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支架方案_第1页
满堂支架方案_第2页
满堂支架方案_第3页
满堂支架方案_第4页
满堂支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一 工程概况 2 二 工程环境 3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4 一 地基状况及处理措施 4 二 现浇碗扣支架设计 4 三 支架体系施工方法 6 四 现浇箱梁构造尺寸和计算 6 五 方兴大道跨繁华大道门洞施工设计方案 32 0 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 有关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 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 2008 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5 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DBJ08 228 97 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 91 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l 2000 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程 G850204 2002 9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 JGJ33 2001 10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建设部 2008 5 10 发 布 实施 11 本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勘测报告 12 通过踏勘取得的现场情况 1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G206 合肥城区段线位起于吴山镇合淮阜吴山互通立交连接线 沿高压走廊 西侧 经合六叶高速 滁河干渠后 在机场高速收费站南始与机场路共线 向 南利用规划方兴大道线位 经宁西铁路上行线 沪汉蓉铁路和宁西铁路下行线 后 上跨繁华大道 采用定向匝道与规划汤口路衔接 此后 路线利用规划汤 口路一路向南 最终接合安公路 本次先期施工长江西路以南部分 本项目含方兴大道和汤口路两段 其中方兴大道段起讫里程为 桩号 K7 400 桩号 K10 050 汤口路段起讫里程为 桩号 TK9 150 桩号 TK9 795 含汤口路互通立交 1 座 全长合计 3 295km 方兴大道主线桥全长 1490 米 汤 口路主线桥全长 706 42 米 另加 A B C D E 五条匝道分别长 488 8 米 317 8 米 150 米 90 米 90 米 方兴大道主线桥标准跨径采用 30 米 平均 3 4 跨一联 上部结构采用等高 度梁 梁高 2 2 米 跨越繁华大道及汤口路节点采用 30 50 30 米一联 上 部结构采用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支点梁高 3 5 米 跨中梁高 2 2 米 桥梁宽度有 32 5 米 40 5 米 25 5 米及部分变宽联 异型段最宽可至 45 8m 标准跨径中 25 5 米宽桥采用双柱墩 墩柱截面采用 1 8x1 8 米 32 5 米宽桥采用双柱墩 墩柱截面 1 8x2 米 其余桥宽均采用三柱墩 墩柱截面 1 8x1 8 米 繁华大道 50 米主跨桥墩采用 2x2 3 米 汤口路 50 米主跨桥墩 采用 1 8x2 米 基础均采用群桩基础 桩径 1 2 1 6 米 汤口路主线桥主桥跨径为 60 100 60 米 共分两幅桥 单幅宽度 25 米 桥梁总宽 53 米 上部结构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 单箱三室截 面 支点梁高 6 米 跨中梁高 2 2 米 顶板厚 0 28 米 底板厚 0 75 0 3 米 腹板厚度 0 6 0 5 米 各变截面尺寸均按照二次抛物线变化 桥面横坡由箱梁 腹板变高度形成 上部箱梁采用 C50 混凝土 三向预应力结构 预应力钢铰线 分别采用 19 股和 16 股的 s15 2 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 挂篮悬臂浇注法施工 下部主墩采用薄壁空心墩 单幅桥墩由两个 4x7 7 米空 心矩形墩组成 基础采用群桩基础 桩径 2 米 下部主引桥过渡墩采用矩形墩 单幅桥墩由两个 2 8x7 7 米矩形墩组成 基础采用群桩基础 桩径 1 6 米 引 桥为变宽桥 单幅桥宽 25 32 米不等 梁高 2 2 米 单箱多室截面 桥墩采用 2 双柱墩 桥墩截面为 1 8x1 8 米 桥台采用板式台 群桩基础 桩径 1 2 米 A B 匝道桥标准宽度为 9 米 经车道加宽后桥宽为 10 5 米 标准跨径 以 25 米为主 