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3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3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3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3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3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凡卡教案3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 知识目标 1、阅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凡卡痛苦悲惨的学徒生活,重点朗读凡卡求爷爷的语句,读中体会凡卡内心极度痛苦,急切回乡的心情。2、阅读凡卡回忆的往事,初步领悟插叙内容以苦衬乐,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3、感悟以梦结尾的含义与作用。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感受凡卡命运的悲惨,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童年。教学重点 通过第八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教学难点 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知识易错易混点 乡村生活的欢乐是以所谓的乐,不是真正的欢乐。以此衬托城市生活的悲惨,凡卡命运悲惨。新旧知识衔接点 凡卡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文章主要写了( )的事。除了写信外,还写了凡卡的( )。二: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巩固复习,导入 3分钟 整体感知全文后,你最想用哪一个词概括凡卡的命运?怎样悲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小组内合作复习 明确学习目标,出示: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凡卡命运的悲惨。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给出探究问题:1、阅读凡卡写信的内容,从哪些重点词、句中体会出凡卡在城里过着悲惨的生活? 2、除了写信的内容,文章还写了凡卡回忆( )和( )的往事。在凡卡心目中乡村生活是( )的,你是从哪体会到的?3、凡卡的梦能实现吗?作者以梦结尾,你体会到什么? 1、齐读学习目标2、指读探究问题,其他学生心中默读 组内合学探究、质疑 5分钟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整理学生疑问,二次备课 在上节课按导学案自主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合学,若有疑问再在大组内合学,完善导学案上的理解 1)挨打,教师引领提升:老板拿皮带打他、老板娘用青鱼嘴戳他,他们还可能怎么打他,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2)挨饿,教师引领提升:他被饿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凡卡命运的悲惨!3)挨冻,睡不好觉,教师引领提升:补充莫斯科从11月到月一直处在冰天雪地之中,月平均气温仅.,最低可至, 4)教师引领提升:是的,九岁的凡卡在城里的生活再也活不下去了,他经常挨打、挨饿、挨冻,睡不好觉,这样的生活简直是什么样的生活啊?5)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命运悲惨!接下来展示第二个问题。教师引领提升:1)对,在乡村有爷爷的陪伴,凡卡觉得他很幸福,他很快乐!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乐”2)我们看,信中写苦,回忆写乐,作者这样写是不是矛盾呢?3)小结:作者将写信的内容与回忆穿插来写,用乡村的乐反衬城市的苦,对比中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凡卡命运的悲惨。我们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过渡:凡卡把信投进了邮筒,把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投进了邮筒。(师配乐读最后一自然段)“过了一个钟头正在念他的信。”3、凡卡的梦能实现吗?作者以梦结尾,你体会到什么?小结:看来,无论爷爷能不能收到信,无论凡卡是回到乡下还是留在城里,他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 学生逐题展示交流,互相补充,提出质疑 整体梳理小结 2分钟 作者在信中详细描写凡卡在城里生活经常挨打、挨饿、挨冻表现了凡卡生活的“苦”,揭示他命运的悲惨,信中穿插了乡村生活的乐,与城里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凡卡命运的悲惨。最后以梦结尾,暗示凡卡想过上幸福生活只能是一个梦,永远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激起人们对当时社会的憎恶和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对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上的理解。 三:练习设计能力提高拓展练 1、小组内合作复习:凡卡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文章主要写了( )的事。除了写信外,还写了凡卡的( )。2、老板拿皮带打他、老板娘用青鱼嘴戳他,他们还可能怎么打他,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3、他被饿得4、莫斯科从11月到月一直处在冰天雪地之中,月平均气温仅.,最低可至,凡卡就睡在过道里,他会被冻得5、当堂达标小测1)作者写凡卡边写信诉说 的城里生活,边回忆 的乡村生活,这种写法叫 。它使城里生活的苦和乡下生活的乐形成了鲜明的 ,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命运的悲惨。