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中国古代诗歌整体鉴赏 春暮西园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 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考题1 解析 本题出题灵活 要求考生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自由选择赏析的角度 体现了题目的高度开放性 这也意味着考生在鉴赏诗歌时可以从诗歌的语言 表达技巧 形象刻画 情感抒发等角度自由寻找突破口 它不再是 问什么答什么 而是 想什么答什么 给了考生答题的充分自主权 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考题 在回答时要有得分点意识 想方设法挖掘得分点 最好采用总分结构 条分缕析 考题1 参考答案 答题角度提示 1 从语言的角度 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 也可抓住 满 过 知 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2 从形象的角度 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 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 动静皆备的特色 3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 可分析白描 渲染 衬托等艺术手法 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4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 可分析作者对 春暮 的态度 也可评价末句暗合 西园 的用意 考题1 参考答案 示例1 这是一首写景诗 在写景状物上具备动静皆备 虚实相生的特点 首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 芳草萋萋的西园春景 在阳光照耀之下 西园美丽而平静 而结句写到蜂来蝶往 给平静的西园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活力 可谓动静结合 考题1 参考答案 示例1 第三句 知是人家花落尽 花落尽 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知 字表明 花落尽 只是作者的推测 是虚写 而结句则为作者的眼前实景 也是作者做出推测的理由和依据 可谓虚实结合 全诗意象动静皆备 写景虚实相生 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考题1 参考答案 示例2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通畅流转 用词精当 其中尤以 满 过 知 三字最为精妙 首句 绿池芳草满晴波 晴波 即阳光 满 字则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暮春时节雨水较多 难得的旭日普照的春景让作者满心喜悦 考题1 参考答案 示例2 次句 春色都从雨里过 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 而一个 过 字点出时令已至春暮 一切美好的春景也行将在绵绵春雨中成为过去 留恋惋惜之情油然而生 三句 知是人家花落尽 花落尽 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前面著一 知 字 则表明 花落尽 乃是作者的推测 此处虚写使文章意兴盎然 充满生活的情趣 且顺利引出下句作者作此推测的依据 考题1 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 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 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 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 秋将暮 1 简析 隔 字的双重意蕴 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考题2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属于炼字型题目 题目已经提示此字有两层含义 表层意思即句中写景之意 很容易答出 要答出深层含义 首先要知景语皆情语 往情感方面揣测 其次 应秉持 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 的原则 放在全词中理解 隔 隔断 阻隔之意 诗人身处江水之西 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 同时 也是自身被阻隔 而回不到江东 一语双关 表达了对江东的留恋之情 考题2 解析 2 本题明确要求 从虚实关系的角度 进行分析 考查了诗歌的表达技巧 同时也考查了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这首词上下两片均是前两句写实 后两句写虚 起到以虚衬实的作用 我们可以联系原词的相关句子 分别从虚和实的角度分析 再结合词人所抒发的情感作答 考题2 参考答案 1 客观 视觉的阻隔 江水 烟树隔断归路 主观 情感的阻隔 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考题2 参考答案 2 答案一 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 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 想象 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答案二 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 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 想象 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考题2 绝句陈师道书当快意读易尽 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 好怀百岁几回开 1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本诗中的 此 字指代哪两件事 为什么诗人只选取这两件事来写 2 宋诗重理趣 请说说本诗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 考题3 解析 1 这道诗歌鉴赏题出题比较灵活 更加注重诗歌的整体阅读 出题不再局限于语言 形象 技巧 情感 而是根据诗歌的内容灵活设置题目 此 字指代的两件事比较容易寻找 指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内容 读起来感到快意的书容易读完 志同道合的好友相约偏偏不来 诗人着意选择这两件事来谈 自有其用意 因为读书 会友是文人日常交往的重要主题 所以用这两件典型之事来作为代表 考题3 参考答案 1 此 字指代前两句语意 读起来感到快意的书容易读完 好友相约却偏偏不来 或答 书当快意 时 偏偏 读易尽 而 客有可人 时 偏偏又 期不来 诗人之所以只选取这两件事来写 是因为 读书 交友历来是文人士子日常生活中最平常而最有意义的事情 或答 典型事例 以小见大 考题3 解析 2 这道题探究诗歌表达的思想情趣 道理不难把握 在题干的引导下 明确宋诗重在理趣的阐发 