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单选题).doc_第1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单选题).doc_第2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单选题).doc_第3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单选题).doc_第4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单选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单选题单 选 题1、土、水、外加剂类多选题(401题):2、水泥、水泥混凝土类单选题(309题):3、金属类、支座类、土工合成材料类单选题(400题):4、结构混凝土、桥梁类单选题(154题):5、隧道工程类单选题(112题):6、路基路面现场检测类单选题(253题)一、土、水、外加剂类单选题(401题):1.土分类依据是( A )。 A.土颗粒组成特征 B. 不均匀系数 C.土粒组的分布 D.土的天然稠度2.土分类依据是( B )。 A.土颗粒分布形状 B. 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C.土粒组的分布 D.土的天然稠度3.土分类依据是( B )。 A.土颗粒分布形状 B. 土的塑性指标 C.土的含水率 D.土的天然稠度4土的粒组划分中,粗粒组与细粒组的粒度分界线为( B )。A0.5mm B、0.075 mm C、0.002 mm D、以上都不是5土的粒组划分中,巨粒组与粗粒组的粒度分界线为( A )A60mm B、20 mm C、5 mm D、以上都不是6.土颗粒组成特征应以土的级配指标的( A )和曲率系数表示 A. 不均匀系数 B. 土颗粒分布形状 C.土的含水率 D.土的天然稠度7.有机质高液限粉土的代表符号是( A )。A.MHO B.CHO C.MLO D.CLO8.级配良好砂的代表符号是( C )。A.SM B.SP C.SW D.SX9.试样中巨粒组土粒质量少于或等于总质量15,且巨粒组土粒与粗粒组土粒质量之和多于总土质量( C )的土称粗粒土。A.30% B.40% C.50% D.55%10.土塑性指标指( C )。A.不均匀系数 B. 曲率系数 C.塑限 D.缩限11.土塑性指标指( C )。A.天然稠度 B.曲率系数 C. 液限 D.缩限12.低液限细粒土是指液限小于( C )。A.30% B.40% C.50% D.55%13.在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粗粒组的粒径范围为( B )。A、2mm60mmB、0.075mm60mm C、0.075mm2mmD、60mm200mm14. 在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细粒土是指( C )。A试样中细粒组土粒质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70%的土 B、试样中细粒组土粒质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60%的土C、试样中细粒组土粒质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50%的土15. 良好级配的填料,曲率系数CC和不均匀系数Cu应满足( D )。A.Cu5 和 CC=1 B.CC=110 C. Cu5 D. CC=13和Cu5。16.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将土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 C )A、粘粒土B、软土C、特殊土 D、有机质土17.当下列几种方法测得同一土样的含水率不同时,以( B )为准。A. 比重瓶法 B. 烘干法 C.酒精燃法 D.碳化钙气压法。18在用标准烘干法烘干含有机质小于5%的土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B ) 范围。A. 200以上 B. 105110 C.6070 D.150以上19.在用标准烘干法烘干含有机质大于5%的土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A ) 范围。A. 6070 B.200以上 C. 105110 D.150以上20. 用烘干法测定含水率时对细粒土至少应取代表性试样( C )。A.5g B. 40g C.15g D.25g 。21含石膏的含水率测试时,烘干温度为( A )。 A. 6070 B. 7580 C.105110 D.11012022含石膏的含水率测试时,烘干时间为( D )。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15小时23工程上含水率的定义为( A )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A.部分结合水和自由水 B.结合水 C.自由水 D.液相24烘干法测定土样含水率,当含水率为40%时的允许平行误差( D )。 A.0.3% B.1% C.4 % D.2%25. 用烘干法烘干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的土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A )范围。 A、105110 B、7080 C、6070 D、100左右26.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的细粒土在采用烘干法进行含水率测试时,烘干时间一般为( B )。A、6小时 B、8小时 C、8小时以上 D、1215小时27.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在采用烘干法进行含水率测试时,烘干时间一般为( D )。 A、6小时 B、8小时 C、8小时以上 D、1215小时28.烘干法测定土样含水量,当含水量为5-40%时的允许平行误差( A )。 A.1% B.0.3% C.2% D.5%。29.烘干法测定土样含水率,对于细粒土,单个称量盒内取样数量一般为( A )。A.1530g B. 1020g C. 1025 g D. 1540g 30. 用烘干法测定细粒土含水率至少应取代表性试样( A )。 A.15g B.25g C.50g D.100g31酒精燃烧法测定含水率需燃烧试样的次数为( A )。 A.3次 B.5次 C.2次 D.4次32. 酒精燃烧法可快速测定细粒土含水率,酒精纯度应达到( C )。 A.75% B.90% C.95% D.99%33.下列有关“酒精燃烧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B )。A、本试验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的含水率B、所用酒精纯度为90C、试验时用滴管将酒精注入放有试样的称量盒中,直至盒中酒精出现自由面为止D、点燃盒中酒精,燃至火焰熄灭。