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教学分析主备教学分析: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词语盘点和一个语文园地三大板块,重点学习课文和语文园地的有关知识。“课文”是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由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和小木偶的故事四篇课文组成。巨人的花园让我们体会到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幸福是什么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去年的树歌颂了树和鸟儿真挚的感情,赞颂了鸟儿珍视友谊、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小木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多种本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目标: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生字。通过课文内容和体裁,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能力。“词语盘点”通过对本单元重点词语进行盘点、归纳、分类,让学生能正确读写词语,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口语交际、习作”让学生在讲童话、演童话、写童话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各课文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写童话的方法。 2、读懂童话故事,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1、体验童话故事带来的乐趣,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2、写童话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学情分析: 每个孩子都喜欢看童话、讲童话,对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童话伴随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学生在阅读大量童话故事时,对童话故事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更能感受到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也能掌握编写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学生在编写的童话要讲明一个道理或有所启发,要学会写作前打腹稿,围绕中心来编写一个圆满的故事,本班学生需要学会丰富故事情节、内容,有条理地编写故事。教学策略:1、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策略,按目标内容实践的思路组织教学。2、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3、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教学时间:9 巨人的花园 3课时10 幸福是什么 2课时11 去年的树 3课时12 小木偶的故事 2课时语文园地三 5课时第三单元测试 2课时 共计 18课时9 巨人的花园学校:班级: 四年级 269 班人数:42人课题:9.巨人的花园课时:3课时执教:日期:2011年 10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德画面。3、了解童话的写作特点。4、通过学生的自我感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读懂课文内容。5、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的道理。二、设计依据: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对巨人的花园在有无孩子的情况下呈现两种不同景观的描写,告诉人们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也会感到快乐。(1、2自然段):写巨人的漂亮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地笑声。(3-6自然段):写巨人将孩子们从花园里赶出后,花园立刻变得寒冷、荒凉。(711自然段):写巨人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将花园还给孩子们,自己感到无比幸福。2、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行动上和心理上得变化。3、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通过朗读,体会这篇童话的表达上得突出特点。4、学情分析:本班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师的精心引导,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 5、提升点: 、理解童话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第一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分钟一、情景导入1、 情景:播放多媒体课件。2、 过渡:出示句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3、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板书:巨人的花园)1、围绕这个中心句质疑。学生跟随情景朗读,细细地品读课文。情景播放,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15分分钟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检查自学。(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1、学生自主读书。2、 同桌交流;3、 齐读生字新词;4、 全班交流;5、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学生字词,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5分钟三、再读课文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读通顺流利。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1、朗读课文。 2、回答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为学课文作准备。