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模板概况.2四、材料要求2五、主要机具设备3六、作业条件3七、操作工艺3八、质量标准6九、施工注意事项9十、成品保护9十一、安全措施10十二、模板计算10一、工程概况万景新城1#8#工程位于横县峦城镇上,建筑面积约26590.1m2。底层为杂物房,层高为2.2m,一至六为标准层,层高为2.7m。砖混结构墙体厚度240mm,采用M10混合砂浆和MU10页岩多孔砖进行砌筑。二、编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本工程施工图纸三、模板概况 1#楼为框架结构,28#楼均为砖混结构。1#楼柱子模板最大的截面为600600最小的为300300;梁模板最大的截面为300800最小的为200240。28#楼最大柱子截面为600240最小为240240;梁模板最大的截面为200400最小的为200240.四、材料要求1、9层18厚胶合板2、楞木支撑用50mm80mm。3、胶合板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可靠地承受所浇捣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4、嵌缝材料和脱模剂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但应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五、主要机具设备1、施工机械:电锯、电钻、电动扳手、电焊机等。2、主要工具:斧、锯、钉锤、水平尺、钢尺、钢卷尺、线锤、钢丝刷、毛刷、小油漆桶、小白线、墨斗、撬杠、起子等。六、作业条件1、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齐全。2、施工机具、材料已按计划进场。3、操作所需的脚手架已搭设完毕,有足够的支模空间。4、测量控制及轴线、标高等能满足施工要求。七、操作工艺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见附页:模板支撑系统计算书(一)、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的准确,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1)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不变形、不位移。(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应考虑便于装拆,损耗少,周转快。(3)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3、模板及支架应妥善维修保管,钢支撑应防止锈蚀。(二)、模板安装1、柱模板安装应遵照以下规定:(1)构造柱模安装工艺流程:弹线、找平、定位组装柱模、涂刷脱模剂安装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垂直度柱模预检封堵清扫口。(2)先弹出柱的四周边线。(3)根据测量标高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调整柱底标高,并作为定位的基准,支侧模时应与其靠紧。(5)柱脚应预留清扫口,柱子较高时应预留浇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脚2m。(6)柱模应根据柱断面尺寸和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加设柱箍及对拉螺栓。2、梁模板安装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根据柱弹出的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安装柱头模板设置模板支撑拼装底模安装侧模板绑扎梁筋按配板设计安装横楞、斜撑等。(1)、梁模板采用圆木支模。支柱在高度方向应设置纵、横水平拉杆,拉杆位置距楼地面500mm及梁板底面下500mm,立柱底部应铺设5cm厚垫板,垫板下砼面,并用对拨木楔调整标高。(2)、梁模板采用侧包底的支模法。(3)、梁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宜为全跨的1/10003/1000。梁高大于700mm时,应采用对拉螺栓在梁侧中部设置通长横楞用螺栓紧固。(4)、当梁、板底距地面高度超过4m时,应采用脚手钢管扣件支撑或桁架支模,不宜采用木支撑。3、有梁楼板支模有梁楼板木模支模应按照以下步骤:(1)先支梁底板及两侧模板,根据标高在梁两侧钉上水平大楞木,再在上边搁置平台搁栅。板跨度超过2m时,平台搁栅下应加设大横楞和立撑。(2)搁栅找平后,在上面铺钉模板,只将接头和翘曲处钉牢,中间尽量不钉,以便拆模。(3)检查标高及平整度并将板面清理千净。4、楼梯支模楼梯支模应根据大样图找好平台标高,其施工步骤应为先安装基础梁、平台梁和平台板模板,再安装楼梯斜梁和底板模板。支撑底板的搁栅间距为500mm左右,支承搁栅的横木托带间距为L.01.2m,托带两端用斜支撑支住,下用单楔楔紧,斜撑间用牵杠互相拉牢。搁栅外面钉上外帮板,其高度与踏步口齐。钢筋绑扎好后,吊安反扶梯基,悬吊高度等于楼梯底板混凝土厚度,然后在三角木上钉好踏步侧板。梯步高度要均匀一致,踏步侧板下口钉一根小支撑,以保证踏步侧板的稳固。栏杆预留孔应按设计位置正确埋好。(三)、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应符合以下规定(1)拆模顺序一般应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2)承重摸板及其支架拆除,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5.2.1.1的规定。(3)不承重的侧模板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4)当上层楼板正在浇灌混凝土时,下层楼板的模板和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的模板和支柱应视浇混凝土楼层荷载和本楼层混凝土强度而定,如荷载很大,拆除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荷载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即可拆除。达到设计强废70%时,保留部分跨度4m以上大梁底模及支柱,其支柱间距一般不得大于3m。(5)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拆模。八、质量标准1、模板安装(1)主控项目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砼接槎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1)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砼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1-1表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的允许偏差 表1-1项目允许偏差(mm)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5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表1-2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1-2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模板拆除(1)主控项目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砼强度应符合表表1-4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 表1-4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2)一般项目1侧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九、施工注意事项1、必须正确放线。