将试样冷却数分钟后,再次加入酒精,重新燃烧,共燃烧三次34.比重法测定土含水率适用于( C )。A.粘质土 B. 粉质土 C. 砂类土 D. 有机质土 35. 对于坚硬易碎的粘性土,欲求其湿密度宜采用( B )。 A、环刀法 B、蜡封法 C、灌砂法 D、灌水法36. 环刀法可以测定( A )土的密度。 A、细粒土 B、粗粒土 C、坚硬易碎土 D、各种土37灌砂法测定土的密度之前,要求标定的内容有( C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38关于环刀法测定压实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环刀法可用于测定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压实度 B.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 C.环刀法检测比较方便 D.环刀法检测结果比灌砂法的精确39环刀法主要用于测定( B )的密度。 A.粗粒土 B.细粒土 C.巨粒土 D.碎石土40当用各种方法测定土的密度的值不同时,应以( B )为准。 A.环刀法 B.灌砂法 C.蜡封法 D.现场试坑法41.环刀法测定压实度时,环刀取样位置应位于压实层的( B )。 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任意位置42用环刀法检测压实度时,如环刀打入深度较浅,则检测结果会( A )。 A.偏大 B.准确 C.偏小 D.偏大偏小无规律43土的密度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述平均值,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 ( A )。 A.0.03g/cm3 B.0.01g/cm3 C.0.02g/cm3 D.0.05g/cm344.灌砂法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 B ),测定密度层厚度为150200mm。A、10mm B、15mm C、20mm D、30mm45.灌砂法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如粒径达( D )的粗粒土,灌砂筒和现场试筒的直径应为150200mm。A、1520mm B、2030mm C、3040mm D、4060mm 46.灌砂法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如粒径达40-60mm的粗粒土,灌砂筒和现场试筒的直径应为( B )。A、100150mm B、150200mm C、200250mm D、250mm 以上47灌砂法测定密度时适用于( A )。 A细粒土和砂类土 B细粒土和粗粒土 C. 卵石土和细粒土 D. 砂类土和卵石土48.下列有关“灌砂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B )A、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B、在测定细粒土的密度时,可以采用150mm的小型灌砂筒,如试样的最大粒径超过15mm,则应相应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C、量砂采用粒径为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D、标定罐的容积采用罐中加水称重的方法进行标定49. 土的比重的单位是( D )。 A、g/cm3 B、kg/m3 C、kN/m3 D、无量纲50测试现场粗粒土或细粒土的密度,最适合的方法为( B ) A灌水法 B灌砂法 C蜡封法 D.环刀法51.灌砂法测定土的密度,量砂采用粒径为( A )。A0.250.5mm B0.30.6mm C0.150.3mm D. 0.51.0mm52.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灌砂过程中,储砂筒内砂尚在下流时即关闭开关,压实度结果将比正常结果( A )。A、偏大 B、偏小 C、一样 D、偏大偏小无规律53.用大灌砂筒测定粗粒土的密度中,测定土的含水量时样品的取样数( A )。A、不少于500g B、不大于500g C、不少于1000g D、不大于1000g54.用大灌砂筒测定细粒土的密度中,测定土的含水量时样品的取样数( C )。A、不少于300g B、不大于300g C、不少于100g D、不大于200g55. 土颗粒分析时2.0mm以下的土不超过总质量的10%时,可省略( C )。A.沉降分析 B.稠度试验 C.细筛分析 D.粗筛分析。56绘制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时,其纵坐标为( C )。A、界限粒径 B、各粒组的相对含量 C、小于某粒径的累计百分含量 D、有效粒径57. 筛分法做颗粒分析适用于粒径( D )。A.大于2.0mm B.小于0.075mm的土 C.大于或小于0.075mm的土 D.大于0.075mm的土。58.筛分法做颗粒分析,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的取样数量为( B )A.100200g B. 300900g C. 10002000g 59.碱性土采用密度计法颗粒分析时应加入的分散剂是( A )。 A. 六偏磷酸钠 B. 氢氧化钠 C. 草酸钠60.中性土采用密度计法颗粒分析时应加入的分散剂是( C )。 A. 六偏磷酸钠 B. 氢氧化钠 C. 草酸钠61.酸性土采用密度计法颗粒分析时应加入的分散剂是( B )。 A. 六偏磷酸钠 B. 氢氧化钠 C. 草酸钠62土液塑限试验中,在h-w图上用以下沉深度h对应含水量确定的土的液限( B )。A 、h=10mm B、h=20mm C、h用公式计算63. 土的液、塑限试验仅适用于( A )。A.粒径不大于0.5 mm土 B.有机土 C.细粒土 D.粗细混合土。64. 制备液、塑限试样应过筛孔径为( C )。 A.2.5mm B.0.074mm C.0.5mm D.4.75mm。65. 土的塑性指标是指 ( B )。A.液限(L ) B. 液限(L)、塑限(P)和塑性指数(IP) C.塑性指数(IP) D. 塑限(P) 。66.塑性指数的表达式是( B )。 A. IP=p L B. IP=L p C. p = IP L 67.用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塑限时,液限点应控制( A )锥入深度( C )。A、100g ;B、60g;C、20mm0.2mm; D、20mm0.5mm。68界限含水量可以( B )。A、评价各种土的状态 B、评价粘性土的状态 C、评价砂性土的状态 D、评价砾类土的状态69.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试某一土样的液塑限时,其所得原始数据表示在什么坐标图形上( C )。 A、hw B、lghw C、lghlgw D、hlgw70.反映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关系的指标为( D )。 