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第28讲中国古代的科技和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思考 新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中 100毫米突击炮 新型远程火箭炮 歼 10 空中预警机等一些新装备盛装亮相 追溯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箭武器的国家 火箭武器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它和印刷术 指南针的出现对西欧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一 四大发明 1 造纸术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1 成就 汉代以前 人们以竹 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 西汉时期已发明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原料易得 纸张质地细腻 被时人称为 蔡侯纸 2 影响 造纸术经过传播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2 印刷术 1 成就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代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 北宋时期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后来出现木活字 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 2 影响 有利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促进欧洲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步 3 火药 1 成就 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14世纪初 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 影响 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一定作用 4 指南针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1 成就 战国时期 人们发明了指南仪器 司南 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 并应用于航海 2 影响 13世纪 指南针传入西欧 在地理大发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天文学 数学 农学 医学成就 思考 僖公五年 春 王正月辛亥朔 日南至 公既视朔 遂登观台以望而书 礼也 凡分至启闭 必书云物 为备故也 左丘明 左传 僖公五年 鲁僖公为什么这么重视天文观测 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哪些重要成就 1 天文学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1 战国时期的 甘石星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2 东汉时张衡发明浑象仪 认为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 他还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3 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黄道游仪 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4 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 比欧洲早300多年 2 数学 1 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元代出现珠算法 2 东汉时期的 九章算术 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3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3 农学 1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2 元代王祯著有 农书 该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3 明代徐光启著有 农政全书 体现了科学性 创新性和先进性 4 医学 1 黄帝内经 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2 东汉 医圣 张仲景撰写 伤寒杂病论 3 东汉华佗发明了 麻沸散 和五禽戏 4 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 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是中国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 三 汉字与书法 1 汉字发展 1 成熟 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上的文字 被称为 金文 2 统一 秦统一时 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 统一全国文字 2 书艺历程 1 形成条件 字形丰富 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 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士人群体的形成 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2 特点 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3 历程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魏晋南北朝 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隋唐 既有张旭 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 也出现了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宋代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 有意无法 明代 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 世俗化 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四 笔墨丹青 1 新石器时代 稚拙的线条 简单的色彩和图案 自然 生动 质朴 粗犷 又不失浪漫 2 战国 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 3 两汉 汉代帛画色彩鲜艳 气势宏大 形态飞扬 体现出浪漫 神秘而不失古拙的特色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4 魏晋 1 绘画特点 以凸显个性的文人画成就最高 2 代表人物 顾恺之 其绘画理论是 以形写神 5 唐代 1 绘画特点 创制法度 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2 代表人物 吴道子 其作品被誉为 吴带当风 6 宋代 1 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 画家追求从注重写实到更加注重意境 2 风俗画也就是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 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7 明清 绘画风格奇特 个性化 多样化 实用性 生活化 如小说中的木刻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版画 思考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 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社会生活对于文学艺术的需要 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动力 文学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 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生活 成为最易被人们接受 影响面最广的社会意识形式 文学和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是何关系 五 诗歌与小说 1 诗经 1 地位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内容 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3 影响 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它的现实主义倾向和 赋 比 兴 的艺术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楚辞 1 含义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 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 影响 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骚体 与 风 合称 风骚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 汉赋 1 背景 汉朝政治统一 经济发展 2 特点 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 文采华丽的文体 4 唐诗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1 