比如朱熹的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就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它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考题3 解析 2 本诗通过写读一本喜欢的书总会感觉很快就读完 期望见到的人却总也等不来 引出感慨 这个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事与愿违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偿所愿 所以作者的心境是一种无奈的心境 蕴含了人生事事难以尽如人意的道理 考题3 参考答案 2人生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或 人生难得有多少 开怀 的事情 或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考题3 选材方面 古诗鉴赏的选材 近几年仍然以唐诗 宋诗 宋词为主 2010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诗词鉴赏题涉及唐宋诗词的有13套 2011年17套试题有12套以唐宋诗词为鉴赏材料 因为唐宋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 无论是内容 还是表达技巧都达到了诗词艺术的巅峰 因此它们往往成为命题首选 但随着自主命题省份的增加 选材范围也渐有拓宽 近几年 元曲及明清作家的一些诗作渐入命题范围 且有迅速加大的趋势 这一点考生要尤其注意 内容方面 古诗鉴赏的考查中 篇幅短小但蕴涵哲理 脍炙人口的诗歌仍将会成为命题人的首选 从风格看 清丽淡雅且情景交融式的作品还将会占据主流 尤其是那些包含名言警句的短小精悍的抒情诗和充满理趣的山水田园诗 送别诗将仍是出题的热点 形式方面 在古诗鉴赏的题型设置上 简答题仍为主要题型 部分试题会将诗话 评论 评点等中国传统文论形式以及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与诗歌鉴赏试题有机结合 另外 为了使诗歌考查回归 诗无达诂 的传统理念 使考查更为合理 更为全面 更能考出考生的个性化的赏析能力 开放性试题将会有所增加 由一元答案转向多元阐释 对于古代诗歌鉴赏新课标在 课程目标 的 必修课程 部分中指出 要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而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 1 鉴赏其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1 读标题 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 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 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 它可能揭示跟诗作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 如王维 秋夜独坐 中的 秋夜 周弼 夜深 中的 夜 它可能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所涉及的主体或重点 如苏轼的 海棠 白居易的 惜牡丹花 它可能直接点明情感 如辛弃疾的 鹧鸪天 送人 一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2 读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 思想 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风格等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比如 创作风格方面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一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3 读内容 鉴赏古代诗歌 我们要通过对诗句 文辞的准确解读 来窥见作品的意旨和作者的情感 而要准确解读诗句 文辞 我们就必须认真研读诗歌中的意象 体悟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意象就是诗歌作品中凝聚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形象 这一艺术形象 即诗人所写之 景 所咏之 物 不外乎这几类 人物形象 包括英雄 亲属 名流 友人等 自然形象 包括植物 动物 地名 风物等 音乐曲调形象等 典型意象如杜鹃 杜宇 子规 啼血 不如归去 纯洁 失意 哀怨 悲凉思归等 孔雀徘徊 鸳鸯戏水 恋偶 和美自在 幸福美满 鸿雁迁徙 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 鸿雁传书 寄托情思 充满浪漫色彩 典型意象杨花 柳絮 飞蓬 浮萍 身世飘零 萧瑟悲凉 感伤离别等 燕子 历史变迁 今非昔比 物是人非的兴亡 除了意象的 普遍性 我们也要注意意象用法的 特殊性 一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4 读技巧 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 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 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1 抒情技巧 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 物 抒情 借人 物 言志 另外 还有融情于景 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一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2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创作方法 赋 比 兴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抒情 议论 构思技巧 以动写静 乐景写哀 虚实结合 小中见大 点面结合 想象联想 象征寄托等 3 用典 鉴赏诗歌的用典 主要应明确两点 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用典的作用 一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5 读关键词 诗歌中 意象名词或前或后的动词或形容词往往是关键词 抓住这些词 对于理解意象 把握情感很有帮助 6 读注释 命题人往往有意识地添加注释 注释有时交代了诗作的写作背景 暗示了本诗的思想内容 课时训练 一 一 浣溪沙 明 刘基 1 这首词写的是怎样的景象 2 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 课时训练 一 一 浣溪沙 明 刘基 参考答案 1 作者所见春季 春天 一天傍晚 黄昏或夕阳西下 的农村景象 2 表现手法 采用逆转反衬手法 上阕写乐景 下阕写哀景 采用白描手法 简洁勾勒 采用反诘手法 描写议论结合 篇末点明题旨 课时训练 一 一 浣溪沙 明 刘基 参考答案 作者情感 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 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 课时训练 一 