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 要1ABSTRACT2第1章 绪论11.1 选题目的与背景意义11.2 秤的行业应用11.3 电子秤国内外发展情况11.4 设计思路与结构3第2章 电子秤硬件结构和设计52.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52.1.1 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52.1.2 单片机芯片使用72.1.3 晶振电路的组成72.1.4 复位电路的组成72.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82.2.1 数据采集电路的介绍82.2.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92.3 显示电路模块设计92.4 超重报警指示电路112.5 按键输入电路设计112.6 电路图和PCB图绘制11第3章 电子秤的软件设计133.1 应用程序的组成133.2 主程序流程设计133.2 A/D采样模块程序设计153.3 显示模块流程图153.5 按键调整模块流程图173.6 报警和去重流程图173.7 称重数据处理和优化设计17第4章 软件仿真模型和调试194.1 仿真软件的使用194.1.1 keil软件使用方法194.1.2 Protues的使用204.2 原理图仿真和调试20总 结22参考文献22致 谢24附录一 设计总电路原理图25附录二 设计PCB图26附录三 设计源程序27摘 要从人们进行商业交易以来,从古至今,秤一直伴随着人们,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曹冲称象。秤的出现对商品交易起到促进作用,商品的交易都少不了秤的使用,是重要的衡器。秤也由原来的杆秤,随着商业的发展演变成现在的电子秤,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秤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优点众多被应用到各个行业,为人们带来生活的便利。传统的机械秤体型庞大、质量重、难以移动、更不便于携带,机械秤在工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便。使用机械秤给物体称重时操作繁杂、有一定的误差、功能方面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需要。人们迫切需要稳定性能,电子秤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电子秤体积小、功能强大等优点,物体称重时能够即时的显示数据;当超出量程范围时,能够超重报警;使用清零功能,可以进行去皮。设计使用的处理器为STC89C51单片机,连接数据采集电路、显示电路和供电电路等电路,对设计建立仿真模型。功能有去皮清零、超重报警、复位、质量校准等。称重最大质量为10Kg,重量误差为0.003Kg。关键词: 电子秤;称重传感器;数码管显示;超重报警ABSTRACTSince the business transaction, from ancient to now, the scale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peopl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ancient Cao chong chengxia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sca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mmodity trade. the use of the scale is very importa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eighing instrument. Scale also from the original sca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to the current electronic scal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ectronic scale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mature, the advantages of many applications to various industries, for people to bring life convenience.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scale is large, heavy, difficult to move, more inconvenient to carry, mechanical scale has also brought a lot of inconvenience. The use of mechanical scale to weigh objects is complicated, has a certain error, function is relatively simple,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in life. People urgently need stable performance, the appearance of electronic scale, good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electronic scale small size, powerful function and so on, the object can display real-time data when weighing; When exceeding the range, the alarm can be Overweight; Use the reset function, can be peeled.The design uses the processor