上部结构采用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单箱双室截面 梁高 1 6 米 悬臂长度 2 米 10 5 米宽桥梁下部结构采用 1 3x1 5 米双柱式 花瓶墩 双排桩基础 桩径 1 2 米 9 米宽桥梁下部采用 2 5x1 5 米单柱式 花瓶墩 单排桩基础 桩径 1 4 米 C 匝道为人非桥 桥梁标准宽度 8 米 标准跨径 25 米 上部结构采用等 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单箱单室截面 梁高 1 6 米 悬臂长度 2 米 下部采用 2 5x1 5 米单柱式花瓶墩 单排桩基础 桩径 1 4 米 桥台采用桩接 盖梁桥台 D 匝道桥为辅道桥 桥梁标准宽度 20 米 跨径为 3x30 米 上部结构采用 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单箱多室截面 梁高 1 8 米 悬臂长度 2 5 米 下部采用 1 5x1 8 米双柱式矩形墩 群桩基础 桩径 1 6 米 桥台采用桩接盖 梁桥台 E 匝道桥标准宽度 13 米 跨径为 3x30 米 上部结构采用等高度预应力混 凝土连续箱梁 单箱多室截面 梁高 1 8 米 悬臂长度 2 5 米 下部采用 1 5x1 5 米双柱式矩形墩 群桩基础 桩径 1 4 米 桥台采用桩接盖梁桥台 二 工程环境二 工程环境 合肥地区位于北亚热带边缘 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 四季分 明 气候温阳光充足 雨量适中 无霜期较长 合肥市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218 小时 年平均气温为 15 7 摄氏度 历史 极端最高气温 41 摄氏度 最低 20 6 摄氏度 一月平均气温 1 9 摄氏度 七月 平均气温 28 5 摄氏度 无霜期约 245 天 年平均降雨量 969 5 毫米 降雨主要 集中在三个时期 即春预期 3 月下旬至 5 月下旬 梅雨期 6 月中旬至 7 月 上旬 秋雨期 8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 历史土地冻结深度 6 8 厘米 最大冻 结深度为 11 厘米 拟建 G206 沿线地形高低起伏较比较大 现地形标高在 14m 54m 之间起伏 其中方兴大道段整体北高南低 东西两侧高 汤口路段整体上 北低南高 岗冲相间 地势起伏较大 场地地貌总体属江淮丘陵 微地貌单元 属派河一 二级阶地及河漫滩小西河 派河等现状河道较窄 3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一 地基状况及处理措施一 地基状况及处理措施 本项目所处位置为新建道路 周边基本无成型路网 满堂支架搭设需将新 建道路路基完善后 在路基上浇筑 10cm 厚 C20 砼砼进行硬化处理 针对支架基 础采取如下处理办法以对碗扣支架地基基础加强 道路路床开挖换填至上路 床 8 灰土后 在上路床顶浇筑 10cm 厚 C20 砼进行硬化 以作为支架基础 开挖承台基坑位于道路绿化带内的 回填基坑采用素土回填至下路床顶部 之 后按照上路床做法 采用 8 灰土回填逐层夯实 在其上部浇筑 10cm 厚 C20 砼 进行硬化 以作为支架基础 根据施工进度及现场实际情况对于部分道路施 工完成水稳摊铺段 待养生合格后可以直接将支架落于其上 基承载力满足要 求 为避免处理好地基受水浸泡 在基础顶面设置 0 5 双向排水横坡 并沿线 路纵向开挖 40 30cm 的排水沟引流远离地基 在地面硬化以后 应该加强箱梁施工内的排水工作 严禁在施工场地内形 成积水 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 引起支架失稳 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 二 现浇碗扣支架设计二 现浇碗扣支架设计 2 1 WDJ 碗扣支架构件概述 WDJ 碗扣式钢管支架立杆和顶杆上每隔 0 6 米设置一副碗扣接头 下碗扣 和上碗扣限位销直接焊在立杆或顶杆上 当上碗扣的缺口对准限位销时 上碗 扣可沿杆向上滑动 连接横杆时 先将横杆接头插入下碗扣的周边带的圆槽内 将上碗扣沿限位销滑下扣住横杆接头 并顺时针旋转扣紧 用铁锤敲击即牢固 锁紧 该脚手架能根据要求 组成多种组架尺寸 本工程基本采用立杆间距 900mm 600mm 300mm 三种尺寸 该脚手架具有接头构造合理 力学性能良好 较同样管材脚手架的结构强 度提高 0 5 倍以上 工作安全可靠 构件轻 装拆方便 克服了传统式普通钢 管支架用材量大 零部件多 搭拆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该脚手架立杆轴心受力 根部有可调节支座 顶部有可调节托座 对箱梁支架搭设十分方便 2 2 满堂支架布置设计 4 连续箱梁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 选取市场上使用普遍的 48 2 7mm 钢管 材质为 Q235 A3 钢 轴向容许应力 0 140 MPa 箱梁底模 侧模和内 膜均采用 15 1mm 的竹胶板 竹胶板容许应力 0 70MPa 弹性模量 E 6 103MPa 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位置 