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健化妆品化学 保健化妆品实际上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必须接触的一类日用化学品,并不是只与爱美的年轻姑娘有关的一些产品。本书所述的化妆或化妆品是指清洁人体、改善容颜、保持健美的技术及其有关用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健康的标准中对皮肤、头发、牙齿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第八章人体保健化学),说明人健康的表现在皮肤、头发、牙齿的要求方面是非常具体的,而另一方面保持牙齿、头发和皮肤的清洁、健康又与人的生理健康密切相关。一、化妆品的化妆机制 化妆(Cosmetic)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含义是“化妆师的技巧”或“装饰的技巧”,狭义的化妆品因各国的习惯与定义方法而略有差别,但从使用目的看,均为保护皮肤、毛发、牙齿等维持仪容整洁,掩盖某些缺陷,美化面容,促进身心愉快的日用品。 在我国“关于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条所规定的化妆品的定义,“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它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品”。这是我国目前有关化妆品的法定定义。它实际上也指出了化妆品的几个作用,即清洁作用、护肤作用、营养作用、美容作用(美化人的面部、皮肤及毛发或散发香气)和特殊作用(介于药品和化妆品之间的产品,具有特殊功能,称为特殊用途化妆品)。 化妆机制即所谓化妆,通常泛指装饰人体的技巧,其作用机制涉及皮肤、头发及牙齿的结构、功能等。1、 皮肤的结构与性质 皮肤是覆盖整个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最大的一个器官,具有特殊的独立的功能。它是体内脏器与组织的保护器官,也是脏器、神经对周围环境的感应器官。皮肤在触摸之下的感觉平滑柔软,但仔细观察则高低不平,高的部位叫“皮丘”,低的部位叫“皮沟”(皮纹),而交错成三角形、菱形、多角形、网状,尤以手掌、手背处最为明显。成年人约有皮肤1.5m22m2,皮肤的厚度(不包括皮下组织)一般约为14mm,并且随年龄、性别、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男人皮肤比女人厚,人体背面皮肤比前面的厚,眼睑、前额、颊部、肘窝处皮肤最薄,仅为0.1mm1.0mm,脚跟最厚,为2mm5mm,人体皮肤重量约为体重的5%,一般重达2.53kg。 (1)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外向内分表皮(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皮下组织三层(后两层有微血管,淋巴管、神经、脂肪、内分泌腺等),表皮又分为皮脂膜、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和基底层,其中最外两层即皮脂膜和角质层由含水量较少的死细胞组成,含22种不同氨基酸(胱氨酸约2.3%2.8),pH4.0,与美容化妆关系最密切。皮肤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及电解质。 (2)皮肤的功能主要有排泄、防护,吸收等。排泄功能,由表皮的基底层生成的表皮细胞不断向皮肤表面移动,最后成为污垢和皮屑脱落,表层有汗腺和皮脂腺开口以分泌水分,盐分和脂质,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和维持体温稳定;防护功能,分泌脂肪和汗液形成一层乳化膜,保护角质层,防止外界细菌、病毒污物侵入;对皮肤有润滑作用,防止过度蒸发,使皮肤不干裂,保持光洁和柔软,靠不同蛋白质链间的桥键构成皮肤的韧性,抵抗外来机械伤害等;吸收功能,经毛囊口可吸收氧气、水溶性或脂溶性营养素及其它药物,保证毛发的生长和伤口的愈合。 皮肤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参与维持整个机体的平衡及与外界的统一。皮肤坚韧、柔软、富于弹性,对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外界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侵袭或刺激。皮肤是热的不良导体,既可防止过多的体内热外散,又可防止过高的体外热传入,对维持正常体温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3)皮肤的性状类别因年龄、性别、地区、季节而异,通常皮肤分油性,中性和干性三类:油性皮肤的皮脂分泌量较高,毛孔粗大,脸部细腻光亮,易起粉刺;干性皮肤的皮脂分泌较少,易开裂,毛孔不明显,脸部不油腻,经不起风吹日晒,吃刺激性食物后可出现斑疹;中性皮肤在上述两者之间,对化妆品适应性较好。在上述三类的基础上还有混合性(如额,鼻翼,下巴等部位为油性,而面颊为中性)及过敏性(对化妆品中的颜料和香料过敏,出现痒、刺痛)等几类。 皮肤的性状和吸收功能决定了化妆品的选用,油性皮肤的分泌物常堆积,宜用清洁霜类化妆品及时清除、干性皮肤宜用油包水型化妆品滋润。皮肤对外包括对化妆品的吸收,主要是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管口进行的。