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5焦炉烘炉总结(转自好友真焱)2008-09-06 00:38分类:enjoy your work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5.5焦炉烘炉总结山东铁雄能源煤化有限公司ZHJL5552D型焦炉2#炉烘炉总结ZHJL5552D型焦炉是大型现代化5.5米捣固型焦炉。在此之前全国只有云南云维已投产,我公司在同型号焦炉中属于第二家,而且是75孔,275孔是全国第一家;共572种砖型,使用耐火砖量达18972.6吨,粘土火泥用1560吨,低温硅火泥用1151.52吨,缺口50吨(应1200吨)。中温硅火泥用1750吨,石棉硅藻土用116吨,。该炉烘炉设计采取对门烘炉方式,采用焦炉煤气,燃烧器配置一、二次进风口,由炉门下部烘炉孔直接伸入炭化室干燥床内进行燃烧烘烤。于2008年2月6日点火烘炉,2008年4月3日转为地下室加热,2008年4月14日开工装煤,烘炉周期68天。2008年4月17日出焦,整个烘炉工作安全顺利,达到了预期目标。一、 烘炉前的准备1、 人员培训首先根据炉型特点以及硅砖热膨胀率的检测结果,制定了详细的烘炉方案,内容包括:1)、烘炉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2)、焦炉烘炉图标制定;3)、烘炉前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4)、烘炉管理;5)、热态工程执行计划表;6)、烘炉材料表;7)、烘炉岗位职责和烘炉操作要点;8)、烘炉安全注意事项。在升温计划表中,除升温计划数据外,增加了值、看火孔压力、进风口开度、炉柱曲度、上下部大弹簧负荷等计划控制数据,使烘炉各温度段的各种控制数据更加直观,目标更加清晰。由于1#炉已开工投产,原1#炉烘炉人员全部编入生产工序,所以2#炉烘炉时都是2#炉的筑炉监工及新来员工,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及时组织员工培训教育,发放了烘炉知识以及烘炉方案。对于重要的事故应急措施反复进行学习,并结合提问的方式,以及到岗位上考查职工的烘炉知识、应急处理知识,并在烘炉期间每周一、三、五定期开会,总结工作并对以后工作提出要求。从职工中选拔培养了三名安全检查员,对烘炉温度执行情况、工作纪律、安全烘炉全方位跟班检查;制定了工段长工作表、安全检查人员工作表,把他们的工作内容整合在工作表中,用工作表控制指导工作。作为烘炉及开工的主要负责人,坚持每天工作到半夜,并且不定时在下半夜进行查岗。烘炉工段长、机焦侧班长、及压力测量调节工全部配置对讲机。以上教育培训及管理措施有力的保障了烘炉的安全进行。2、 烘炉孔板的选择及调节装置针对大型焦炉的特点,烘炉煤气分配管设有2套孔板,即75孔板和150孔板,烘炉支管小孔板设有5、7、10、12.5、15、17、19、22八种型号,机焦侧煤气分配压力、流量由手动阀门调节,分别配置安装锥式压差流量计和玻璃U型管压力计指导升温,更换小孔板原则,利用公式P1/P2=D22/D21,如计算更换孔板D2后工作压力大于1000Pa时,即可更换原孔板。3、 烘炉仪表的选择由于前期工作没有选择计算机自动测温采集系统,我们采用了铠装热电偶(200前用玻璃温度计),并更换了毫伏计,改用温度数字显示仪测温,每班(8小时)直行(8、25立火道)测温4次(烘炉后期改为每班8次),蓄热室小烟道、分烟道、总烟道为每班2次。调节机工每半小时记录一次调节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主管压力、机焦侧煤气压力、机焦侧煤气流量、机焦侧煤气累计流量、机焦侧当时直行温度、机焦侧分烟道吸力,大气温度等。以上措施弥补了没有先进的 计算机自动测温采集系统的不足,保证了升温计划的安全进行。二、 烘炉升温计划执行情况由于1#炉已开工投产,2#炉分烟道吸力达200Pa(封闭状态),故分烟道没有烘烤,也由于烟道内砌砖进度问题,2#烟道全部砌完砖后安装好烟道翻板,刚好到烘炉点火时间。由于炉门、废气开闭器没有到货,点火烘炉前,全部由铁皮制作的假炉门、假废气开闭器替代。2008年2月6日(大年三十)按董事长要求准时进行炭化室点火烘炉。考虑到安全和满足烘炉初期空气系数大于30的要求,只点机侧单数号,焦侧双号炭化室燃烧器,燃烧器的一、二次进风口全开,直到150 后才关闭二次进风口,从而使砌体中的水分随大量废气排出烟囱,也保证了总、分烟道的吸力的正常增长,至开工投产废气开闭器部位没有漏水及出水现象,避免了空气系数达不到要求、小烟道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而使大量水分凝结汇流冲刷砌体灰缝而增加串漏的机率。始终在烘炉升温阶段保持正确稳定的分烟道吸力,严格要求炉体三区温度比例,使炉体上下均匀膨胀。在温度计转为热电偶阶段,采取每班机焦侧各更换3根玻璃温度计的办法,使温度计与热电偶之间的温度误差,化整为零,最大限度的减少影响,使升温计划平稳过渡过去。由于没有自动测温系统,我们采取每班测温4次(后期8次),提高了温度可控性,并对高低温号,三区比例,看火孔压力、分烟道吸力,每班进行汇总分析,对突出问题,用玻璃温度计及时对比,查明原因,并对此及时调节各项压力、流量,保证温度的准确性。 每班温度考核时间分别为7:00点、15:00点、23:00点(可避免交接班扯皮发生) 整个烘炉升温过程计划执行良好,没有出现炉温忽高忽低的现象,较好的完成了升温计划。由于气烘烧嘴与烘炉干燥床在设计上存在标高冲突,组织专人由各班班长带领,并跟踪监督执行,对每一个烧嘴的喷燃状态都作了调整,每班检查调整一次,保证了在烘炉中、前期硅砖不被大的温差损坏,至装煤之前,只有3处轻微爆裂。三、 烘炉铁件的管理由于2# 焦炉烘炉时间短,同类大型焦炉都在80天左右,而2#炉要求66天,铁件管理尤为重要。