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一单元模块备课.doc_第1页
五年级一单元模块备课.doc_第2页
五年级一单元模块备课.doc_第3页
五年级一单元模块备课.doc_第4页
五年级一单元模块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 星 中 心 小 学 模 块 备 课 教 案课题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学校新林小学年级五年级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教学重 点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教具准备生词卡片、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课程资源课时第一课时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补充与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哪些自然景物能感受到?你能用哪些成语、哪些诗句形容春的景象?、说说你眼中的春!二、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确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四、检查自学效果五、讲读课文第1自然段1.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劳动场面。2照样子写词语:叮叮当当哗哗流淌棵棵树苗3照样子(文中语句)说短句:4小结点题:作者用精练的个字生动地再现了造林的欢快场面。全世界的人们植树造林的大行动给地球穿上绿装,带来生机,所以说(生:春光染绿我们双脚)5你从课文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绿意和生机。6学生自读,感悟后组织交流:从枝繁叶茂、林涛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 7练习有感情朗读。六、巩固:齐读自然段;选择其中一段背诵,连背。七拓展延伸:植树的作用除书上讲到的这些,你还知道哪些,课后请大家查阅资料,下节课向大家介绍学生自由说一说春天的景象听老师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初读课文生认读生字词、小组内交流词义听边想象劳动场面。照样子写词语说短语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自读课文,感悟理解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练习背诵红 星 中 心 小 学 模 块 备 课 教 案课题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3、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教具准备生词卡片、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课程资源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再 设 计教学过程一、复习1、默写词语2、背诵课文的第1自然段。二、继续讲读课文。1、学习三-七自然段: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3、齐读。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五、朗读全诗:1、齐读。2、尝试背诵。默写词语,组成词汇背诵课文的第1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画句子、练习读练习有感情的读课文,师恰当指导,生谈感受交流,反馈,全班评议齐读全文齐读2自然段理解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理解课题意思板书设计: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青山碧岭裸露、煎熬林涛、动物的家教学反思:红 星 中 心 小 学 模 块 备 课 教 案课题2.只拣儿童多处行学校新林小学年级五年级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 2学会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教学重 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的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教具准备自制幻灯片、MTV让我们荡起双桨课程资源课时第一课时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补充与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 1、交流描写春天的诗句。2、出示幻灯片“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学生自由读一遍。请一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3为什么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呢?我们就来学习2课,齐读题目二、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读文第19,注意生字读音。2、再自由快读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儿童多?板书儿童多。3出示幻灯片: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指名试说。出示幻灯片:(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面湖边玉澜堂)三、师生赏析文本 1、读读这几小节,把描写儿童多的句子划下来。再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儿童多的?2、学生交流。出示“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学生自由读这段话,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这里的儿童多的?还有哪些地方写出儿童多?学生说后,老师一一出示幻灯片。3再自由读读上面的三段话,你除了体会到儿童多以外,你还体会到什么?你对哪一句有体会,你就说哪一句,好吗?学生交流,并把体会出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适时引导齐读。四、小结学生自由说一说春天的诗句生自由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听老师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初读课文,边读边想字的读课文,划出描写儿童多句子,想一想从哪些词语体会出儿童多的?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生体会儿童多引导学生体会到:欢快、幸福、乐园冰心奶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红 星 中 心 小 学 模 块 备 课 教 案课题2.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性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有关小节。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这句诗的意思,明白“只拣儿童多处行”能找到春天的原因。3、通过朗读,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作者对儿童的赞美、喜爱。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程资源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再 设 计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到冰心奶奶像个孩子一样,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正像她所说一样:“只拣儿童多处行”,还记得她们进去后到了哪些地方吗?板书2、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冰心奶奶,一起到颐和园知春亭畔和玉澜堂去寻找春天!二、继续讲读课文。学生自读3-9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写出了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细读课文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学生自读第3节,想想体会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投影“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哗哗地响着。”理解:座无隙地。从哪里看出这里已是座无隙地他们在干什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从字里行间你读出了孩子多,还读出了什么?理解句子: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师:这里的孩子多,孩子们个个活泼快乐,充满朝气,冰心奶奶看到这活泼快乐的孩子,你想她的心情会怎样?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好这段吗?3下面的文章哪些地方写出了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4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春天在哪里了吗?启发学生说,根据所说板书。5冰心奶奶是怎么告诉人们春天在哪里的?默写词语,组成词汇背诵课文的第1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画句子、练习读练习有感情的读课文,师恰当指导,生谈感受交流,反馈,全班评议齐读全文齐读2自然段理解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理解课题意思板书: 颐和园门 成千盈百知春亭畔 座无隙地 花儿儿童 玉澜堂 撞 儿童多处就是春教学反思:红 星 中 心 小 学 模 块 备 课 教 案课题3 早学校新林小学年级五年级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学习课文第一、二两段。3.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教学重 点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教具准备三味书屋内陈室的挂图、生字新词卡片课程资源课时第一课时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补充与修改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谈论早 1、 教师板书:早 22、 设问:想到什么? 3、 揭示课题,齐读 4、 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 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二、 初读课文,了解早 1、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 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 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 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五、指导书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学生自由说一说看到课题想到什么,想了解什么?学生按要求读读课文汇报课文主要内容自由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小组讨论,初步解决认识并书写生字红 星 中 心 小 学 模 块 备 课 教 案课题3 早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2、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教学重点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教具准备生词卡片、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课程资源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再 设 计教学过程一、复习1、默写词语2、朗读课文二、 选读课文,感悟早 1、 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 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三、精读课文,品悟早 1 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 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A、 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a主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梅花开花的早。b 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c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d 这么美的文字记在自己的心里。 e 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a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交流、讨论。 四、联系实际,深化早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五、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自由练说,指名说。默写词语读一读、想一想练习有感情的读课文,师恰当指导,生谈感受读,思,画,写师生交流、讨论,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写作顺序: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板书设计: 3早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 以花喻人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教学反思:红 星 中 心 小 学 模 块 备 课 教 案课题4 古诗两首学校新林小学年级五年级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重 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程资源课时第一课时 宿新市徐公店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补充与修改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4、介绍诗人: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五、绘幅彩画,深化理解。六、课外延伸,练笔题为捕蝶。学生自由说一说描写春天的古诗回忆理解诗句时常用方法学生按要求初读古诗生认读按要求读古诗并初步理解先自主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边想象画面边练习说话边想象画面边背诵自由动手绘画。红 星 中 心 小 学 模 块 备 课 教 案课题4 古诗两首课时第二课时游园不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w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