A、液限 B、塑限 C、塑性指数 D、液性指数71土样制备时过0.5mm筛的试验为( C )。A击实试验 B压缩试验 C界限含水率试验 D.剪切试验72土的液、塑限试验含水率最低的一点,其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 C )。A、10mm以下 B、15mm以下 C、5mm以下 D、4mm73、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中,同一土样测得的两次锥入深度h1、h2的允许误差为( C )。A、1.0mm B、0.3mm C、0.5mm D、0.2mm74土的缩限含水率是指( B )的界限含水率。 a.塑态转为流态 b.半固态转固态 c.塑态转固态 d.半固态转塑态75界限含水率测试时( B )。 A.考虑土的结构 B.未考虑土的结构 C.无法确定土的结构 D.考虑不考虑土的结构都行76液性指数主要应用于评价( C )。 A.各种土的状态 B.砂土的状态 C.细粒土的状态 D.粗粒土的状态77液限与塑限的测定皆是用( A )测定的。 A.重塑土 B.原状土 C.饱和土 D.黄土78.用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塑限时,含水率最低的一点,其锥入深度对于76g锥应控制在( D )。A、10mm以下 B、15mm以下 C、5mm以下 D、2mm以下79.用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塑限时,液限点,其锥入深度对于76g锥应控制在( D )。A、10mm以下 B、15mm以下 C、5mm以下 D、17mm80.用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塑限时,含水率最低的一点,其锥入深度对于砂类土用100g锥,可控制在( C )。A、10mm B、15mm C、5mm D、5mm81.用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塑限时,含水率最低的一点,其锥入深度对于砂类土用76g锥,可控制在( B )。 A、10mm B、2mm C、5mm D、2mm82.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塑限,液限的确定方法,若采用76g锥做液限试验,则在h-w 图上,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h为( B )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率,即为该土样的液限。A、15mm B、17mm C、20mm D、21mm83.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塑限,液限的确定方法,若采用100g锥做液限试验,则在h-w 图上,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h为( C )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率,即为该土样的液限。A、15mm B、17mm C、20mm D、21mm84.下列有关“滚搓法”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D )A、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的塑限 B、它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C、搓滚时须以手掌均匀施压力于土条上,不得将土条在玻璃板上进行无压力的滚动D、若土条在任何含水率下始终搓不到3mm即开始断裂,则认为该土无塑性85.液限与塑限联合测定结果,对于高液限土两次平行测定其允许差值为( C )。A、小于1% B、大于1% C、小于或等于2% D、小于或等于3%86.液限与塑限联合测定结果,对于低液限土两次平行测定其允许差值为( A )。A、小于或等于1% B、大于1% C、小于或等于2% D、小于或等于3%87.土的液限与天然含水率之差和( A )之比,称为土的天然稠度。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塑限 D、液限88相对密度是用来评价( C )土的密实状态。 A.各种 B.粘性 C.砂性 D.砾类89.砂的相对密度试验适用于颗粒直径小于( A )的土,且粒径2-5mm的试样质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的15%。A、5mm B、10mm C、15mm 90.砂的相对密度试验适用于颗粒直径小于5mm 的土,且粒径2-5mm的试样质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的( C )。A、5% B、10% C、15% 91.土常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 C )和含少量砾石的无凝聚性土。A、细粒土 B、粉质土 C、砂类土 92.粘性土击实试验,试样浸润时间一般为( A )。A、1224h B、612h C、2436h D、624h93土的标准大击实筒的高和内径分别是( A )。A.152mm和170mm B.152mm和127mm C.152mm和150mm D.152mm和125mm。94.土的重型击实试验选用1012.7cm试模时,允许最大粒径是( A )。A. 20 mm B. 25 mm C. 38 mm95.击实试验中超粒径含量为( A )时需要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校正。 A. 30% C. 轻 B、重轻 C、重 =轻 D、无规律的116. 土的重型击实试验时,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质量大于( B )或粒径大于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即d3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A、30% B、40% C、45% D、50%117. 土的重型击实试验时,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质量大于40% 或粒径大于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 D )即d3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A、40% B、50% C、60% D、70%118. 土的重型击实试验时,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质量大于40% 或粒径大于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即d3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二种结果的( C )。 