繁荣原因 繁荣 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 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 汉代以来五言诗 七言诗的发展 也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创作方面提供了借鉴 2 代表 李白 诗风飘逸 豪放 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 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人称 诗仙 杜甫 诗风凝重浑厚 沉郁顿挫 人称 诗圣 白居易 作品通俗流畅 平易近人 5 宋词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1 起源 丰富而复杂 有的改自格律诗 有的传自教坊曲 有的源于民间 又称 长短句 2 代表 豪放派 北宋苏轼 南宋辛弃疾 合称为 苏辛 婉约派 北宋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 6 元曲 1 特点 是在宋词 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 2 内容 抒发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的愁闷情怀 自嘲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 逃避现实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明之中叶 即嘉靖前后 小说出现得很多 其中有两大主流 一 讲神魔之争的 二 讲世情的 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 讲世情的小说 也就起来了 其原因 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 而且有一类 还与神魔小说一样 和方士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中国小说史略 附录第五讲 明小说之两大主潮 明代小说的思想内容有何鲜明的时代特点 它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特征有何关系 7 明清小说 1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2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3 三言 二拍 思考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三言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续刻拍案惊奇 4 清代批判现实文学力作 曹雪芹的 红楼梦 蒲松龄的 聊斋志异 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 5 评价 明清小说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峰 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又一瑰宝 思考 梨园共尚吴音 花部者 其曲文俚质 共为乱弹者也 花部原本于元剧 其事多忠孝节义 足以动人 其词直质 虽妇孺亦能解 其音慷慨 血气为之所动荡 焦循 花部农潭 序言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中国古代戏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六 梨园春秋 1 戏曲的起源 1 起源 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 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 傩 2 发展 春秋战国以后宫廷晏乐 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唐代设有教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 称 梨园 宋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 瓦舍 两宋之际 在浙江的温州一带流行的 南戏 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 2 元杂剧与昆曲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1 元杂剧 特点 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更替的手法 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 地位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2 昆曲 明中叶到清中期鼎盛于江南昆山 被誉为 百戏之祖 3 国粹 京剧 1 背景 明清时期 北京作为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艺人荟萃 2 形成 清乾隆年间 在徽戏 湖北汉调基础上 兼收其他剧种的优点 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 京剧 3 影响 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被誉为 国粹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细节1 四大发明在中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启示是什么 科技发明能否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往往受社会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 思想观念等多种条件的制约 细节2 为什么中国古代天文学能取得巨大成就 1 满足农业生产 授农以时 的需要 服务于农业生产 2 受 天人感应 思想影响 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性 合法性 3 统治者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 取得显著成就 细节3 明清时期中西方科技的最大差别在哪里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 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 但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 而西方的科技是近代科技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现在许多思想史家和文化史家仍然多少认为 亚洲文明 没有产生过任何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的东西 如果他们知道一些皮毛 大概又会说 中国有过人文科学 但没有自然科学 或者说有过工艺学 但没有理论科学 也许还会不无正确地断言 中国没有产生过近代科学 与古代和中古科学相对而言 李约瑟文集 中 之 世界科学的演变 精析一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相比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西方一样产生近代科学 1 特点 先进性 四大发明 天文历法 数学 医学等方面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广泛性 在数学 天文 历法 地动学 冶炼 造纸 印刷 造船 航海 建筑 医药学 农学 水利工程 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实用性 生产的需要推动科技发明 科技发明又直接服务于农业 手工业生产 经验性 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记载总结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 封闭性 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 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使科学技术又难以推广 不能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具有很大的封闭性 2 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经济根源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其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 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 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 政治原因 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八股取士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生产 脱离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歧途 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 封建统治者实行 重农抑商 和 闭关锁国 政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策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也阻碍了自身科技的发展 总之 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科举制引导知识分子偏离自然科学 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中国科学技术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 圣贤的道德 教诲 祖宗制度的成法 