10分钟5分钟四、指导书写五、小结1、出示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2、你能用这些生字组成和课文中不一样的词吗?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允、添。小结学会的学习生字词的方法1、 书写练习。2、 抄写生字。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给生字组词,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2遍,扩词3个。2朗读课文。3读课外书,记录书名、阅读时间。第二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分钟(一)复习回顾1、听写生字词。2、分段朗读课文。读词复习词语,巩固基础20分钟(二)朗读感悟1、 让学生自读故事,分别画出巨人回来前、巨人回来后、巨人醒悟后花园里的情景。2、 交流巨人回来前和回来后的句子。指名分别读这些句子。(1)回来前的句子。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地笑声。指名读、齐读。(2)回来后的句子,请同学们把惨状读出来。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指名读、指名评,再指名读、齐读。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巨人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生气地把孩子们赶跑了,请同学们找出巨人赶孩子时说的话。(1)读一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话时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时可能是什么样子?他得动作、神情如何?(2)根据学生的想象,指导学生分组比赛读这三句话,再指名做动作。(3)读了这三句话有什么感受呢?体会中心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4、默读第8自然段。当巨人把孩子们赶走时,在桃树下有一个小男孩却没有跑。想象一下: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可能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巨人听了小男孩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呢?5、读剩下的部分。画出巨人醒悟后的句子,指导学生体会巨人当时的心情。指导读。6、读了这篇童话后你有什么体会或发现。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中心句。学生分角色朗读巨人回来前、巨人回来后、巨人醒悟后三个部分2、学生边默读,边画批3、 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5、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5、自由读学生回答画出描写花园不同情景的句子,进行比较和感受。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悟花园的美。从读中体会到花园里的冷。通过朗读巨人说得这句话,进行想象,并感悟巨人的任性和冷酷。通过想象,明白巨人回心转意的原因。体会巨人的心情变化。自由谈体会,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12分钟三、拓展练习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再次体会,可以几个人表演,也可以与同学就哪个人展开评论。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1、 学生表演2、抄写句子3、在课下搜集自己喜欢的童话。培养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5分钟四、谈学习体会1、 小结学生表现。谈学习体会布置作业:学生针对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9巨人的花园 分享冬春 (孩子) 第三课时(整合练习)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5分钟生字词的复习升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字、词) 充y( ) 围qing( )xn( )斥 cn k( ) Nng( )固 f( )盖 增tin( ) yn x( )二、辨字组词 牌() 舔()折()吮() 碑( )添() 拆()允() 愉() 酷()喧()唤() 偷() 浩() 宣()换()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喧闹() 叱责() 凝视() 、反义词: 喧闹()冷酷()破损() 四、词语巧搭配 ()的鲜花()的阳光()的笑声 ()的寒风()的雪花()的树叶 增添()感到()绽开()五、 积累描写巨人花园的词语 1、美丽的花园2、荒凉的花园 六、学了这个童话故事,我知道了( ),从中我悟到一个道理:( )。提高题。 1想一想,该填什么词 专心地看叫 视盯着一个地方看叫视 抬头向上看叫 视 低头向下看叫 视 直直地朝前看叫视2修枝剪叶(缩句) 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 孩子们在花园里愉快地游戏着。 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的乐园。 3写话。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勇敢的小男孩和大方、知错能改的巨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播放小步舞曲音乐)我想对小男孩说:“ 。”我想对巨人说:“ 。看拼音写字、词填写近义词、反义词 积累词语准确运用词语缩句练习口语交际练习通过字词的练习,检查学生对于生字音、形、意的掌握情况。升华对文章的理解,口语练习。10分钟口语练习拓展题1把巨人的花园这个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别人听。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3.阅读天地紫丁香五月的花园里,飘荡着紫丁香浓烈的香味。小蜜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香得浑身发颤,轻纱般的翅膀都跟着抖起来。“嘿,真香!香得叫人心醉!丁香花真好呀!”“你可别太独断了!”小蝴蝶摆动着两根触须说,“你没瞧见,玫瑰花谱进了歌曲,多艳丽!还有秋菊,又清香,又俊逸!就别提牡丹多动人了!”“可是,谁都比不上紫丁香!”“紫丁香有什么!看看她的小模样吧!小脸蛋多晦气。”小蝴蝶一口咬定。小蜜蜂沉默了,仿佛有点伤心呢。“你怎么不讲话了?”小蝴蝶像打胜仗似的,*着腰问道。“像你这样不近情理,我讲什么呢?”小蜜蜂痛苦地摇摇脑袋,“你为什么只看外表?即使只看外表,丁香花也绝不像你讲的那样!”蝴蝶瞪起了眼睛:“那么,你喜欢丁香花又有什么根据呢?”小蜜蜂摘下一片丁香花的叶子,说:“为了酿出沁人肺腑的芳香,丁香花把苦味全留给自己了。你尝尝她的叶子,她的汁多么苦啊!”“把苦味留给自己,把芬芳献给大家,这样美丽的花,这样美丽的心灵,难道不是最值得称赞的吗!”