A、最小值 B、平均值 C、最大值 119.土击实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内径100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 C )的土。A、10mm B、15mm C、20mm D、25mm120.土击实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内径152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 D )的土。A、20mm B、25mm C、30mm D、40mm121.击实试验,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 ,并且大于或等于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 A ) 时,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规定进行最大干密度校正。A、5% B、10% C、15% D、20%122.土的最大干密度与( B)有关A、天然含水量B、土粒组成特征C、天然密度D、天然孔隙比123室内CBR试验,试件应饱水的昼夜数为( D ) A.1 B2 C3 D. 4124. 绘制CBR单位压力(P)与贯入量(L)的关系曲线,出现凹曲时应( A )。A.适当修正曲线 B.不变 C.试验作废 D.重新取坐标绘制曲线 。125. 室内CBR试验,荷载板共需加几块( D )A.6 B8 C10 D. 4126. CBR值,是指试料贯入量达2.5mm时,单位压力对( C )压入相同贯入量时标准荷载强度的比值。A.标准砂 B标准混凝土 C标准碎石 D. 标准合成材料127.室内CBR试验,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贯入杆上应先加( D )荷载,然后进行仪表数据调整。A.50N B60N C55N D. 45N 128.土的承载比试验,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且含量不超过( B )。A、3% B、5% C、10% D、15%129.土的承载比试验,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 C )且含量不超过5% 。A、25mm B、30mm C、40mm D、50mm130. 制作承载比试件时,试料加水拌匀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袋内浸润备用。浸润时间:重粘土不得少于( D )。A、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131. 制作承载比试件时,试料加水拌匀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袋内浸润备用。浸润时间:轻粘土可缩短到( C )。A、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132. 制作承载比试件时,试料加水拌匀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袋内浸润备用。浸润时间:砂土可缩短到( A )。A、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133. 制作承载比试件时,试料加水拌匀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袋内浸润备用。浸润时间:天然砂砾可缩短到 B 。A、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134.承载比试验,一般采用贯入量为( A )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A、2.5mm B、5mm C、3mm D、3.5mm135.承载比试验,一般采用贯入量为2.5mm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如贯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大于2.5mm时的承载比,则试验应重做。如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 B )时的承载比。A、2.5mm B、5mm C、3mm D、3.5mm136.承载比试验,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Cv 小于12%,且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 A ),则取3个结果的平均值。A、0.03g/cm3 B、0.02g/cm3 C、0.05g/cm3 D、0.06g/cm3 137.承载比试验,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Cv 小于12%,如3个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超过( A ) ,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A、0.03g/cm3 B、0.02g/cm3 C、0.05g/cm3 D、0.06g/cm3 138.承载比试验,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Cv 小于12%,如3个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超过0.03g/cm3 ,则去掉一个( B )的值,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A、偏离小 B、偏离大 C、中间值 139.承载比试验贯入杆的直径为( B )。A、30mm B、50mm C、55mm D、60mm140. 制作承载比试件时,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宜高出筒高( B )。 A、3mm B、10mm C、6mm D、5mm141.承载比贯入试验,贯入杆压入试件的速度为( C )。A0.250.5mm/min B、0.60.8mm/min C、11.25mm/min D、1.51.75mm/min 142.土的回弹模量试验中承载板法可用于测定( A )回弹模量。A、细粒土 B、中粒土 C、粗粒土143.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中承载板法,对于含水率大于塑限的土的预压荷载为( B )。A.3050kPa B50100kPa C60100kPa D.100200kPa144.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中承载板法,对于含水率小于塑限的土的预压荷载为( D )。