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2、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2)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3)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难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一案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人口的增长及人口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我们已经学习过,那么什么是环境问题?当今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过渡请同学们读课文P86第一段,说明什么是环境问题。板书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点拨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人类社会环境ba物质能量废弃物过渡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如此之大,它是怎样产生的呢?读P87第二段及下图分析说明环境问题的产生板书2、环境问题的产生点拨当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一定程度时,即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的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环境的自净能力是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图中a、b表示的意思是:b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a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环境问题就是在这个环节中产生的。练习将第一行的内容与a、b用短线连接植树造林排放废水公害病全球变暖ab植树造林排放废水公害病全球变暖ab点拨过渡读图4-1、4-2及课本P87“活动”,总结环境问题的类型板书3、环境问题的类型点拨(1)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环境问题具体变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有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2)根据环境要素、生产类型、地理空间分:按环境要素分按生产类型分按地理空间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工业环境污染农业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区域环境污染局部环境污染生活环境污染全球环境污染过渡从上面可以看出,不同的划分方法,环境问题有不同的类型。那么,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都有哪些呢?板书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过渡读下列图1、图2及P87课文,人类在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图1图2 板书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点拨从图1可以看出,森林资源减少,图2是造成水土流失(中国水利部的调查显示,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三分之一,成为中国目前的头号水环境问题。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三百六十七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最为严重,目前已达四十五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人类对资源的利用造成部分资源的枯竭,资源枯竭是指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与破坏,使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以至不敷人类资源需求的现象。练习 阅读P8788的“活动”内容,完成1、2题点拨问题1:(1)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有以下几种形式: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不当的灌溉,建筑用地,滥垦草地,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工交建设等。(2)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问题2: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因此,从土地资源来看,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减少。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减少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承载量。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过渡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怎样产生的呢?都有哪些表现呢?读P88课文、“生物多样性”阅读材料及下图,思考回答 板书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点拨(1)由于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2)由于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加剧(3)由于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引起土壤盐碱化(4)由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对人类具有重大经济、科学、美学和文化价值的物种的灭绝呈现加速的趋势,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9P90“世界森林资源的危机”和“渡渡鸟的灭绝”两段材料,说明图4-4及“渡渡鸟的灭绝”材料的含义点拨 图4-4形象直观地表现了森林大规模被砍伐的场景。图中显示的采伐是“剃光头” 式的,即采伐的林地不分树龄全部伐掉,这种采伐方式利少弊多,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渡渡鸟的灭绝体现了人类对生物的影响。一方面,人类对渡渡鸟的大肆捕猎,导致渡渡鸟数量迅速减少。另一方面,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渡渡鸟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同时,渡渡鸟的灭绝也引起了其他生物物种的减少。活动探究根据P90材料及表格,完成P91“活动”题(1)画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纵轴表示各种原因所占的百分比,横轴表示各种原因。(2)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从渡渡鸟的灭绝,讨论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点拨问题1:10比例(%)7060504030200原因哺乳动物其他原因鸟类外来物种入侵栖息地丧失偷猎问题2:对照上图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的比重达63%。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达60%。问题3:渡渡鸟的灭绝启示我们应当保护生物资源。一方面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另一方面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国际水域生物多样性37%气候变化35%9%13%臭氧的消耗6%气候变化全球环境基金(GEF)融资的项目分布(1)图中1650年至1950年,人口大约增加了 亿,物种灭绝的速度在 ,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形成速度的 倍。(2)生物多样性成为融资项目中得到最大关注的领域,试从生态系统、生物与人类的生存环境角度说明原因。点拨(1)20 加快 100倍(2)生物多样性维持了全球的生态平衡。由于食物链的作用,每消失一种生物就会导致更多的生物消失,使生态失去平衡。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会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过渡人类从环境中摄取物质能量,通过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造成环境污染,什么是环境污染?它都有哪些表现呢?读P91课文第一部分说明板书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点拨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类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主要表现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过渡读图4-5及P91课文,说明水污染的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及危害,填写下表水污染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板书(1)水体污染点拨水污染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禽畜粪便等工农业生产、生活造成水质恶化,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练习读P91“活动”回答点拨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切碎、蒸煮、分离黑液等环节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过渡读图4-7、4-8及P92课文,说明大气污染的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及危害,填写下表大气污染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板书(2)大气污染点拨大气污染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洁净大气被有害气体和悬浮物质微粒污染的现象,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颗粒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颗粒物有总悬浮颗粒物;气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练习读P92“活动”,思考回答点拨提示:(1)当地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工业生产、燃料燃烧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污染的形式是烟尘和汽车尾气,污染的程度可参照当地环境质量预报。