是古代辉煌的象征 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 立论 言必称三代 著文 开篇子曰诗云 行事 祖宗成法不可更改 因循守旧 不思变革 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 色彩 摘自 中西对比500年 精析二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有何不同 试分析比较其发展不同的原因 1 不同因素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2 原因比较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劳动创造了人自身 也创造了人类社会 更创造了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所以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文学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各不相同 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因此文学艺术工作者只有深入社会生活 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2006年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精析三 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文学的发展有着什么鲜明的时代特点 结合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分析其与古代文学变迁之间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处于社会变革时代 思想领域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 孔子编订 诗经 作为德行教化文本 屈原创作 离骚 抒发爱国情怀 秦汉时期 大一统局面形成 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时代的恢宏气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 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 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唐朝以来 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发展 使传奇小说 词 戏剧 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 使得反封建的小说 戏剧走向繁盛 我国古代先民对事物的冠名存在多样化 显得妙趣横生 如绘画就有文人画 工笔画 山水画等 如词就有婉约词 豪放词 本例则选取 学士词 以备参考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为苏轼豪放派词的风格 苏轼曾任翰林学士 时人称苏学士 身为长子 人称苏长公 其弟苏辙人称苏少公 苏轼在词史上空前地丰富了词了题材 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使词的风格多样化 升华了词的艺术品位 大大提高了词的地位 在文学史上 苏轼对词的革新与贡献 是无人可比的 尤其他在词境扩大 词风变革等方面 开创了词创作的新阶段 他扩展了词的内容 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描绘祖国雄浑壮观的景物 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成为北宋词坛豪放派的开创者 学士词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链接高考 2010高考重庆文综 14 宋人称 柳郎中词 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与 学士词 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 李煜b 李清照c 陆游d 辛弃疾 点评 学士 指苏东坡 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题目材料选自俞文豹的 历代诗余引吹剑录 它说明了苏轼 柳永风格的不同 也说明两派词风的区别 苏轼曾自负地说过他的词 亦自是一家 柳永的词温婉尔雅 柔情如少女 而东坡词豪迈奔放 如大江东去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关于书法 教材简略地描述了文字发生发展的概况 没有深入展开 下述材料可以作为一个补充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 所能看到的最古的楷书是钟繇所写的宣示表等帖的临摹刻本 李学勤 文字学概要 自秦汉之际产生楷化笔画至三国楷书成型 以钟繇楷书为代表 是楷书发生时期 王新伟 傅爱国编著 艺术鉴赏绘画书法 点评 以上都说明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 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 与隶书差不多 但楷书将隶书笔画的写法改变了 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 即所谓的 方块字 楷书也称为正书 真书 说明了楷书是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 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中西对比500年 点评 中国在传统农业文明时期取得巨大成就 但当近代世界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 由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时 中国的传统文明成为中国变革的阻力 中华文明的特征 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另一方面这些成就束缚了中华民族的继续发展 对此 你有何看法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东京 街南桑家瓦子 瓦中多有货药 卖卦 喝故衣 探搏 饮食 剃剪 纸画 令曲之类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二 梨园演戏 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 雅两部 以备演唱 雅部即昆腔 花部为京腔 秦腔 弋阳腔 梆子腔 罗罗腔 二簧调 统谓之乱弹班 清 钱泳 履园丛话 卷十二 金阊 今苏州城西南 商贾云集 宴会无时 戏馆数十处 每日演剧 清 顾公燮 消夏闲记摘抄 卷上 带着问题读史 依据下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步骤二 概括材料 结合所学 得出要点关键词 概括材料 步骤一 整理设问 理清目标与途径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结合所学 整理得出答案 主要原因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扩大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单元整合 一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1 创立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提出 仁 和 礼 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 仁政 提出 民贵君轻 主张 性善论 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礼法并施 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2 改造与独尊 西汉时期 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汉武帝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进一步改造 魏晋至隋唐 儒 佛 道纷争与融合 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 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 转型与成熟 宋明时期 程朱理学 天理 心性 修养 出现 朱熹提出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存天理 灭人欲 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 明初理学官方化 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 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 批判和继承 明清之际 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 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 提出 经世致用 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 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 文化的发展是政治 经济的反映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同的政治 经济 发展水平而造就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成就 1 春秋战国时期 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 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科技文化发展 学术思想异常活跃 为后来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秦汉时期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各民族政治 