2 2 米高度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 1 顺桥向采用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放置在顶托上方 横桥向方木采用 8 8cm 20cm 支架立杆步距为 60 60cm 横杆步距为 120cm 3 5 米高度箱梁横梁 2 顺桥向采用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放置在顶托上方 横向方木采用 8 8cm 20cm 支架立杆间距为 60cm 顺桥向 30cm 横向 横杆步距为 120cm 箱梁箱室底板下 3 顺桥向采用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放置在顶托上方 横向方木采用 8 8cm 20cm 支架立杆间距为 90 90cm 横杆步距为 120cm 箱梁腹板下 4 顺桥向采用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放置在顶托上方 横桥向方木采用 8 8cm 20cm 支架立杆间距为 90cm 顺桥向 30cm 横向 横杆步距为 120cm 在翼缘板下 横桥向方木采用 10 15cm 放置在顶托上方 纵向方木采用 8 8cm 30cm 支 架立杆间距为 90 90cm 横杆步距为 120cm 边腹板外侧 竖向方木采用 10 15cm 90cm 放置在顶托上 横向方木采用 8 8cm 25cm 斜撑钢管横向间距为 90cm 竖向间距为 60cm 2 3 支架剪刀撑布设 在支架底部 顶部各设一道连续水平剪刀撑 当顶 底部水平剪刀撑垂 直高度大于 4 8 米时 需中间加设水平剪刀撑 且上下层水平剪刀撑在垂直方 向上的间距不得超过 4 8m 剪刀撑采用 48 普通钢管 且在钢管连接处用两 个钢管扣件紧固 剪刀撑按规范连续设置 确保支架整体稳定 纵向 横向及四周剪刀撑间距不应大于 4 5 米 5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交角在 45 60 范围 斜杠接头处搭接长度不小于 1 米 剪刀撑采用的建筑钢管与碗扣支架立杆间应尽量采用十字扣件连接 确保 4 支架体系受力稳定 立杆顶托丝杆伸出长度不超过 200mm 超出部分必须采用方木进行抄垫 顶托至最上一道水平横杆间的总悬臂长度不超过 500mm 三 支架体系施工方法三 支架体系施工方法 3 1 支架立杆位置放样 用全站仪放出箱梁中心线 然后用钢尺放出底座十字线 并标示清楚 3 2 安放底托 按标示的底座位置先安放底托 然后将旋转螺丝顶面调整在同一水平面上 注意底座与地基的密贴 严禁出现底座悬空现象 3 3 安装立杆 横杆和顶托 从一端开始 按照横桥向 30cm 60cm 或 90cm 顺桥向 60cm 90cm 布设立 杆 横杆步距为 60cm 或 120cm 调整立杆垂直度和位置后并将碗扣稍许扣紧 一层立杆 横杆安装完后再进行第二层立杆和横杆的安装 直至最顶层 最后 安放顶托 并依设计标高将 U 型顶托调至设计标高位置 3 4 安放槽钢 方木 铺底模 在顶托调整好后铺设顺桥向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 铺设时注意使其 两纵向接头处于 U 型上托座上 防止出现 探头 接着按 20cm 间距铺设横向 8 8cm 方木 根据放样出的中线铺设 15 1mm 的竹胶板做为箱梁底模 3 5 设置剪刀撑 支架每隔六排设一横向剪刀撑 纵向剪刀撑沿横向每隔六排设一纵向剪刀 撑 水平剪刀撑上下各设置一道 剪刀撑采用 D48 普通钢管 且在钢管连接处 用两个钢管扣件紧固 剪刀撑按规范连续设置 确保支架整体稳定 四 现浇箱梁构造尺寸和计算四 现浇箱梁构造尺寸和计算 本项目现浇箱梁混凝土施工采用两阶段施工 第一次混凝土浇筑至翼板根 部 第二次混凝土浇筑至箱梁顶面 考虑到满堂支架施工的安全性 该满堂支 架验算取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进行验算 按照箱梁标准截面及最大变截面 梁 6 高 2 2 米 梁宽 45 8 米 进行设计计算 如下 现以 30 30 30 90 米跨径梁高 2 2 米标准截面箱梁为例进行支架设计 桥 面宽 32 5 米 标准截面横向支架布置 碗扣支架横向间距根据箱梁纵向中腹板的位置调节 纵向支架立杆布置 除端横梁 中横梁为支座中线两侧 10 60cm 布置外 其余均按照 90cm 间 隔布置 支架横杆布置 除中 端横梁外 均按步距 1 2 m N 步加上顶托 轴心承插安装 顶层支 架设 50 型可调上托 可调托座可调节 200 350mm 采用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按计算间距纵向布置在顶托上 在纵向型 钢上方放置 8 8cm 横向方木 采用 15 1mm 的竹胶模板作为箱梁底模安装 到木方上 以满足现浇箱梁设计要求 1 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根据断面形式 按砼恒载分布情况 分块计算 标准截面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部位 按 2 2m 高 