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借助文本学语言从而实现跳出文本用语言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南兴小学 林勤荷语言的品味和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何也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最基本的标志。但是,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课堂上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分析人物”和“研究表达方法”等偏重于抽象思维的训练上,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不是将“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脱节,就是将“理解”与“运用”进行“隔绝”,还有的语言文字训练内容贪多求全,训练过程“走过场”,是造成目前语言文字训练效果不佳的突出问题。那么阅读教学究竟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我认为,不妨“借助文本学语言”要求我们要关注语言表达与习得,落实语言训练,引领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跳出文本用语言”要求我们要创新语言训练策略,落实语言训练目标。唯有此,我们的语文课才能上成“语文”课。一、关注句式训练,让表达从“模仿”中起步众所周知,小学生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而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经过精挑细选,蕴含着佳句美段,甚至有的课文整篇都是经典美文,语言生动,用词准确,逻辑清晰,句式典型,是小学生“模仿”的范本。教师则需要用一双慧眼,筛选言语材料,提炼训练要点,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精妙语言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替换或重组语言材料,生动、准确地表达出来。例如教学白杨,教师根据文中的“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设计仿写练习。教师以课文中句式为模板,要求学生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一段话,引导学生“串珠连线”。生: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不管是狂风还是暴雨,青松总是挺立在高高的山崖上。生:哪儿的建设需要爸爸,哪儿就有爸爸的身影。不管边疆的工作环境多么差,不管边疆的生活多么苦,爸爸总是坚持在边疆工作。生:我爸爸是司机,哪儿需要车运输,他就把车开到哪儿。不管路途多远,不管刮风下雨,他总是能顺利完成运输任务。生:老师就像白杨,哪儿的孩子需要知识,哪儿就有老师传播知识的身影。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不管条件如何艰难,老师总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生:长大后,祖国哪儿需要我,我就到哪儿去工作。我要像白杨一样,不管风吹雨打,不管严寒酷暑,总是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努力工作。学生通过语言实践,不仅学习使用了这一组比较复杂的关联词语,而且对课文思想内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关注句式进行仿写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教师这样做,从模仿入手,由易渐难,步步为营,扩大思路,达到仿中有创,练得十分酣畅,实现让表达从“模仿”中起步。正是在这种反复练习之中,学生的语言、思维训练不断深化、扩大。这种扎扎实实的训练手段,是很值得借鉴的。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中描写漓江水的语段语言规范、表达优美、句式整齐。在理解品味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一段话中概括出语言的表达句式,接着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运用排比句式逐层写出事物的各个特点的方法。根据这样的句式来表达:“真啊,得”先总述,后分述,写具体。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推想一下这样的表达句式还可用在什么事物的描写上,促成知识的迁移;最后设计练习,让学生运用这一表达句式描写校园的“洁、静、美”,学生就能在具体的片段练习中掌握了这一表达句式。语文课程中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特别的句式,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最佳结合点,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我们可以借助这种典型性的句式,指导学生关注句式的特点进行“仿写”,让学生的表达从“模仿”中起步,达到跳出文本用语言的目的!二、把握文本内容,让表达在“复述”中生成阅读一篇文章,要能完整、准确把握文本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所谓“整体把握”,首先是把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要“整体入手”,让学生整体直觉地解读文本,涵咏沉潜于作品之中,凭借直觉,对文本整体作灵感式的体悟。而这些都必须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去赏析。在阅读教学中,先要会理解,即会理词、析句、明段,最后读懂全篇;使学生理解学习语言要认真训练,教会学生理解语言运用的训练;对一些重点词、句、段不但要读懂,而且还要掌握,还要能够运用,让表达在“复述”中生成。爬天都峰一课中,“犹豫”是要求造句的词,会运用“犹豫”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本课第二自然段,当学生感受到天都峰的“高”和“陡”时,让学生设想“我”当时心里的想法:生:这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能爬得上去吗?生: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我能不能爬上去呢?师:请同学们找找“我”想上去又不敢上去的心情。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语来概括?生:犹豫。师:你能用“犹豫”以“我”当时的心情说一句话或几句话加以表达吗?而且“犹豫”一词的位置不相同。生:天都峰又高又陡,我能上得去吗?我犹豫了。生:看这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犹豫了,我能爬得上去吗?生:我犹豫了,是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陡,我担心自己能否爬上去。师:你们真聪明!好,精彩!妙极了!请同学们读下面的三个自然段,就课文中的内容,用“不再犹豫”写一句话。生:看见一位年龄比我爷爷还大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我不再犹豫了,决心攀登天都峰。生:我不再犹豫了,因为我看见一位年纪这么大的爷爷都敢爬天都峰了,我下定决心攀登天都峰。生:看见一位年龄比我爷爷还大的老爷爷有勇气敢来爬天都峰,我下决心要攀登天都峰我不再犹豫!师:真妙!真棒!你们说法虽然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令我佩服!那就课文内容,你能用“犹豫”“不再犹豫”连起来说话吗?生:这样,学生前后把“犹豫”用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深入,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运用”与“变化”中,加强语言的训练既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又能帮助学生很好的把握和复述、理解文本内容。