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施工规范.doc_第1页
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施工规范.doc_第2页
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施工规范.doc_第3页
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施工规范.doc_第4页
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施工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猴车安装施工规范 猴车是煤矿井下长距离运输人员的一种普遍的工具,属一种架空无极绳绞车,在钢索上加装吊椅乘坐人员,适用于井下斜巷及平巷人员运输,但些设备钢梁安装时岩巷帮构孔难度大,在调试过程中容易脱绳伤人,试运行时间长(由于钢丝绳扭应力无法释放,无法固定乘人吊椅,需长时间的运行使钢丝绳扭应力消除后方可上吊椅),钢丝绳弹性变形随运行时间的增大,紧张尾轮在尾部滑道内无法继续向后滑动,而失去张紧力,钢丝绳在没有到使用极限就得被迫换绳,此设备在斜巷调试过程中存在脱绳,极大的威胁着调试人员的安全,为此采用有效的方法和必要的加装安全设施进行安装调试。1. 钢梁安装:1.1 安装钢梁时,以巷道腰线为基准线,根据设计高度和设计间距确定横梁的安装位置。(中线垂直,腰线平行)1.2 具体安装方式须根据巷道实际情况确定,如下图示为各种安装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安装必须保证横梁底面与巷道底面与巷道腰线平行,横梁的长度方向必须水平且与安装中心线垂直;并做出中线标志。双贯通梁式双支座式半挑挂顶式T型顶板式双托梁式半贯半托式U型锚杆式1.3 若巷道允许使用焊机,则将横梁与描杆(支撑座)之间焊牢。1.4 机头机尾横梁标高尺寸偏差不大于10mm。1.5 托轮横梁标高尺寸偏差不大于15mm。1.6 全部横梁水平度为千分之三。 1.7 常见的工字钢梁安装是不合理的状态有如下几种: 如下图,为巷道截面图,应保持工字钢水平。 如下图,为巷道的俯视来看。 如下图,为巷道侧视图,工字钢底面应平行于巷道底面。正确的方式为1.4,其余三种均为错误的安装方式,其中序号5为高度测量方式错误。 1.8 驱动装置、迂回装置的横梁的安装驱动装置一般由两根横梁固定,在任何情况下,两根横梁的底面必须平行于巷道底面(或腰线),横梁的长度方向一定要在水平面内,且与安装中心线垂直,在水平巷安装时,两根横梁底面必须在同一水平面内;在斜巷上安装时,两根横梁底面必须在与腰线平行的同一平面内。若驱动装置为落地安装,则必须按照设计图做好设备基础,基础中心线与乘人装置安装中心线必须一致。迂回装置一般由三根横梁构成,请根据图纸中尺寸安装。如果机头、机尾上方空间足够,可以机头上方与横梁平行方向预装两根工字钢(比横梁宽)以便于机头、机尾的吊装,也能方便后续的维修。2 钢丝绳预加张紧力释放扭应力(2块 4-8h 检查 增加)由于猴车钢丝绳属于一种无级绳绞车钢丝绳,一根钢丝绳两端叉接后,在张紧力的作用下,同象捻的钢丝绳会产生很大的扭应力,由于两端叉接钢丝绳扭应力无法消除,钢丝绳在运行中由于扭应力的存在 ,不停地发生自转,会把固定在钢丝绳的吊椅旋起 ,在运行中产生刮帮现象,另外由于钢丝绳的自转而与托绳轮产生磨擦旋转力使钢丝绳脱出绳槽。在有条件的矿可在编绳前对钢丝绳进行必要的扭应力预释放,使钢丝绳安装到设备上运行时不产生自转,将钢丝绳在地面开阔地方一端固定,一端加1.5倍与猴车重载时的张紧力拉动,并让其自由旋转释放扭应力,反复拉动数次,直到钢丝绳在拉力的作用下不产生自转为止,然后下放到井下进行上绳,可减少猴车空运行时间。 3. 插接钢丝绳 3.1 放绳的方法 放钢丝绳时,必须保证不得让钢丝绳发生扭曲变形,但不能让钢丝绳呈螺旋状扭转,否则,钢丝绳将会在运行时产生自旋现象,并无法消除。先将整卷钢丝绳平放在能旋转的支架上,然后将绳头固定在上端机头/机尾的横梁上,拉着钢丝绳中部渐渐往下接至下端机尾/机头,整个过程必须通过钢丝绳卷筒的旋转来放绳。注意事项:在斜巷往下放绳时,一定要给钢丝绳卷筒加装可告的制动装置,一盘使用木板或枕木直接压制,以防止钢丝绳卷筒旋转过快而使钢丝绳扭曲变形,从而发生架空乘人装置损坏或人身安全伤害。