计算砼自重 非标准截面 梁高 2 2 米 桥面宽 40 5 45 8 米 箱梁横梁部位 按 2 2m 高 计算砼自重 箱梁腹板底部位 统一按 1 25m 宽 2 2m 高 计算砼自重 箱梁腹板间底板部位 统一按 4 15m 宽 0 22 0 25 m 0 47m 高 取 7 0 5m 计算砼自重 翼板部位 按 50cm 高实心板梁计算砼自重 2 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荷载标准值计算 荷载数据按 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附录 B 取用 3 3 碗扣支架设计验算碗扣支架设计验算 3 1 设计参数 见 见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P189 P189 竹胶板 15 1mm 此处取单位长度 1 米验算 容许应力 0 70MPa 弹性模量 E 6 103MPa 截面抵抗矩 W bh2 6 1000 152 6 3 75 104mm3 截面惯性矩 I bh3 12 1000 153 12 2 81 105mm4 EI 6 103 2 81 105 1 686 103 N m2 东北落叶松 10 15cm 顺纹弯矩应力为 14 5 MPa 顺纹剪应力 T 1 5MPa 湿度 15 密度 6KN m3 截面抵抗矩 W bh2 6 100 1502 6 3 75 105mm3 截面惯性矩 I bh3 12 100 1503 12 2 81 107mm4 考虑木材差异 顺纹弯矩应力取值 12 MPa 按照湿材 0 9 折减系数得 0 12 0 9 10 8Mpa E 9 103 0 9 8 1 103Mpa EI 8 1 103 2 81 107 22 76 104 N m2 东北落叶松 10 10cm 顺纹弯矩应力为 14 5 MPa 湿度 15 密度 6KN m3 截面抵抗矩 W bh2 6 100 1002 6 16 7 104mm3 截面惯性矩 I bh3 12 100 1003 12 8 3 106mm4 考虑木材差异 顺纹弯矩应力取值 12 MPa 按照湿材 0 9 折减得 0 12 0 9 10 8Mpa E 9 103 0 9 8 1 103Mpa EI 8 1 103 8 3 106 6 723 104N m2 8 东北落叶松 8 8cm 顺纹弯矩应力为 14 5 MPa 湿度 15 密度 6KN m3 截面抵抗矩 W 13 3 104mm3 截面惯性矩 I 6 67 106mm4 考虑木材差异 顺纹弯矩应力取值 12 MPa 按照湿材 0 9 折减得 0 12 0 9 10 8Mpa E 9 103 0 9 8 1 103Mpa EI 8 1 103 6 67 106 5 403 104N m2 10 工字钢 11 2kg m w 205Mpa E 2 05 105Mpa A 14 3cm2 W 49cm3 49000mm3 I 245cm4 2450000mm4 S工 10 28 2 cm3 t工 10 5mm EA 2 05 105Mpa 1430mm2 293150KN EI 2 05 105Mpa 2450000mm4 502250N m2 碗扣支架钢管 注 见 注 见 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第一册第五版第一册 P667 P667 轴向容许应力 0 140 MPa 国标钢管 48 t 3 5 考虑市场管材差异 此处验算取值 t 2 7mm 横杆步距 L 1200mm 每根立杆设计荷载 F 30KN 横杆步距 L 600mm 每根立杆设计荷载 F 40KN 碗扣支架钢管截面特性表碗扣支架钢管截面特性表 外径 d mm 壁厚 t mm 截面积 A mm2 惯性矩 I mm4 抵抗矩 W mm3 回转半径 i mm 每米长自重 N 482 73 84 1020 989 1054 12 10316 05 抗风验算 按 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附录附录 EP125EP125 取值 取值 合肥地区基本风压按照 50 年一遇取值 W0 0 35kN m2 风压高度系数 K2 1 0 体型系数 K1 0 80 地形 地理条件按照城市市内取值 K3 0 85 9 3 2 永久荷载永久荷载 箱梁混凝土自重 2 2m 高端横梁 中横梁 腹板 部位 2 2 26 57 2N m2 3 5m 高端横梁 中横梁 腹板 部位 3 5 26 91 0N m2 翼板部位 0 5 26 13KN m2 箱室部位 0 5 26 13KN m2 模板重量 含内模 侧模及支架 以混凝土自重 5 取值计算 则 2 2m 高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 腹板 底部 57 2KN m2 5 2 86KN m2 3 5m 高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 腹板 底部 91KN m2 5 4 55KN m2 翼板部位 13KN m2 5 0 650KN m2 箱室部位 13KN m2 5 0 650KN m2 3 3 施工均布活载施工均布活载 见 见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P185 