这样做,在不脱离文本的原则上,师生都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表达的形式上,致力于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采取“跳一跳”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表达也就在“复述”中生成了。三、适度拓展延伸,让表达在“灵感”中翱翔“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既要以本为本,还要适度拓展延伸,丰富资源,让语文课堂有张力,有厚度,更要凸现灵感。为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适当设计“拓展延伸”,伸展文章的触角,让学生的表达能在“灵感”中翱翔。如教学季羡林的怀念母亲这一课,对于文中“我的愿望”的理解,很多学生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有的学生甚至理解为“我的愿望就是随母亲于地下”,简直是一叶障目,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了,借助课外资料和巧妙练笔予以补充说明,达到升华情感。师:“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是灵魂不全的人。”你是怎样理解“我的愿望”的?生:我觉得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眷恋,对母爱的渴望。因为作者觉得只有拥有母爱,自己的灵魂才是完整的。生:作者的愿望不是“随母亲与地下”,而是悔恨母亲在世时没能尽到自己的义务去照顾、赡养母亲。生:从这两句话可见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很大的伤痛。母亲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终生遗憾。作者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实现好好孝敬母亲的愿望了。师: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出示资料: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读了这则资料,你又明白了什么?生:我知道了作者因为无法迎养母亲而更加感到遗憾。生:我明白了文中提到的“我的愿望没能实现”这句话,我想这个愿望就是作者赡养母亲的愿望。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因为不能实现赡养、孝敬母亲的愿望而一辈子都感到悔恨。师:是呀,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有能力赡养母亲的时候,母亲却离开了自己,这怎么不让作者难过、悔恨?带着这种感受,请以作者的身份写下难过、悔恨、遗憾的话语,以告慰永远沉睡在地下而不能再见面的母亲吧。生:母亲,儿在深情的呼唤您!原谅儿的不孝,原谅儿的不敬!现在的我,唯有带着这份眷恋和遗憾,努力学习,专心工作。生:母亲,我心存悔恨!后悔自己没能力让你过上好日子,恨自己没在您身边尽一份孝!我要将这种悔恨化作力量,化作动力,好好生活,不辜负母亲给予我的一切!生:如今,一味地难过、悔恨、遗憾终究是没用的。我唯有将悲痛化为力量,唯有将眷恋化为动力,坚强地活着,好好对待另一位“母亲”,才能告慰地下的您的在天之灵!的确,补充的资料更能让学生深切、清晰地体会到作者的“愿望”,而适度拓展延伸后的“练笔”更能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对母亲无限而深沉的爱。学生感受到这份浓烈的母爱“愿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理解作者对母亲情感的支撑点,还丰满了学生对课文及作者的感悟,练笔自然而然就“灵感”涌出,产生情感的共鸣,与作者“心有灵犀”了。四、倡导读写结合,让表达在“迁移”中提升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及时寻找读写结合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既可提高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老人与海鸥这一课,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寻找读写结合点:“是呀,海鸥们把心中想对老人说的千言万语以大声的鸣叫、炸了营似的扑过来的特殊方式来表达。那么,你能用笔写下海鸥想对遗像中的老人说的话吗?如果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下来。”以此来作为读写结合点,一定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摘录了部分学生的练笔:生:老爷爷,你若还在的话,请您再一次呼唤我们的名儿,唯有您的呼唤是那么亲昵;请您再一次来到翠湖边给我们喂美味的饼干吧,唯有您做的饼干丁儿最诱人!生:爷爷,爷爷!我是独脚!您最疼我了!每次等您喂完了其他的同伴,就来单独给我喂食了。我忘不了您对我的嘱咐:坚强地活下去!可是您却您听见我说话了吗?生:爷爷,爷爷,我是老沙!我脚上的环就是我的标志!多么怀念我们在一起的情景啊!十多年了,您一如既往,对我们不离不弃,如今,您却与我们永别了!我们多么舍不得啊!生:独脚、老沙!我的孩子,你们不要悲伤!要知道还有更多像我这样的人来保护你们、喜欢你们。你们要幸福、快乐地活下去!生:我的儿女们!我忘不了与你们朝夕相处的时刻。虽然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给你们送最好吃的饼干丁了,虽然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亲昵地呼唤你们的名字了,但我相信,人类一定会像我一样对待你们,爱你们的!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你们还好吗!我来看你们了!你们不要伤心,现在我可以与你们永远在一起了。虽然我可能不会说话,但我知道,我们之间的感情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的!你们应该还要像以前那样,快乐幸福地生活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激起层层涟漪。可以说,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凭借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实现语言的外化,达到“跳出文本用语言”,加深对文本的感悟。语文是语言文字的简约式统称,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声测管注浆施工方案
- 美术培训机构宣讲
- 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措施
- 行为管理安全培训
- 2026届石狮七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省长春市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数学】角的平分线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幼儿园副园长岗位竞聘自荐书模板
- 第1课 独一无二的我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苏教版三年级-苏科版
- 反对邪教主题课件
- 化工阀门管件培训课件
- 新疆吐鲁番地区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阶段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TCT.HPV的正确解读课件
- 白酒生产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决策分析管理运筹学课件
- SP30超级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手册
- 新能源汽车技术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