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火制度等.doc_第1页
安全防火制度等.doc_第2页
安全防火制度等.doc_第3页
安全防火制度等.doc_第4页
安全防火制度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威尔菲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2. 实行总经理、生产厂长、车间主任、安全员分级安全责任制。3. 职工上岗必须接受工厂进行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的教育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4. 全厂职工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及各种安全制度。严禁上班前、上岗时喝酒。上班工作时不准睡觉、串岗、脱岗、干与生产无关的事。5. 厂区内严禁烟火,进入厂区禁止带一切火种,机动车辆进入厂房卸货区应配带防火罩。6. 进入厂区作业应穿戴好规定的劳保服装,劳保服装应符合消防安全的规范。7. 凡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又无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准使用。8. 生产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各个产品的生产工艺安全规程进行操作。9. 电气作业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10. 机器设备均应可靠接地。11. 厂房内严禁架设临时动力线和照明线。12. 按有关建筑防火规范设置消防灭火系统,厂区应储存有足够的消防水。13. 消防设施、消防器材不得任意搬动或挪作它用。14. 消防栓、灭火器器材周围应留有足够的使用空地。15. 消防系统及消防器材应设专人定期检查及维护,以保证正常使用。16. 生产过程中非易燃物料需加热时,禁止使用明火加热,应使用间接加热热源,并由专人操作,并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17. 一般库房禁止存放易燃类有机溶剂,如溶剂油、煤油、甲醇等。易燃物料应储存于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仓库区内。18. 气雾剂类产品应在指定合格的工厂加工完成,并单独存放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仓库区内(按一级放火设施要求进行消防装置,设置有排风、送风装置及易燃气体浓度监测器)。19. 库房内的原料、成品要堆放整齐,货位间留有安全疏散通道,严禁无序超高超量堆放。20. 生产全过程中必须保持生产车间的良好通风。21. 生产操作区严禁堆放过量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22. 易燃溶剂类物料装卸区,应配有降温灭火等消防设施。23. 原材料及产成品在生产、搬运、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24. 生产区内严禁拖拉、撞击、敲打,不得使用黑色金属器械在地面或金属表面上敲打、摩擦。25. 停车检修时,临时检修照明必须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照明灯。26. 进入厂区库房禁止穿带钉子的鞋及拖鞋、高跟鞋。27. 生产区内,不准带小孩。28. 进入厂房作业区必须关掉手机,禁止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29. 工库房必须设有两个以上的安全疏散通道,并有醒目标志,疏散通道口应设置应急照明灯。30. 制定切实可行的紧急火灾事故疏散预案,并下达到全体生产人员,做到应知应会。31. 生产管理中根据安全生产的要求发展及时补充相关安全规定和实施细则。32. 本制度规定与上级有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2004年3月1日起执行 深圳市威尔菲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厂消防紧急疏散预案一、保持冷静:全体员工应熟悉工房、厂区的紧急出口,并将紧急疏散示意图置于明显处,让员工清楚了解和熟悉。突遇火灾时要保持冷静,要立即判断起火地点和火势大小,如是火势不大的初期小火和尚未对人员造成很大威胁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拿起周围的消防器材及时扑灭控制火势,不要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火;如果火势大,并且对人员造成很大威胁时,现场人员应尽快撤离,如遇有气雾剂、液化汽泄露时,现场人员应立即疏散,撤离时应做到互帮互救,千万不要互相拥挤、乱冲、乱窜。二、报警: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该立即拨打“119”报警(如附近无电话应大声呼救,让其他人可以听到后尽快报警)。报警人应说清楚火灾详细地址、燃烧物质和火势大小、人员受困情况、联系电话及联系人姓名,报警后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三、有秩序的疏散和扑救火灾:发生火灾时,除及时报警之外,现场负责人应尽快向上级领导报告,现场负责人应有组织地引导员工疏散和援救被困人员,要根据风势、火势、气雾剂泄漏点等因素选择安全通道,必要时选择窗口疏散员工。