P189 P185 P189 或 或 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第二册第五版第二册 P1032 P1032 施工人员 机械设备及材料堆放等荷载 2 5KN m2 混凝土倾倒时对结构产生的冲击荷载 2 0KN m2 混凝土振捣对结构下部产生的荷载 2 0KN m2 混凝土振捣对腹板侧面产生的水平荷载 4 0KN m2 荷载组合 计算强度 q 1 2 1 4 计算刚度 q 1 2 3 4 支架及模板系统验算 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 腹板底部竹胶板 2 2 米高箱梁 底模采用 15 1mm 的竹胶板 直接搁置于间距 L 20cm 的 8 8cm 横向 方木上 面板属于受弯构件 只验算其抗弯强度及绕度 按连续梁考虑 取单位 长度 1 0 米板宽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抗弯强度 q 1 2 1 4 1 2 57 2 2 86 1 4 2 5 2 0 2 0 72 072 9 1 81 172KN m 计算结果如下 10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0 1 81 172 0 22 0 32KN m 见 见 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第第五版第 2 1 q 10 l 一册一册 P681 P681 max Mmax W 0 32 106 3 75 104 8 53MPa 0 70MPa 满足设计要求 抗弯刚度 q 1 2 72 072KN m qL4 150EI 72 072 103 0 204 150 1 686 103 0 46mm L 400 200 400 0 5mm 满足设计要求 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 腹板底部竹胶板 3 5 米高箱梁 抗弯强度 q 1 2 1 4 1 2 91 4 55 1 4 2 5 2 0 2 0 114 66 9 1 123 76KN m 计算结果如下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11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0 1 123 76 0 22 0 50KN m 2 1 q 10 l max Mmax W 0 5 106 3 75 104 13 33MPa 0 70MPa 满足设计要求 抗弯刚度 q 1 2 114 66KN m qL4 150EI 114 66 103 0 24 150 1 686 103 0 73mm L 400 200 400 0 5mm 不满足设计要求 对结构影响可忽略不计 亦可将横向方木按照 8 8 15cm 放置 qL4 150EI 114 66 103 0 154 150 1 686 103 0 23mm L 400 150 400 0 375mm 以达到抗弯刚度要求 箱梁翼缘处竹胶板 抗弯强度 q 1 2 1 4 1 2 13 0 65 1 4 2 5 2 0 2 0 16 38 9 1 25 48KN m 计算结果如下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12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0 1 25 48 0 32 0 23KN m 2 1 q 10 l max Mmax W 0 23 106 3 75 104 6 13MPa 0 70MPa 满足设计要求 抗弯刚度 q 1 2 16 38KN m qL4 150EI 16 38 103 0 34 150 1 686 103 0 52mm L 400 300 400 0 75mm 满足设计要求 箱梁腹板外侧竹胶板 见 见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P11 P11 或 或 建筑施建筑施 工手册工手册 第五版第二册第五版第二册 P1032 P1032 混凝土侧压力 PM 0 22 t0 1 2v1 2 注 混凝土的自重密度 取 26KN m3 t0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可采用 t0 200 T 15 T 为砼入模温度 取 25 则 t0 5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因掺缓凝剂取 1 2 2 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坍落度控制在 11cm 15cm 取 1 15 v 混凝土浇筑速度 m h 取 0 4 则 PM 0 22 t0 1 2v1 2 0 22 26 5 1 2 1 15 0 41 2 24 96KN m2 qM 1 2 PM 1 4 1 2 24 96 1 4 8 5 41 85KN m 计算结果如下 13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0 1 41 85 0 252 0 26KN