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 )A 禅让制 B 宗法制C 世袭制 D 分封制2.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A 封邦建国 B 王权至上C 王位世袭制 D 宗法制3.荀子儒效篇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 封号和耕牛 B 土地和人口C 土地和耕牛 D 人口和铁犁4.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形成 B神权与王权结合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王位世袭制确立6.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与“”有关,如“福”字形为图一,“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宗”字形为图二,“尊祖祭祀的庙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 商周的统治集团未实现高度集权 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 血缘宗族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础 D 商周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7.电视剧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嫉妒,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按照中国古代的宗法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 贾环性格阴险狭隘C 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 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8.下图体现出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A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B 中央政府机构既配合又牵制C 全国官僚机构体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D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9.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的疆域图。此图最早可能出现于( )A 秦朝 B 汉朝C 唐朝 D 元朝10.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公天下”主要体现在()A 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 B 按照德才察举官员C 布衣将相格局全面形成 D 依据政绩任免官吏11.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A 中央集权 B 规范法度C 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1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 B 颁布“推恩令”C 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 分封同姓诸侯国13.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葬费、“告饥”“求车”。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 )A 周王室日趋衰微 B 周王室受到各诸侯的摆布C 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 D 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14.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考试)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15.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16.史记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该事件中负责案问的最有可能是( )A 御史大夫 B 内阁C 御史台 D 太尉17.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公平、公正、合理的氛围;也促进了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建立,被西方誉为“第五大发明”的选官制度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18.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宋代“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 通判 B 御史大夫C 刺史 D 监察御史19.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 尚书省 B 参知政事C 枢密院 D 军机处20.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皇帝大怒,让胡做出补偿,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这反映了()A 胡惟庸打压内阁 B 胡惟庸家藏万金C 相权妨碍了皇权 D 中央集权亟待加强21.明朝内阁制在我国政治史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内阁”是()内侍机构君主专制产物决策机构制约皇权工具A B C D 22.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C西北边境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23.某学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想了解江西省和浙江省的省份名称的来历。研究发现,这两省在古代分别隶属于“江西行省”和“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和“江浙行省”这两个行政设置,最早应该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C元朝 D明朝24.“(封函传递迟速)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即此一事,已为前代未有者。”按这样的方式和速度传达皇帝“谕旨”的是()A唐朝的尚书省 B明朝的内阁C清朝的军机处 D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25.“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26.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27.洪武三年太祖曰:“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今创业之初,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而犹欲效之,可乎?”明太祖的本质意图是()A汲取元亡教训 B剥夺丞相权力C强化君主专制 D保证政令畅通28.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29.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扩大统一帝国的规模,下列属于秦朝时开始归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是( )河套地区 岭南地区 云贵高原 吴越地区A BC D30.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是国家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中国最早的阅兵式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此时的阅兵多数是在用田间打猎的方式来祭祀诸如蚩尤这类神明,以祈求丰收或战争获胜。因此夏商时期的阅兵最主要反映的是( )A.中国古代的早期注重农业发展 B.阅兵活动与民生息息相关C.给国家的行动笼罩上神秘色彩 D.中国古代的早期是尚武之邦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15.0分,共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积极影响?(8分)(3)明清时期,宰相制度被废除,内阁设立,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些机构的增减,表明明清时期何种制度得到空前的加强?(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愚臣以为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