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人群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第l2期(总第234期)老年人群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社会医学】初炜.胡冬梅.宋桂荣.孔祥金.吴云红(大连医科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ll6044)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群的养老意愿与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适宜的养老服务模式.方法:随机抽取6O岁以上的老年人1200例,城乡各半,采取问卷法进行养老需求调查.结果:有79.O%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9.8%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l1.2%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形式,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拥有养老金,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城乡等.结论: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是未来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关键词老龄化;养老需求;养老模式;社会保障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63(2007)12083603SurveyandAnalysisofTheOldPeopleSDemandonAgedCareandItsInfluentialFactors.|ChuWei.eta1.|TheChineseHealthServiceManagementAbstractOeefivesThroughlearningabouttheoldpeopleswillingnessanddemandonagedcareandanalyzingitsinfluentialfactors?toexplorethesuitableagedcaremodels.MethodWerandomlysampled1200theoldpeopleaged60yearsold.halfoftheminurbanareasandhalfoftheminruralareas.andsurveyedthemaboutdemandonagedcarewiththequestionnaire.ResultsTherewas79.O%theoldpeoplewhochosefamilyagedcare.9.8%ofthemchoseagedcareathomeandl1.2%ofthemchoseinstitutionagedcare.Tcationlevel-occupation.medicalinsurance.income-pensionanddailylifeability.ruralandurbanareas.ConclusionsForfutureagedcaremode1.itisnecessarytendencythatchangingfamilyagedcareintosocializationagedcare.Itshouldperfectsocialsecuritysystem.graduallyestablishtheagedcareser?vicemodelthatisbasedonhome.supportedbycommunityserviceandsupplementedbyinstitutionagedcare.AuthorsaddressCollegeofSocialScienceandManagement.Dalian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Dalian-LiaoningProvince.P.R.China.KeywordsAgeing;AgedCaredemand;Agedcaremodel;Socialsecurity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具有规模大,发展速度快,未老先富等显着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对养老需求的研究,进一步分析老年人对养老资源需求的内部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对于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研究对象和方法在某市随机抽取60岁以上的老人1200例为调查对象,城乡各半.采取问卷法获得养老需求有关资料,应用检验和togistic回归法,对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2结果本次调查的老人中,男性占47.4%,女性占52.6%,60一,7O一,8O年龄组分别占42.5%,41.3%,16.3%.慢性病患病率为48.6%,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者占43.2%.2.1老年人养老方式需求结果显示,有79.O%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方式,9-8%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11.2%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家庭养老仍是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农村高于城市,有8O.3%的农村老人认为,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的.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5W037?836?2.2选择家庭养老的原因对于选择家庭养老的原因,有76.1%的老人是希望及时得到子女的照顾;63.1%的老人认为可以共享天伦之乐;33.4%的老人认为可以帮助子女料理家务;15.5%的老人因为无支付能力;而有26.1%的老人是对目前的养老机构不满意;还有14.3%的老人认为不与子女住在一起担心别人笑话,以农村老人居多.他们希望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依次是儿子,配偶和女儿,分别占71.2%,62.7%,56.5%.2.3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中,有72.7%的老人是因为子女没精力照顾;50.O%的老人是为了生活方便;4.3%的老人是为了消除孤独和寂寞;而l2.1%的老人是由于疾病原因;还有12.9%的老人完全是因为观念新,不愿劳累子女而入住养老机构.2.4入住养老机构可以承受的收费标准问卷中将入住养老机构可以承受的收费标准设置了六个不同的档次(表1).从选择中可以看出,老年人的支付能力以福利型和经济型居多,占73.O%,而小康型和享受型的高档次仅占4.7%.其中城市老人以经济型档次的最多,占35.O%;而农村老人则以福利型最多,占77.7%.大多数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的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表1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档次2.5希望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模式在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中,希望养老机构办成家庭模式的占52.2%,医疗康复模式占32.1%,异地养老模式占15.7%.2.6选择养老机构时最关心的因素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最关心的因素是服务质量,占69.4%;其次是价格为54.1%;再次是医疗条件为45.9%;而环境和地理位置与交通方便性,分别是31.8%和20.0%.大多数人选择公办养老机构,占54.6%,但也有32.4%的人认为,只要服务质量好,养老机构的所有制形式无所谓.2.7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单因素分析以调查对象一般状况的各项为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经检验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疗保障形式,家庭经济状况,养老金情况,自理能力,城乡因素与养老方式的选择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性别和是否患有慢性病与养老方式的选择间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2).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越大越趋向于家庭养老方式;文化程度低者较文化程度高者更趋于选择家庭养老方式;农民选择家庭养老的比例高于其他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者较收入高者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方式.2,8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家庭养老和非家庭养老方式为因变量,以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疗保险形式,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城乡等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后退法(BackwardLR).结果表明,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城乡因素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有较大影响(表3).表2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ExPB(B)P值:!:!兰!旦LowerUpper年龄(X2)一0.4380.0010.6450.4970.838婚姻状况(X3)0,026已婚(X31)一0.8870.0740.4120.1561.088丧偶(X32)一0.9810.0590.3750.1351.039再婚(X33)一0.0160.9790.9850.3063.171职业(X5)0.000工人(X51)0.3120.5041.3660.5473.408农民(X52)一0.7810.1890.4580.1431.468干部(X53)1.2570.0183.5141.2379.978教师(X54)1.4100.0184.0971.28013.114公务员(X55)0.4260.5051.5870.4O96.166个体(X56)1.2370.0113.4441.3328.9OO)_o_2890-0360.7490.5710.98l品_o.60300320.5470.3150.950城乡(XI5)一1.0690.0010.3430.1850.6373讨论与建议3.1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家庭养老是现阶段的主要养老方式,但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是未来养老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的养老模式应多样化,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以家庭为载体,以社区网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它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本次调查选择居家养老者中,希望提供日托中心式服务的占51.7%,暖巢管家(如配送餐,聊天,家政服务等)式服务的占48.3%.