在角质层外有一层皮脂膜由氨基酸、尿素、尿酸、乳酸、脂肪酸、油脂、蜡类、固醇、磷脂、多肽等构成,化妆品如欲进入角质层,先应将皮脂膜洗去,通常低分子量的小分子物如香料较易被吸收,挥发性油类如羊毛脂,豚脂,鱼肝油等比较大分子的植物油,凡士林易渗入,温度高时皮肤吸收能力强,婴儿比成年人的皮肤吸收好。化妆品中的酸及碱可分别与角质层中的蛋白质发生缔合,并被水化、乳化,从而被吸收,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角质层,使微量元素,溶于水的营养成分,有机酸,生物碱及中草药的某些有效成分也随之进人。 (4)如何了解自己皮肤的类型,依据皮肤的特点,主要是皮脂的分泌量来确定自己皮肤的类型。干性皮肤毛孔不明显,皮脂的分泌量少,皮肤比较干燥,没有油腻的感觉,皮肤细嫩,肤色清洁、红润而美观。表皮角质层中含水量较少,因此,这类皮肤经不起外界刺激,夏天日晒后会发红,冬天遇冷后容易干燥、皱裂。这类皮肤容易老化、起皱纹,因此,要注意保养。干性皮肤的人,在早晚洗面、洗手时要使用碱性小的洁肤用品(如洗面奶)以免刺激皮肤。洗后需涂抹适量的含油脂较多的膏霜以滋润皮肤。油性皮肤毛孔较大,皮肤粗厚,皮脂分泌较多,油腻感较重。这类皮肤经得起外界的日晒和风吹雨打,不易起皱纹,也不易老化,但因皮脂分泌过多会引起毛孔阻塞,从而易长粉刺而影啊美容。这类皮肤应特别注意皮肤的清洁,宜经常用清水清洗以除去皮肤上过多的油脂,不宜使用油脂含量较多的化妆品。中性皮肤的皮脂分泌量和含水量适宜,皮肤既不干也不油,不粗不细,这种皮肤对外界刺激不太敏感,是一种正常、健康和理想的皮肤。但也不是不需要保护,依季节和爱好可使用各种类型化妆品。 混合性皮肤是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类性的皮肤。如一般人体的前额、鼻梁及下巴等部位属于油性皮肤,其他部位如面颊则属于干性或中性皮肤。女性中80%属于混合性皮肤。还有一种过敏性皮肤,这种皮肤在使用化妆品或经日晒后引起皮肤过敏、红肿、发痒、出现皮疹等症状,这一类型皮肤的人应慎用化妆品。要想保护好自己的皮肤,首先应了解自己皮肤属于哪种类型,再选择适当的化妆品。采用下面的简单方法可以判断自己的皮肤属于哪一种类型:在彻底卸装30分钟后,将薄纸贴在前额、鼻和两颊上,2分钟后拿下。 干性皮肤:纸上没有脂肪痕迹;油性皮肤:纸上的脂肪痕迹面大,特别明显;中性皮肤:纸上的脂肪痕迹很淡;混合皮肤:纸上的脂肪痕迹不均匀,在中部最明显;过敏性皮肤则可根据使用化妆品后是否有过敏、红肿、发痒、出现皮疹等症状加以判断。2、 毛发的结构与功能 毛发和指(趾)甲是皮肤的附属器官,但它们的结构,功能和性状又有特色。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毛衣”已退化,体毛的退化与人的进化及生理有关先民把生活场所从森林迁移到草原并进行狩猎后,而要不断奔跑,身体必然要加速产生热散,为了散热,通过体毛退化、增加汗腺以利排汗来冷却机体。此外身体为了保温,皮下脂肪层逐渐发达,在自我驯化即家居化的过程中改变了生长激素的分泌方式,使大部分体毛退化,但毛发的作用对人体尤其重要,因为人在活动中不宜戴又厚又重的帽子,需要头发来保护头脑这个重要器官,所以在长期进化中,体毛大多退化了,剩下的毛发主要集中于头部。平均每人有头发15万根,每根头发的平均寿命是4年多一点,每天长0.1mm0.4mm(指甲每天长0.1mm),平均每日脱落50100根,每平方厘米皮肤约有500个毛囊。因此,保持头发清洁、改善头发营养,对促进体表新陈代谢、保护头部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1)结构:毛发的主成分是角朊,和皮肤蛋白质的区别在于其胱氨酸含量达16%18%(而在角质层细胞中该酸只2.3%3.8%),对毛发的化妆有重要意义,通常毛发微结构的pH值约为4.1(相当于赖氨酸和谷氨酸结合成离子型物的等电点),当头发变湿时,由于水的pH为7.0,使离子键减弱,并引起角朊膨胀,于是被拉伸到干燥时的1.5倍,高含量的胱氨酸在蛋白质纤维间形成双硫原子桥键,使头发卷曲并可(热)烫。单根毛发为一空心结构,中心为毛髓质,外层为毛皮质,最外层为毛表皮,毛皮质中含有黑色素颗粒,决定了发色,白毛就是由于缺乏黑色素并有空气进入髓质,反射光而呈银白色。 (2)功能:除兼有皮肤的排泄、防护、吸收功能外,还有指示作用,即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可以指示其长期积累情况,也由于长期的累积,人发中的微量元素大大高于血、尿中的浓度。人的头发是不透明的角质层,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健康人的头发每100克含铁130毫克,锌167172毫克、铝5毫克,硼7毫克,如果比例发生变化,就反映人的健康情况不正常。头发分析还可用来鉴定人的血型、性别、年龄、身高等,头发还有观赏作用,对化妆品提出了相应要求。 (3)性状:毛发分硬毛和汗毛,硬毛又分为长毛(头发、胡须)和短毛(眉毛、睫毛),汗毛又称为毫毛。长毛生长速度快,短毛和汗毛生长慢,长出毛发的部位称为毛囊,毛发在表皮外面的部分叫毛干,在皮肤内的部分叫毛根,毛根的尖端叫毛球,其下部分叫毛乳头,毛发的生长按以上顺序反行,长毛特别是头发亦分油性、中性和干性等几种。 头发的结构和性状与其化妆品选用关系很大,例如头发的颜色和浓疏决定了其染烫及冼理方式,头皮分泌皮脂过多的油性发,可以常用中性及稍强碱性的洗涤剂洗,不宜用头油,否则由于毛囊堵塞,营养供应不足而造成(脂溢性)脱发,对于头皮分泌皮脂过少的干性发,不能洗得过勤,并且洗发后要用发油保护,否则有抑制细菌作用的皮脂减少,可能导致发癣感染。3、 牙齿的构造与功能成人一共有32颗牙齿,由于牙齿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卡,在识别及咬碎硬物和咀嚼诸方面起重要作用,对健康有重大影响,所以通常把牙齿的质地作为健康的标志。