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高考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专题训练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一、单项选择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读图完成12题。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A.山前冲积扇B.河漫滩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C.河口三角洲D.山间盆地2.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横沙丘;纵沙丘;抛物型沙丘;无沙丘A.B.C.D.1A2D【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脚,山上的冰雪融水是当地绿洲的灌溉水源,因此在山脚冲积扇地区除水源充足外,地形、土壤条件均较好,是当地人口、农业的集中分布区。第2题,该地区北部,气候更干旱,风沙危害更严重,植被覆盖率更低,更接近内陆地区的沙漠,沙源供给更充足。故当地应以横沙丘和抛物型沙丘为主。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读图,回答34题。3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地下水C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D居延海的湖泊水4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3.C4.C【解析】第3题,西北内陆地区水源的补给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第4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每年东非高原上几十万头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发生周期性的大迁徙。下图为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造成东非高原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壳的运动C水循环运动D地球的公转6近几十年来,东非高原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C城市扩大,非农用地增加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5.D6.A【解析】第5题,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5-10月北半球雨季,11-次年5月南半球雨季。热带草原高温干旱季节十分明显和漫长,而非洲热带草原刚好被赤道分布在南北两个半球。一般动物都需要水,和充足的食物来源,野生动物的周期性大迁徒,主要是追随着热带草原的降雨季节而带来丰富的食物。七八月份是向北半球迁徙。第6题,近几十年来,非洲人口增长迅速,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致土地退化加剧,荒漠化加剧。读“世界某地区一古城遗址分布及其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据此回答78题。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滑坡、泥石流频发火山喷发人口增长过快过度使用水资源ABCD8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测历史上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是A甲B乙C丙D丁7B8B【解析】第7题,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古城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的绿洲,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类过度使用水资源,造成水源枯竭绿洲消失,导致古城消失。第8题,在干旱地区,水草最丰美的地区即水源丰富,河水径流量大,流水作用显著,沉积颗粒物最大,乙沉积物颗粒最大。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910题。9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 水分 C 坡度 D 温度1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9B10C【解析】第9题,图示地区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水量小且出现季节性断流现象,水分条件差,限制了农业发展。第10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甲地位于上游,乙地的引水灌溉对其没有影响,乙地大规模引水灌溉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丙丁地位于下游地段,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1113题:11湿润系数可能指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process vt. 加工;处理12材料中提及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土壤退化过程 土地退化过程 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荒漠化过程westward adv. 向西A B C D13.在我国,与湿润系数空间分布规律最接近的是A人口密度 B植被密度 C交通线密度 D湖泊密度11B12D 13B【解析】第11题,根据图中数值的大小和变化趋势,我国东部地区湿润系数大,西北地区湿润系数小。我国越往西北地区降水量越来越少,而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判断,湿润系数不是指降水量,而应该是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之比。第12题,根据题目叙述: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所以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更属于土地退化。再根据荒漠化过程过程也是指土地的退化过程。第13题,由图可知,湿润系数较大的地方,年降水量较多,植被覆盖率也较高。二、综合题project n. 项目;工程;规划14.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M、N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原因。(3)提出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答案】(1)M地降水量小,N地降水量大。depend on 依靠;依赖原因:M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N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等。submit vt. 递交;呈递(文件等)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农垦活动等。(3)措施: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Clancy n. 克兰西(男名)理由: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灾害,增加土壤水分,防治土地荒漠化;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持续利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解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1月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等知识。第(1)题,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地形、洋流、大气运动、海陆位置等。根据地理位置可推断,影响该区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地形,M、N两地分别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第(2) 题,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短期内的变化应重点考虑人为原因。第(3) 题,治理措施应根据原因提出,特别是人为原因。而理由的阐述应考虑该措施的作用。troublesome adj. 带来麻烦的;使人心烦的15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左图M地附近有 20 多万亩沙丘。材料二鄱阳湖附近的水系和鄱阳湖南部资源、交通等示意图care about 关心;忧虑;惦念材料三 2019 年 11 月,位于 M 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M地大风日数多。仅2019年1月,4 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到4.8天。(l)左图中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为冬季,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2)简述左图中 M 地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P 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bay n. 海湾【答案】(1)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边的泥沙出露,形成沙源;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风力强劲(或大风日数多)。(2)M地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建设;以沙地为主,地租水平低,成本较低;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horrible adj. 可怕的;恐怖的(3)靠近鄱阳湖,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水电丰富,能源充足;铜矿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解析】第(1)题,材料一提示“天漠”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那就从沙源和风力来分析,鄱阳湖附近属于季风区,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强,冬季降水少,气候干燥,所以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是冬季;形成的条件:从沙源看,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边的泥沙出露,形成沙源;从风力来分析,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第(2)题,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要从资然本身的状况、地形、土地成本、市场需求、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归纳其优势。M地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风力资源丰富;地处鄱阳湖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大型风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国外贸协议书时间
- 协议书履约保证金
- 签协议书需要什么
- 宅基地赠与协议书范本
- 赠险协议书模板
- 红人电子协议书
- 合作股权分配协议书
- 分家协议书单方能反晦
- 2025YY公司行政人员劳动合同
- 木结构耐久性分析-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公开招聘区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1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新高考Ⅰ卷英语真题(原卷+答案)
- 2025山东东营公安招录辅警39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临聘人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考语文 热点04 现代文阅读II之理论与文本互证类题(解析版)
-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采购合同模板
- 外贸会计自学课件
- 2025年中小学《国庆节、中秋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提示
- 致敬 9.3:一场阅兵一部民族精神史诗
- (完整版)室外散水专项方案
- 智能物流行业智能化运输装备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