被困人员应尽量靠近窗口或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同时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以便尽早获救。在此期间,在场人员一定要听从领导指挥,做到1、及时关闭电源,但绝不能切断消防水电源;2、桶装溶剂和易燃物料如有时间应搬离现场;3、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迅速查清火场内是否有人被困,是否有贵重物品和易燃物品受到威胁,并及时清点人数。在有防护准备、火势稳定的情况下,先救被困人员,再尽量疏散易燃、易爆危险品和贵重物品;4、对于较小火势,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分清起火物质,利用现有消防设施扑救,要力争将损失降至最低。四、逃生有效措施:1、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可起到过滤烟气作用;2、将身体降低高度弯腰跑;3、尽量用毛毯或大毛巾淋湿披到身上;4、逃生视线不佳时,用手往前摸,防止碰头。2004年3月9日执行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1. 启动设备前应检查各开关、管道阀门是否处于停机状态,检查管道、阀门、储气罐有无泄漏,并擦拭设备及储气罐,清扫地面。2. 检查油位液面计的油位是否正常,处于低线时及时补充规定的润滑油。3. 严格按空压机操作说明进行操作。4. 空压机运行中每隔1小时排放储气罐及主机储气罐中的积水一次。5. 检查供气压力应在3.5/ c7.0kg/c之间。6. 空压机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切断电源。7. 生产结束先关闭电源,然后排干储气罐中的余气及冷凝水。8. 空压机每运行200小时应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做好检修记录9. 空压机每运行1000小时应检查活塞及活塞环并及时检修更换,做好检修记录。10. 空压机每运行1000小时应更换压缩机专用润滑油脂,做好检修记录。反渗透RO纯水机操作规程1. 启动设备前应检查各开关阀门是否处于停机状态,并擦拭设备及储水罐、清扫地面。2. 打开原水阀门及设备工作阀门。3. 检查原水压力应在1.5cm23.5cm2 之间,若压力不足,先打开加压辅泵加压。4. 打开高压泵开始工作。5. 按照反渗透RO纯水机使用说明,调整好流量比例和压力。禁止超负荷运行。6. 机器运行中每1小时测量记录一次出水电导率。7. 机器运行中每1小时记录1次各表计量数据。8. 生产结束时先关闭加压辅泵及高压泵,再关闭原水阀门。停机后清扫卫生。9. 机器累计工作四十小时应反洗四至五小时。10. 机器累计工作1000小时应更换过滤用活性炭和石英砂。11. 机器累计工作1000小时应检查精密过滤器,必要时更换滤芯,做好检修记录。分析室的一般安全守则1. 分析室内应保持整齐、清洁,要有充足的照明和通排风设施,禁止吸烟。2. 室内应有砂箱、灭火机等消防器材;还应备有橡皮围裙、胶鞋、胶皮手套、眼睛、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3. 凡从事化验分析工作的人员,均应熟悉所使用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所操作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并经安全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实际操作。4. 试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检验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5. 工作时,所需劳保护品必须穿戴齐全。6. 在下班时和停水停电时,必须关好一切水电阀门及开关。7. 严禁用烧杯等器具作餐具,严禁将食物放在工作台上。8. 在器具中加热化学药品时,必须放置平稳,瓶口或管口严禁对人。9. 分析易燃物、有毒物质、挥发性物质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头部不得伸入橱内。10.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禁止用嘴直接吸取,应用吸液球或抽滤管吸取。11. 工作服粘污氧化剂溶液及有毒物质时,必须即使处理。12. 室内温度较高时,不要直接开启易挥发或易燃的液体贮瓶,应先放在冰箱或水中冷却后再开启。13. 加热试管内的溶液时,管口要偏离面部,加热前,要仔细摇晃,以防因上下浓度不均发生崩沸而引起烫伤。14. 在移动热的液体时,应使用隔热工具并两手要拿稳。15. 分析工作结束后,所用的仪器设备要清洗干净,切断电源,关闭水阀门。溶液和试剂瓶应存放在规定的地点。16. 废酸、废碱、有机溶剂以及易燃物质等,必须经过中和等处理后,方可倾倒至指定地点,严禁直接倒入水槽中。不同种类废试剂应分别存放。粘有易燃物的滤纸,破布等要单独销毁。玻璃仪器使用规则1. 玻璃仪器在使用前要详细检查,有裂纹或损坏者不准使用。2. 切割玻璃管棒时,应戴手套,以防划伤,使用的玻璃管棒的端部必须烧圆。3. 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时,必须正确选择它的直径,不要使用薄壁的玻璃管,须将管端烧圆滑后再插入,往橡皮塞上插装玻璃管时,手的用力部位要尽量靠近橡皮塞。当往烧瓶上装瓶塞时,要握住瓶的颈部。进行上述工作时应戴好手套。4. 玻璃仪器,不准碰撞,热的容器要放在石棉板上。5. 容器装满0.5升以上液体,应托付瓶底移取,非化学耐热玻璃禁止加热。不得在器内进行放热反应的操作。6. 