结构:牙齿分齿头(又称牙冠,指露在口腔的部分)、齿颈及齿根(埋在齿槽内的部分)三部分,牙釉质与牙骨质分别覆盖于牙冠和齿根的表面,其内层为牙本质,它们构成牙体的硬组织。组成牙体主体的无机物是羟基磷灰石Ca10(OH)2(P04)6,牙釉质中的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是和少量氟磷灰石Ca10F2(P04)6、氯磷灰石等,呈乳白色,有一定的透明度,还有骨胶原等有机物以联结牙体和牙周组织。组成牙釉质的羟基磷灰石是一种不溶物,使它从牙齿上溶解下来称为去矿化,而形成时成为再矿化。在口腔中存在着去矿化与再矿化的平衡。健康的牙齿存在这样的平衡,然而,当糖吸附在牙齿上并且发酵时,产生的+与OH-结合成H2O和PO43-而扰乱平衡,会使更多的羟基磷灰石溶解,结果使牙齿腐蚀。氟化物通过取代羟基磷灰石中的OH-有助于防止牙齿腐蚀,由此产生的Ca10F2(P04)6能抗酸腐蚀。 牙齿疾病:常见的有龋齿,这是由于糖类残渣留于牙缝内形成牙垢,加上口腔和外界相通,细菌易进去,使牙垢感染引起(1克牙垢约含100亿个细菌)。牙髓牙周炎亦常见,是伴随龋齿而生的,这是因为口腔内有唾液,水分充足。湿度和温度均有利于细菌将食物渣酵解成酸所致,烟熏引起齿槽脓漏,导致口臭,药中毒主要由四环素类药物引起,对婴儿及幼童的牙齿影响严重,在其发育期,四环素同无机盐结合,使牙齿呈带荧光的黄褐色而不易逍除,所以怀孕4个月后的妇女和8岁以前的儿童服用四环素要慎重。二、 化妆品的化学组成与效用 化妆品首先是保健品,故应具备抵抗病菌的能力,能保护人体不应有毒害作用,但作为外用品又有其特点。1、化妆品的效用 化妆品主要通过调整有关器官如皮肤、头发、牙齿的性状及功能来体现其效果,它们的主要作用有:1.清洁作用 即除去相应部位的污垢,如各类香波、牙膏均有杀菌作用。2.保护作用 针对皮肤、头发的不同性状进行调整,控制其水分蒸发和脂质分泌,以保持润滑、柔韧、防止开裂、脱落等,如雪花膏、发蜡等。3.营养作用 增加肤、发组织的活力,保持角质层的水分,加速血液循环,如人参霜、珠珠霜等高级护肤品及各类生发精,某些药物牙膏均有特定营养价值。4.美容作用 通常是化妆的直接目的或某些职业(表演艺术)的特定需要,如眼影膏、胭脂、指甲油、染发剂等。5.治疗作用 防止皮肤病,如粉刺霜、痒子粉、祛臭剂,功能与外用药作用相似。2、化妆品的一般组成 使用化妆品旨在使皮肤、毛发处于水分和脂肪含量的正常或最佳状态。皮肤的湿度应维持在10%左右,如果过高,则细菌易繁殖;而过低,角质层又会脱落。脂肪量应适当,如果过高,皮肤、毛发易生污垢;过低则易干燥裂开或脱落;所以化妆品的组成应同皮脂膜组成基本相同,即有适当的水分和脂质。 化妆品的一般成分为: 基质,包括油蜡类(如羊毛脂、蜂蜡、橄榄油,卵磷脂、凡士林等)、粉状物(如滑石粉、膨润土、钛白粉,碳酸钙、淀粉)、溶剂(酒精、乙酸乙酯、甲苯),约占总体的90%。 乳化剂,主要有合成表面活性剂(如三乙醇胺、磺化琥珀酸盐类)和天然乳化剂(如阿拉伯胶、黄耆胶),它们约占总体的3%5%,主要用于将各成分混匀、保持稳定及维持一定粘度。例如3%羧甲基纤维素能将水的粘度增加1万倍。 香料,是化妆品的必要辅料,包括植物香料(如玫瑰油,白兰花油)、动物香料(如麝香,灵猫香),合成香料(各种香精)等,用量在0.1%1.0%。 色素,包括有机合成染料(如萘酚黄、靛蓝),无机颜料(如氧化铁、氧化铬绿、碳黑)、天然色素(如胭脂虫红、叶绿素、胡罗卜素),用量在0.1%以下。 防腐剂,包括杀菌剂(如山梨酸、邻苯基苯酚,主要用于抑制细菌活动),抗氧剂(如维C、E,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常用于防止油脂的酸败)等,用量在0.1%以下。三、常用的化妆品 按应用将化妆品分为洁肤护肤、美容医疗、洁发护发、洁齿护齿等几类。1、 洁肤护肤类 包括膏霜和液剂两大类。 (1)膏霜类:由油、脂、蜡和水、乳化剂组成的乳化体,有油包水和水包油两型(前者油多后者水多)适合不同性状皮肤的需要。 雪花膏:为高级脂肪酸铵,加甘油作保湿剂,含水量较多。属水包油型,适合油性皮肤,宜秋冬季用。 清沽霜:主成分为白油(去油污)、鲸蜡加表面活性剂(去水溶性污秽)羊毛脂(润肤),特点是37时液化,粘度适中,借助按摩可在表皮留下一层滋润性膜,对干性皮肤护肤效果尤佳,多用于演员卸装,可除去香粉、胭脂,唇膏,眼影膏残留物,用软纸完全擦去后,肤感舒畅。 香霜:主成分为矿物油(50%)、蜂蜡加吐温40等,属油包水型,适合干性皮肤。 防晒膏:主成分有植物油、水杨酸薄荷醋、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氧化锌等,其特点是可屏蔽紫外线,又不妨碍皮肤晒黑。 柠檬霜:以上述膏霜的主成分为基础,加入柠檬酸使pH为4左右,与雪花膏或清洁霜相比其优点是酸度与皮肤更适应,有利于中和皮肤在洗涤后留下的碱性物,减少刺激并增强杀菌作用;(2)液剂:以酒精或水及甘油为基体,加入无机盐(如硫酸铝、氯化铝作为收敛剂)、有机酸(乳酸、苯甲酸作为防腐剂)及香料和祛臭剂组成; 香水:即香精的酒精溶液,用于去臭和赋香,也是一种消毒剂,质地取决于所用香精,分花香型(如玫瑰香,茉莉香等,兰花香型)和幻香型(根据调香师的想象力配料,有清香型、水果香型),如著名的科隆香水(德国)属柑桔香; 花露水:以香水为原料加少量鳌合剂、抗氧剂及色素,仿植物香型; 化妆水:又称爽肤水,稀有机酸水溶液(pH34)加无机盐如铝盐或苯酚磺酸锌配成,使皮肤蛋白质轻微收敛且杀菌,有爽感,适于油性皮肤; 去垢化妆水:将普通化妆品加0.5%羊毛脂,容易除去肤中油垢; 驱蚊液:氨水或酚的酒精或香水溶液,主用于防蚊咬、消蚊痒,杀菌作用较强; 防晒液:高级脂肪酸或高级醇的酒精及水溶液外加对氨基苯甲酸等能吸收紫外线的制剂,功能同前述防晒膏; 浴液:主成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外加发泡剂、稳泡剂、增稠剂、鳌合剂及着色剂等,有液态及胶剂不同类型,还可加入不同药物如杀菌剂、中草药提取液以获得不同效果。