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课件_第1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课件_第2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课件_第3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课件_第4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流行 病害流行 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 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的现象 植物病害在短时间内突然在一个地区大面积而严重的发生 从而造成巨大损失的现象 具体事例植物病理学上的三大事件 1880年 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霜霉病 1910年 美国南部佛罗里达的柑橘溃疡病 病害流行学研究的重点 1 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2 病害流行的时间 空间动态 一 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 病原群体 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病害流行的强度和广度 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 大量的 致病力强的病原物 大量的 感病寄主 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 1 大量的感病寄主植物 1 作物品种的感病性 2 作物感病品种的栽培面积和分布 3 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的数量及品种 1 作物品种的感病性 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先决条件 在感病品种上病害潜育期短 病原形成繁殖体量大 病害循环周转率快 对于多循环病害 只要环境条件适宜 病害容易流行 反之 种植抗病品种 可有效地防治病害 但如果是垂抗品种 病原物群体中一旦出现对它能致病的新小种 抗病品种就会变为严重感病品种 2 作物感病品种的栽培面积和分布 病害流行范围的大小和为害程度 与感病品种栽培面积的大小和分布有关 感病寄主面积越大 分布越广 病害流行的范围越大 为害越广 尤其大面积单一地种植遗传性同质的感病品种 是人为地为病害流行创造有利条件 例见P243下 3 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的数量及品种 2 大量的致病力强的病原物 1 病原物的致病力 2 病原物的数量 3 病原物的传播 1 病原物的致病力 有两种情况 病原物致病力强时 可以造成病害流行 当致病力发生变异时 产生新的致病小种 使寄主品种的原有抗性丧失 成为感病品种 而使得病害流行 2 病原物的数量 对于单循环病害 流行程度取决于初侵染菌量 越冬菌量 病原积累的数量 对于多循环病害 流行程度取决于病原的繁殖量 病原的繁殖代数 病原繁殖一代所需时间 3 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产生了大量的繁殖体 需要有有效的介体和动力才能在短期内把它们传播扩散 引起病害流行 3 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1 温湿度 2 栽培条件 1 温湿度 与病害流行关系较大的环境条件是温度和湿度 二者即可影响病原物 又可影响寄主 对病原物 湿度影响孢子萌发 细菌繁殖 传毒昆虫的活动 温度影响萌发速度 对于寄主 作物不同 生长发育所需温度不同 如果气候不适宜 生长发育差 抗性减弱从而诱发了病害 2 栽培条件 主要是土壤条件和耕作制度 栽培条件中 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有播种期的早晚和水肥管理 在不同的情况下对病害的发生有不同的作用 需要具体分析 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 土壤肥力 土壤微生物区系等 往往只影响病害在局部地区的流行 耕作制度的改变 改变了农业生态系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往往导致病害的流行 在以上诸多的因素中 往往一种或少数几种起作用 被称为流行的主导因素 确定了主导因素 才能正确地分析病害流行 进行病害预测和设计防治方案 二 植物病害的计量 发病率 严重度 病情指数 发病率 发病植物或植物器官 叶片 根 茎 果实 种子 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 