A.3050kPa B50100kPa C60100kPa D.100200kPa145.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试件数量至少( A )。A.3个 B5个 C7个 D. 9个146. 承载板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是通过( D )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 B )值,通过计算求得土的回弹模量。A、承载板对试件施加固定荷载;B、试件回弹变形值;C、试件塑性变形;D、承载板对试件逐级加载、卸载。147. 承载板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采用承载板的直径为( B )。A、30mm B、50mm C、55mm D、60mm148.强度仪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将预定的最大压力分为( B ),作为每级加载的压力。A、24份 B、46份 C、68份 D、810份149.土固结试验中,加荷前的预压荷载是( B )。A.0.5kPa B1.0kPa C1.5kPa D. 2.5kPa150. 土体固结试验快速试验法中,固结稳定的标准是最后1小时变形量不超过( A )。A、0.01mm B、0.1mm C、1.0mm D、0.001mm151.土固结试验可测定土的( A )。A、压缩模量 B、回弹模量 C、CBR值152. 土体固结试验单轴固结仪法中,一般均采用每小时变形量不大于( A ) 为稳定标准。 A、0.01mm B、0.1mm C、1.0mm D、0.001mm153. 土体固结试验单轴固结仪法中,当不需测定沉降速度时,则施加每级压力后( B ),测记试样高度变化作为稳定标准。A、12h B、24h C、48h D、72h 154. 土体固结试验单轴固结仪法中,当试样渗透系数大于( A )时,允许以主固结完成作为相对稳定标准。A、10-5ms B、10-3ms C、10-6ms 155.土体固结试验单轴固结仪法中,如需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荷载率宜小于1,可采用05或025倍,最后一级荷载应大于( A ),使elgp曲线下端出现直线段。A、1000kPa B、1500kPa C、2000kPa D、3000kPa 156. 土直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B )。 A、, B、c, C、1,3 D、,157直剪试验可得到土的( A )指标。 A、抗剪强度 B、抗压强度 C、抗拉强度 D、抗弯强度158.剪切速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是( B )。 A.速率快则强度低 B. 速率快则强度高 C.影响不大159直剪试验得到的库仑公式是( C )。 A.F=fN+C B.F=fN C. D.160对同一种土体分别用直剪试验的三种方法进行试验,所得内摩擦角最大的为( B )。 A.快剪 B.慢剪 C.固结快剪 D.不确定161对同一种土体分别用直剪试验的三种剪切方法进行试验,所得内摩擦角最小的为( A )。A.快剪 B.慢剪 C.固结快剪 D.不确定162.粘质土慢剪试验,试件施加垂直压力,每1小时测记垂直变形一次,试样固结稳定时的垂直变形值为: 每1小时不大于( D )。A、0.001mm B、0.002mm C、0.003mm D、0.005mm 163.粘质土慢剪试验,试验时的剪切速度为( B )。A、小于0.01mm/min B、小于0.02mm/min C、大于0.01mm/min D、大于0.02mm/min 164.粘质土固结快剪试验,试验时的剪切速度为( C )。A、0.3mm/min B、0.5mm/min C、0.8mm/min D、1.0mm/min 165.粘质土固结快剪试验,剪切时应在( C )内剪损。A、12min B、23min C、35min D、58min 166.粘质土慢剪试验原状土每组试样制备不得少于( 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67.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适合的试验方法有(B )A.击实法 B表面振动压实法 C冲击法168. 振动台法测定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试料分( C )振动压实。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 四层 169.土自由膨胀率试验需使用的化学试剂为( C )。A、碳酸钠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盐酸 170.土烧失量试验,称取烘干土( B )。A、0.51g B、12g C、23g D、34g 171土烧失量试验,在( B )温度下,恒温0.5小时,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后称量。A、900 B、950 C、1000 D、1050 172.土烧失量试验,试样重复灼烧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相差小于( A ),即为恒重。A、0.5mg B、0.2mg C、0.3mg D、0.4mg 173.土烧失量试验,称取烘干土12g,在950温度下,恒温( A ),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后称量。A、0.5小时 B、1.0小时 C、1.5小时 D、2.0小时 174.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有机质含量适用于有机质含量不超过( C )的土。A、5% B、10% C、15% D、20% 175.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配合比设计,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 A )。A、360kg/m3 B、300kg/m3 C、330kg/m3 D、350kg/m3176.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配合比设计,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以外的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 C )。A、360kg/m3 B、300kg/m3 C、330kg/m3 D、350kg/m3177.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配合比设计, 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为( A )。A、43%47% B、4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