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知识积累 (共4题;共26分)1. (12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汴梁田畴沉檀遒劲_擅长桅杆冗长舳舻_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春寒料峭无暇一顾2. (7分)根据提示补写各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亡羊补牢,_。 (2)兼听则明,_。 (3)_,水波不兴。 (4)_,可笑不自量。 (5)_,更造崩山之音。 (6)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来表现宁静氛围的诗句是_,_。 3. (4分)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余挐一小舟_惟长堤一痕_上下一白_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4. (3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过了冬至日,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在恢复,所以有“_”的说法。我国民间很重视冬至,届时大家围炉溫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_”的说法。冬至日,民间有“_”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3分)5. (7分)对于一般的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这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1)这段文字出自_(书名),文中的“他”是_(人名)。(2)文中“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中“最大”“最好”暗示了“他”的伟大。结合原著,说说“他”的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6.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落红曾绍炉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虽然红曾经对我是那样的吝啬,少年时代与我情同手足的两位女友:红枝、红梅都因生存的艰难离我而去了,我的每一份真诚,变成幻想成空的泡影。然而在我生命的后来岁月里,红却仍然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泉源。我喜欢的不是令人恐怖的血的红,而是另一种温和明艳的红,想起它就让人想起光明,想起它就让人想起生活的美丽;看到它就让人温暖无比,心生惊喜,看到它就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活力它是质朴而骄矜的颜色,是大自然吐露出来的一种无尚的秀美,是生命对于自身赞颂的一种语言。它最初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蕴藏来自生命之父太阳的光华,并且柔化了它灼热,把他的那份热情,悄悄地藏于自己的根茎叶芽中。他又具有美的本质,借着开花的世界,借着果实成熟的契机,借着秋夜载誉而归的儿子,把那份热情喷发出来以花、以果实、以瑰丽深沉的红叶,装成一个浪漫的世界、诗意芬芳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童话,就是让一切美的而尽美,让一切孤零的、失意的、苦陋而凋残的,都在红艳的祈祷中,也变得美,变得动人心扉。我便是被这美陶醉了的一个。我常像孩子一样奔跑于花色斑斓的花丛中,并常常对着那些红色的花朵,低下头来,以含情的目光和它接触,与它交谈,而在美丽的惊叹中,领略大自然的一种超凡的灵气。然而,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飒飒的东风裹挟那满树满坡的游丝花片,春日里卷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红雪”;果实蒂落的世界,你会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景观的魔幻般“烟消云散”而惊诧的目瞪口呆;秋风像大地母亲的手臂召唤那些奉献了一生的使者回到自己的怀抱,你会欣赏到红叶那惊世一绝的翩翩舞姿红的飘落,气势磅礴,撼人心魄。虽然落红不像初放成长时那样的无忧,爱却不因花的凋零、叶的飘逝、果的蒂落而丧失。那份爱是牢固而长久的,就像虹,在空中短暂的划过,却留下了永不消逝的痕迹,永远芬芳灿烂的痕迹;就像一个故事的高潮,以充满悲壮的英雄般得举动,赢得了永世的颂扬和惊叹。一个秋天,我捡拾了许许多多的红叶,夹满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像珍藏一个无人知晓的红叶梦。过了许久,当我重温那些故旧的梦时,才发现那些固执的精魂们,早已在我情感疏忽的瞬间,翩然化蝶而飞了,空留下一些毫无色泽的枯败的树叶。这是我无意间犯下的一桩错误,即使我伤透了一颗爱红的心,更使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启发落红并不是生命颓败的结果,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点,在这诚挚的复归自然的途中,谁也阻挡不了它的脚步。而只有在这不断的开落中,红,才有着它的延续,才有着它的重生,才有着它的永恒,才能看到那一份不灭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于是,我学会了在红将飘落的时刻去看花,去森林里散步,见玫瑰花毫无怨悔滴告别枝头,便忍不住把它捧在手里,轻轻地印上我的唇吻,再潇潇地散落泥土中;或者拾起地上的一枚红叶,对着夕阳去窥探那脉筋间的秘密,从那纵横交错的艳红中,读生命对太阳的赞歌;而当我面对一树通红的鲜果时,又沉浸在生命奋斗与慷慨奉献的自豪中!在捧掬、拾捡、探读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另类:人当艳红吐翠时自也慷慨大度,一旦凋残飘零却又悲凉不堪;人当兼收并蓄之时面对风雨也不屈不挠,而一旦实满果红回报滋育时常不免患得患失。在落红面前,我不仅热泪盈眶由此我的梦变得离奇而瑰丽:我化作了一页花瓣、一片红叶、一颗绚丽馨香的果实。(1)“我”所喜欢的“红”有哪些特点?(2)为什么作者说“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3)本为以“落红”为题,却又写到“同处一个世界的另类”,这种写法及其好处是什么?(4)第段都写了“我”与“落红”的亲近或关系,这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5)本文语言形象优美,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7.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独具特色的桃花文化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中国的“桃花文化”独具特色,它体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思考和认识。中国的“桃花文化”和女子有不解之缘。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桃花的诗。“桃之夭夭”,描写茂盛、火红的桃花,桃花用来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春秋时代,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妫容貌美丽,被人称作“桃花夫人”。唐代的崔护在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 ”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诗。