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 发病 株 叶 果 数发病率 100调查总 株 叶 果 数 严重度 植物或植物器官的发病面积的大小 可用分级法表示 也可用图片法表示 枝 叶 果分级标准 干部病害分级标准 病情指数 是全面考虑发病率和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 公式如下 各级病株数 各级代表值 病情指数 100调查总株数 最高一级代表值 三 病害流行的变化规律 一 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二 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一 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季节变化 病害在一个季节的消长变化 年份变化 病害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化 1 季节流行动态 多循环病害在一年中 病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始发期 盛发期和衰退期三个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 病害的普遍率和严重度都随之变化 为了表示病害在一个季节中的消长变化 将定期调查的病害数量 包括发病率或病情指数 作为纵座标 调查日期为横座标 即可得到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 病害流行的季节变化曲线 1 S型曲线 如potato晚疫病 2 多峰曲线 如稻瘟病 苗瘟 叶瘟 穗瘟三次高峰 3 单峰曲线 马鞍形曲线 如白菜白斑病 甜菜褐斑病 4 饱和曲线 单循环病害 S型曲线和流行过程分期 始发期 指数增长期盛发期 逻辑斯蒂增长期衰退期 上述三个时期中 指数增长期是菌量积累和流行的关键时期 为病害的流行奠定了菌量基础 饱和曲线 2 病害流行的年份变化 1 积年流行病害 2 单年流行病害 1 积年流行病害 单循环和少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菌量增长幅度不大 需要连续几年才能完成菌量积累过程 最后导致病害的流行 2 单年流行病 多循环病害的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多代 只要条件适宜 就能完成菌量积累过程 造成病害的流行 称单年流行病害 这两类病害的特点如下 积年流行病害 多为种传 土传病害多为系统性病害病原越冬率较高 较稳定流行程度取决于初始菌量寄主感病期较短 潜育期长受环境因子影响小相邻年份间波动小在田间发病时间集中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菌量增长幅度不大 但能够逐年积累 稳定增长 若干年后导致较大流行 因此称为 积年流行病害防治措施 1 消灭越冬菌源 田园卫生 土壤消毒 种子消毒 拔除病株等 2 选用抗病品种 这两类病害的特点如下 单年流行病 多为气流 雨水传播的病害多数是局部侵染的病害病原越冬率低而不稳定流行程度取决于环境条件寄主的感病期长 潜育期短受环境因子影响大相邻年份间波动大在田间有由少 多 点 面的过程病原菌繁殖率高 只要环境条件适宜 当年就可完成菌量积累 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 因此亦称为 单年流行病害防治措施 1 种植抗病品种 2 药剂防治 3 农业防治措施 四 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即病害的传播过程 反映了病害数量在空间中的发展规律 1 病害的传播特点因病原物种类及其传播方式而异 1 气流传播 包括三个过程 产孢器官向大气中释放孢子 孢子随气流飞散 着落在植物体表 气流传播的自然传播距离相对较大 其变化受气流和风的影响 1 病害的传播特点因病原物种类及其传播方式而异 2 土传病害 受田间耕作 灌溉 线虫活动影响 自然传播距离较小 1 病害的传播特点因病原物种类及其传播方式而异 3 虫传病害 传播距离和效能取决于传病昆虫介体的种群数量 活动能力 病原物与介体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有很大的差异 可区分为 1 近程传播 2 中程传播 3 远程传播 1 近程传播 传播动力主要是植物冠层中或贴近冠层的地面气流或水平风力 一次传播距离在百米以下 所造成的病害在空间上是连续的或基本连续的 有明显的梯度现象 2 中程传播 被湍流或上升气流从植物冠层抬升到冠层以上数米高度 再由近地面的风力运送到一定距离后再落到植物冠层中 一次传播距离几百米至几公里 发病具有空间不连续的特点 通常菌源附近有一定量的发病 而距菌源稍远处又有一定量的发病 两者之间病害中断或无明显的梯度 3 远程传播 大量孢子被上升气流 旋风等抬升到离开地面近千米以上高度 形成孢子云 