例如含硫磺的浴液有消炎、去癣、止痒功能; 奶液:主成分为低粘度白油,乙酰羊毛酯及乳化剂,再加少许高级醇,硬脂酸和甘油等,流动性好,适于干性皮肤的奶液润肤剂如油脂,蜂蜡较多,适于油性皮肤的则多含果汁,维生素或收敛剂。2、美容医疗类 特点是外加成分较多,多属高级化妆品,品种甚多,有粉剂,膏霜、液剂等。 粉剂:粉状物通常可粘附在皮肤上,有一定掩盖能力并使皮肤平滑,主要有: 擦面粉:又称香粉,主成分为滑石粉或高岭土(有滑爽并光泽感),锌氧粉和钦白粉(遮盖),硬酯酸锌(粘合剂)等,外加接近肤色的颜料、杀菌剂及香料即得; 痱子粉:以香粉主成分为基础加收敛剂如硫酸铝、明矾(吸汗,消肿)、杀菌剂如水杨酸、香精; 粉底霜:供化妆敷粉前搽用打底,以增强粘附力和遮盖力,并防止粉粒钻进皮肤毛孔,主成分为润肤性油料如白油加钛白粉和锌氧粉。 膏霜类:基质与前述洁肤护肤类用的膏霜类相同,必要时略加调整,主要有: 胭脂:涂敷于面颊使之红润,主要原料与擦面粉相同,外加各色颜料(大红,朱红,玫瑰红,桔红等)、粘合剂(淀粉)及香精; 香粉蜜:将粉料(与胭脂同)悬浮于甘油水混合物中,用羊毛脂作乳化剂,功效和雪花膏相似,但遮盖和滋润功能更强; 眼影膏:基质与清洁霜相近(矿脂,羊毛脂、蜂蜡)另外加甘油与颜料(蓝,绿,棕,灰、紫等)搅和,涂于眼圈外,使眼轮廓更分明; 眉笔:将油脂和蜡共熔,加入炭黑或氧化铁搅和成芯状,使其软硬适中并易粘附于皮肤上; 唇膏:俗称口红、唇白,还有变色唇膏和珠光唇膏,均以油、蜡(蓖麻油,羊毛脂、蜂蜡)为基质,加入由曙红染料产生的色淀组成,如不加染料为唇白,加四溴荧光素为口红,如用橙色溴红酸染料则由本品的橙色随嘴唇pH的变化而成鲜红色即变色唇膏,如用带金属光泽的颜料则成珠光唇膏,它们都是着色剂在高分子烃混合物中的溶液,可在唇肤的角质层上形成均匀薄膜,不溶于唾液,故持久牢固而不流失,有助于防止嘴唇干裂; 祛斑霜:主要成分与香霜相同(油、蜡及表面活性剂),加对苯二酚(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和富集)或维C(减少酪氨酸酶对酪氨酸的氧化作用); 美容霜类:在香霜或祛斑霜基质中加入各种营养药物或中草药提取汁而得,主要有:防老霜,又称润肤霜,营养物为雌激素,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轻皱纹干萎;多维霜,加果汁如柠檬汁、黄瓜汁及蜂王浆等,加牛奶提取物,也可用米糠油、鱼肝油、小麦胚芽油等;蛋白霜,加入多种氨基酸,特别是牛、猪、羊骨质及皮的水解蛋白质,可补充皮脂质和水分,使之保持柔韧,加入羊胎盘提取液及蚯蚓提取物,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除有保温、润肤,细胞激活作用外,还有防晒、清除面部色素的功能。珍珠霜,加入珍珠水解液或珍珠粉,因其所含的氨基酸与皮肤成分相近,易吸收,营养素还有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游离脂肪酸等。在珍珠霜活性成分中加入人参露或人参配剂、鹿茸,银耳、当归,三七,分别制成相应的珍珠霜名品,对加速血液循环,全面提高肤质很有效,多用于井下、野外、高温作业人员及外科伤员; 硅酮霜:以硅油为基质,加入高级脂肪酸,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维生素等制成,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无毒、耐蚀、疏水并有优异透气性,被称为“呼吸性薄膜,能阻止肥皂水等对皮肤的刺激,和传统的油蜡基质膜相比,硅酮霜对防止皮肤干裂,过敏,粗糙有显著效果。对油性、干性、中性各类皮肤适用,夏季防晒、防尘,冬天可抗寒,防裂,为近年新开发的化妆佳品。 (3)面膜:由具有在皮肤表面成膜功能的物质制成。面膜的主成分是由成膜物(主要是高聚物如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酮)、添加剂包括保湿剂(甘油或丙二醇)、填料(如碳酸钙、氧化铝)、营养物(果汁、维生素E、中草药提取汁)、香料及防腐剂,它们的作用是使成膜性和剥离性适中,使用时有舒适感。 目前面膜分形成皮膜与不成皮膜两种,前者涂敷后在几分钟内即形成面膜,过一段时间取下,每周用12次为宜,非成膜者用与皮肤结合较弱的高聚物制成,20分钟后即可用温水洗去。 面膜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是在脸上成膜将皮肤与外界空气隔开,使面部温度,湿度上升,加速血液循环,扩张毛孔和汗腺,抑制水分蒸发,并能促进皮肤对皮膜中营养成分的吸收,随着皮膜的干燥,皮肤绷紧,产生张力,可以消除皱纹,面膜强烈吸附皮脂及污垢,它们连同面膜一起除去后,皮肤将变得光滑细腻、干净柔软,富有弹性,经常使用面膜对轻度色素沉着,暗疮等常见皮肤病有一定疗效。 (4)液剂主要有: 抑汗祛臭剂:皮肤的臭味除特定皮肤病外,多源于汗腺分泌残留物中细菌生长排出的胺及油脂水解产物(如丙烯醛),当用一般香水不足以去臭时,需首先抑汗以减少分泌物,抑汗剂主要由氯化铝、苯磺酸锌等收敛剂再加阴离子或非离子型乳化剂及有滋润作用的甘油、丙二醇等组成,祛臭剂通常均为杀菌剂,主要有硼酸和安息香酸、氧化锌及过氧化锌,将抑、祛二者结合以水或酒精为基质即得。 指甲油:为清漆或喷漆,用硝化纤维、增塑剂、树脂和溶剂及染料制成,溶剂如丙酮挥发后,留下硝化纤维膜,其中的硬脂酸丁酯使膜有韧性,松脂胶(即松香和甘油,甲醇或乙醇在加压下生成的酯混合物)则使膜牢固地附在甲上以防脱落。 指甲油清除剂:用于溶解上述纤维膜,由丙酮和乙酸乙酯二者的混合物为基体,加少许苯、橄榄油、羊毛脂、醇、硬脂酸丁酯和二乙二醇一甲醚以改善溶解能力。 指甲软化剂:用于软化指甲硬蛋白(包括甲根、甲壳和甲基及其周围的皮肤,以利指甲整形,主要用碱如氧氧化钾或磷酸三钠、三乙醇胺(作润湿剂)的甘油水溶液,主要因为碱可使角蛋白软化和膨胀而起作用。