stand up for MCU, connects the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establishes the simulation model for the design. The functions include: Peeling, call the police alarm, reset, quality calibration, etc. The maximum mass is 10 kg and the weight error is 0.003 kg.Key words: electronic scale, weighing sensor, digital tube display, overweight alarm1第1章 绪论称重技术是计量手段,一直被人们重视,应用于各个领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电子秤在衡器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称重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有一定促进的作用。电子秤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结合,成为生活中必需品,秤的不断演变,说明了货物交换推动了科技的发展。1.1 选题目的与背景意义 电子秤比机械秤使用更加方便,科技含量更高,整体都在进步,所以电子秤的设计变得格外有意义,是顺应了潮流的进步。电子称向着精度更高、体积更小的、成本更低发展,元器件的生产门槛的降低,带来的是电子秤成本和性能的平衡。因为电子秤体积小,老化的程度降低,更不易损坏,精度更高,带来的是美观的外形,因此,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正是因为诸多的优点,电子秤的设计显得格外有意义。 人们生活中使用的秤,形态各一,不统一,这也是电子秤出现的意义所在,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同时,电子秤如果出现过载,可以报警,计算价格等功能。这些功能在生活非常的实用、操作方便、易于识别、快速、便捷、高效、节能等,因此,电子秤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1.2 秤的行业应用 秤以各式各样的种类,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超市的电子秤是集合了多种功能,快速的结账功能,单价功能,减少了收银人员的工作负担。像这种的电子秤还有精度更高的珠宝秤,更加精密。生活中电子秤形状各种各样,集成了计价功能,有用于大型货车的称重,但是精度远没有小型电子秤的精度高,家中有用于蔬菜的称重厨房秤,有携带更方便的是人体秤,使用的是电池,这也是不同领域行业,秤的形态体现也不同。工业量对秤的精度要求很高,生活用的秤精度低,却拥有精致的外观和智能,便携性要求高。 1.3 电子秤国内外发展情况人们社会交易在发展,电子秤的发展也没有停下脚步,从人力撑起来的秤到现在的只要放上物体就能显示质量的电子秤,都在朝着科技含量高的方向发展,同时电子秤里面已经加入了单片机系统。加入了传感器,能够检测和过滤掉,多余的杂波,现在社会的进步,把贸易的往来,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更是朝着自动化,无人化,电气化。由于芯片技术的成熟,电子秤里面已经集成了数据和信号的处理,称重技术复杂,已经涉及到了很对行业,需要多个技术行业的技术支持,才有电子秤今天的科技含量在里面。正是因为这么多的技术支持,称重技术才能如此成熟,才能为人体秤、体脂秤、销售领域、商品交易和大型货物称重等其它用途1。伴随着传感器性能的发展,也为电子秤的智能化,提供了更多机会,更多的功能。在电子秤发展的比较好的是美国、欧洲等国家,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1960年左右,出来了准确度为0.1%的电子秤,并在接下来的20年,欧洲国家逐步对衡器进行改造2,所以,国外衡器技术相比国内要发展的更早。科技含量高和集成度高的称重装置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作业时间以及降低材料的消耗。早在50年前,电子技术的广泛使用,技术的成熟,不知不觉中推动衡器制造业的进步,同期国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也同步升高,衡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进步。起初,国内的称量衡器以机械类居多,技术进步导致电子型衡器已经取代了机械衡器,成为了发展的趋势。现在技术的发展,快速和动态称重成为了接下来要研究的对象,经过多年来国内外衡器产品的发展史,高性能、智能化是今后发展的方向3。这样,电子秤的适用能力更广、用途更多、拓展性更强,功能发展方向是控制信息智能化发展,朝向多种功能综合发展,多方面渗透发展。如今电子秤在生活中多个领域都有使用,正是其在多功能的整合,才使电子称重的适用能力很强,科技的进步,人们要求操作更加方便,显示更易识别,功能更齐全,在一定程度上达芬奇发明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体重秤。国内的电子秤快步发展,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导致了与国外差距还是很大的,这样的差距直接导致的是稳定和可靠性保障性不高。在核心技术方面,技术不成熟只能进口,在技术衍生产品的技术,也会跟不上脚步,电子秤技术落后更深层次是国家整体层次相比发达国家是落后的。水利电力机械描述了机械秤的特点4,功能欠缺,能实现的功能单一。同时,杨东海还提出了新的观点,是希望把称重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对电子称重的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观点得到社会人士的充分重视。在电子测量方面我国的精度,一直达不到国外产品的数量级别,经过多方的努力,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超省电型电子秤的设计方案为电子秤的续航找到了出路5,同时,程林还提出通过软硬结合的思路,多方面优化,在省电优化方面有了质的飞跃。