尤其是现场环境条件不好时,要反复校核轴线后,再放模板边线和标高线。2、柱模安装前应按设计图弹出柱子边线,抹好墩台,校正钢筋位置,钢筋上部宜采用钢管脚手定,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柱箍规格及间距应经过计算选用,柱子四角用拉杆和支撑固定。3、梁模板安装常易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防止方法是:支模时应边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梁侧支模应设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装梁侧钉牢;梁底模板应按规定起拱。4、安装梁、板支柱,当为土地面时应平整夯实,并在底部设垫木。十、成品保护1、不得用重物冲击已安装好的模板及支撑,不准在吊模上搭跳板,应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2、搭设脚手架时,严禁与模板及支柱连接在一起。3、与砼接触的模板表面应认真涂刷脱模剂,不得漏涂,涂刷后如被雨淋,应补刷。4、拆除模板时要轻轻撬动,使模板脱离砼表面,禁止猛砸狠敲,防止碰坏砼。5、拆除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暂时不用时应遮荫覆盖,防止暴晒。十一、安全措施1、支模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缚登,不准在拆除的模板上进行操作。2、模板安装应在牢固的脚手架上进行,如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柱、模板联结稳固,不得架空搁置,以防掉下伤人。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3、拆模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U形卡和L形插销,避免整体塌落,拆除顶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施工。4、拆下的支撑、木档,要堆放整齐,防止“朝天钉”伤人。5、U形卡等零件,要装入专用箱或背包中,禁止随手乱丢,以免掉落伤人。6、进入现场时,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要拴好安全带。7、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暂停人员过往。8、六级以上大风,不得安装和拆除模板。十二、模板计算附1:梁模计算1、模板参数木支撑纵距Lb (m): 0.500;立杆计算高度H (m): 2.600; 立杆采用圆木;立杆圆木大头直径R(mm): 80.000;立杆圆木小头直径r(mm): 60.000;梁底斜撑方木截面宽度b1 (mm): 40.000: 梁底斜撑方木截面高度h1 (mm): 80.000: 帽木长度La(m): 1.000: 帽木截面宽度b2 (mm): 50.000: 帽木斜撑方木截面高度h2 (mm): 80.000: 斜撑与立杆连接处到帽木的距离h0 (mm): 600.000: 梁截面宽度B(m): 0.240: 梁截面高度D(m): 0.400: 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 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2): 25.000;振捣混凝土荷载(kN/m2): 1.000;新浇混凝土荷载侧压力(kN/m2):12.000; 3、梁侧模板参数梁侧斜撑截面宽度b3 (mm): 50.000;梁侧斜撑截面高度h3 (mm): 80.000;梁侧背楞截面宽度b4 (mm): 50.000;梁侧背楞截面高度h4 (mm): 80.000;梁侧斜撑至梁侧背楞的距离Ld(m): 0.150;4、面板参数面板选用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000; 面板厚度(mm): 18.000; 面板抗弯设计值fm(N/mm2): 13.000; 5、立杆圆木参数立杆圆木选用木材:杉木;圆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0;圆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v(N/mm2): 10.000;6、斜撑方木参数斜撑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斜撑方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0;斜撑方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v(N/mm2): 11.000;7、帽木方木参数帽木方木选用木材:杉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0;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400;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1.000;8、梁侧背楞参数梁侧背楞选用类型:杉木;梁侧背楞弹性模量E(N/mm2): 9000.000;梁侧背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1.000;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1.梁侧模板荷载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5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为 40.549 kN/m2、12.000 kN/m2,取较小值12.000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龙骨上的简支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抗弯验算 其中,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取单位宽度面板为计算单位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1000182/6=54000mm3;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1120.9=12.96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 q2= 1.4110.9=1.26kN/m;q = q1+q2 = 12.960+1.260 = 14.220 kN/m;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400mm;面板的最大弯距 M= 0.12514.224002 = 