、用“”画出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文中把紫丁香与对比,突出小蜜蜂对紫丁香的喜爱。复述故事学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培养孩子复述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能找到文章的中心句以及悟出短文蕴含的道理。5分钟总结检查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表扬书写工整、正确率高的学生。鼓励学 生 课后反思:教学中拓展性阅读文本,让学生有许多想象的空间,比如巨人赶孩子们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但他没有说出来,又比如当巨人看到小男孩这种眼神后,他心里火辣辣的,那为什么火辣辣的,也没有写出来,这时我就安排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表达的能力,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对比感悟,这时再出示重点句,学生对重点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课的最后,链接本文的作者王尔德,名人档案。拓展作业,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学生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0 幸福是什么学校:班级: 四 年级 269 班人数:42 人课题:10.幸福是什么 课时:2 课时执教:日期: 2011年10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孩子们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二、设计依据:1、教材分析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2、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3、提升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幸福。 第一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分钟一、唱歌导入,揭示课题。1、带领学生齐唱幸福拍手歌,在热烈的气氛中提问:幸福到底是什么呢?2、揭题,导入:对于幸福,大家都有着各自的理解,你们所说的幸福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呢?让我们从一篇童话故事中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1、唱歌,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2、读题,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幸福是什么”初步感知对幸福的理解。 由歌激趣,引出对幸福的思考。10分钟二、快速读文,理解大意。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2、请多名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并要其他学生从完整性方面做出评价。3、提问:这三个青年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1、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字词,感知大意。2、复述故事,注意叙述的完整性。互相作评。3、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多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本文情节简单,学生完全可独立掌握,不必按照起因、发展等顺序来分段学习。25分钟三、编故事,深化理解。1、指导阅读:三个青年经过十年的磨练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弄明白的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划出来。2、组织学生编童话故事:想象这三个青年在这十年中发生的故事,说说他们为什么会感到幸福。1、 划句子,读课文,交流,梳理三个青年的经历:第一个:学做医生,为人治病;第二个:勤恳工作,对人有用;第三个;耕地种麦,养活多人。2、 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编出动人的故事。 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相去太远,使得学生无法由文字中去体会;编故事的环节会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情节,从而感受到幸福所在。3分钟四、联系实际,体会幸福。1、组织谈话:在现实生活中,非典期间的白衣天使,舍身为民的警察,还有那些默默地工作着的清洁工人,他们难道不也和那三个青年一样幸福着吗?谁能结合生活实际,为我们谈谈这方面的情况?2、组织讨论:除了做对他人有益的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幸福?3、启发思考: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幸福的含义;现在我想问大家一句,你们感到幸福吗? 1、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实际,也可以讨论社会上一些损人利已的现象,以加深对于幸福的认识。2、根据课前搜集的名言和他人对幸福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看法,领悟到幸福的多元化。3、说出心中的真实感受,互相启迪,互相点拨,努力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人。 对幸福的理解,学生的认识可能不一样,不必强求学生接受某种观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事例,通过对具体可感的形象的分析,来明白幸福的道理。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外书,摘抄好词佳句或写感想。板书: 10幸福是什么 第一个青年:学做医生,为人治病第二个青年:勤恳工作,对人有用 劳动 给予 对他人的有益第三个青年:耕地种麦,养活多人第二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分钟读音练习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铁锹(qiao qiu)枝杈(chai cha) 清澈(zhe che) 砌(qie qi)好 诧(cha zhai)异 耕(geng gen)地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纠正错误读音5分钟字词练习。一、填上“的、地、得”。深深( )水沟 跑过( )痕迹小鸟( )爪印 快乐( )喊道勤恳( )工作兴奋( )很 清澈( )泉水 诧异( )看看学生练习 正确地运用“的、地、得”。 