第九届称重技术研讨会探讨的是由张书芳提出在动态的情况下,大型称重技术的误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说明我国在一步步追赶,慢慢朝着更深层次研究。由于国外的工业革命,出现已久,所以,电子秤的技术在早期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了准确度很高的电子秤,能达到0.1%称量准确度6,此时的中国电子秤技术还处于刚起步状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如今正在电子秤机电结合式改造的阶段。智能网络电子计价秤提出的是建立网络平台,利于网络技术,形成在同一领域网上数据共享,逐渐走向衡器的智能化,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建立云端,为行内提供集成度更高的云服务。在智能化方面国外的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高的程度,近年来的发展,国内在装载电子秤方面,综合性能已经达到国际水平。计算机测量与控制中使用的是以DSP处理器7为核心设计的电子秤,其各项指标要优于国家标准。国内电子秤技术正在走向成熟,国外在电子称重行业,具有威望的公司是美国的SETRA西特公司,该公司具有40年多的的研究经验,开发出了高超的电容技术,使用该技术能够提升电子秤的精度,该技术具有革命性的意义。1.4 设计思路与结构 设计思路是由传感器感应到重量,产生模拟信号,发生电效应,重量转换成正比函数关系的电信号,信号被放大后,被转换成数字信号,会传送到单片机,处理后发送到显示器,这样,电子秤就将物体的质量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到显示器上了。 经过学习,查阅资料,对称重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软件、硬件详细的学习和分析。经过研究之后有:设计模块划分、数模转换器的考虑、传感器的选取、单片机和各个模块的电路连接和模块内的程序的实现和适配问题等。考虑成本问题,体积大小问题、线路的连接设计问题,同时考虑到高精密是发展的趋势,电子秤如果秤的质量过重。超出电子秤承重范围,会对传感器造成损害,所以,设计增加了过载报警。设计的结构如下:第1章 概括设计思路和国内外发展情况。 第2章 对电子秤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并绘制原理图等。 第3章 电子秤软件程序设计和流程图制作,对称重数据分析优化。 第4章 描述设计仿真和调试。 第5章 对电子秤设计的总结和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部分。第2章 电子秤硬件结构和设计本设计总体结构思路是:重物放到秤台上,传感器获得模拟信号,放大电路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然后传入到HX711芯片中,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单片机会对数字信号进行输出,由数码管显示出来。共由六部分组成,硬件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 单片机最小系统按键电路供电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图1 硬件电路框图2.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2.1.1 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STC89C51单片机是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核心,复位电路接在单片机的RESET接口,需要接地,晶振电路接在单片机的X1、X1和GND接口,同时需要接地,如图2所示。2.1.2 单片机芯片使用设计选用的STC89C51单片机,比上一代多添加了定时和计数器功能,性能的到更大的提升,电压是工作在4.0V5.5V之间,可编程I/O端口能够在电脑上直接使用,进行输出和下载电路,随时修改单片机内的软件,硬件却可以不做改动,支持Power down模式,进入休眠状态后,可以进行唤醒,相比同款的单片机功耗低许多,同时STC系列的单片机不易解密,保密性更强。处理器对静电很敏感,静电有可能对单片机造成致命损坏,STC89C51单片机为此加入了抗静电功能,比其他单片机纳米制程更小,带来的是抗干扰的能力大幅提升,更高速,如图STC89C51单片机引脚图和和主要特性,如图3所示和如表1所示。STC89C51单片机P0口作为输出口,负责驱动逻辑电平,输入“0”时,代表的是低阻抗,当单片机需要外部访问时,P0端口只能用作低8位数据,在使用P0口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没办法作为上拉电阻。P1口能够作为上拉电阻,同时还能输出逻辑电平。 图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图3 STC89C51的引脚图表1 STC89C51主要功能特性兼容MCS-51指令系统8k可反复擦写(1000次)ISP Flash ROM32个双向I/O口4.5-5.5V工作电压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时钟频率0-33MHz全双工UART串行中断口线256x8bit内部RAM2个外部中断源低功耗空闲和省电模式中断唤醒省电模式3级加密位看门狗(WDT)电路软件设置空闲和省电功能灵活的ISP字节和分页编程双数据寄存器指针2.1.3 晶振电路的组成设计选用的是12MHz晶振,两个30pF瓷片电容串联在电路中,单片机时钟信号的内部振荡起主要作用,但是外部振荡也不能少,晶振加入机械力会产生电,可以相互转化,由晶振和电容构成了内部振荡,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晶振电路接线图2.1.4 复位电路的组成复位电路是为了让单片机进入到初始状态,而设置的辅助电路,当程序处于不受控制或需要停止处于死机状态下,从而让单片机重新恢复到工作状态。根据电路的设计,手动按下复位键后,此时为高电平,会触发单片机的复位指令,由此电子秤重新启动,如图5所示。 