细节毕现-Carto3标测策略
- 《矿山应急救援》培训课件2025
- 2025年临床诊疗指南:过敏性紫癜详解
- 老年人如何科学进行脑力训练
- 预防校园欺凌家长告知书
- 儿童托管中心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 阑尾炎课件24张
- 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审查方案
- 《中国战略导弹》课件
- 护士N3岗位竞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