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英国法 第一节英国法概述第二节英国宪法第三节英国财产法第四节英国契约法第五节侵权行为法第六节家庭法与继承法第七节刑法第八节诉讼法第九节英国法的历史地位 英国概况 面积24 34万平方公里 是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 分英格兰 威尔士 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 人口6020万 2005年 首都伦敦 人口740万 第一节英国法概述 英国国旗 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 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 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 一 英国法的形成和发展 一 诺曼底征服之前的法律概况 5世纪 1066 1 最早居民为凯尔特人 Celts 公元1世纪 公元5世纪 罗马人入侵 主要适用罗马帝国的法律 2 公元5 11世纪 日耳曼人入侵 建立若干王国 主要适用的是盎格鲁 萨克逊人的法律 二 英国封建法律体系的形成 1066年至17世纪中叶 威廉入侵对英国法律史的影响 建立强大王权 重视中央集权 设立法院 实行巡回审判 逐渐形成普通法 实行领主制 但领主力量非常有限 为了对抗王权 领主与各阶级联合 王权相对强大 社会稳定 经济较早发展 形成上百个城市 导致工商业兴起 市民阶层形成 英国国会形成 导致制定法产生 14世纪开始 经济发展 普通法不足 制定法有限 产生了衡平法 1 普通法 CommonLaw 普通法的概念 普通法是指11世纪威廉征服大不列颠之后 设立王室法院 实行巡回审判制度 巡回法官在回到伦敦威斯敏斯特集中办案时 经互相磋商将各地分散的习惯法汇集在一起 逐渐形成的普遍适用于全国的法律体系 普通法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威廉征服和王室法院的设立 是普通法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巡回审判的实施 巡回法官的活动 是普通法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各地存在的分散的习惯 是普通法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中央集权的体制 是普通法形成和发展的保障 普通法的特点 以习惯法为基础 重具体 轻一般 重形式 轻内容 具有 程序先于权利 的特征 令状制度 普通法的救济方式非常有限 主要是 损害救济 表现形式为 判例 普通法的重要原则 普通法的主要原则是 遵循先例 原则 遵循先例 StareDecisis 衡平法 Equitylaw 衡平法的概念 是指13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关系复杂化 普通法逐渐不能满足需要 案件得不到公正处理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传统向国王提出申诉 由国王交给大法官 thechancellor 根据 公平 正义 原则加以处理 这种判例至15世纪前后逐渐形成与普通法并行的法律体系 衡平法形成的条件 13世纪 英国商品经济发展 社会关系复杂 普通法不适应形势需要 中央集权制度和王权的存在 是前提条件 大法官的活动 是衡平法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 衡平法的准则 根据 公平 正义 原则和法官的 自由心证 来审理案件衡平法的救济方法 p150 衡平法与普通法的关系联系 两者性质相同 都是封建法两者背景一样 都是以王权为依托调整范围相互补充当普通法与衡平法发生冲突时 衡平法优先 区别 3 制定法 StatuteLaw 制定法即成文法 是英国法的第三大渊源 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个人以明文制定并颁布实施的法律规范 19世纪法律改革以后 制定法数量大增 一些重要法律部门如社会法 劳动法等几乎完全是在制定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 欧洲联盟法 2 国会立法 3 委托立法 三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法的变化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 1 普通法和衡平法内容上得到充实 并被赋予资产阶级的含义 2 制定法地位提高 数量不断增多 但仍不如判例法 3 国会立法程序不断简化 委托立法不断增多 4 制定法在效力上高于判例法 但国会立法不再至高无上 二 英国法的三大渊源 普通法衡平法制定法 威廉公爵 中世纪英国最早最重要的制定法 是1215年的 大宪章 MaganCarta 大宪章共65条 其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国王与领主关系规定 第二部分为国王施政方针与程序规定 第三部分为国王与领主争端处理规定 按照大宪章的规定 国王要保障贵族和骑士的封建继承权 不得违例向封建主征收高额捐税 不得任意逮捕 监禁 放逐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 承认伦敦等城市的自治权 为了保证宪章不落空 由25名男爵组成一个委员会 