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与政策调节机制 米德冲突 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案例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与政策调节机制 米德冲突 蒙代尔与斯旺的政策搭配 马歇尔与勒纳条件 J曲线效应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政策主张比较 3 第一节国际收支调节手段一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一 金本位制度下 货币 价格机制 4 顺差时的情况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贸易收支改善 5 二 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下 利率机制与收入机制 6 三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改善经常帐户 国际收支改善 7 二 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四种 8 需求调节政策 支出增减型政策 支出转换型政策 9 需求调节政策总结 支出增减型 Expenditure ChangingPolicy 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 来改变对外国商品 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 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支出转换型 Expenditure SwitchingPolicy 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 10 11 供给调节政策总结 1 目的 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 以此达到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 改善国际收支 2 特点 具有长期性 短期内难以有效 但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 12 资金融通政策 官方储备的使用 国际信贷便利的使用 13 资金融通政策 关键问题是什么时候使用融资政策 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临时性的 短期的冲击引起的 就可以用融资方法弥补 避免调整的痛苦 如果是由中长期因素导致的 那么就势必要运用其他政策进行调整 14 政策搭配 几对互为可替换的搭配 支出增减型与支出转换型政策 支出型政策与融资政策 支出增减型与供给型政策 15 各种类型政策的作用 16 例题 由预算赤字和货币宽松引起的货币性收支失衡 如何调整 各种方法的结果如何 方法一 减少预算赤字和收缩货币供应量 方法二 1 减少预算赤字和收缩货币供应量 2 资金融通 方法三 1 减少预算赤字和收缩货币供应量 2 货币贬值 17 第二节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 一 米德米德 doc冲突在固定汇率情况下 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 这样在开放经济的特定运行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得的情形 18 上表中只有第2 3种情况内外均衡是一致的 19 可见 在米德的分析中 内外均衡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下 失业增加同时经常账户逆差 或者通货膨胀同时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主要缺陷 米德只是针对固定汇率制度下分析 同时没有考虑资金流动对内外部均衡的影响 但是 浮动汇率制下也会出现许多与固定汇率制下相类似的内外均衡冲突现象 20 二 内外部矛盾的产生 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封闭条件下政府的主要目标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 开放条件下的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以固定汇率制下为例 国内经济条件的变化 如消费偏好改变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 实物型和金融型 投机性冲击 21 三 内外均衡矛盾政策调节的基本原理 1 丁伯根丁伯根 doc原则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 至少需要若干个有效的相互独立的政策工具 其政策含义 只运用支出增减政策调节支出总量的方法 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个目标是不够的 必须寻找新的政策工具 并进行合理配合 22 丁伯根原则在实现过程中的特点 假定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供决策当局集中控制 从而通过各种工具的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没有明确指出每种工具有无必要在调控中侧重于某一目标的实现 以上两个特点与实际情况不甚符合 于是蒙代尔提出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23 2 蒙代尔蒙代尔 doc的政策指派原则前提 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政策目标 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 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如何指派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 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24 推论 根据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他得出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 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 我们将这一政策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 政策搭配 25 四 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案例 26 横轴以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 纵轴以货币扩张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的原因 由于这两种政策都对国民收入和经常账户收支有同样的影响 27 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下 IB为内部平衡线 在IB线上国内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EB线为外部平衡线 在EB线上 国际收支平衡 28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内部不平衡状况外部不平衡状况政策搭配I高失业率国际收支逆差宽财紧货政策II高通涨率国际收支逆差紧财紧货政策III高通涨率国际收支顺差紧财宽货政策IV高失业率国际收支顺差宽财宽货政策 29 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策的搭配 斯旺模型 30 斯旺模型 斯旺图表明在一国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可以在不同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策力度下达到平衡 IB线称为内部平衡线 反映在这两种政策下配合下内部达到平衡 EB称为外部平衡线 反映在两种政策配合下外部达到平衡 O点是内外同时达到平衡的两种政策配合 31 IB线向下倾斜是由于货币贬值与国内支出增加对于国内经济目标具有类似作用 也就是货币贬值带来通货膨胀 而国内支出增加也会带来通货膨胀 相反地 货币升值会带来失业率上升 国内支出减少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 EB线向上倾斜是由于货币贬值与国内支出减少具有类似作用 也就是货币贬值将带来国际收支逆差的减少或顺差的增加 国内支出减少具有相同的作用 相反地 货币升值将带来国际收支逆差的增加或顺差的减少 国内支出的增加具有相同的作用 因此 IB线左边区域表明国内高失业率 IB线右边区域表明国内高通货膨胀 