3.2插接钢丝绳 3.2.1插接前必须用葫芦将钢丝绳预张拉后,确定钢丝绳实际所需长度,预张拉的方法是:将尾轮置于导轨的最前端,在机头处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拉葫芦固定,再用葫芦收绳至拉紧状态,然后确定钢丝绳的实际需要长度,采用不变径接法,插接长度为钢丝绳直径的1000-1200倍。不不将钢丝绳预张拉,将会导到尾轮导轨长度不够的后患。如果受现场条件限制,导轨长度不够长时,采用下述方法将钢丝绳预张紧,可以使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不会再伸长或伸长量很小;接绳前将钢丝绳的两端头分别用葫芦拉紧,葫芦的接紧力不超过钢丝绳的破断拉力的六分之一(因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6)要达到运行时基本不伸长或伸长量很小,则每次拉紧时间为20小时以上,拉紧天数在二天以上。注意固定钢丝绳端头的绳卡不能太紧或太松,若太紧则容易损伤钢丝绳,太松则卡不紧。 3.2.2确定钢丝绳的实际长度,将两端各距绳端1000D(D为钢丝绳直径)位置用软铁丝扎住;将两端接头部分的绳股分开用麻线将各股的钢丝绳头缠住,割掉麻芯,每端各錾掉3股,然后正对交叉;将两头靠拢拉紧,去掉事先捆扎的铁线箍,以一端留下的3股分别代替另一端被錾断的3股,注意各对应股的捻向不能弄错,两端留下的3股分别向前捻进,同时被暂断的3股分别向后退散,向前捻进时,必须用力将绳股压入股沟内,保持捻距不变,互相捻进的钢丝绳长度称为摩擦长度,保证摩擦长度大于1米,各钢丝股的摩擦长度须保持一致。将后退和捻进的两端各股头各留下75D,多余的錾掉,将各接头处的股索头插入钢丝绳的中心时,应将接头处要插入钢丝绳中的股索分别从钢丝绳中穿过,让两股绳压住要插入绳芯中的股索;将要插入钢丝绳中的股索头调直,并将錾下的绳芯纤维缠在上面,以填补钢丝绳中心的缝隙,但缠上纤维后,其直径不能太精,否则股索插入后,会造成钢丝绳股间缝隙过大,插头容易从缝隙中冒出来,缠上纤维后,股索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股索直径钢丝绳直径*0.364.驱动装置与迂回装置安装4.1驱动装置的安装4.1.1 将驱动装置底板减速机输出轴位置画上中心线。在安装时,将底板上的中心线与横梁中心线对齐。4.1.2 核对减速机、电机、工作制动器型号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4.1.3 安装减速机、电机、工作制动器,保证安装要求。4.2 迂回装置的安装4.2.1 安装导轨:先确认迂回轮架上两对滚轮的最大间距,再将一根导轨固定在横梁上,固定位置为导轨内侧表面到安装中心线的距离等滚轮间的最大间距的一半加上约2mm的滑动间隙(取两端和中间多点测定),将另一根导轨安放在横梁上离中心线的距离比另一根运一点,以不妨碍吊装迂回轮为准且不固定。4.2.2两侧导轨安装的中心线直线度不大于1/1000,两中心线相对于架空乘人装置中心线的平行度不大于0.5/1000,两中心线的高度差为3mm。4.3.3利用原巷道上方预布的梁,并挂好吊装用的手拉葫芦两套,将迂回轮装置吊起,移动另一根未固定的导轨,将滚轮放入导轨内,调整好间隙后,再将两根导轨与横梁用螺栓紧固。 迂回轮装置中的滚轮在轨道内滚动灵活。4.3.4 安装张紧小车、滑轮组和重锤及单滑轮。4.3.4.1 安装前必须将减速机内加满润滑油;详细见减速机说明书。4.3.4.2 按图示要求安装好滑轮组、单滑轮。张紧钢丝绳头与张紧小车卷筒固定可靠,卷筒定位插销必须插牢。5. 托绳轮/压绳轮、钢丝绳、重锤安装5.1 托绳轮/压绳轮的安装 (开机精调轮)5.1.1先将托绳轮/压绳轮与吊架装配好;5.1.2 安装托轮与吊架组件时,应将横梁上的安装中心线标记至托轮轮衬中心线的距离为钢丝绳间距的一半,并使托绳轮轮槽圆周面与横梁垂直;5.1.3对于不符合安装要求的横梁(如横梁不水平,不与安装中心线垂直),则在安装托轮吊架组件时,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旋转吊架或改制吊架等),保证托轮的位置正确,托轮固定后,两端面必须在竖起平面内,并确保安装后的钢丝绳在托轮轮槽中心。5.1.4? 压绳轮(变坡点除外)轮槽表面只接触钢丝绳即可,不需要压紧钢丝绳,钢丝绳通过托压时,钢丝绳必须从托压轮轮衬轮槽中心线通过。直线段钢丝绳从头至尾必须为直线,不能有人为弯曲变坡现象;将钢丝绳架上后,空运行24小时后,再检查各托绳轮是否位于轮槽中心,再将托绳轮下调至合适位置。5.1.5变坡点托压轮,必须调整各轮,使钢丝绳通过变坡点成弧线,而不能为折线。