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答谢中书书》等四篇古代散文复习.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答谢中书书》等四篇古代散文复习.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答谢中书书》等四篇古代散文复习.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答谢中书书》等四篇古代散文复习.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答谢中书书》等四篇古代散文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四篇)写景散文复习学案1、八上文言三峡 一、文学常识:三峡作者_,字善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地理学家所著_是一部很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三峡选自_,这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二、解释画“ ”的词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自 略无 阙 隐天蔽日 自非 亭午夜分 曦 至于 襄陵 沿 溯 阻绝 或 虽乘奔 御风 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 绝 巘 飞漱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属 引凄异 哀转久绝 三声三、归纳“一词多义”的文言现象:四、翻译句子: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6、常有高猿长啸,属外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五、理解性默写填空1、写三峡山势连绵不断的是:_,_。2、正面描写山形之高和挺拔峻险的是:_ ,_ 。3、侧面烘托山势峻拔狭窄的句子是:_,_。4、写江水暴涨之快的是:_,_。5、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像的是:_,_。6、文中作者用“_”句子比喻夏水之迅疾。引用渔者之歌“_,_。”渲染秋猿的悲凉之声。7、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清澈的语句是:_ ,_ _。8、将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绝妙美景高度概括出来的一个四字短语是:_ 。9、2003年6月,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_,_。”凄异景状将一去不复返了。六、内容、感情、写法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各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2、“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的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3、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渲染了什么气氛?引用渔者之歌作用是什么?2、八上文言答谢中书书一、文学常识:本文是南朝梁 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 。也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通过描写景物的高低、远近、动静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传达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 之情和与名贤相比肩的 之情。二、解释划线的词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山川之美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 与: 其奇三、翻译句子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实是欲界之仙都。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四、用原文默写填空(1)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两句 , 。(2)用平远高、远视角极目远眺写景句子: , 。 , 。(3)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 , 。 , 。(4)陶弘景是怎样赞赏山水美景的? 。 (5)期待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带有自豪感的 , 。五、内容、感情、写法 1、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哪些写景手法? 3、八上文言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学常识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字子瞻,号东坡居士,_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_,_并称“三苏”。是_之一。本文写了作者与朋友张怀民在承天寺夜游所见。抒发了作者 、 、 、 等复杂的感情。二、解释画“ ”的句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户 欣然 念 遂 未寝 相与 步 空明 交横 盖 但 闲人 三、翻译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四、理解性默写。1.作者叙事,交代赏月散步的原因的句子是:_, 。2、文中用比喻修辞写月光如水,竹影婆娑的句子是:_,_ , 。3、作者月下抒怀 _ ? ? 。4、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的一句是_ 。5、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的诗句是:_ ?_?_ _。五、内容、感情、写法1、本文叙述什么事?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写景的名句是哪句?赏析写景句的妙处?4、八下文言小石潭记一、文学常识小石潭记作者_字子厚,_代文学家“_”之一。本文选自_作者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下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本文是它的第四篇,描写了小石潭_气氛,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_的心境。全文按浏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楚。分别是_,_,_,_。二、填汉字,解释画“ ”的词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pi( )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li(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西行 如鸣珮环 心乐之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为坻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鱼可百许头 佁然 俶尔 翕忽 相乐 西南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三、归纳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西行 西南 斗折蛇行 犬牙四、翻译句子1、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2、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