3、 洁发护发类 主要有香波,护发品、修发剂及其它毛发处理剂。 1) 香波 香波是洗发用的化妆品的专称。肥皂、洗衣粉可除去油污,但不宜洗发。香波不但可洗去发垢和头屑,还可使之柔顺、便于梳理。香波主要有: 乳状液香波,主成分为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硫酸盐,用于去污并起泡),稳泡剂(脂肪酸醇酞胺),甘油或丙二醇的蛋白质衍生物(有时加入食盐,调节粘度,改善用感)以及羊毛脂(包括动物油,使头发柔滑易梳理)。 透明香波,主成分中的表面活性剂由脂肪酸和三乙醇胺中和而成,应有适宜的粘度。 去头屑香波,是在一般香波中添加硫化物及杀菌剂。营养香波,是在乳状液香波基体中加入人参或其它中草药如大蒜提取液、维生素和卵磷酯等。婴儿香波,又称婴儿浴液,用两性咪唑啉表面活性剂和香料组成的高档无刺激性洗发液。 2)护发品 正常头发表面有一层油脂膜,可防止水分蒸发损失,正常头皮的油性也超过其它部位的皮肤,如果这些油太少则易生头屑,使发干枯、发脆甚至断裂;用香波洗发也有一定脱脂(宜一周一次,过频脱脂严重),故洗发后宜敷用护发品,护发品的基质均为油类,主要有: 发油,主成分为植物油(如蓖麻油、杏仁油、山茶油),也有用白油与蓖麻油或羊毛脂衍生而得的制品。 发蜡,是较普及的护发用品,主要成分为白凡士林。 发乳,由蜂蜡、羊毛脂、豆蔻酸异丙酯和水组成,可使发型固定,可配入适当药物成药乳。 爽发膏,主成分为聚氧乙烯羊毛醇醚加入高级醇制成,适于油性头发。 护发素,亦称漂洗剂,通常洗发后用适量抹发,可中和洗发后残留的碱性物(用柠檬酸或酒石酸护发素),新型护发素主成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羊毛脂、甘油的混合物,可吸附于头发及头皮表面,形成单分子膜,抑制静电发生,容易梳理。 乙醇发水,主成分为乙醇、甘油、脂肪醇合成酯,使头发柔软,因为乙醇挥发后,在发干上形成均匀的油膜并部份渗入头皮,有良好保护作用。 乙醇白油双色发水,是用乙醇和白油制成的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加入醇溶性或油溶性染料后分为上、下两层色,克服了发油和发蜡的油腻感,可补充头发及头皮油脂的不足,也可防止脂溶性脱发。 3)修发剂 主要包括生发剂、烫发剂、染发剂和固发剂等 生发剂,用于医治秃发者,主要成分为:刺激剂(金鸡纳酊、盐酸奎宁、班整酊、辣椒酊及生姜、侧柏叶、大蒜提取汁),这些刺激剂对毛根有刺激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头发再生;杀菌剂(樟脑、水杨酸、百里香酚,间苯二酚等),对治疗因溢脂性皮炎造成的脱发有效,亦兼有刺激作用;营养剂(人参汁、胎盘组织提取液及蜂王浆、维生素等),这些物质可加强发根营养,使发干强壮,不易脱落。 烫发剂,分两类:热烫是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为软化及膨胀剂、亚硫酸钠为卷曲剂在100(电热)下使发卷成波纹;冷烫则是用硫基乙酸的稀氨水溶液切断头发角朊分子间的二硫键,使头发卷曲,再以氧化剂(如溴酸钾、过硼酸钠、双氧水等)使打开的键再接上,除去残留的还原剂,让已变形的头发由柔软而恢复原来的刚韧从而固定成一定发型。 染发剂,主要有暂时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三种。 暂时性用带正电的大分子染料如三苯甲烷类,醌亚胺类或钴、铬的有色络合物,使之在发上沉积但不渗入发干内部,经一次洗涤即可除去,常用于演员化妆;半永久性用对毛发角质亲和性大的低分子染料如硝基苯二胺、硝基氨基苯酚等,可透入毛发皮质直接着成不同鲜艳色泽,可耐56次洗涤,保持34周;永久性用氧化型如对苯二胺与3%双氧水临用前按l: l混匀,空气氧化型如焦性没食子酸,金属盐型如乙酸铅与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沉淀,它们的分子小,均可渗入已膨胀的角质蛋白,并进行缩合及聚合反应。 固发剂的组成与前述指甲油相似,由硝化纤维、酯及丙酮混合而成,用时喷雾,溶剂挥发后在头发上留下一层膜,使发型固定,号称摩丝。 4) 其它处理剂主要有:脱色剂,通常用浓双氧水即可脱去发色,因它可使黑色素分解,在发根部的酪氨酸酶可催化此反应。 脱毛剂,主要用于医疗或动物屠宰,优点是从毛囊中拔除汗毛比剃去好,通常有两类,物理脱毛剂如松香等树脂,将需要脱除的毛发粘住,从皮肤上脱下;化学脱毛剂如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硫化物,将毛发中的胱氨酸还原,结构遭到彻底破坏,由于碱性较强,58分钟即显效。 剃须膏,旨在使胡须泡胀、软化,容易剃刮,同时要防止皮肤皲裂,主要有两种:泡沫剃须膏,主成分为40%50%硬脂酸钾皂(使发胀、软),还加入羊毛脂、十六醇(润滑剂)、甘油、山梨醇(防干剂),香精及薄荷脑(杀菌、清凉、收敛)等;无泡剃须膏,基体与雪花膏相同,加较多的滋润物质如羊毛脂、十六醇、甘油和丙二醇等。 剃须液,由于电动剃须刀普及,为提高其效率而配用,其主成分类似前述化妆水,主成分为乙醇、油脂,并加入磺化石炭酸或单宁酸收敛剂,可使皮肤收缩,促进乙醇的脱水功能,造成胡须僵硬化,便于剃刮。4、 洁齿护齿类 这类用品有牙膏和漱口水两类,均针对牙齿结构及齿病的防治提出,以牙膏最常用(分普通牙膏和药物牙膏两种),其主成分有摩擦剂(碳酸钙、磷酸氢钙、氢氧化铝)、发泡剂或清洁剂(表面活性剂如十二醇硫酸钠,过去用肥皂)、稠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使牙膏保持粘结状态)、保湿剂(甘油、山梨醇、防止干裂和低温硬化)以及香精和药物。如为漱口水或液剂,以水或酒精为基体。 (1)普通牙膏,在上述基本成分的基础上加某些化学试剂以清垢和固定钙质,主要是防龋齿和牙过敏。