经济联系加强 对外交往扩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大 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地位 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影响 3 隋唐时期 因政治稳定 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 科技文化具有兼容并蓄 全面繁荣的特点 许多方面在世界领先 它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发展 成为 中华文化圈 的源流 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4 宋元时期 因社会相对安定 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民族融合空前加强 对外交往更加频繁 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 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和外传 其他领域也取得一定成就 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5 明清时期 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 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闭关锁国 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虽仍走在世界前列 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但继而转为停滞 文化领域专制色彩浓厚 同时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文学艺术繁荣兴盛 古典小说和戏曲成为文学主流 很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一 背景 原因类设问 题型特征 背景 原因类的设问表述有以下形式 历史条件 有利 不利 历史背景 历史依据 历史 社会 经济 政治 文化根源 原因 为什么 根本 主要 客观 主观 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解题技巧 1 背景类 历史背景一般包括原因与条件 一般来说 背景主要是指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可包括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又可以包括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也可以从经济背景 政治背景 文化背景等角度分析 具体分析方法如下 1 历史背景 国际 经济 政治 文化 国内 经济 政治 文化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2 经济背景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 经济格局 3 政治背景 政局 制度 体制 政策 阶级 民族 外交 军事 4 文化背景 思想 科技 教育 2 原因类 根据原因的重要来分析区别 历史原因常有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 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 间接原因与直接原因等不同说法 1 根本原因代表事物的根源 指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因素 是相对稳定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且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 通常以 根本原因 历史根源 社会根源 从根本上说 等类型出现 可从历史趋势 生产力发展 时代要求 主观需要等方面思考 同时要注意分析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2 主要原因一般指在诸多原因中占支配地位的 起主导 决定作用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不一定是主要原因 但主要原因一定是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往往还不止一种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又称为主要原因或最主要原因 与主要原因比较 远因是根本原因 近因是主要原因 有时等于最基本的条件 3 具体原因从直接原因 导火线 事件发生的背景等方面思考 与根本原因相比 具体原因是多变的 4 直接原因 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 导火线 借口等 导火线 借口 都是非常直接的原因 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后者有强烈的主观意识 前者则不然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示例 2011高考海南历史 27 节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 英德协定 相约遵守下列原则 第一 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 自由开放 毫无差别 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 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 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 第二 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 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 第三 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 无论用何种方式 欲获得领土利益时 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 第四 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 如奥 法 意 日 俄 美等国 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 深愿接受 此协定 毫不踌躇而赞同之 日本此时正 不安达于极点 不仅表示 赞同此协定 而且还愿意 加入此协 第26讲 第27讲 单元整合 第28讲 定 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 接受前两条 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 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 俄国声称对第一条 表示欢迎 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 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 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 旧国家制度 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 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 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 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 英德协定 的原因 命题分析 本题中 列强提出或接受 英德协定 的原因 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回答 国际方面 回顾所学知识 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德国和美国的崛起 对外争夺殖民地 英国作为老牌的殖民国家 两者在中国达成妥协 这是导致列强政策转变的大背景 即主要原因 各国为了共同宰割 选择了接受 英德协定 国内方面 可从中国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BT 10980-2022 变电工程结算报告编制导则
- 广西南丹南方金属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淮南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教育科技行业前瞻报告发布
- 公务员面试门票面试题及答案
- 恒力集团秋招题库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践行面试题及答案
- 贵州茅台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水上芭蕾舞试题及答案
- 护士招聘考试全部题库及答案
- 肩周炎患者的护理课件
-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汽车焊接工艺优化与创新路径探索
- 群体伤患者的急救
- 2025-2030年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T/CGAS 026.2-2023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规范第2部分:平台建设
- 《电子技术基础》工学一体化-2.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教学活动策划表
- 2025民航招飞英语试题及答案
- 铁路建设项目土建标段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护士的礼仪与行为规范
- 2025年中国石化市场产业链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