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品“小景”悟“奇情”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品“小景”悟“奇情”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品“小景”悟“奇情”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品“小景”悟“奇情”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小景”,悟“奇情”小石潭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广州市聚德中学 黎建萍【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 小石潭记柳宗元【设计理念】1以读促悟,在诵读中强化理解及记忆。2以“言”带“文”,“言”“文”统一。 加强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作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丰富其文化积淀;走进古人的世界里,感受古人的博大情怀,领悟山水文化的魅力。 【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文言文,都是以写景记游的散文,所记景色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柳宗元确立了山水游记的体例和规范,把情感寄托于山水之中,使山水游记富有人文色彩,对后世山水游记的发展影响深远。 作者柳宗元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幽深冷寂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凄凉孤寂心境。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金圣叹评论说:“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和分析理解能力。本次借班教学,该班学生文言基础较好,但对文意理解仍不够深入细致,需要在诵读中强化理解;同时,本文个别语句较难理解,作者在表情达意上较为含蓄,八年级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难度,需要结合写作背景加以引导,知人论世,以读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2联系旧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3抓住景物特点来分析作者情感,赏景悟情。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朗读课文; 2联系旧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教 学 内 容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图片导入,明确目标1利用多媒体配乐,展示充满自然魅力的山水图以导入新课。2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观看并感受2大声朗读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二、预习检测,朗读正音1检查学案(文学常识与注音部分)2师配乐范读小石潭记3生自由朗读小石潭记1校对学案2听读,正音3读准节奏课前预习课文,解词释义,扫清理解障碍。正字音,熟悉课文,形成语感。三、疏通文意,温故知新(一)疏通文意1邀请一位学生读第一段。2学生上台对照学案的原文,读出译文,回答填空内容。3联系旧知,找出与文中有类似用法的词语(如:“西”、“篁”、“闻”、“乐”)归纳到学案上。第二到五段同样采用第一段的方式。(二)温故知新一边疏通文意,一边在学案上根据提示,联系旧知,归纳本课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如: “空”、“斗”、“蛇”、“犬牙”、“凄”、“寒”)(三)理清游踪: 1按提示给每段设小标题。2理清作者游踪,小结游记写作特点。1 朗读,校对,更正,思考2 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完成学案 1通过“译文原文”对照,强化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养成翻译时“采分点”的良好学习习惯。2通过温故知新的方法,指导学生归纳文言积累的学法。四、 配乐朗读,诵读悟情1配乐朗读。 2多种形式诵读:第1、3段看译文背原文;第2、4段提示性挖空原文背诵、第5段无句读朗诵。有感情朗读在声情并茂读古文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五、归纳巩固,布置作业 1熟读小石潭记。2把本课学案字词意思补注到书本,并归纳四类词到文言积累本学以致用,落实反馈归纳巩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抓住景物特点来分析作者情感,赏景悟情。 教 学 内 容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配乐导入,明确目标1导入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小石潭,惟柳宗元钟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石潭,让文学大师柳宗元驻足,欣赏,感叹,最后记之而去?让我们随着柳宗元的步伐,去欣赏小石潭的美景,品悟柳宗元的心情。2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1聆听并感受2大声朗读创设古文氛围明确学习目标二、感情朗读,品读小景引入:金圣叹曾评论柳文说:“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1问题探讨:你觉得哪一小景写得最有味道?读一读,品一品。用以下句式品读:我觉得作者写 (景物)很有味道,从“ ”这个语句,我读出了 (特点/感受)。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圈点勾画。个人品读后,发表看法。教师板书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2小结:柳宗元很善于写景状物,细腻传神,有灵性。1听读并感受2圈点勾画3个人品读发表看法1通过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抓住景物的特点去鉴赏,感受柳宗元笔下写景状物的细腻传神。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重视诵读,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在读中鉴赏品析。三、知人论世,感悟奇情提问:如此美景,柳宗元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用原句回答,找出“乐”、“忧”)追问:为什么柳宗元会有这么复杂的情绪呢?1问题探讨:阅读资料链接一到三,阅读链接一到三,你从中读出了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再读课文,品一品。 个人品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到台下巡视,适当引导。小结:王国维说“以自身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文中的景物就是着染了柳宗元的感情色彩。小石潭的清幽冷寂,这是柳宗元心境的投射,抒发了内心的孤凄悲凉。(板书)2问题探讨:阅读资料链接四,你发现了钴鉧潭西小丘和小石潭的命运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小组讨论。明确:钴鉧潭西小丘和小石潭都是美景,却无人问津,得不到当地人的赏识。他们的命运不正是犹如满腹才华却被贬谪在在蛮荒之地不受重用的柳宗元吗?小石潭就是柳宗元命运的写照。全篇情景交融,物我合一。1阅读资料个人品读小组交流2汇报成果3对比思考知人论世,通过阅读材料,再次深入文本,深入解读柳宗元的思想感情。达成目标2四、 教师小结,尝试背诵1教师小结:小石潭记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他笔下是“柳”化了的山水,着力渲染出了清幽冷寂的神韵,抒发了寂寞处境中孤凄悲凉的情感,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孤独失意的柳宗元,他寄情山水,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山水游记,对后世山水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以对江雪的赏读收束。2生配乐朗诵,挖空背诵。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