常见的有: 氟化锶牙膏,在主成分外加锶、钠、锡的氟化物,除有共同的杀菌作用外,氟离子有利于生成氟化钙,保护珐琅质,适用于低氟地区; 酶牙膏,基本成分加聚糖酶、淀粉酶,可加速分解牙垢,消除牙积石,去烟渍,适用于饮水含氟高的地区; 氯化锶牙膏,基体加较大量氯化锶,是重要的脱敏物,有使蛋白质凝固,减少刺激的功效,锶离子可吸附在牙本质有机层的生物胶原上,同时生成碳酸锶、磷酸锶,增强抗酸能力; 醛牙膏,加入聚甲醛,与蛋白质中的胺基结合,从而变性凝固,在牙周组织的胶元纤维及造牙本质细胞浆中形成新保护膜,以增强抵抗力; 其它香型牙膏,有果香及花草香类,主成分加叶绿素、桂花汁、兰花汁、薄荷、茴香和多维生素等,同时加糖精为甜味剂。 (2)药物牙膏,是基本成分加特殊药物如中草药,以防治疑难齿病或流行病,主要有: 止痛消炎类,主要用药为丁香油、龙脑、百里香酚、两面针、田七及苯甲醇、氯丁醇、洗必太、新洁尔灭等; 止血类,大多使用止血降压名药芦丁、三七制作,可防治牙龈出血; 预防感冒类,最常用的药为连翘、金银花、紫苏、野菊花、柴胡、鱼腥草,板兰根等,可在口腔内杀死病毒; 固齿营养类,有的用丹皮酚、尿素、氯化锶复合配制,有的含氟磷酸钠,洗必太等,还有的含人中白、丁香油,冰片、氯化锶和甲醛。 (3)液剂,主要有: 漱口水如硼砂水、食盐水,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均为2%4%)、3%双氧水0.01%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各种牙周病及口腔粘膜病; 假牙清洁液,假牙上的色斑是糖和大量细菌及代谢产物组成的一层灰白或灰黄的薄膜,一般刷牙不易去除,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制成的假牙比天然牙齿更容易滞留食物残渣,为清除这类色斑,清洁液的主成分有表面活性物质柠檬酸、酒石酸、硫酸氢钾和酚的酒精或水溶液,它们有强烈杀菌功能,并可预防“假牙口炎”。四、 常用化妆品中的有效保健成分 根据人体皮肤的构造特点,化妆品中的有效保健成分主要有保湿、抗皱、增补、防晒等四类。1、 保湿护肤品的成分 目前市面上的保湿护肤品的成分大致可分为4种。 (1)吸湿保湿,这类保湿剂最典型的就是多元醇类,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是甘油、山梨糖、丙二醇、聚乙二醇等、这类物质具有从周围环境吸取水分的功能,它在相对温度高的条件下对皮肤的保湿效果很好。许多护肤保养品都含有或多或少的吸湿性保湿剂,目的不一定是为了皮肤的保湿效果。含此类成分的保湿护肤品,适合在相对温度高的夏季、秋初季节以及南方地区使用。 (2)水合保湿,这类保湿品属于亲水性的,是与水相溶的物质。它会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将自由自在的游离水结合在它的网内,使自由水变成结合水而不易蒸发散失,达到保湿效果。这是属于比较高级的保湿成分,适合各类皮肤、各种气候,白天、晚上都可以使用的保湿品。其成分以胶原质、弹力素等为主,来源于动物体。近来已有来自微生物和植物的成分,其效果相似。 (3)油脂保湿,这类保湿剂效果最好的是凡士林,许多医疗用药膏及极干皮肤用的保湿滋润霜,都含有这一成分。凡士林不会被皮肤吸收,会在皮肤上形成一道保湿屏障,使皮肤的水分不易蒸发、散失,保护皮肤不受外物侵入。凡士林可长久附着在皮肤上,不易被冲洗或擦掉,具有较好的保湿功效。由于过于油腻,只适合极干的皮肤或干燥的冬天使用。除凡士林外,油脂保湿成分还有高粘度白蜡油、各种三酸甘油脂、各种酚类油脂。 (4)修复保湿,干燥的皮肤无论用何种保湿护肤品,其效果总是短暂有限的,不如从提高皮肤本身的保护及保湿功能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近年来,在护肤保养品中,添加各种维他命,以修助修复皮肤细胞的各种功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保护力。维他命A、B5、C、E、果酸产品都是挺好的保湿修复成分。植物萃取精华,含有各种天然抗自由基成分及维他命的矿物质,是新一代护肤保养品的新宠。这些保湿成分具有去除皮肤最外层推动保湿功能的角质层的地方,让角质细胞自然发挥保湿功能,提高皮肤的滋润度,属于修复保湿剂。2、 抗皱防衰有效成分 医学和美容界普遍认为,皮肤衰老的特点是:松弛而多皱纹,皮下脂肪减少甚至消失,汗腺及皮脂腺萎缩、皮肤干燥、变硬、变薄,防御功能下降。选择适当的营养性化妆品,将有助于延缓皮肤的老化,保持肌肤活力、抗皱防衰类化妆品的有效营养性成分有以下几类: 珍珠类:即在一般化妆品中添加珍珠粉或珍珠层粉。珍珠中含有24种微量元素及角蛋白肽类等多种成分,能参与人体酶的代谢,促进再生,起到护肤、养颜和抗衰老的作用。 人参类:即在一般化妆品中加入人参成分,人参含有多种维生素、激素和酶,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刺激神经、活化皮肤,起到滋润和调理皮肤的作用。 蜂乳类:蜂乳中尼克酸含量较高,能较好地防止皮肤变粗。另外,蜂乳还含有蛋白质、糖、脂类及多种人体需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滋润皮肤。 花粉类:花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元素,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柔软,增加弹性,减轻面部色斑及小皱纹。 黄芪类:黄芪含有多种氨基酸,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提高皮肤抗病力,使皮肤细腻、健美。 维生素类:维生素可防止皮肤干燥、脱屑;维生素可减弱色素,使皮肤白净;维生素E能延缓皮肤衰老、舒展皱纹;添加几种维生素如A与D、E与B或加C效果更好。 