EB线左边区域表明国际收支顺差 EB线右边区域表明国际收支逆差 32 一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弹性论 1 弹性论 ElasticityApproach 的基本观点货币贬值通过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来影响本国进出口商品的数量 在一定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下 可以改善贸易收支 进而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第三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33 2 马歇尔 勒纳条件 Marshall LernerCondition 马歇尔 勒纳条件的研究内容 在什么条件下 货币贬值才能引起贸易收支的改善 马歇尔 勒纳条件的研究思路 1 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 2 由进出口商品单位价格变化引起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贸易差额 出口值 进口值出口值 出口商品单价 出口商品数量进口值 进口商品单价 进口商品数量 34 马歇尔 勒纳条件是指 货币贬值后 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即 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是 EM EX 1 35 36 马歇尔 勒纳条件隐含的假设 1 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值的影响 假设收入 商品价格等其它条件不变 2 假设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 3 贸易收支最初是平衡的 汇率变化很小 37 3 J曲线效应 贬值的时滞效应 当汇率变动后 进出口额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 既使在马歇尔 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 货币贬值也不会立即改善贸易收支 而会有一段时滞 在货币贬值后初期 贸易收支的逆差不仅不会缩小 反而会有所扩大 38 产生J曲线效应的原因 1 货币贬值以前签订的贸易合同较少受货币贬值的影响 2 货币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合同要受到时滞的影响 39 4 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 TermorTrade 的含义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 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指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 即 T Px Pm上式中 T代表贸易条件Px代表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Pm代表指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40 贸易条件的实质贸易条件表示的是一国货币贬值后对其实际资源的影响 贸易条件改善的前提条件SXSM EXEM 贸易条件恶化 SXSM EXEM 贸易条件改善 SXSM EXEM 贸易条件不变 在实际中贬值改善一国贸易条件的案例极为罕见 41 5 对弹性论的评价弹性论的理论贡献不仅指出了在纸币流通条件下 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调节国际收支 而且提出了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前提条件 弹性论的缺陷 1 只分析了货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忽略了对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影响 2 没有分析货币贬值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42 二 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 吸收论 AbsorptionApproach 1 吸收论的基本理论吸收论从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 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调节国际收支的相应政策主张 Y E C I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方程式 上式中Y E C I分别表示国民收入 国民支出 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Y C I X M 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方程式 X M Y C I 43 2 吸收论的政策主张根据上述理论公式 吸收论认为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的原因是总收入和总支出的不平衡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政策 若处于逆差 采用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同时运用支出转换型政策使进口减少的同时收入能增加 44 吸收论认为 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作用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1 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 这样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 出口才能扩大 否则贬值只会引起国内物价的上涨而不会引起国际收支的改善 2 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 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 即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 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 45 3 吸收论和弹性论的比较 46 三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 货币论 MonetaryApproach 1 货币论的假定前提条件 1 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2 从长期看 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产量 3 贸易商品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 从长期看 一国的物价水平接近世界市场 47 2 货币论的基本理论MS MDMD pf y I MS m D R MS D R 取货币乘数为1 MS MD D R 货币论的结论 1 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2 国际收支不平衡由国内货币供求不平衡引起 48 3 货币论的政策主张 1 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 2 由于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 国内货币政策就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3 货币贬值 关税政策及贸易与金融限制等政策只有在改变货币供求情况下 才影响国际收支 49 4 货币论对贬值效应的分析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 取决于贬值时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是否增加 因为 R MD D如果D与MD同时增加 贬值便不能改变国际收支逆差 如果D的增加大于MD的增加 甚至可能恶化国际收支 5 对货币论的评价 50 四 国际收支调节的结构分析法 结构论 1 结构论的基本理论 1 结构论认为 货币论 吸收论都是从需求角度提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 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方面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