继而又被高空气流水平运送到上百公里乃至数千公里之外 最后靠锋面雨 湍流或重力作用而降落地面 传播距离近十几公里 上千公里 如小麦锈病 3 多循环气传病害流行的田间格局 中心式弥散式 1 中心式 初侵染菌源是本田的越冬菌源 初始菌量小 发病初期在田间常有明显的 传 发病中心 空间流行过程是一个由点片发生到全田普发的传播过程 称为中心式传播或中心式流行 1 中心式 初侵染 发病中心 再侵染 由发病中心向外扩展 扩展方向和距离取决于风向和风速 下风方向发病迅速而且严重 扩散距离也较远 1 中心式 通常发病中心病害密度大 距离越远 密度越小 这称为病害梯度 diseasegradient 或侵染梯度 infetiongradient 梯度越缓 传播距离越远 梯度越陡 传播距离越近 如玉米大 小斑病 马铃薯晚疫病 都是中心式流行的病害 1 中心式 有些情况下 初侵染菌源虽来自田外 但菌量很少且菌源传来时间短 这些早期到来的少量菌源也会形成一些传病中心 再经两三代高速繁殖引致全田发病 如北方小麦杆锈病的流行 2 弥散式 气传病害的初侵染菌源来自外地 田间不出现明显的传病中心 病株随机分布或接近均为分布 若外来菌源量较大且充分分散 发病初期就可以全田普发 称为弥散式传播或弥散式流行 昆虫传播的多循环病害 田间分布型决定于媒介昆虫的活动习性 一般也是距初侵染源越远 发病数量越少 田间发病数量随再侵染而逐渐增多 土传的有再侵染的病害 常围绕初侵染菌源形成集中的传病中心或发病带 然后向外蔓延 但一个生长季节中的传播距离有限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预测 基本概念 病害预测 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 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 称为预测 病害预报 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为预报 二者两统称为病害预测预报 简称病害测报 预报 测 量 代表一定时限后病害流行状况的指标 如发生期 发病数量 流行程度的级别 预报 测 因子 据以估计测报量的流行因素 病害预测的主要目的 用作防治决策参考和确定药剂防治的时机 次数和范围 预测的种类 一 按照预测内容和预报量的不同可分为流行程度预测 病害发生期预测 损失预测 二 按照预测的时限可分为长期预测 中期预测 短期预测 1 流行程度预测 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 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量 发病率 严重度 病情指数 和流行级别 大流行 中度流行 轻流行 不流行 作定量的和定性的表达 2 病害发生时期预测 即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时期 也称为侵染预测 如果树 蔬菜等病害多根据小气候因子预测病原菌集中侵染的时期 临界期 以确定喷药防治的适宜时机 3 损失预测 也称为损失估计 是根据病害流行程度预测减产量 损失预测结果可用以确定发病数量是否已接近或达到经济阈值 1 长期预测 亦称病害趋势预测 习惯上预测期是一个季度 一年或多年以上 预测根据病害流行的周期性和长期天气预报 预测结果需用以后的中 短期预测加以订正 2 中期预测 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季度 根据 当时的发病数量或菌量数据 作物生育期的变化 预测的天气要素 预测结果主要用于作出防治决策和作好防治准备 3 短期预测 时限在一周之内或几天 根据天气要素和菌源情况 预测结果主要用以确定防治适期 二 预测的依据 植物病害的预测依据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根据菌量预测 2 根据气象条件预测 3 根据菌量和气象条件进行预测 4 根据菌量 气象条件 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育状况预测 见p245 5 根据介体昆虫数量和带菌率预测 主要针对昆虫介体传播的病毒病 1 根据菌量预测 1 单循环病害可根据越冬菌量预测发病数量 越冬菌量的检查有 检查种子表面带菌量 如小麦腥黑穗病 检查种胚内带菌情况 如小麦散黑穗病 检查土壤中菌核量 菌核病 黄萎病 检查病残体上菌量 小麦赤赤霉病 空中孢子捕捉 1 根据菌量预测 2 多循环病害有时也利用菌量作为预测因子 如 空中孢子捕捉 水田中噬菌体数量测定 从而得出水稻叶枯病菌量 2 根据气象条件预测 1 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受气象因子影响大 通常根据气象因子进行预测 如利用 标蒙法 预测马铃薯晚疫的侵染时期 若连续48hr RH高于75 气温不低于16 则14 24d后田间将出现中心病株 但因地而宜 2 根据气象条件预测 2 单循环病害 如初侵时期取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