水解蛋白类:可与皮肤产生良好的相融性粘性,有利于营养物质渗透到皮肤中,并形成一层保护膜使皮肤细腻光滑,皱纹减少。 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是皮肤细腻、光滑的原因之一,所以有些抗皱化妆品中添加了少量的雌性激素,这类化妆品不适于男士使用。 人体内的游离基是损害细胞的元凶,细胞受到游离基的破坏性袭击,衰老便发生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俘获自由基的能手,可以防止皱纹、色素的产生。3、 增白的有效成分 在我们“一白遮百丑”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增白化妆品是化妆品中最多、用量最大的一类。其品种远远超过了其它两类。目前有四种美白成分是公认合格的:维生素磷酸镁复合物;胎盘素;维生素糖苷和熊果素。应当明确的是即使合格的成分使用后的效果也不一样,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肤色一般是无法改变的,权威人士认为,这些经常使用的美白成分仍有许多限制,而且黑色素是肌肤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过分干扰或者长期阻止其生长对肌肤健康不利。例如,“最有效”的美白成分“汞”,能使皮肤在短期变得白皙透明,但其代价是造成皮肤不可恢复地色素沉淀。一些美容院还可能会偷偷使用医用淡斑成分“对苯二酚”,在缺乏医疗知识的情况下,往往造成接触性皮肤炎,肌肤红肿过敏,甚至由于过度漂白而导致蓝灰色的色素沉淀。 其实,皮肤黑一点儿没什么关系,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健康的“黑美人”。提醒大家使用美白产品是因为希望大家尽早做好预防黑斑的工作。与其长了满脸的黑斑、色斑,还不如肌肤黑一点儿,但是要黑得均匀、黑得亮丽。如果你天生肤色较黑,那么不用太多使用美白产品,因为其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但如果你属于一般肤色,那么就应该经常使用一些美白产品,虽然它并不一定会让你变白,但却可以有效干扰黑斑的形成。均匀、亮丽的黄皮肤,谁说不美呢?4、 防晒的有效成分 防晒类化妆品分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两种,化学防晒品是以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醇的酒精及水溶液外加对氨基苯甲酸等吸收紫外线的制剂。物理防晒的有效成分是安全、无毒的二氧化钛。一定粒度颗粒的TiO2能很好的屏蔽紫外线。 从对皮肤人体健康的角度来说,物理防晒优于化学防晒。 在防晒用化妆品中还有一个重要参数SPF值。SPF值就是防晒指数。SPF值是这样计算出来的;一般黄种人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即为SPFl;那么使用SPF15的防晒用品便有(1515)225分钟的有效防晒时间,所以SPF的意思是皮肤能抵挡紫外光的时间倍数。 日常护理、外出购物、逛街时可选用SPF58的防晒品,外出游玩时可选用SPF15的防晒品,游泳或做日光浴时可以用SPF2030的水性防晒用品。美国规定SPF最高为30,主要用于海滨浴场防晒。按照亚洲人的习惯,涂在面部的防晒霜选择911就足够了,指数再高些当然更有利于防晒,但多余的化妆品堆积反而会堵塞毛孔,阻断皮肤与外界的通道,影响自身的新陈代谢,易诱发热疮、疖子及皮炎;防晒霜在面部也不宜停留时间太长,决不能抹一次就管一天,回家后要马上卸妆洁面,以利于皮肤的健康。五、 化妆品中的不安全因素1、化妆品的污染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当前,化妆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护肤、美容用品,然而人们在使用各种化妆品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化妆品的污染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化妆品的原料有的来自天然植物,有的是化学合成的,后者往往含有一些有害成分。据对20多种香粉的调查和化验发现,这些香粉均程度不同地含有铅,从16个品种的雀斑霜中均查出了有毒重金属汞,有些化妆品还含有砷。这些物质都具有极高的毒性。化妆品中的铅、砷、汞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化妆品增白剂中的氯化汞、碘化汞会干扰皮肤中氨基酸类黑色素的正常酶转化。汞的慢性毒害很大,特别是抑制生殖细胞的形成,影响年轻人的生育。有些国家化妆品质量中规定,化妆品中不得配用汞及其化合物。生发剂、染发剂中大都含有重金属汞、铅、砷,它们对人体都十分有害。化妆品中的颜料,很多是含有重金属成分的,它们之中有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如铅、铬、铝、汞、砷等,如美国、澳大利亚报道,曾有婴儿舔食了毋亲面部的脂粉引起急性中毒死于脑病的事实。 在化妆品中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还有一些有机物。氢醌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制得的一种强还原剂,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常会引起皮肤过敏。