二 双调 水仙子 游越福王 府 乔吉 1 这首曲似乎全在写景 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联系曲的内容作答 2 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课时训练 一 二 双调 水仙子 游越福王 府 乔吉 参考答案 1 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 南宋繁华不再的哀叹之情 这种感情主要通过景物表现出来 情寓景中 情景交融 乱云 老树 夕阳均沾染了深沉的故国情怀 将作者胸中的 悲国情 化作了眼前的 衰败景 让人体味到诗人的悲伤情感 课时训练 一 二 双调 水仙子 游越福王 府 乔吉 参考答案 2 对比 将昔日的笙歌梦 罗绮香 铺锦池 流杯亭等与现实中的蒺藜沙 野菜花 乱云老树夕阳 荒甃 破瓦等作了鲜明的对比 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从而鲜明形象地突出体现了昔盛今衰的景象 表现了深沉的兴亡之感和故国哀思 或黍离之悲 课时训练 一 三 山行 杜牧 长相思 李煜 1 两首诗词都写到 枫叶 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 为什么 请简要说明 2 请简要分析李煜 长相思 的下片 菊花开 菊花残 两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训练 一 三 山行 杜牧 长相思 李煜 参考答案 1 不同 杜诗用春天的 二月花 来比枫叶 一扫常见的凄凉暗淡 透露出欣喜昂扬之情 李词通过 枫叶丹 来写秋之深 从而表现相思之愁苦 课时训练 一 三 山行 杜牧 长相思 李煜 参考答案 2 菊花开 菊花残 点明时令是秋季 抒情主人公从花开等到花残 表明相思之久 用 花残 二字渲染萧瑟冷清的气氛 衬托主人公极其愁苦的心情 课时训练 一 四 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一 黄庭坚 1 请从画境 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2 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 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 这 太过 太夸张了 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课时训练 一 四 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一 黄庭坚 参考答案 1 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 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 天上掠过归雁 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 望着归雁 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 突然 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 这是一幅画 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做真景了 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 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课时训练 一 四 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一 黄庭坚 参考答案 2 不恰当 表面看 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 但其实十分高妙 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 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 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 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课时训练 二 一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2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课时训练 二 一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参考答案 1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 不见春草 只见古碑 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 眼前一片荒凉 于是 不堪回首 之情油然而生 课时训练 二 一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参考答案 2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的手法 借泾水 春草 古碑 苍山 残阳 绿树 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 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 在情景处理上 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课时训练 二 二 春生 白居易 1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 春生 从全诗看 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 课时训练 二 二 春生 白居易 参考答案 1 和风 啼鸟 河畔草 树头花 乐景写哀情 反衬 2 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 以拟人手法虚写 想象 春天到了自己家乡 到处找 我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包容与技术-洞察及研究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云计算促进产业协同-洞察及研究
- 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部门网络安全员培训内容课件
- 部门安全培训台账课件
- 车险档案管理培训课件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原料药供应链溯源体系构建
- 基于DFT计算的电子云密度分布与生物毒性相关性研究
- 国际标准碎片化背景下交直流传感器互操作协议的跨域协同路径
- 餐饮行业餐饮品牌建设推广方案
- 物业6S目视化管理
- 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除氧器安装施工方案
- 《烟草专卖法》知识学习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规范信访基础业务培训
- 工地试验室作业指导书(公路水运)
- 2024光热电站化盐操作标准
- 三秦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 储粮机械通风时机判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