(2)大气污染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建筑物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和酸雨等。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主要有: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无铅汽油;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做饭使用清洁能源等。过渡读图4-9及P92课文,说明土壤污染的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及危害,填写下表土壤污染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板书(3)土壤污染点拨土壤污染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和形状等发生变化,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有机污染物(化肥农药等)、重金属(汞、铅、铬等)、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工业生产的废水、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生活污水等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被植物吸收后会在农作物体内聚集,导致农作物病变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动物及人类健康。练习 读P92课文及P93“活动”思考、讨论点拨问题1:原因:A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农药、化肥,一方面可直接进入土壤,造成污染;另一方面通过污染大气而间接污染土壤;B人类堆放各种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物质也直接进入土壤;C用被污染的水进行灌溉时也直接对土壤造成污染。后果:A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在农作物体内积累富集,当人类食用后,便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B被污染的土壤会使得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当人们饮用和食用水生生物时,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危害健康。问题2:危害:土壤中的污染物可以被农作物吸收,并且在农作物体内积累富集,导致农作物病变和质量下降。问题3:人们吃了有农药残留的食物将危及身体健康。治理土壤污染可采取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净化灌溉水源、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等措施。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并通过实例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介绍,环境问题是在人类发展中产生的,也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要求同学们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避免发生,使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课堂练习1.下列属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A.全球变暖 B.森林减少 C.生物污染D.生物多样性减少2.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生物物种灭绝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3.下列生产活动中,人类与环境对立的是( )A.江南丘陵开辟茶园B.呼伦贝尔草原垦草种粮C.鄱阳湖周围围湖造田D.将黄淮海平原的盐碱滩改造成良田4.环境自净能力是指( )A.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B.环境净化自身的能力C.环境对自然资源的补给和再生的能力D.环境给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能力答案:1. C 2. D 3. C 4.A【板书设计】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2、环境问题的产生3、环境问题的类型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1)水体污染(2)大气污染(3)土壤污染【教学反思】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受到的反作用,也是对人类的警示。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案例、阅读、练习,让学生明确,不合理利用资源、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掘坟墓,样样成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的习惯。第二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1、导入新课设置问题,导入新课,说明教学目标了解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2、环境问题的概念、产生1、指导学生读课文P86第一段,找出环境问题的概念;学生回答后,展示附件一点拨;2、展示附件二“人类与环境相关模式图”,指导学生结合P86课文第二段,总结环境问题的产生;然后展示附件三点拨;3、展示附件四,让学生练习;检查学生回答情况,展示附件五,点拨纠正。1、读课文P86第一段,说明环境问题的概念;2、读P86课文第二段,结合附件二说明环境问题的产生;通过附件三掌握其形成过程;3、做附件四练习题;通过附件五明确答案。用直观的图示,让学生总结其形成,培养学生文图结合能力;跟踪练习,巩固知识。3、环境问题的类型指导学生做P87“活动”,并展示附件六说明。做P87“活动”题,并通过附件六明确环境问题的类型通过“活动”题,掌握分类方法4、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1、指导学生读P87课文及图1、图2(展示附件七),总结人类利用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说明后,展示附件八点拨;2、指导学生读p88“活动”,完成问题1、2;学生讨论回答后,展示附件九点拨。1、读附件七图1、图2,说明含义;通过附件八明确;2、读p88“活动”,思考并讨论;回答后通过附件九明确答案。阅读、思考、讨论、回答、跟踪练习,通过这样的程序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1、展示附件十“世界生态系统受破坏”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图说明;学生回答后展示附件十一点拨;2、指导学生读图4-4及P90“渡渡鸟的灭绝”说明含义、启示;学生思考回答后,展示附件十二,点拨纠正;3、指导学生做P91“活动”;学生回答后展示附件十三点拨;4、展示附件十四“跟踪练习”题,学生思考、回答后,展示附件十五点拨、纠正。1、读附件十说明 “世界生态系统受破坏”的情况;通过附件十一明确答案;2、读图4-4及P90“渡渡鸟的灭绝”解释含义及带来的启示;3、做P91“活动”题1、2、3,讨论、回答后,通过附件十三明确答案;4、做附件十四跟踪练习(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1、指导学生读P91课文,说明环境污染的概念和表现;展示附件十六点拨;2、指导学生读P91课文,并展示附件十七,指导学生填写;学生填写后展示附件十八点拨;指导学生做P91“活动”,并展示附件十九说明;3、指导学生读P92课文,并展示附件二十,指导学生填写;学生填写后展示附件二十一点拨;指导学生做P92“活动”;学生回答后,展示附件二十二点拨;4、指导学生读P92课文第二部分,并展示附件二十三,指导学生填写;学生填写后展示附件二十四点拨;指导学生做P93“活动”;学生回答后,展示附件二十五点拨。1、读P91课文,说明环境污染的概念和表现;通过附件十六明确答案;2、读P91课文,思考填写附件十七, 填写水污染的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通过附件十八明确答案;做P91活动,并通过附件十九明确答案;3、读P92课文,思考填写附件二十, 填写大气污染的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通过附件二十一明确答案;做P92“活动”;通过附件二十二明确答案;4、生读P92课文第二部分,讨论并填写附件二十三,并通过附件二十四明确答案;做P93“活动”,并通过附件二十五明确答案。5、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并通过实例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介绍,环境问题是在人类发展中产生的,也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要求同学们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避免发生,使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6、课堂练习1.下列属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A.全球变暖 B.森林减少 C.生物污染D.生物多样性减少2.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生物物种灭绝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3.下列生产活动中,人类与环境对立的是( )A.