因为氢醒能抑制上皮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因而许多漂白霜、祛斑霜中加入了氢醌。然而氢醌也会渗入真皮,引起胶原纤维增粗,长期使用和暴露于阳光的联合作用,会引发片状色素再沉着和皮肤肿块,这叫获得性赫黄病,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 各类化妆品中所使用的色素、防腐剂、香料等大多也是有机合成物。如煤焦油类合成香料、醛类系列合成香料等。这些物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皮肤色素沉积,并引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化妆品中的香料,广泛使用煤焦油类合成香料,煤焦油系统色素中,有偶氮染料、亚硝基染料和硝基色素等,含有潜在毒性,致使化妆品对人体的危害性增加。合成香料中像醛类系列产品,往往对皮肤刺激很大。有的色素对细胞能产生变异。 防腐剂的主要成分是甲醛,常释放出来造成空气污染。据测,百货商店化妆品柜台空气中甲醛含量远高于其他柜台,均值为273ug/m3,现已查明几种醛类香料对遗传脱氧核糖核酸有伤害作用。而其中色素、防腐剂和香料大都是合成产品。 近年来由于染发盛行,染发剂也引发一系列问题。而染发者本身,往往因体质等原因,发生染发过敏,甚至潜伏下更深的祸根。染发剂大都为氧化染料,美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合成染发剂能被头皮吸收并致癌。由于染发剂是氧化染料,如对位苯二胺、对位邻苯二胺和有关的化合物与双氧水混合而成,这种染料可以进入毛发的干部并积于毛干的皮质,形成大分子聚合物,使头发变成黑色。对苯二胺,可以和头发中的蛋白质形成完全的抗原,使一些易感的人发生过敏性皮肤炎。过敏性皮炎常在染发后12天发生,开始时头发发痒,继而出现红丘疹、流水、或抓破者。更严重的是,有的人在耳、颊及颈部都可以出现同样的皮炎,甚至累及手的其他部位。由于这种染料难以一时洗去,皮炎常常数周才能消退,因而染发时应在小块地方头皮贴斑试验,有时初次无症状,第二、三次才出现过敏,需要加以小心。必须指出,另一类染发刊如“乌发乳”是一种金属染发剂,它的原料是铅盐或是银盐,少数是铋盐和铜盐,如醋酸铅、柠檬酸铋和硝酸银等,也是对健康不利的。使用时最好戴帽子,注意洗手、洗枕巾、头巾,更不能让儿童接触。 唇膏主要成分为羊毛脂、蜡质和染料(或颜料),常用的玫瑰红唇膏系油脂、蜡质中掺入一种酸性曙红染料,它是一种非食用色素,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内引起过敏。国外调查表明因用口红而引起口唇过敏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有9%的妇女用唇膏后出现口唇干裂等症状,并且还发现唇膏有“光毒性”,日本的研究人员用两支20瓦的荧光灯照射含有大肠肝菌的唇膏后,约有20%的大肠肝菌发生突变。这是由于染料分子吸收400700毫微米可见光的能量后,使生物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受损伤。而DNA损伤后若不能修复,就有产生癌变的可能。近年来,国外在生产中以加入了香料(一种以含醛基结构煤焦油为原料的合成香料)对DNA损伤作用更为巨大。 许多化妆品的原料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如偶氮染料和碳酸铵、焦性没食子酸等可引起皮炎和头部红肿等。一些去头皮屑药水内含奎宁、间苯二胺等,可引起皮肤过敏。脱发剂中的白降汞、硫醇、蜡等原料也是一种致敏原。某些指甲化妆品含有甲漆和指甲硬化剂,其中的甲醛树脂可引起皮肤过敏,去漆剂丙酮可使指甲变质变脆。甲醛可致甲沟炎、裂甲病、甚至出血等。腋部除臭剂常用氯化铝、福尔马林和氯化酚等为原料,也可对皮肤造成强烈刺激,引起皮炎等。从多种化妆品中还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抱菌、大肠杆菌、类白喉杆菌及霉菌等。使用这些化妆品常可引起皮肤感染化脓。 另外很多化妆品含有树脂和油剂,他们可堵塞皮肤上的毛孔和汗腺孔、从而引起毛囊炎等疾病。若本来属于油性皮肤者,再涂以过多的油性化妆品,则易引起皮脂溢积累和油脂性痊疮。2、 美容中的不安全因素 1)血液感染 耳穿孔(戴耳环)及斑、痣针刺时,由于器物消毒不严密,得败血病致死者时有报道,尤其在以鼻尖为顶点至下颚两边为底的三角形区域(被称为黄金三角)内,血管及神经密布,极易受感染,如刮须皮破使细菌侵入得破伤风等。戴镀镍的耳环者,血液中镍量较正常值高几十倍,表明已受到镍的污染。 2)皮肤受损 皮肤受损一方面是皮肤受到外力的破坏,如耳穿扎、割双眼皮、隆鼻等人为破损;另一方面就是化妆品使用不当造成皮肤过敏、皮肤病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容美发,古来有之。构成人体的眼、耳、鼻、舌、身五官及其五脏六腑,是一个高度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任何一个设计师所不能设计出的。可是有人非要打破大自然对人体的设计,进行人为加工和设计改造,如拔掉原有的眉毛,重新设计眉毛的走向,实现一种“纹眉术”,使眉毛变成了没毛。把鼻梁想方设法弄高,把黑头发染成黄色,这打破了人体结构的平衡。在耳朵上打孔,在鼻、舌、腋下和肚脐等处悬挂不锈钢环,似乎已作为时尚从西方传至东方,而“无痛穿耳”等所谓美容广告更是充斥了现代都市的街头。应该说,这种对人躯体的人为塑造手段,尽管其动机有所差异,表面上看来也都是在追求人体美,但实际上却违背了生理学自我保护的意旨。不管从社会学角度做何种解释,躯体人为的残伤行为总是一种生理的缺憾。 在皮肤上涂上了太多的化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