5.1.6变坡点与驱动轮出绳处的有效距离不小于6m。5.1.7各轮安装精度5.1.7.1安装后在同侧的所有托绳轮和压绳轮,其钢丝绳与托轮和压轮槽中心线应重合,并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其偏差不大于2mm;5.1.7.2安装后在内侧的所有托绳轮和压绳轮,各轮槽顶面高差不应大于2mm;5.1.7.3 所有托压轮轴均需保证处于水平状态。否则会造成钢丝绳向轮体内侧或外侧掉落而损坏架空乘人装置或发生人身安全伤害。5.2安装转弯装置5.2.1依据转弯装置横梁安装图检查转弯装置横梁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整改;5.2.2在横梁上做好安装中心线的标记;5.2.3安装吊架及转弯轮固定板;5.2.4安装转弯轮及双压绳轮;6.安装钢丝绳及张紧钢丝绳。6.1插接好钢丝绳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置故障现象原 因处 置 方 案电机温度过高701. 电机风扇叶片损坏2. 电机外壳与风扇旧积尘太厚,散热不好3. 过载运行1. 更换散热风扇2. 经常清扫电机外壳与风扇罩3. 检查过载原因,使电机在正常负载下运行轮边制动器的推进器温度高70推进器电机烧坏更换推进器电机轮边制动器锁不紧1. 推动器不工作2. 制动器闸块磨损厉害1. 更换推进器2. 更换制动器闸块减速机过热1. 超负荷运行2. 润滑油过少或过多3. 润滑油型号或牌号不对4. 没封过度摩擦1. 调整至适当负荷或选大机型2. 依指示加入适当润滑油3. 油排出后加入正确的润滑油4. 在油封处滴数滴润滑油减速机漏油1. 油封损伤2. 油量过多3. 油堵松脱1. 更换油封2. 加入适量润滑油3. 拧紧油堵掉绳1. 托绳轮和压绳轮中心不在钢丝绳的运行轨迹上,即架空乘人装置中心不对。2. 托绳轮的轴安装不水平,造成轮倾斜。3. 压轮不够4. 防掉绳装置不够5. 钢丝绳空转时对钢丝绳扭应力释放不充分6. 驱动轮衬块磨损厉害,造成飞车或打滑而掉绳7. 主机启动和运行时不平稳8. 乘人不按规定乘坐9. 驱动轮和迂回轮不水平10. 钢丝绳张紧不够而坡度大1. 重新校核安装中心线,调检托轮装置2. 调整托轮轴水平3. 适当增加压绳轮4. 适当适加防掉绳装置5. 拆除吊椅和抱索器后,再空转72小时。6. 更换轮衬7. 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7.2检查电机和减速机是否正常8. 加强乘人管理9. 调整不平度10. 张紧钢丝绳钢丝绳断丝1. 钢丝绳使用时间太长2.线路负荷太大1.及时更换钢丝绳2.控制乘人间距,调整线路负荷抱索器打滑1. 抱索器抱爪磨损严重,抱索力不够2. 抱索器损坏1.1更换抱索器弹性顶杆1.2在抱爪内点两个焊点,增加与钢丝绳的抱索力2.更换抱索器打滑(欠速)1. 张紧力太小,钢丝绳与驱动轮之间打滑2. 驱动轮衬块磨损厉害,摩擦力不够3. 超负荷运行4. 钢丝绳表面油脂太多1. 加大钢丝绳张紧力2. 更换驱动轮衬块3. 按设计负荷运行(乘人间距)4. 用水泥灰去油飞车(过速)1. 驱动轮衬块磨损超过原厚的三分之二,摩擦力不够2. 钢丝绳张紧力不够3. 超负荷运行4. 钢丝绳表面油脂太多1. 更换驱动轮衬块2. 加在钢丝绳张紧力3. 按设计负荷运行(乘人间距)4. 用水泥灰去油故障现象原 因处 置 方 法过速(飞车)保护动作1. 装有感应磁块的托轮衬磨损2. 速度传感器接线端子上的电容断开3. 人为地增加了感应磁钢片4. 速度传感器损坏1. 更换轮衬2. 接好电容或更换同型号电容3. 正常数量为10块,将多余的取消4. 更换同型号传感器欠速(打滑)保护运作1. 感应磁块脱落2. 装有感应磁块的托轮过紧,转动不灵活,与钢丝绳之间打滑3. 速度传感器的接线脱落4. 速度传感器损坏1. 将数量补足10块2. 更换托轮3. 重新连接电缆4. 更换速度传感器机头越位机尾越位1. 吊椅坐人越位2. 越位开发触动后不复位3. 连接导线扎断后短路1. 人员下车后按故障复位2. 更换越位开关3. 重新连接导线重锤下限保护1. 重锤触及下限位开关2. 限位开关触动后不回位3. 连接导线扎断后短路1. 利用张紧绞车将重锤往上拉2. 更换限位开关3. 重新连接导线各保护开关在检修时人为动作后不起保护作用1. 该保护开关的触头损坏2. 连接导线断开1. 更换同型号的保护开关2. 重新连接导线不能启动1. 按启动按钮前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