图5 复位电路接线图2.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2.2.1 数据采集电路的介绍传感器电路和A/D转换器之间串联了一个100uF的电解电容,组成了数据采集电路,需要接地,数据采集电路和单片机的P1.2和P1.3接口相连,就完成了整个数据传递,如图6所示。 图6 数据采集电路原理图设计转换模块采用的是HX771芯片,能够很好的将模拟电压转化为相关的数字量,具有提供电源的外围电路,不需要再模拟电源。在抗干扰方面也能得到提升,在制程和工艺方面已达到成熟程度,使用此芯片无疑是在保持性能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了硬件成本,HX711芯片的GND接口接地线。2.2.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选用传感器为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由于其灵敏度高,反应快速,是电子秤传感器的首选。考虑到传感器的必须能够长久使用,所以传感器的稳定性,也是能否长时间使用的关键因素,同时传感器是一个精密部件,传感器很容易损坏,影响传感器的精度。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使用的是绝对压力值,传感器电压与重量成比例,在稳定性做得非常好,弹性体的改变,最终会导致差动信号,是由电缆线将差动信号传输数模转换器,电阻采用的是惠更斯电桥,在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电子秤中普遍采用。2.3 显示电路模块设计设计采用是0.36英寸的四位一体共阳数码管,具有能够实现动态显示、外围电路简单和性能优秀等诸多优点,所以被广泛使用,数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四个数码管都和电阻相连,如图7、8、9所示。2.4 超重报警指示电路 报警的目的功能是用于物体质量过重时,发出警报,防止物体过重对传感器的灵敏度,造成损坏。可以对仪器的量程,设置上下限,提醒人们物体超重,起到提醒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超重报警电路中的二极管的极性一定要接对,如果接反的话,二极管是不会发光的,只有物体超重时,单片机才会发出低电平信号,二极管发光,出现报警,报警电路如图10所示。 图7 数码管引脚图 图8 数码管电路接线图图9 数码管内部接线图 图10 报警指示电路2.5 按键输入电路设计按键输入电路是在电子称测量过程中实现复位功能、校准加减功能、去皮功能等,复位功能能够使电子秤进入重启状态,重新启动。ADD和SUB按键是校准加按键和校准减按键,物体重量显示的数值,如果比实际重量大,就按校准减键,直到显示数值与实际重量相等为止;如果比实际重量小,就按校准加键,直到显示数值与实际重量相等为止。能够起到校准的作用,使称量的物体更加准确。CLEAR按键是去皮功能,可以在原有重量的前提下进行去皮清零,可以去掉毛重,按键电路如图11所示。 图11 按键电路图2.6 电路图和PCB图绘制 硬件设计时,Protel99SE软件操作起来简单,快捷,有很多的优势,原理图和PCB图一般都采用Protel99SE绘制,方法步骤为: (1)绘制设计各部件的原件库; (2)把所建的各个原件库加载到工程项目中去; (3)把电子秤的元器件放到工程中,合理的摆放,将元器件连接起来; (4)建立封装库,然后加载到工程文件中; (5)将绘制完成的电路,进行电气检测; (6)新建PCB文件,在PCB文件环境下生成网络表; (7)按照设计绘制PCB,完成之后进行DRC检测。设计的原理图和PCB图,如图附录一和附录二所示。第3章 电子秤的软件设计3.1 应用程序的组成选择使用C语言,keil c51在兼容单片机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选用此软件,是个强大的开发调试工具,在编程代码效率高,容易理解,能够完成整个开发流程。使用IDE编辑C源文件,编辑器和单片机进行连接,这样HEX文件就能被烧写软件烧入单片机内,软件经初始化系统初始后,进行数据处理然后显示,操作会在主程序中来运行,程序模块化结构优势明显被考虑首先使用,程序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程序结构3.2 主程序流程设计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单片机经过初始化程序后,进入主程序,单片机会对空载数值的进行读取,进入while循环,分析数据是否超重,进入扫描按键子程序,流程图如图13所示。3.3 A/D采样模块程序设计A/D采样模块通过采集物体质量的信息,对模拟信号进行转换,然后传送到单片机,经过显示模块,从A/D转换模块程序流程图示可以得出来信息,新的A/D值与上一次累加,没有累加到n时,则会显示重量信息;如果累加n时,会取平均值递推放入数组中,与上一稳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稳定,不稳定则有上升过程,稳定则进入下一步,由累加次数而提高精度,显示重量,如图14所示。 图13 主程序流程图 图14 A/D转换模块程序流程图 3.4 显示模块流程图首先数码管显示初始化,显示界面会有字符显示,系统会判断是有按键按下,当没有按键按下则重进入新初始化,否则进入数码管显示,继续判断是否有返回键按下,如果没有的话则继续调用数码管显示,有返回键按下时则会进入界面字符显示,显示模块显示数据,如图15所示。3.5 按键调整模块流程图程序首先会显示初始化界面,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如果有按键按下会进入显示按键功能,会进入判断是否有重物,有重物则会显示信息,按键流程如图16所示。 图15 显示模块流程图 图16 按键流程图3.6 报警和去重流程图在计算出实际数据后,如果超载,会发出警报;如果没有超载,会进入下一个流程判断是否需要去皮,需要去皮,会显示出去皮标记和净重质量;如果不需要去皮,则直接显示总重量,流程图如图17所示。 图17 报警和去重流程图3.7 称重数据处理和优化设计电子秤测量的主要关键是精度和可靠性,为了提高精度和可靠性,为此引入了软件的处理技术。通过软件的优化设计,能够使硬件更好的发挥其性能,弥补各个硬件环节的缺点,当信号出现问题时,硬件电路就会难以处理,但通过软件能够得到解决,这种数据处理技术有五种。