2.84105N.mm;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2.84105 / 5.40104=5.267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5.267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 121 = 12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40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1000183/12=486000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5124004/(38495004.86105) = 0.866 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l/250 =400/250 = 1.6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866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6mm,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1.梁侧背楞支撑计算方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梁侧支撑采用圆木,小头直径6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bh2/6 = 50.00080.0002/6 = 53333.333 mm3; I = bh3/12 = 50.00080.0003/12 = 2133333.333 mm4; 木楞计算简图(1)、支撑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 方木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方木的最大弯距(N.mm); W - 方木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方木的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方木跨中弯矩: 其中,作用在的荷载,q = (1.212.0000.90+1.41.0000.90)0.400/2= 2.844 kN/m;方木计算跨度(木支撑纵距):(mm): l = 500.000 mm;方木的最大弯距: M=0.12.8440.5002= 0.071 KN.m;最大支座力:N= 1.12.8440.500= 1.564 kN经计算得到,方木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M / W = 0.071106/53333.333= 1.333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1.000 N/mm2;方木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1.333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1N/mm2,满足要求!(2)、支撑的挠度验算: 其中 E -方木的弹性模量:9000.000 N/mm2; q-作用在方木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12.0000.400/2= 2.400 N/mm;l-计算跨度(梁底模板支撑间距):l = 500.000 mm;I-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 = 2133333.333 mm4;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2.400500.000 4/(1009000.0002133333.333) = 0.053 mm;方木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500.000 /250= 2.000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53mm,小于 方木的最大容许挠度值2mm,满足要求!2、梁侧斜撑(轴力)计算:梁侧斜撑的轴力RDi按下式计算: RDiRCi/sini其中 RCi -梁侧斜撑对梁顶侧支撑的支座反力,取;RCi =N=1.564 kN RDi -斜撑的轴力; i -斜撑与梁侧面板的夹角;sini = sinarctan(0.150/ 0.400) = 0.351;斜撑的轴力:RDi=RCi/sini=1.564/0.351=4.455 kN;3、梁侧斜撑稳定性验算: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 - 作用在木斜撑的轴力,4.455 kN -木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木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1.000 N/mm2 A0-木斜撑截面的计算面积; A0 = 50.00080.000 = 4000.000 mm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i -木斜撑的回转半径,i = 0.28980.000 = 23.120 mm; l0- 木斜撑的计算长度,l0 = (400.000)2+150.00020.5 = 427.200 mm; = 427.200/23.120 = 18.478; =1/(1+(18.478/80)2) = 0.949;经计算得到: = 4454.844/(0.9494000.000) = 1.173 N/mm 2;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数; f = 1.211.000 = 13.200 N/mm2;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为1.173 N/mm2,小于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3.2N/mm2,满足要求!五、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401818/6 = 1.30104mm3; I = 240181818/12 = 1.17105mm4; 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 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500.000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q1: 1.225.0000.2400.4000.900=2.592kN/m;模板结构自重荷载:q2:1.20.3500.2400.900=0.091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q3: 1.41.0000.2400.900=0.302kN/m;q = q1 + q2 + q3=2.592+0.091+0.302=2.985kN/m;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 = 0.102.9850.52=0.075kN.m; =0.075106/1.30104=5.758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5.758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25.000.400+0.35)0.24= 2.48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50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95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500.00/250 = 2.0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2.4845004/(10095001.17105)=0.949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949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 500 / 250 = 2mm,满足要求!