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2海陆的变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知识与技能1能用实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2能对照“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推理能力。2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树立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难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及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学生准备:剪刀、透明胶布、白纸。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教师“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学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教师总结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观察到海陆是变化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海陆是怎样变迁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二、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一、海陆变迁的原因教师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台湾海峡、喜马拉雅山、荷兰围海造田图片),让学生思考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学生观察、分析、讨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不断扩大?学生总结变迁的原因有: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海陆位置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固定不变?学生读教材“阅读材料”,并从中学习魏格纳善于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精神。板书二、大陆漂移说1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说的过程教师课件出示教材39页图2.17,让学生思考: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学生用剪刀、白纸参加验证活动并且讨论总结。教师巡视,指导,待学生活动完毕,请23名学生把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学生学生积极上台演示。教师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以前是连接在一起的。同学们做事也是一样,要注意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一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学生魏格纳最终为科学而献身。教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我们应该向魏格纳学习什么?学生总结我们要学习他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说的建立,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说的内容。板书2大陆漂移说的内容教师课件出示大陆漂移的过程,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学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逐渐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教师总结据“大陆的漂移”总结,然后让学生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出示世界地图),讨论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1.以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洲与南北美洲慢慢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2.太平洋在逐渐缩小)教师提问太平洋将来命运会怎样呢?师生总结会消失,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教师下面大家教材翻到40页观察图2.19、2.20,谁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甲生:以前南美洲和非洲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会出现古老地层吻合。乙生:因为它们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有相似的物种分布在不同的两个大洲。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科学的评价及表扬。教师课件出示: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讨论得出答案:煤是树木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木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以前不在这里,而是在一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教师所有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说的成立,魏格纳以生命为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说的正确。这给我们以很大启示,同学们前面讲得都很好。我们对大陆漂移说探讨这么多,还有什么困惑吗?学生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教师同学们问的好,据科学家分析,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板块运动的知识。板书三、板块的运动教师展示教材42页图2.22、2.23,让学生观察讨论:(1)板块构造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2)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得出答案。(答案略)教师评价(及时鼓励、表扬大胆回答的同学)后归纳总结。教师学生在大屏幕上认识、记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各大板块的运动方向(分别点击各板块的箭头,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的方向)、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是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鼠标点击闪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让学生指出是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鼠标点击闪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让学生指出是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然后说明这些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发生火山、地震。教师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红海分别位于哪些板块之间,板块间的运动方向如何?学生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后回答:甲生: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乙生: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丙生: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教师出示问题: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将会从地球上消失,你能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下吗?教师先让学生在课本最后的“世界地形图”上查找红海和地中海。再对照“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看看红海和地中海分别在哪两个板块之间,并观察这些板块上交界地带的箭头,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思考红海和地中海将来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观察并用课本当作板块,边演示,边讨论,作出解释。教师课件展示教材43页图2.24。动画演示板块的运动:(1)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相背),使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于是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红海也就在不断地扩张。(2)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相对),使板块之间发生相互挤压,欧洲与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因而地中海也就在不断地缩小,将会慢慢消失。教师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成陆地的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地壳为什么会变动?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至今,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共同分析,作出解释(屏幕显示答案)。(1)指导学生从“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图上观察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的推挤方向(相对)。(2)指导学生观察教材44页图2.25“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认识喜马拉雅山从海洋到高山的整个过程,并指导学生推挤课本,体会珠穆朗玛峰还在继续长高。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演示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当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会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乐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 广告制作合同文本
- 建筑新材料生产线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农村供水保障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建设工程方案
- 结核病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空气能热水器环保认证与购销及市场拓展合同
- 住宅小区物业租赁委托管理收费标准合同样本
- 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 培育轻工业新消费增长点实施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理念
- 办公楼室内外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公共行政学史 课件全套 何艳玲 第1-11章 导论:走进公共行政学世界-总结:公共行政学的认识论分野
- 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责
- DB3706T 56-2018 村民委员会选举会场设置规范
- 中国铁建集团考试题目及答案
-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技术规程(3篇)
- 中药饮片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 4.3诚实守信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 专题02 文言文概括分析与概述(教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与概述宝鉴
- (完整)五年级上册生命与安全教案
- 从动态血压监测指南共识看高血压的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