无效物理量消除,支架、被测物体和秤台这些信号会综合起来,成为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被测物体实际信号不符,而秤台和支架就是无效信号,需要消除这些信号,能通过软件的优化来实现。零漂处理是能够消除零位不稳定的软件技术,零位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会对设计精度影响很大。造成零漂的根本原因是输入与输出信号不同步,通常使用零位补偿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方法是把零漂值记录下来,在采集数据时减去这个值。标度变换就是是在测量中经过多方面的转换,得到的数值与原来的参数值不相等,需要把数据转换成为人们熟悉的数值,然后显示出来。在模数转换时,得到的数据,需要经过标度变换,转变为物体的实际参数。非线性补偿是通过软件来校正非线性误差,传感器温漂和离散特性是造成非线性误差主要原因,根据曲线弯曲程度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如表2所示。图2 不同曲线采用的方法非线性输入输出曲线弯曲程度非常弯曲不规则弯曲弯曲度不大采用方法二次抛物线法分段曲线拟合法分段线性插值法数字滤波技术是在不增加硬件情况下,运用算法,滤掉干扰杂波,使波形更加趋近光滑,这样能够让信号变得更加优质,减少干扰,对采集的信号实现滤波。在实际对电子秤数据处理时,需要这五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检测才能起到对称重结果优化的作用。第4章 软件仿真模型和调试4.1 仿真软件的使用 仿真软件的应用,相比于组装实物再调试,省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设计制作实物之前进行软件仿真可以提高效率,提高实物的可行性,protues软件能够仿真出设计的可行性,keil软件能够编译,从而生成汇编代码。4.1.1 keil软件使用方法(1)双击运行keil软件。(2) 建立一个新工程,如图18所示。 图18 新建keil设计工程(3)为工程命名为“main”,点击并保存。(4)根据对话框选项,选取STC89C51单片机,并进行参数配置。(5)在“File”文件中,选择“New”,保存为main.c。(6)在“Target 1”前面找到“”并点击,对“Source Group 1”图标点击右键,然后会出现提示“Add File to Group Source Group 1”并左键点击。(7)将出现“main.c”的文件添加,此时“Source Group 1”文件中会出现“main.c”。(8)编写文件的程序。(9)点击“Project”,在框中找到“Built Target”,然后,左键单击,对程序进行编译,在主界面找到“Project”,选中并点击“Start/Stop Debug Session”。(10)对程序进行调试,调试完成之后,找到并单击“Debug”,出现“run”后,又一次打开“Debug”,找到并点击“Stop Running”;点击“Serial Windows #1”进行运行程序。(11)点击“Project”,找到点击“Options for Target1”,点击“Output”中的“Create HEX File” ,编译后生成HEX代码,下载器使用这个代码,然后把程序下载到STC89C51中。4.1.2 Protues的使用(1) 点击“文件”,找到新建设计,如图19所示。图19 新建protues设计工程 (2)找到DEFAULT,打开之后进行设置,在“系统”中的“设置图纸大小”,图纸大小A4,点击“确定”。 (3)添加原件单:STC89C51单片机、瓷片电容30pF、电解电容、晶振12MHz、四位一体共阳数码管、压力传感器、电阻等,在P按钮右边对话框里,依次输入上面元器件的关键字。(4)把以上找到的器件放到绘图区,更改元器件参数,按照原理图对各个元器件连线。(5)双击单片机,把HEX文件添加到单片机里,对原理图进行调试,得到仿真结果。4.2 原理图仿真和调试在HX711模块中输入重量500g,仿真如图20所示。仿真结果说明:(1)输入重量500g时,程序出现500g的显示。(2)输入重量超过10Kg时,声光报警,提示重量超重。 仿真和调试总结:在仿真时,会因为线路的连接不准确,导致线路短线,经过认真排查,排除故障;二极管极性连接错误,导致发出警报,误以为达到上限,经过排除故障,程序得以正常运行,得出预期的结果。图20 Protues总图和仿真结果 总 结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从设计中收获颇丰,同时了解许多关于电子器件方面的知识。不知不觉培养了兴趣爱好,熟悉了电子秤以后的发展方向,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能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然后通过刻苦学习,把不会的变成熟悉的,只有认真的实践,才能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能是通过不断得积累,不断得完善,才能有所收获。在设计中学习了STC89C51单片机的性能,掌握了接口的扩展,当再遇见出现过的问题时,能更好的匹配,选择适合的参数,让接口更加关联,让程序更加的兼容。能够整体把握模块之间的衔接,知识更全面,之前更多的是理论知识,通过软件仿真和实物的制作,学到更多的是实践知识,特别是对各个电路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元器件非常的熟悉,才能选取合适的型号。同时在设计刚开始时,是老师给予提示,知道了哪些是薄弱的环节,哪些是优势所在,了解了设计努力的方向。在设计中,是老师一点点的指导,自己不断紧跟脚步,才能循循渐进,掌握了实践知识,动手能力,这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特别是在制作和焊接本设计时,对整个线路板的把控和元器件的排布,焊接的力度,在这方面学到了很多,同时能够从浮躁中摆脱,静下心仔细的做好焊接工作,提高了焊接功底,动手能力更强了。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明白了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在模块方面有待提升。设计在便携性,方面有待提升。