还有清初孔尚任的著名悲剧桃花扇,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为黛玉葬花写的葬花辞和桃花行。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从古代诗经一直唱到今天那桃花盛开的大江南北。在中国,“桃花文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民间吉祥喜庆活动特别是恋爱、婚姻这类人生喜庆之事里,桃花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桃花坞、桃花酒、桃花运,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由历史沿袭形成众多的桃花观赏景点。早春二月,人们踏青采物采撷归来,多是几枝早开的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传说桃都山有一巨大的桃树叫“桃都”,上有天鸡,天鸡一叫,天下的雄鸡也跟着叫。在中国神话中,仙桃又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有“蟠桃宴”。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 ”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那么,中国桃花文化为何如此独特呢?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生、欣欣向荣的春天,中国文人对春天倾注了十分炽热的情感,“咏春”的诗文特别发达。而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自我们所能见到的诗经始,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激发了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的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达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人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文人两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文化心理。 , 他们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 , 由于现实不断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于是造成了他们的失落心理,他们只好“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桃花源作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他们并不是不知道桃花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原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思维模式。(1)通读全文,说说中国“桃花文化”为何独具特色? (2)第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中国古代的很多“诗歌”和文学作品,其作用是什么? (3)在第自然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诗,在第自然段横线上填写一个多字成语。“_”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诗。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_”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4)根据对上文的理解,在第自然段填写一句话,使其文意贯通。 (5)在第段横线上填写一组表并列关系的词语。_,他们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_,由于现实不断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于是造成了他们的失落心理,他们只好“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脱。(6)积累链接:“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一种花卉,也精神品格的象征。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句子是: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8.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从。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当)(1)解释下列划线字惟其所以不得之故_于是退而疾耕_入则羞其家室_百事也尽然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委而去之B . 乃狗劣也 蒙乃始就学C . 家富则市得良犬 愿为市鞍马D . 于是猎兽之获 下车引之(3)翻译下列句子。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9. (2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回答问题。愚溪诗序(唐)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 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注释】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家:安家。龂龂(yn yn):形容争辩的样子。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灌水之阳 , 有溪焉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B . 故更之为愚溪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 . 皆山水之奇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D . 大舟不可入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4)“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四、 古诗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进云深处亦沾衣。(1)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五、 写作 (共2题;共10分)11. (5分)【写法借鉴】这篇小品文运用了做诠释的说明方法。如,“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作用。当外界的一种笑料变成信号,通过人的感官传入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接到信号,就会立刻指挥全身肌肉或一部分肌肉动作起来。”这句话从生理角度诠释了什么是“笑”,科学准确地诠释了“笑”的产生原理。【片段仿写】请你选一种表情,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进行诠释并说说其功效。12. (5分)写作:文题:最疼爱我的人是您作文要求:除诗歌外,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