对国王进行监督 如果宪章遭到破坏 封建领主有权以军事手段强迫国王履约 第二节宪法 一 宪法的渊源成文的宪法性法律 不成文宪法性惯例 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例 二 宪法的基本原则1 议会主权原则2 分权原则3 责任内阁制4 法治原则三 英国宪法的特点1 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具有极强的延续性2 内容很不确定3 英国宪法是柔性宪法 英国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 这里积聚了以往岁月的陈物遗迹 共和制 君主制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英国宪法被称为 近代宪法之母 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若干宪法性法律文件 1215年的 大宪章 MagnaCarta 1628年的 权利契约书 Petitionofrights 1679年的 人身保护法 HabeasCorpusAct 1689年的 权利法案 TheBillofRights 1701年的 王位继承法 TheActofSettlement 1911年和1949年的 议会法 ParliamentAct 议会制政体模型 议会 选民 首相 内阁 政府各部 国家元首 解散 请求解散议会 选举 倒阁 选举 领导 第三节财产法 略 一 财产的分类1 动产和不动产 2 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二 地产制1925年 英国颁布了 土地授予法 等6项财产立法 最终完成了对封建土地法的资本主义改造 地产权仅剩下两种 完全保有地产权 其中的不限嗣继承地产权 和租借地产权 同时 大大简化了土地转让手续 并规定了土地登记制度 将土地使用与转让置于政府管理和监督之下 三 信托制 信托制度 Trust 信托人将其一定的财产转移给受托人管理 而由第三人即受益人 享受收益的制度 它以当事人的信用为基础 故称信托 近代信托制源于中世纪的受益制 第四节契约法 一 契约的概念和要素1932年美国律师学会在 合同法重述 中所下的定义是 一个诺言或一系列的诺言 法律对违反这种诺言给予救济 或者在某种情况下 认为履行这种诺言乃是一种义务 这一定义近几十年来在英美广泛流行 二 英美契约的必备要素 1 当事人必须具有缔结契约的能力 2 必须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3 必须具备有效的对价 这是英美契约特有的要素 4 标的和格式必须合法 三 对价制度 consideration 1 什么是对价 所谓对价就是以自己的诺言去换取对方的诺言 就是一方为换取对方的诺言所付出的代价 或者说是为了使对方作出某些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而以自己对等的行为来作保证 2 对价的原则 1 对价无需相等 或者说对价无需等价 2 过去的对价无效 3 履行原有义务不能作为新诺言的对价 4 平内尔原则 5 不得自食其言原则 1 对价无需相等 或者说对价无需等价 这一原则在现代英国已有所动摇 因为可能会导致明显的不公平 2 过去的对价无效 按照一般原则 诺言之前的行动都是过去的对价 或者说 过去的对价即订立契约前已经履行的对价 3 履行原有义务不能作为新诺言的对价 4 平内尔原则 这是1884年 福克斯诉平内尔 一案确立的原则 即债权人同意用归还部分欠款的方法来抵销全部债务的许诺不受法律约束 因为债务人未对此许诺提供新的对价 所以债权人可以追索余款 5 不得自食其言原则 这是一项衡平法上的原则 指当一方以言辞或行动向另一方作出许诺 将放弃某项权利或承受某种损失 企图对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有所影响 一旦对方确信此诺言并按诺言采取了行动 许诺人就不得推翻自己的诺言 第五节侵权行为法 略 一 侵权行为的分类1 对财产的侵害 1 非法侵入土地 2 骚扰行为 3 非法侵害动产 4 非法处理动产 2 对人身的侵害 1 殴打和恐吓 2 非法拘禁 3 诋毁和诽谤 3 其他侵权行为 1 对婚姻的侵害 2 干涉商业关系的侵权行为 3 违反产品责任的侵权行为 4 精神折磨 三 侵权行为责任原则 1 过失责任原则 过失责任原则即 无过失 无责任 2 比较责任原则3 严格责任原则 无过失责任原则 第六节家庭法与继承法 1836年颁布的 婚姻法 改变了必须举行宗教仪式的规定 当事人可以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 也可选择在政府部门进行登记 由监督登记官经过法定程序发给结婚证书成立婚姻关系 1857年的 婚姻诉讼法 将婚姻案件的管辖权由教会法院移交给新设立的离婚法院 20世纪七 八十年代 逐渐实现了 无过错 离婚原则代替 过错 离婚原则 1938年的 家庭抚养法 引入了大陆法系的特留份制度 第七节刑法 一 英国是世界上至今没有颁布成文刑法典的国家之一 二 犯罪的种类1967年 刑事法令 颁布以前 普通法曾长期将犯罪划分为叛逆罪 重罪与轻罪 1967年 刑事法令 颁布后 这三种罪的划分被取消 代之以可起诉罪 可速决罪和既可起诉又可速决罪的新分类 三 刑罚 1998年 英国废除了死刑 1972年 刑事审判法 规定了 无偿劳动 这种刑罚 第八节诉讼法 一 法院组织现行英国法院组织从层次上可以分为高级法院和低级法院 从审理案件的性质上可以分为民事法院和刑事法院 1 高级法院和低级法院 1 高级法院包括上议院 最高法院和枢密院司法委员会 上议院是实际上的最高法院 