m 2 1 q 10 l max Mmax W 0 26 106 3 75 104 7 0MPa 0 70MPa 满足设计要求 抗弯刚度 q 1 2 PM 29 95KN m qL4 150EI 29 95 103 0 254 150 1 686 103 0 46mm L 400 250 400 0 625mm 满足设计要求 3 5 支架方木系统验算 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底板横向方木 2 2 米高箱梁 横向方木搁置于间距为 0 6 米的纵向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上 横向方 木规格为 80mm 80mm 间距 0 2 米 横向方木取单位跨度 0 2 米 按照三跨连 续梁验算 抗弯强度计算 q 1 2 1 4 0 2 6 0 08 0 08 1 2 57 2 2 86 1 4 2 5 2 0 2 0 0 2 6 0 08 0 08 16 27KN m 验算结果如下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14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0 1 16 27 0 62 0 59KN m 2 1 q 10 l max Mmax W 0 59 106 13 3 104 4 44MPa 0 10 8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抗剪强度计算 见 见 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第一册第五版第一册 P681 P681 Tmax 0 6ql 0 6 16 27 0 6 5 86KN T 3T 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3 5 86 103 2 80 80 1 37 1 5MPa 满足设计要求 抗弯刚度 q 1 2 0 2 间距 1 2 60 06 0 2 14 41KN m f KwqL4 100EI 0 677 14 41 103 0 64 100 5 403 104 0 23mm L 400 600 400 1 5mm 满足设计要求 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底板横向方木 3 5 米高箱梁 横向方木采用 8 8cm 20cm 支架立杆间距为 60cm 顺桥向 30cm 横向 横向方木取单位跨度 0 2 米 按照三跨连续梁验算 q 1 2 1 4 0 2 6 0 08 0 08 1 2 91 4 55 1 4 2 5 2 0 2 0 0 2 6 0 08 0 08 24 79KN m 15 验算结果如下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0 1 24 79 0 32 0 22KN m 2 1 q 10 l max Mmax W 0 22 106 13 3 104 1 65MPa 0 10 8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抗剪强度计算 Tmax 0 6ql 0 6 24 79 0 3 4 46KN T 3T 2bh T 3 4 46 103 2 80 80 1 05 1 5MPa 满足设计要求 抗弯刚度 q 1 2 0 2 1 2 91 4 55 0 2 22 932KN m f KwqL4 100EI 0 677 22 932 103 0 34 100 5 403 104 0 023mm L 400 300 400 0 75mm 满足设计要求 箱梁边腹板外侧方木 顶托上竖向 10 15cm 方木 纵向 8 8cm 方木 注 可 注 可 用对拉螺栓规定腹板 代替方木和斜撑钢管 验算对拉螺栓拉力即可 用对拉螺栓规定腹板 代替方木和斜撑钢管 验算对拉螺栓拉力即可 见见 路路 16 桥施工计算手册桥施工计算手册 P186 P186 纵向 8 8cm 方木 竖向方木采用 10 15cm 90cm 放置在顶托上 纵向方木 采用 8 8cm 25cm 斜撑钢管横向间距为 90cm 竖向间距为 60cm q 1 2 PM 1 4 0 25 6 0 1 0 1 1 2 24 96 1 4 8 5 0 25 6 0 1 0 1 41 852 0 25 0 06 10 523KN m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0 1 10 523 0 92 0 852KN m 2 1 q 10 l max Mmax W 0 852 106 13 3 104 6 40MPa 0 10 8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抗剪强度计算 Tmax 0 6ql 0 6 10 523 0 9 5 68KN T 3T 2bh T 3 5 68 103 2 80 80 1 33 1 5MPa 满足设计要求 抗弯刚度 17 q 1 2 PM 0 25 7 488KN m f KWqL4 100EI 0 677 7 488 103 0 94 100 5 403 104 0 62mm L 400 900 400 2 25mm 