首先在升温计划表中,制定了详细弹簧负荷要求,铁件工作在班长李永刚的带领下,每天都对弹簧进行测调,任务紧时自觉安排职工加班调控。通过监督检查,弹簧负荷测调及时准确有力的维护了炉体安全。同时对炉体曲度、抵抗墙垂直度、机焦侧平台滑动及炉体增长按各自的调控周期定时测调,并做了记录。自烘炉结束炉体横向膨胀221高向膨胀 137。针对假炉门、假开闭器带来的负面形象,采取主动应对措施,优化换炉门、换开闭器的步骤,派专人协同五冶安装队,安装速度快,减少了热量损失。四、 烘炉热修工作的管理由于硅砖与粘土砖、缸砖存在膨胀及升温差异,随着升温的进展,炉顶缝隙加大,安排热修人员及时填塞石棉绳,保证烘炉热效。热态工程时及时与五冶人员沟通制定可行的操作方法,结合工程现有的特点,由于没有专业工业吸尘器,灌浆前一改吹扫的习惯(实际应为吸扫),先灌膨胀缝(即大缝)后灌小缝的原则,避免了因吹风把灰尘杂物等吹进缝隙中堵塞灌浆通道,影响灌浆密实的现象,实际证明是正确的。上升管底座及桥管与阀体连接处采用石棉绳沾水玻璃填塞加强了密封效果。五、 转地下室加热及开工情况年月日转地下室加热,由于准备充分,操作时严格执行地下室加热方案,严格执行煤气置换程序,对主管压力根据点火进度及时调节,转地下室加热过程安全顺利。年月日炭化室加煤,这次加煤操作使用高压氨水除尘装煤,由于开工前提前对集气管及吸气管中的空气进行了蒸汽置换,每加一孔,便立即把荒煤气导入集气管,先导入焦侧集气管,只在东西两头各开一个放散,焦侧集气管压力达后,机侧集气管开始荒煤气导入,集气管压力达后,打开手动翻板控制集气管压力,向吸入管导入装煤气,四根吸气管闸阀只开高保证氨水回流,荒煤气在闸阀前放散管放散。集气管手动翻板全升状态下集气管压力在后打开吸力管闸阀向气液分离器及初冷器前放散管通煤气;至4月日早5:00点在吸气管处取样做次荒煤气爆发试验合格,二次荒煤气含氧量分析试验均合格,至早上: 00点化产段二次荒煤气含氧量分析试验全部合格后,经请示上级领导,打开炉(共装炉)初冷器前蝶阀,荒煤气并入风机至此炉顺利开工完毕。此次开工,荒煤气放散少,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大气环境。操作时同时对间台连接管也进行了煤气置换并爆发试验取样合格。六、 安全管理在烘炉开工阶段,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除了让每个职工理解“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基本原理;对煤气的一些特殊操作及一切的应急处理措施不间断的进行培训、落实检查。对五冶等施工单位与烘炉工作交叉并行施工的情况,设置了专职安全员,并与五冶安全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协调,整个烘炉开工没有出现一次安全事项。在转地下室加热及开工前,反复详细的检查了煤气、废气工艺流程,对管道上所有的阀门、各种水封等关键部位作了详细检查。该开的开,该关的关,没有漏掉每一个细节。由于准备充分,整个工作过程有条不紊,不紧张、不激动、平稳安全地完成了任务。七、 烘炉及开工体会、 为保证大型焦炉升温安全,应尽量采用计算机自动测温采集设备,分钟采集打印一次温度,能更好的调控温度。、 假炉门、假开闭器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多。如造成直行温度调控紊乱,换真的设备时热量损失,硅砖受到了3次急冷急热过程(大都在前)对硅砖影响太大。、 为满足大型焦炉升温需要增加、孔板实践证明是必要的。、 烘炉干燥床构造及标高应重新计算确定,使煤气火焰直接喷入。、 重点关注值及大弹簧调节,值与空气成比例关系,炉烘炉初期一、二次进风口全关导致值做不出,致使干燥期后废气盘大量出水,转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探讨组织架构与人才适配度分析报告
- 2025中铝宁夏能源集团煤炭企业招聘692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材锂膜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消费习惯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传媒行业文化创意与文化传播研究报告
- 托管辅导协议书
- 2025年皮肤性病鉴别诊断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军工行业军工新技术与战略装备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创意行业文化传承与文创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智能设备应用场景探讨报告
- GB/T 45870.1-2025弹簧测量和试验参数第1部分:冷成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 数据备份课件
- 银行集团管理办法
- 人行国内证管理办法
- 电厂钢结构安装方案(3篇)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词语积累与运用》专项检测卷 含答案
- 残运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查房
- T/SFABA 2-2016食品安全团体标准食品配料焙烤食品预拌粉
- 村集体合作入股协议书
- A-Level化学(A2)2024-2025年有机合成与分析化学深度学习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