。10分钟判断。二、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不对的打“”。1作者能写出一位神奇、美丽、善良、谦虚的智慧女儿,靠的是观察能力强。( )2作者能写出一位神奇、美丽、善良、谦虚的智慧女儿,表现了很强的想象能力。( )3幸福是什么是一个童话故事。( )4文中“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5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6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7幸福是什么呢?吃得好,穿得漂亮,有钱花,这就是幸福。( )学生练习。检查学文后是否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10分钟读课文,填空。三、读课文,填空。1、三个牧童在神奇姑娘的引导下,经过劳动实践,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是:( )。2、你填的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3、那位神奇姑娘称为“智慧的女儿”其原因是:( )学生练习12分钟四、阅读片段,完成练习第二天,他们带着锄头和铁锹到树林里去清理那口老泉。他们疏通泉眼,把堵在泉口的小树杈和烂在水里的树叶挖开。清泉从一层泡沫下面流出来,流到一个有沙底的小潭里。三个小孩看见泉水流出来,又快乐又兴奋。1这段话中,描写三个小孩的动作的词有( )。2当三个小孩看见泉水流出来时,他们的心情是( )。3从后文我知道了,这三个小孩之所以去清理那口清泉是因为( )。 4.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幸福是(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布置作业:读课外书,摘抄好词佳句或写感想。课后反思: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仅仅从三个青年自己的叙述中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想象这里面具体的故事,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如果此时结束这一学习环节,表面看学生似乎把课文的内容已经读懂了,但实际上,这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去太远,孩子们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相机抛出了一个问题:这三个青年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孩子们一听,楞住了。他们可能从来没想过这样的问题。我于是引导他们:想象他们在这十年中发生的故事。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学生根据自己原来的经验和课外书上获得的知识,展开再想象,编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引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事迹。在他们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11 去年的树学校:班级: 四年级 269 班人数:42人课题:11.去年的树课时:3课时执教:日期:2011年10月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字词。2、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对话。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4、对“遵守诺言,珍惜友情”有初步体会。二、设计依据:1、教材分析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它们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诉它,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鸟向门先生打听树的去处,大门告诉它,树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鸟向小姑娘打听,小姑娘告诉它,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火。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读罢此文,鸟儿对树的那种浓浓深情便跃入脑间,挥之不去。本文属拟人体童话。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特别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这也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难点。2、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3、教学难点: 感受小鸟与大树间的深厚情谊,对“诚信”有初步认识。4、学情分析:学生是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对这样一篇童话故事能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是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体会文章表达方法。 5、提升点: 、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第一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分钟一、描绘画面,导入课文。1、播放音乐,引导想象: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树枝上为大树动情地歌唱,大树摇曳着他茂盛的枝条忘我地倾听着。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呀!2、导入:刚才的画面是一个童话故事的开端,这美好的情景能维持下去吗?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这只小鸟和这棵茂盛的大树的故事吧。(板书课题)1、闭上眼睛,听音乐,随教师的言语想象画面。2、读课题,饶有兴趣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先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景象,然后以一句“这美好的情景能维持下去吗”激发发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10分钟二、初读交流,确立学习方法。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2、鼓励质疑,谈读后感。3、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第一次与课文接触,就有那么多的感想和收获。