(1) 打开开关之后,偶尔会出现初始化时间过长,放上重物,出现传感器失灵的现象,需要重新启动之后,才能恢复正常,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程序,让程序读取更加快速。(2)在显示方面可以加入大屏触摸显示,去掉机械按键,避免了机械按键因为长时间按压,导致损坏的现象,同时可以加入重量转换,满足人们在重量单位换算方面的需求。(3)可以添加计价功能,得到物体重量之后,乘以单价,算出价钱,让商品交易变得更加快捷。 相信设计如果在这三方面得到改善,使用体验会更好,功能更加齐全,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相信在以后经过努力,这些功能都能够轻松的实现。 参考文献1 徐科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2 牛昱光.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3 马春燕.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4 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5 胡海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DAVIS K,BIDDULPH R,BALASHEK S.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spoken digitsJ.J.Acoust. Soc.Am,1952,24:560-630.8 程林.超省电型电子秤的设计方案J.福建:福建省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2008,(3):30-40.9 何希才,薛永毅.传感器及其应用实例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0-60. 10 王建华,敬大德,曹少飞.基于双悬臂梁结构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研究J.传感技术报,2005,18(3):3-20.11 陈阳海.单片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一)单片机的典型结构及AT89S5x系列单片机J.电子制作,2008,1:2-30.12 杨东海.国内外电子秤的发展趋向及几点看法J.水利电力机械,2009,12:15-30.13 罗及红.高精度电子秤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18:40-70.14 Long Wen.Developing of High Accuracy and Low Capacity Strain Guge Based Load CELL for Electronic ScaleR.Jiansu changzhou,2009,15:80-100.15 Lou E,Raso V J,Durdle N G,et al. An electronically integrated load cell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2001,9 (2):180-230.16 Eugene V.Sypin,Evgeniy S.Povemov, Alexandre V. Terentiev, Gennadiy V. Leonov. The Electronic ScalesJ.Electron Devices and Materials, 2003(4) :150-170.致 谢设计能够顺利完成,少不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没有思路的时候,然后去请教老师,是老师细心的教导,设计的思路才逐渐清晰,每次问瓮老师时,老师总能点中要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需要在哪方面更加努力,经过认真学习之后,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设计将会困难重重,难以如期完成,同时在设计制作时,和同学一起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设计制作实物时,由于没有焊接经验,通过学习焊接相关的知识,在焊接时能够熟练应用,做到熟能生巧,和不断学习有关。在设计期间,感谢并肩奋斗的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吧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培训直营知识总结课件
- 培训界知识模型课件
- 水力工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设备设计师培训课件资源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投资合作三方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房产抵押贷款还款计划合同
- 变电专业知识培训心得课件
- 2025版官方房屋租赁及物业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书版全面升级版专业规范保障
- 公务车驾驶员安全课件
- 地铁安检培训课件
- 2025年豪华别墅室内外装饰设计及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
-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重庆对外建设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2025年阿克苏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真题
- 药学教学课件下载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护理个案
- 出生缺陷防治知识课件
- 口腔门诊护理人员管理
- 通山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