2)作者用“梦”结尾,耐人寻味,不仅暗示着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凡卡要改变悲惨的命运只能是 ,还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凡卡命运的 ,激起人们对当时社会的 和对凡卡的 。(说明:这块的练习是课上教学流程对学生能力训练的内容,只不过把那里的训练复制到这里来)四:教学反思(既反思课堂的成功,又反思课堂的不足,最重要的是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改进的措施)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学习重点: 阅读课文,体会鲁滨孙在严酷环境中的心里的斗争,体会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课前准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一、预习导航:1、课文导读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那么鲁滨孙是怎样战胜困难在小岛上活下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首先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书方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学习的重点是自读自悟,做好读书笔记,同学们可以首先阅读梗概部分,整体把握梗概内容,然后和同桌讲述一些梗概中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在此基础上,认真阅读精彩片段,摘录感受深刻的句子。最后和同学交流精彩片段的精彩之处,以及自己对鲁滨孙的评价或读后的感受。2、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wi j we gn tin y hi jio m f( ) ( ) ( ) ( )Jin lu hung do wi d rgu ( ) ( ) ( ) (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帐篷一( )轮船一( )海风一( )围巾一( )山羊一( )荒岛一( )破帆一( )火柴一( )星星一( )火光一( )拖鞋一( )墙壁(3) 阅读“梗概”,想一想: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少年?作了哪些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写一写。 (4)通过阅读课文中鲁滨孙对于身陷孤岛的好处和坏处的比较,你想到了什么? 3、我的疑惑:通过读书我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和同学探讨:疑问一 : 疑问二 : 疑问三 : 4、挑战自我: 鲁滨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从中你体会到什 么?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吹牛大王历险记不平凡的鹿(德国) 埃.拉斯伯 著我还遇见过一些更神妙的奇迹。有一次,我在树林里一边走,一边吃在路上买的又红又甜的樱桃。突然,我面前出现了一只鹿,一只漂亮的、有两个分叉大犄角的鹿。我呢,真倒霉,一粒子弹也没有了!鹿站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看着我,好像知道我枪膛里没有子弹似的。幸亏我还剩下几颗樱桃,我就把一颗樱桃核当子弹装进枪膛里。真的,真的,你们别笑,就是普通的樱桃核。然后,我举起来枪瞄准那只鹿。“砰!”枪响了。鹿只把头摇了摇,那颗樱桃核打进了鹿的脑门里。可是,它一点儿也没受伤,一眨眼工夫就逃进树林深处去了。我觉得非常可惜,放走了这样一只好鹿。一年后,我又到那片树林里去打猎。当然,我早就把樱桃的事忘得干干净净了。忽然,我看到从树林深处跳出来一只很漂亮的鹿。哎呀,在它的两只犄角之间,竟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樱桃树!我是多么惊奇呀!相信我,这可实在好看:一只匀称美丽的鹿,脑袋上长着一棵美丽的樱桃树!我马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棵树就是去年我射出的那颗樱桃核长成的。这一回,我可是带了很多子弹,我瞄准鹿放了一枪,它就失掉知觉,倒在了地上。像这样,我只放了一枪,就吃到了烤鹿肉,又吃到了蜜饯樱桃,因为那棵樱桃树上结满了熟透了的大樱桃哩。我应该承认,我一辈子也没有吃过比这更好吃的樱桃了。安妮苏利文来到凯勒家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可是件大事呢!1、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些描写很有趣?在文中做上标记。2、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体态( 匀称 ) 体格( ) 腿脚( ) 枝叶( ) 果实( ) 花朵( )3、短文写了我两次进山打猎的事,其中有许多对应的描写,试着在课文中找一找,填写下面表格。第一次第二次我呢,真倒霉,一粒子弹也没有了!这一回,我子弹带得多。 三、作业及活动设计 文中鲁滨孙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四、相关链接1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1660年诞生于商人的家庭,1731年4月26日在穷困中去世。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的精神。其他小说有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大疫年日记罗克查娜一个骑士的回忆等,均受读者欢迎。鲁滨逊漂流记最负盛名,写于1719年。小说是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两百多年前,有一个苏格兰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他在岛上生活4年多,最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没有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主人公鲁滨孙因沉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28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鲁滨孙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