在常压下使用的玻璃器皿温度不得超过500(指硬质玻璃),正压或负压操作时不得超过400,升降温度,应缓慢进行。7. 装碱性液体的瓶子,必须使用胶皮塞,不准使用玻璃活塞以免碱液浸蚀活塞,产生粘结,不易打开。8. 清洗装过腐蚀性、危险性物质的器皿必须将危险物质除净后,再用水清洗。9. 用喷灯烧制玻璃制品时,应戴上眼睛和手套。实验室化学药剂的使用与贮存1. 一切药品必须贴有标签,注明名称和浓度,剧毒和易燃易爆药品应贮于规定场所严加保管。2. 化学药品和危险性物质严禁用手接触。3. 严禁尝试和嗅闻未识别的物质,如工作需要必须嗅闻时,可用手轻轻扇风,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头部不准在物质的正上方。4. 稀释酸时必须将浓酸缓缓倒入稀酸(或水中)。大量配制试液或粉碎固体药品时应带防护用品。5. 浓氨水瓶不可贮满,应放于阴凉处。移动时先松动瓶塞,防止内容物冲出。取用时不可对着脸,应在通风橱内量取或用吸液管吸取。6. 易燃易爆药品应放于阴凉处,加热易燃药品时应用水浴,禁止用明火或直接加热。7. 溶解化学药品和稀释浓溶液时,必须在耐热容器和硬质玻璃器皿中进行。8. 在研磨和捣碎腐蚀性强的物质时应防止小碎快溅出。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起研磨。9. 在处理发烟酸,如硫酸、硝酸、盐酸时,必须在排风橱内进行。10. 开启过氧化氢、盐酸、氢氟酸、发烟酸等物的瓶口时,不可对着人,取用时应特别小心。发生爆沸事故时,必须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苏打水清洗。11. 当酸碱溶液落入眼睛时,应迅速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敷数滴消毒过的凡士林油。12. 浓硝酸严禁与可燃物接触。13. 溶解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时,要严防沸腾溅出,工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和胶皮手套。酸碱中和时,严防液体飞溅。14. 所有能放出有害气体或蒸汽的工作,必须在排风橱内进行。当排风机突然停止运转时,在排风橱内进行的工作也应立即停止,如试验不能停止时,应戴防毒面具,并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15. 取用试剂时禁止把瓶塞与瓶体分开或弄错,已经取出的试剂不许再返回瓶中。16. 所有易挥发、易燃、有毒害性的物质,都应装在带塞的玻璃瓶中,并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易燃易爆的物质不得和氧化剂放在一起。17. 浓酸和固体碱或高浓度的碱溶液严禁同库贮存。18. 严禁酸碱的瓶子放在石头、混凝土的地面上,应放在石棉、胶皮板上、铺有砂子的台上。19. 易被光线分解的物质,如硝酸银、高锰酸钾等应贮于暗色瓶中。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1. 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各部位螺栓、螺母、垫圈、开口销、护罩等是否齐全完整,确认无误后,方可按操作程序开车。2. 在运行中,油压、油温、工作压力、排气温度等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油路、气路必须通畅,严禁在缺油的情况下运行。3. 未经检验的压力表、安全阀不准使用,铅封必须保持完好。4. 严格遵守受压容器所规定的制度,不准超压、超温、超负荷运行。有异常情况发生,必须立即停机查明原因,消除隐患后方可继续运行。5. 定期校验安全阀的动作域值及灵动性。6. 带负荷电机启动困难时,不得强行多次启动。可以从气包中排气卸压后启动。搅拌分散运转机械通用安全规程1. 机器设备均应可靠接地。2. 运转部分必须安装有可靠的安全防护罩。3. 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各部位螺栓、螺母、垫圈、开口销、安全护罩等是否齐全完整,容器罐体阀门接口等处是否存在泄漏,排除故障确认无误后,方可按操作程序开车。4. 停车检修时,临时检修照明必须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照明灯。5. 进入设备容器内检查检修时,不需先切断电源,设备外应有专人监护。6. 可升降搅拌机械停车时必须停放在最低位置,分散叶轮必须置于一空容器内,防止人员碰撞受伤。7. 可调转速的机械,调整转速时应缓慢均匀调整到位。8. 离心泵的吸入口,应装设过滤网,以防异物吸入引起事故。9. 新装泵及经修复的离心泵启动前,首先检查各零件是否正常,润滑是否充足,叶轮转动方向是否正确,无误后方可启动。10. 停泵前应先关闭排出阀,以免液体发生倒流,冲击叶轮造成叶轮松动。11. 操作运转机器设备的人员,必须戴好工作帽,不得披肩散发上岗。电气设备安全使用规则1. 使用电气设备时,要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使用设备的电压相符,不符不准使用。2. 导线不完整绝缘不合格的仪器不准使用。接头应连接可靠。3. 保险丝容量必须符合规定,不准以大代小。4. 各种电器设备,接地要良好。因工作需要安装临时线路时,应办批准手续,由电工进行安装。5. 电气设备或线路上严禁淋水,以免漏电发生短路等事故。严禁用湿布擦电源开关。手上有水时,严禁拉合刀闸。6. 电气设备和线路有发热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转,查找原因进行处理。7. 胶盖开关必须安装胶盖。电气开关接触不良打火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