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考试卷.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考试卷.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考试卷.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考试卷.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装订线6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半期教学质量检查八 年 级 语 文 试 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总 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27分)1、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6分)当历史的脚步穿越昔日的故宫金殿,这一时刻的欢乐足以激荡古老的中国五千年chn封的记忆;当祝福的声响震彻十月的神州九天,这一时刻的欢乐足以激荡今日的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丰饶的土地!今天,我们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为您现场直播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大会的盛况。今天,我们将在气势恢洪的天安门广场与您共同见证跨入21世纪的中国奏响豪情 A (激越、激烈) 的盛世华章。英雄的中国军队在这里集结,自豪的中国人民在这里欢聚。静侯伟大时刻的到来,要用最 B (响亮、嘹亮) 的声音唱出心中最美的赞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chn( ) 封 丰饶( ) (2)第段中由于打字员的疏忽出现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过来。 (2分) 第段:_应改为_; 第段:_应改为_。(3)分别选择括号中一个最准确的词语,填入文段A、B两处。 (2分) A处应填:_ B处应填:_2、依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 (3分)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_ 3、10月10日,新余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0分)(1)【了解战争】请你为本环节安排两个具体的活动。 (4分)_ _ (2)【热爱和平】在本环节中,某同学搜集到矗立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名为“打结的手枪”的雕塑图片,请你向全班同学介绍这座雕塑,体现你对它的理解。 (4分) _ _ _ _ _(3)【活动报道】向报社投稿,请你拟写这次系列活动新闻报道的导语。 (2分)4、按提示默写。 (每空1分,共8分) (1) 夜久语声绝, 。 (杜甫石壕吏)(2) 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 (3) 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一诗中,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复杂情怀的诗句是:“ , 。”(4) 刘禹锡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名句是:“ , 。”(5)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 。”二、阅 读 (43分)(一)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57题。 (13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节选)【乙】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节选)【注释】芙蕖:荷花的别称。 荷钱:初生的荷叶。 妍:美丽,好看。 逸致:情趣。 迨:等到。 菡萏:花苞。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 (1)濯清涟而不妖( ) (2)可爱者甚蕃( ) (3)日上日妍( ) (4)及花之既谢( )6、给第一句划分节奏(3分)并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此皆言其可目者也。7、甲文中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乙文中荷花“日高日上,日上日妍”给你带来怎样的启迪? (2分)(二)阅读芦花荡片段,完成814题。(15分)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a (A尖锐 B敏锐 C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b (A划 B飘 C飞)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件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支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c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d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8给文章的空白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只填序号)(分) ab9第段景物描写交代了那些内容?(2分) 10第段的外貌描写,表现出老头子是怎样的人?(2分) 11画线句c句是老头子的豪言壮语,其中的“什么”指代的内容有哪些?(用原文回答)(2分) 1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中的过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3画线句d句中“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2分) 14.“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能不能换成“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3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题。 (15分)爱 的 旅 程 (晨义)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它们会饿死吧?”“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不饿,你呢?”“我也不饿。”“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跑了吗?找找。” 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哏吧?”“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是!是它。”“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15、这篇文章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2分)16、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 (3分)17、文章最后写道:“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什么流泪? 谈谈你的看法。(4分)18、本文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都很突出,请分别赏析文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6分) (1)环境描写句: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2)人物语言描写句:“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三、作 文 (50分)19、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班名、人名。 题目: 的滋味 (提示:填上适当的词语,如“成长”“读书”“交友”“旅游”“成功”“失败”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 题目:_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4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半期教学质量检查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7分)1、(1)尘 ro (2分) (2)“洪”改为“宏”;“侯”改为“候” (各0.5分,共2分) (3)激越 嘹亮 (2分)2、示例: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色的涂抹。示例:人生如一局棋,应该多一些主动的出击,少一些消极的退缩。 (3分)3、(1)示例:实地考察,寻访战争遗址。 登门拜访老革命,听他们讲战斗故事。上网(图书馆)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 读一部战争题材的名著。 (能围绕主题达到“了解战争”目的的活动均可。) (4分)(2)答题内容提示:它是联合国总部花园内的雕像,名为“打结的手枪”。它的构思与造型十分奇特,是一支枪管扭曲打结的手枪。寓意为: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要突出维护和平的理念) (4分)(3)示例:10月10日,新余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了解战争、热爱和平为内容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要符合导语的要求) (2分)4、 (1)如闻泣幽咽 (2)天下为公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4)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每空1分。凡有错别字、添字、漏字及字序颠倒的,该空不给分。) (8分)二、(43分)(一) (13分)5、洗涤 多 一天比一天(或:一天天) 等到 (各1分,共4分)6、(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分) (1) 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2)这些(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看)的方面。 (4分)7、要点: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大意正确即可)(2分) (二) (15分)8 ab9 故事发生的背景,按时环境险恶,以及白洋淀军民反抗侵略的精神。10 勇敢、自信、机警且经历过风雨的抗日老英雄。11 指各种任务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12 不能,表明了自信心的程度,去掉后不能呼应后来发生的大菱负伤情节。13 为抗日而做的交通员工作。14 不能,因为老头子长年累月在芦花荡中穿行,他机敏、勇敢,经常把日本鬼子消灭在芦花荡中,这里用鱼鹰恰如其分地点出了老人生活的环境和机灵情态。、(三) (15分)15、父亲与儿子 母刺猬和小刺猬 (2分)16、父与子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母刺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