居家养老既可使家庭的护理功能社会化,又可使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得到维系,符合我国国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方式.问卷中设置了对以房养老的意愿,其中有14.9%的老人选择该种方式,均为城市老人.以房养老是指房屋产权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这种模式在我国即将推出.在健全的养老制度下,倒按揭方式无疑使老年人又增加了一种选择养老的手段.3.2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法制化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已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农村社会保障基础相当薄弱,绝大多数人处于社会保障网之外,无法保证老有所养.本次调查中,有43.9%的老年人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老人.因此,要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实现全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使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化,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加统筹调剂的能力I3J,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公平性.老有所医是老年人关心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我国,城市已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实行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但对老年人的保障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因此,应逐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使全员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并寄予老年人群更多的医疗政策优惠,加大对老年人医药费的报销比例.对经济困难的边缘老人要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减轻老年人的疾病负担.3.3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机构,缓解供需矛盾目前,我国养老院的床位数约有170万张,而需求则为670万张,供需比为1:4.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农村近4万家敬老院仅有64万张床位,只能满足24%的五保老人的养老需求.存量明显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养老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通力协作,盘活存量,开发增量.当务之急是充?837?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将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剩余房屋资源进行改,扩建为老所用;其次,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兴建适宜老年人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支持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业务;再次,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养老观念,弓I导逐步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由于老年人地缘观念强烈,在扩大增量时要合理规划.养老机构的选址宜就近,城市置于社区附近,农村以乡镇为宜.养老机构内要设置医疗服务部门,集养老与医疗于一体.由调查得知.老年人希望养老院环境相对舒适,以夫妻或同性别的两人间居住,人均居住面积为910平方米为佳.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大部分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设置不同的类别和档次供老人选择,避免出现一方面养老机构需求不能满足,另一方面却闲置的局面.3.4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质量养老工作涉及到老年生理学,护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高质量,全方位的照顾,应由政府成立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业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可以吸纳下岗职工参与到养老队伍中来,通过岗前培训,达到工作规范要求.此举作为再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取得双赢的效果.参考文献1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3:3051.2李建新,于学军,王广州,刘鸿雁.中国农村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4;5:712.3胡艳,李爱华.论家庭+社区的社会养老方式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2006;7(6):107109.收稿日期20071016(责任编辑方晓明)(上接第825页)酬管理,建立与绩效密切联系的分配激励制度,是推行绩效考核的重要目的之一.医院通过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将管理要素,技术劳动,责任要素一并纳入分配因素确定待遇报酬_3J,为他们提供与其业绩相适的待遇,可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设立了科主任(科长)绩效津贴,实现了个人所得与考核分数完全挂钩,彻底打破了收一支的分配模式.2.3.2考核结果与职务评聘挂钩.绩效考核结果为干部的使用提供最为直接的参照,同时考核成绩还与免费培训,出国考察,进修学习等待遇联系.3实施中层干部绩效考核的体会3.1医院领导重视,是做好中层干部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推行干部绩效考核是加强干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及的是医院管理中最核心,最敏感的改革,只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自上而下地推动,才有可能确保这一系统工程的顺利实施.我院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成立由相关科室组成的绩效考核办公室,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布置落实各项考核工作,促使我院的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工作平稳推进并迈向制度化.3.2中层干部绩效管理体系要与当前医改体制改革相适应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生存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性将进一步被强化.在此背景下,医院内部的绩效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当前医改的方向,以政府考核医院,社会评价医院的标准为参照系,通过提高资源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来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3.3加强培训和沟通加强绩效管理的知识培训及沟通,是成功实施绩效考核,实现提升中层干部能力,体现工作价值的关键所在.我们在推行绩效考核前期,自上而下持续不断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将全体中层干部的认识逐渐统一到落实医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打造现代化内涵发展型医院的战略目标上,指导他们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医院发展目标统一起来,让他们主动参与考核.变不要考核为我要考核,为医院推行绩效管理打下?838?了坚实的基础.有效的反馈和沟通是绩效管理体系中最根本和最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患者安全十大目标-2023版理论考核试题
- 教育学题库完整版包含答案
- 《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
- 2025 年大学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管理)试题及答案
-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2025年」
- 机械行业职业健康安全试题
- 模拟服刑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厂房电线火灾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监理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本(2篇)
-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角色
- 2025年配电运维工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
- 美丽河湖评定管理办法
- 2025年神经病学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案例分析试卷答案及解析
- 红色电影影视鉴赏课件
- 第2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标准)店铺代持协议书
- 2025年食品销售食品安全管理员试题(附答案)
- 肝胆外科中医饮食护理
- DB3401∕T 288-2023 园林设计规范
- 医院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 地铁培训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