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大家发现没有,它是以什么为主的?4、指导找出文中的四处对话,作相应板书。点明课文的学习将针对这四组对话展开。5、明确学习方法:既然这篇文章是以对话为主,我们就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学习本文。1、读课文,尽情地与课文交流对话。2、提出问题,说出感受。3、思考后问答:本文是以对话为主的。4、快速读文,找出四组对话。 5、了解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确立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心里有底。10分钟三、研读第一组对话。1、指导朗读:树和小鸟是一对相依相偎的好朋友,可是冬天的来临使得小鸟不得不离开她的朋友到南方去过冬。大家想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得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她们的对话用怎样的语调读出来呢?2、鼓励一组学生表演给大家看。3、询问扮作小鸟的学生:你读那句“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非常坚定。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4、鼓励朗读: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对好朋友那无比浓厚的感情。现在,让男孩子来读大树,女孩子读小鸟,请读出那浓浓的惜别之情和小鸟对大树承诺的坚定。1、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联系分角色朗读第一组对话。2、在班上演出第一组对话。3、说出自己的理由,由“一定”一词体会“承诺”的坚定。4、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一组对话,同时猜测后文的发展。读中激趣,读中悟情,读中感知。15分钟四、知道学习后三组对话。1、激情,知道朗读:大树和小鸟就这样怀着对来年的憧憬分开了。第二年春天,当小鸟从南方飞回来找大树履行承诺时,却不见了大树的踪影。她着急地四处打听,分别与树根、大门和小女孩进行了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这三组对话。2、指名一组学生表演这三组对话,组织评议。3、指导学生朗读小鸟的三句问话,直至读出焦急和担忧的语气。4、将学生分四人一组,选其中一组作小鸟,“飞”到其他各组旁问话,其他组充当配角与其配合朗读。1、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揣摩角色心情,分组自由练读。2、一组学生分角色朗读三组对话,其他学生从正反面给予评价,提出具体意见。3、练读,读出焦急和担心。4、在教师哦指导下进行表演,进一步体会小鸟四处寻友的焦急心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角色扮演,将自己全身心地融入到故事中,从而对小鸟的焦急和那浓浓的友情有更深的感触。第二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5分钟1、朗读、想象,感悟主题。1、指导朗读:经过一番寻找,小鸟最终只见到了大树用身体点燃的灯火。她面对着灯火,会事怎样一种反应呢?2、让学生就这三段提问,说出感想。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两个问题: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要唱去年唱过的歌?鸟儿为什么要两次盯着灯火看一会儿?3、指导朗读:从大家刚才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大家真正地体会到了小鸟的这种神情。现在,你们就是那只小鸟,你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好朋友大树。此刻,让我们一起来读吧,“我睁大眼睛”4、启发想象:这只可爱的小鸟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想说什么?她要走时,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还想说什么?5、小结:在履行了承诺以后小鸟带着淡淡的忧伤飞走了。可是她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情意,留下了世上最宝贵的东西诚信。(板书:诚信)1、齐读课文最后三段。2、就这部分内容质疑,互相交流,解答疑惑,体会小鸟对承诺的看重和对大树的深厚情谊。3、将文中的“她”和“鸟儿”换成“我”,充满感情地跟读。4、从最开始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约定来进行思考、想象,认识到小鸟之所以寻找大树,除了他们之间的浓厚友情外,还源于分别时小鸟的那句承诺。5、齐读“诚信”。通过对两个关键问题的分析引出本文的主题,让学生明白这个感人的童话实质上是一个有关友谊和诚信的故事。25分钟二、拓展练习,交流升华。1、指导写信:面对如此情深意重的小鸟,大树的心情会怎样呢?可惜大树已经不能说话了,他只能在灯火熄灭之前给小鸟写一封信,向她表达自己的心情。同学们,你们愿意替大树写这封信吗?2、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师在一旁引导,启发学生的扩散性思维,避免学生在体会大树的感情时产生过于哀伤或是抱怨等不良情绪。3、组织交流:作为这篇美丽童话的读者,你们还有些什么话想说呢?对伐木人,对树根,对本文的作者,对于世上那些不讲诚信的人,你们难道没有话要说呢?4、总结:希望你们在生活当中能真正明白友情的可贵,诚信的难得。1、揣摩大树的心情,以树的口吻给小鸟写信。2、朗读信件。3、根据意愿选择对象发表真情实感,对伐木人说话时可适当谈点环保话题。4、立下要做个诚信的人的决心。此环节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其想象力,促使学生明白友情的真谛。 通过多方对话,将友情、诚信等话题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悟,增强人生体验。板书设计: 11 去年的树 小鸟:唱歌寻找唱歌真挚情谊 信守诺言 大树:听歌变成火柴作业布置:读课外书,摘抄好词佳句或写感想。第三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0分钟自学生字一、查字典“融”字部首是(),总笔画是()。“伐”字的读音是(),第二笔是()。“剩”字的音序是(),读音是()。“煤”字共有()画,第三笔是()。查字典,完成习题。运用正确的查字典步骤,加深对生字的认识。10分钟字、词练习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简单-( ) 寒冷-( ) 融化-(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诧异-( ) 融化-( )四、填写合适的量词一( )树 一( )鸟儿 一( )煤油灯一( )灯 一( )大象 一( )电视机 一( )歌 一( )原野 一( )拖拉机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涛 滔1)海面上起了大风,巨浪( )天,遮天蔽日。