是英国本土民刑事案件最高审级 高级法院包括上诉法院 高等法院和皇室刑事法院三个部分 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是英联邦某些成员国 殖民地 保护国和托管地法院的最高上诉审级 已经形同虚设 2 低级法院包括郡法院和治安法院 2 民事法院和刑事法院 1 民事法院系统由郡法院 高等法院 上诉法院民事分院和上议院组成 2 刑事法院系统由治安法院 皇家刑事法院 上诉法院刑事分院和上议院组成 英国的法院系统 民事 HouseofLords上议院 CourtofAppeal CivilDivision 上诉法院民事分院 CountyCourt郡法院 Magistrates Court治安法院 leapfrogappeal 飞越上诉 英国的法院系统 刑事 summaryoffense 可速决罪 HouseofLords上议院 Magistrates Court治安法院 HighCourtQueen sBenchDivision高等法院王座法院 CrownCourt皇家刑事法院 英国的法院系统 刑事indictableoffences 应予起诉罪 HouseofLords上议院 Magistrates Court治安法院 CourtofAppeal DivisionDivision 上诉法院刑事分庭 CrownCourt皇家刑事法院 Coroner sCourt 二 陪审制度1 英国是现代陪审制的发源地 1166年 陪审制正式确立下来 13 14世纪 陪审人从在讯问中的见证人地位逐渐演变成为裁判事实的陪审官 并且进一步发展确立了大 小陪审团制度 大陪审团负责起诉 决定是否对嫌疑人提出控诉 小陪审团负责审理 决定被告是否有罪 陪审的范围也扩大到较为重大的刑 民事案件 2 19世纪是英国陪审制度的发展时期 被认为是英国法律制度的荣耀 20世纪中叶 陪审制度出现了衰落的趋势 3 关于陪审制的争论赞成 陪审制曾被认为是保障个人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民主司法的最佳途径反对 脱离实际 办事拖拉僵化 增加审判成本 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 由于陪审员缺乏必要的知识而不能充分理解案件事实 或者不理解法官的指示 而且陪审员也可能为舆论或个人情感所左右尤其是他的裁决不提供理由 容易导致不公正 三 辩护制度1 英国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在司法上采取 纠问式 的诉讼制度 被告人没有辩护的可能 审判以秘密的书面形式进行 刑讯逼供被广泛采用 2 1836年威廉四世颁布法律 在形式上取消了对辩护的各种限制 规定不论任何案件的预审或审判 被告均享有辩护权 1 对抗制 又称 辩论制 即民事案件中的原 被告以及刑事案件中的公诉人和被告律师在法庭相互对抗 提出各自的证据 询问己方证人 盘问对方证人 并在此基础上相互辩论 2 律师制度 1679年 人身保护法 明文规定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原则 它使英国的律师辩护制度有了法律依据 出庭律师和事务律师 第九节英国法的历史地位 一 英国法的特点 1 英国法律没有成文法典 判例法是法律的主要渊源 2 遵循先例原则和判例汇编具有重要意义 3 英国法受罗马法的影响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 二 普通法系 1 普通法系是指以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邮政2025自贡市秋招数据库管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沥青路面车辆应急预案方案
- 中国邮政2025兴安盟秋招综合管理职能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泰州高港区中烟工业2025秋招安全工程师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邮政2025林芝市秋招金融业务类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邮政集团2025鸡西市秋招笔试特色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顶面基层处理施工方案
-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1
- 简单租赁合同范本
- 专业安全咨询方案
- 2025年上半年Skynet稳定币全景报告-CertiK
- 2024年北京大兴区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 【公路监理大纲】公路工程监理大纲(含桥隧工程)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山东卷)
- 小学健康教育二年级教案
- 2025-2030中国日用陶瓷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林业用地审批管理办法
- 校车司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 新安全生产法2025全文
- 2024版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思想政治必修4人教版-第三单元测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