六、帽木验算: 支撑帽木按照集中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kN/m): q1 =1.225.0000.4000.500 = 6.000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设计值(kN/m): q2 =1.20.3500.500 = 0.210 kN/m; (3)活荷载为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kN/m): q3=1.41.0000.500 = 0.700 kN/m; q= q1 + q2 + q3 = 6.910kN/m; (4)帽木的自重线荷载设计值(kN/m): q4=1.2 50.00010-380.00010-33.870 = 0.019 kN/m; (5)斜撑传给帽木的集中力(kN) P= RCi/tani = 1.564/0.375 =4.171 kN 帽木截面抵抗矩:W = 50.00080.0002/6 = 53333.333 mm3; 帽木截面惯性矩:I = 50.00080.0003/12 = 2133333.333 mm4; 帽木受力计算简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帽木剪力图(kN) 帽木弯矩图(kN.m) 帽木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 R1 = 1.522 kN; R2 = 6.975 kN; R3 = 1.522 kN; 最大弯矩 Mmax = 0.417 kN.m; 最大变形 max = 0.269 mm; 最大剪力 Vmax = 3.488 kN; 截面应力 = 417.294/53333.333 = 7.824 N/mm2。 帽木的最大应力为 7.824 N/mm2,小于帽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1 N/mm2,满足要求! 帽木的最大挠度为 0.269 mm,小于帽木的最大容许挠度 2 mm,满足要求!七、梁底木支架立杆的稳定性验算: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木顶撑的自重(kN): NG1 = 1.0000.0500.080+(1.000/2)2+0.60021/220.0400.080+2.600(0.060/2)23.870= 0.063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5000.240 = 0.042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2400.4000.500 = 1.200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0.063+0.042+1.200 = 1.305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0.2400.500 = 0.120 kN;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1.4NQ = 1.21.305+1.40.120 = 1.734 kN; 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 - 作用在立杆上的轴力 -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A0-立杆截面的计算面积; A0 = (60.000/2)2 = 2827.433 mm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i-立杆的回转半径,i = 60.000/4 = 15.000 mm; l0- 立杆的计算长度,l0 = 2600.000-600.000 = 2000.000 mm; = 2000.000/15.000 = 133.333; =2800/(133.3332) = 0.157; 经计算得到: = 1734.329/(0.1572827.433) = 3.895 N/mm2; 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数: f = 1.210.000 = 12.000 N/mm2;木顶支撑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为3.895N/mm2,小于木顶支撑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12N/mm2,满足要求!八、梁底斜撑稳定性验算: 木顶撑斜撑的轴力RDi按下式计算: RDiRCi/sini 其中 RCi -斜撑对帽木的支座反力; RDi -斜撑的轴力; i -斜撑与帽木的夹角。 sini = sinarctan600.000/(1000.000/2) = 0.768; 斜撑的轴力:RDi=RCi/sini= 1.522/ 0.768= 1.981 kN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 - 作用在木斜撑的轴力,1.981 kN -木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木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1.000 N/mm2 A0-木斜撑截面的计算面积; A0 = 40.00080.000 = 3200.000 mm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i -木斜撑的回转半径,i = 0.28980.000 = 23.120 mm; l0- 木斜撑的计算长度,l0 = (1000.000/2)2+600.00020.5 = 781.025 mm; = 781.025/23.120 = 33.781; =1/(1+(33.781/80)2) = 0.849;经计算得到: = 1981.209/(0.8493200.000) = 0.730 N/mm 2;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数; f = 1.211.000 = 13.200 N/mm2;木顶支撑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为0.73 N/mm2,小于木顶支撑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3.2N/mm2,满足要求!