江南丘陵开辟茶园B.呼伦贝尔草原垦草种粮C.鄱阳湖周围围湖造田D.将黄淮海平原的盐碱滩改造成良田4.环境自净能力是指( )A.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B.环境净化自身的能力C.环境对自然资源的补给和再生的能力D.环境给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能力答案:1. C 2. D 3. C 4.A【板书设计】自然资源锐减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主要环境问题表现概念环境问题类型按地理空间分按生产类型分按环境要素分按 性 质 分环境人类社会产 生【教学反思】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受到的反作用,也是对人类的警示。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案例、阅读、练习,让学生明确,不合理利用资源、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掘坟墓,样样成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的习惯。PPT展示的材料:附件一: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附件二:人类与环境相关模式图附件三: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社会环境ba物质能量废弃物当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一定程度时,即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的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环境的自净能力是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图中a、b表示的意思是:b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a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环境问题就是在这个环节中产生的。附件四:将第一行的内容与a、b用短线连接植树造林排放废水公害病全球变暖ab植树造林排放废水公害病全球变暖ab附件五:附件六:P87“活动”,环境问题的类型(1)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环境问题具体变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有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2)根据环境要素、生产类型、地理空间分:按环境要素分按生产类型分按地理空间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工业环境污染农业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区域环境污染局部环境污染生活环境污染全球环境污染附件七:人类对资源的破坏图1图2 附件八:从图1可以看出,森林资源减少,图2是造成水土流失(中国水利部的调查显示,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三分之一,成为中国目前的头号水环境问题。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三百六十七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最为严重,目前已达四十五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人类对资源的利用造成部分资源的枯竭,资源枯竭是指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与破坏,使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以至不敷人类资源需求的现象。附件九:P8788的“活动”问题1:(1)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有以下几种形式: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不当的灌溉,建筑用地,滥垦草地,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工交建设等。(2)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问题2: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因此,从土地资源来看,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减少。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减少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承载量。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附件十: 世界生态系统受破坏图示 附件十一:(1)由于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2)由于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加剧(3)由于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引起土壤盐碱化(4)由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对人类具有重大经济、科学、美学和文化价值的物种的灭绝呈现加速的趋势,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附件十二:图4-4及“渡渡鸟的灭绝”材料的含义图4-4形象直观地表现了森林大规模被砍伐的场景。图中显示的采伐是“剃光头” 式的,即采伐的林地不分树龄全部伐掉,这种采伐方式利少弊多,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渡渡鸟的灭绝体现了人类对生物的影响。一方面,人类对渡渡鸟的大肆捕猎,导致渡渡鸟数量迅速减少。另一方面,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渡渡鸟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同时,渡渡鸟的灭绝也引起了其他生物物种的减少。附件十三:P91“活动”题问题1:10比例(%)7060504030200原因哺乳动物其他原因鸟类外来物种入侵栖息地丧失偷猎问题2:对照上图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的比重达63%。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达60%。问题3:渡渡鸟的灭绝启示我们应当保护生物资源。一方面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另一方面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附件十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国际水域生物多样性37%气候变化35%9%13%臭氧的消耗6%气候变化全球环境基金(GEF)融资的项目分布(1)图中1650年至1950年,人口大约增加了 亿,物种灭绝的速度在 ,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形成速度的 倍。(2)生物多样性成为融资项目中得到最大关注的领域,试从生态系统、生物与人类的生存环境角度说明原因。附件十五:(1)20 加快 100倍(2)生物多样性维持了全球的生态平衡。由于食物链的作用,每消失一种生物就会导致更多的生物消失,使生态失去平衡。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会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附件十六: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类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主要表现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附件十七:水污染的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及危害水污染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附件十八:水污染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禽畜粪便等工农业生产、生活造成水质恶化,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附件十九: P91“活动”造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然资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写作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影视概念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美术学院《学前儿童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体育学院《绿色设计与循环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业大学《大数据分布式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工程制图及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工商学院《形体基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公差与技术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
- MOOC 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课件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专题讲座
- 图形创意(高职艺术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复习题(DOC)
- 螺旋密封的设计及在流体机械中的应用
- 青岛市失业人员登记表
- 《中国好声音》全国校园海选招商方案(冠名)
- 广西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管理细则桂建质新版
- 存货质押贷款业务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