2)轮船在波( )汹涌的大海中行驶。3)小明( )( )不绝地说了起来。2、欢欣鼓舞 一言不发 络绎不绝 笑容可掬1)南京路上人来人往,( )2)老先生十分生气,板着脸,( )地看着我们。3)老奶奶很慈祥,她常常( )地给我们讲故事。掌握数量词的用法10分钟句子练习六、缩写句子、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清澈的溪水流过美丽的小村庄。、伐木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七、把下列句子写成拟人句、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学生完成习题抓住主、谓、宾缩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事物表现得更生动。10分钟阅读短文,完成习题八、阅读天地姥姥家的小院我喜欢的是姥姥家的小院。早晨,朝阳给小院(添、涂、画)上了一层金黄色。鲜艳的花朵上(沾、滚、挂)着晶莹的露珠,晨风夹带着花香迎面扑来。院子西面的竹架上,爬满了花藤,绿叶(衬、托、夹)着紫红色的花朵,真美丽!院子南面绿色的菜畦里,浅棕色的茄枝上挂着累累的紫色的嫩茄,半红半绿的辣椒像害羞似的藏在茂密的绿叶中它们为农家增添了乐趣。(1)在括号里圈出确切的词语。(2)填写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花朵 ( )的菜畦 ( )的茄枝( )的茄子()的辣椒 ( )的露珠()“累”有两个读音(li li),这里应读_意思是_。()短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最后一句中的“它们“是指_阅读短文,完成习题。多读、多练,提高阅读水平。布置作业:读课外书,摘抄好词佳句或写感想。课后反思: 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是一个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文中那一个个人性化的角色,感动了学生们纯真、善良的心。在这堂课上,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在学生们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最后我又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你作为这一篇美丽课文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想说,你想对谁说?比如说对伐木人,对小鸟一声声真诚的肺腑之言,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12 小木偶的故事学校:班级: 四年级 班人数:51人课题:小木偶的故事课时:2课时执教:日期:2011年10月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3、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4、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态度,感悟快乐的真谛。二、设计依据:1、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课文先写老木匠做了一个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上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以为只要会笑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接着写小木偶在着急、生气、委屈甚至是痛苦、伤心时也总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写小木偶在女巫的点化下,拥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时他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读完故事,我们不禁会发出和小木偶相同的感叹: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的快乐。但生活是复杂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态度,要用我们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童话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为笑嘻嘻而受冤枉,遭误解,被怀疑;直到女巫出现,赋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快乐。童话构思巧妙,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一样,也属拟人体童话,而且文中对话也比较多。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去年的树的方法阅读本文,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这类童话的特点。2、教学重点: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木偶不幸的遭遇。3、教学难点: 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了解到生活中充满酸甜苦辣,多姿多彩的人生才是完美的。4、学情分析:小木偶的故事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富有童趣,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的阅读要求,运用阅读去年的树的方法自读课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5、提升点:在学生充分交流阅读体会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续编这个童话。续编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性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又要指点方法,如,提示学生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怎样想象、怎样创造,故事的主线不能变。 第一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笑比哭好。2、提问:你们从歌中听到了什么?3、鼓励谈话:微笑是人类最好看的表情,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谁来为我们说说有关它的名言警句?4、导入:微笑的力量是伟大。然而如果一个人只有微笑这一种表情,他会生活得快乐吗?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小木偶的经历吧!(板书课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