九、 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 = fgkkc = 68 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170 kpa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0.4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 = N/A =6.937 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 = 1.734 kN;基础底面面积 :A = 0.25 m2 。p=6.937 fg=68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附2:板模计算模板支架采用木顶支撑,计算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等编制。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 1.000;纵距(m): 0.500;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 2.900;立柱采用圆木:圆木小头直径(mm): 50.000;圆木大头直径(mm): 80.000;斜撑截面宽度(mm):30.000;斜撑截面高度(mm):40.000;帽木截面宽度(mm):60.000;帽木截面高度(mm):80.000;斜撑与立柱连接处到帽木的距离(mm): 600.000;板底支撑形式:方木支撑;方木的间隔距离(mm):500.000;方木的截面宽度(mm):50.000;方木的截面高度(mm):80.000;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三级钢HRB 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每层标准施工天数:7;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360.000;楼板的计算跨度(m):3.760;楼板的计算宽度(m):3.760;楼板的计算厚度(mm):100.000;施工期平均气温():25.000;4、板底方木参数板底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00;5、帽木方木参数帽木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00;6、斜撑方木参数斜撑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方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v(N/mm2):11.000;7、立柱圆木参数立柱圆木选用木材:湿地松;圆木弹性模量E(N/mm2):11000.000;圆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v(N/mm2):16.000; 二、模板底支撑方木的验算:本工程模板板底采用方木作为支撑,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bh2/6 = 5.0008.0002 = 320.000 cm3; I = bh3/12 = 5.0008.0003/12 = 213.333 cm4; 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线荷载(kN/m):q1 = 25.0000.1000.500 = 1.250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3500.500 = 0.175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p1 = 2.0001.0000.500 = 1.000 kN;2、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之和, 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2(q1+q2 ) = 1.2(1.250+0.175) = 1.710 kN/m; 集中荷载 P = 1.4p1 = 1.41.000 = 1.400 kN; 最大弯距 M = Pl/4+ql2/8 = 1.4000.500/4+1.7100.5002/8= 0.228 kN; 最大支座力 N = P/2+ql/2 = 1.400+1.7100.500/2 = 1.128 kN ; 截面应力 = M/W = 0.228/0.320 = 0.714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0.714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1.000N/mm2,满足要求!3、抗剪强度验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其中最大剪力:V = 1.7100.500/2+1.400/2 = 1.128 kN; 截面受剪应力计算值:T = 31.128103/(250.00080.000) = 0.423 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 = 1.400 N/mm2;方木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为0.423N/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4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按规范规定,挠度验算取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q1+q2 = 1.250+0.175 = 1.425 kN/m; 集中荷载 p = 1.000 kN 最大变形 = 51.4250.5001012/(3849000.000213.333104) +1.0000.500109/(489000.000213.333104) = 0.061 mm;方木的最大挠度为0.061mm,小于最大容许挠度2.000mm,满足要求!三、帽木验算: 支撑帽木按照集中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1.7100.500+1.400 = 2.255 kN; 均布荷载q取帽木自重:q = 1.0000.0600.0803.870 = 0.019 kN/m; 截面抵抗矩:W = bh2/6 = 6.0008.0002/6 = 64.000 cm3; 截面惯性矩:I = bh3/12= 6.0008.0003/12 = 256.000 cm4; 帽木受力计算简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帽木剪力图(kN) 帽木弯矩图(kN.m) 帽木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 R1 = 2.259 kN; R2 = 2.267 kN; R3 = 2.258 kN; 最大弯矩 Mmax = 0.001 kN.m; 最大变形 max = 0.000 mm; 最大剪力 Vmax = 0.007 kN; 截面应力 = 0.75/64 = 0.012 N/mm2。 帽木的最大应力为 0.012 N/mm2,小于帽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1.000 N/mm2,满足要求! 帽木的最大挠度为 0.000 mm,小于帽木的最大容许挠度 2.000 mm,满足要求!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