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停止振动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C.钟还在振动D.声的回音2.渔民通过播放鱼类喜欢的音乐,将鱼群诱入渔网,如图所示鱼儿能听到音乐声说明()A.固体能够传声B.液体能够传声C.气体能够传声D.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3.将一直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如图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 . 原因是:(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手机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手机;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的固体亦能传声 .4.用嘴吹笔帽能够发出鸣叫声,这个声音的声源是( ) A.嘴B.笔帽C.空气D.手5.如图所示,用鼓槌敲击鼓面,听到鼓声的声源是( )A.鼓面B.鼓槌C.空气D.手臂6.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翟志刚在飞船内可直接与刘伯明、景海鹏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的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7.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8.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 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B.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D.在岸上听见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轰鸣声9.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如图所示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10.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伤亡,其中一个原因是发生地震时没有采取合理的自救措施若一个人在发生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面,以下自救措施合理的是() A.就地静止等待B.大声呼喊C.使劲向有缝隙的地方钻爬D.用硬物敲击墙壁、水管等物传出声音二、填空题9.“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中的金属珠子撞击产生_而发声,而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_传入人耳。 11.魔术年年有鱼很有趣:魔术师一声令下,6条金鱼整齐地排队形,如同士兵操练一般整齐划一,如图所示金鱼能听到魔术师的声音,是因为_可以传播声音这个魔术_(填“能”或“不能”)在月球上表演13.星期一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同学们能听到老师讲话的声音是因为声音以_的形式,通过_传播到你的耳朵里引起骨膜振动;每当老师讲完一句话后,都会从远处传来重复的声音,这其实是_现象。 14.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_而发声,这时鱼儿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_能传播声音。 三、实验探究题15.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用丝线吊着一个乒乓球接触敲响了的音叉时所发生的现象。(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 答案与解析1.C 【解析】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振动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大钟也会“余音未止”;故答案为:C.2.B 【解析】鱼是通过水听到渔网中播放的音乐,说明水可以传声,即液体可以传声。故答案为:B。3.D 【解析】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不合题意;B、普通实验装置是很难制造出真空的,只能是空气变得很稀薄;而且悬挂手机的细线、瓶子等都可以传声,D符合题意;C、无论手机发声强、弱,都可以在空气中进行传播,C不合题意;D、离实验瓶远一点听到的声音响度会减弱,但仍会听到声音,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C 【解析】用嘴吹笔帽能够使笔帽中的空气振动发出鸣叫声,所以这个声音的声源是空气 .故答案为:C .5.A 【解析】用鼓槌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是由于鼓面振动发出的声音,鼓声的声源是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故答案为:A.6.C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宇航员不能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只能通过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C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7.D 【解析】A、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A不符合题意;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B不符合题意;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说明音调不同,C不符合题意;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说明了声音产生原因,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8.B 【解析】解:A、用光将鱼引到网内,说明光可以在水中传播,不符合题意;B、鱼听到的声音是经空气水鱼,所以此选项可以说明声音能够在水中传播,符合题意 ;C、岸上听到得河水流动的声音是经空气传入人耳的,不符合题意;D、在岸上听到得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的轰鸣声,是由空气传入人耳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C 【解析】。A、B、C土电话在通话过程声音通过土电话的纸杯和棉线传播,声音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土电话在通话过程不能说明声音可以反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D 【解析】A、如果就地静止等待就会失去被救的机会,A不符合题意;B、如果大声呼救,会浪费体力,且被障碍物挡住,在地面上的人不易听到,还可能会引起石块下落,B不符合题意;C、如果缝隙比较大且安全,使劲向有缝隙的地方钻爬,如果不恰当的话,会卡在缝隙里,C不符合题意;D、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效果好,所以可以通过敲击废墟板或墙壁产生声音并通过固体向外传播声音,这样可以引起救助人员的注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1.振动;空气【解析】 解: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振动而发声的;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11.水;不能 【解析】解:魔术师发出口令后,声音通过空气先传播到水里然后通过水传播给了水中的金鱼;在月球表面没是真空,所以这个魔术不能在月球上表演。故答案为:水;不能。12.D 【解析】A、如果就地静止等待就会失去被救的机会,A不符合题意;B、如果大声呼救,会浪费体力,且被障碍物挡住,在地面上的人不易听到,还可能会引起石块下落,B不符合题意;C、如果缝隙比较大且安全,使劲向有缝隙的地方钻爬,如果不恰当的话,会卡在缝隙里,C不符合题意;D、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效果好,所以可以通过敲击废墟板或墙壁产生声音并通过固体向外传播声音,这样可以引起救助人员的注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3.波;空气;回声 【解析】老师讲话的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能过空气传播到学生的耳朵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故答案为:波;空气;回声.14.振动;水 【解析】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振动而发声,而声音又可以在水中进行传播,所以会把周围的鱼儿吓跑.故答案为:振动;水.15.(1)发声的音叉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陶瓷机械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收营员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操作安全知识培训心得课件
- 2025年面点烹饪师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4年玩具设计师、制作工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2024年安全培训试题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2025公需课数字中国数字化建设与发展试题库与答案
- 2024年全国执业兽医(动物、畜禽病理学)专业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化妆师高级《化妆师技术及化妆品安全使用》从业资格证考试题与答案
- 物流运输管理制度及运输方案
- 2023年国库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 2024届高考英语复习备考:高考英语核心词汇清单(涵盖近十年试题高频词汇)
- 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范本(5篇)
- 代收工程款协议书范本
-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检查记录表
-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个案查房培训课件
- 2023年中级经济师章节练习题汇总(1-26章)
- 丙肝病人护理查房
- 2023特食抽查考核题库及答案-
- 网络法律问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