满足设计要求 竖向 10 15cm 方木 竖向方木采用 10 15cm 90cm 搁置于竖向间距为 0 6 米的竖向碗扣支架顶 托上 竖向方木承受纵向方木 8 8cm 25cm 支座反力 Rmax 10 42KN 作用 得 工况一 工况一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2 0KN m max Mmax W 2 0 106 3 75 105 5 3MPa 0 10 8MPa 满足设计要求 18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抗剪强度计算 Tmax 12 5KN T 3T 2bh T 3 12 5 103 2 100 150 1 25MPa 1 5MPa 满足设计要求 工况二 工况二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2 19KN m max Mmax W 2 19 106 3 75 105 5 84MPa 0 10 8MPa 满足设计要求 19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抗剪强度计算 Tmax 15 63KN T 3T 2bh T 3 15 63 103 2 100 150 1 50Mpa T 1 5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 箱梁边腹板外侧纵向方木采用 8 8cm 25cm 搁置于间距为 0 9 米的 竖向 10 15cm 方木上是安全可靠的 箱梁翼缘处方木 横桥向方木采用 10 15cm 放置在顶托上方 纵向方木采用 8 8cm 30cm 支 架立杆间距为 90 90cm 横杆步距为 120cm q 1 2 1 4 0 3 6 0 08 0 08 1 2 13 0 65 1 4 2 5 2 0 2 0 0 3 6 0 08 0 08 7 644 0 0384 7 6824KN m 验算结果如下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0 78KN m max Mmax W 0 78 106 13 3 104 5 86MPa 0 10 8MPa 满足设计要求 20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抗剪强度计算 Tmax 4 32KN T 3T 2bh T 3 4 32 103 2 80 80 1 01 1 5MPa 满足设计要求 横向 10 15cm 方木放置在间距为 0 9 米的顶托上 横向方木承受纵向方木 8 8cm 30cm 支座反力 Rmax 8 64KN 作用 得 工况一工况一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3 5KN m max Mmax W 3 5 106 3 75 105 9 33MPa 0 10 8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抗剪强度计算 Tmax 12 96KN 21 T 3T 2bh T 3 12 96 103 2 100 150 1 296 1 5MPa 满足设计要求 工况二工况二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2 59KN m max Mmax W 2 59 106 3 75 105 6 91MPa 0 10 8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抗剪强度计算 Tmax 8 64KN T 3T 2bh T 3 8 64 103 2 100 150 0 864 1 5MPa 满足设计要求 箱梁箱室底板横向方木 横向方木搁置于间距为 0 9 米的纵向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上 横向方 木规格为 80mm 80mm 间距 0 2 米 横向方木取单位跨度 0 2 米 按照三跨连 续梁验算 抗弯强度计算 q 1 2 1 4 0 2 6 0 08 0 08 1 2 13 0 65 1 4 2 5 2 0 2 0 0 2 6 0 08 0 08 5 13KN m 22 验算结果如下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0 1 5 13 0 92 0 42KN m 2 1 q 10 l max Mmax W 0 42 106 13 3 104 3 16MPa 0 10 8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抗剪强度计算 Tmax 0 6ql 0 6 5 13 0 9 2 77KN T 3T 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3 2 77 103 2 80 80 0 65 1 5MPa 满足设计要求 抗弯刚度 q 1 2 0 2 间距 1 2 13 65 0 2 3 276KN m f KwqL4 100EI 0 677 3 276 103 0 94 100 5 403 104 0 26 10 3mm L 400 900 400 2 25mm 满足设计要求 3 6 支架纵桥向 10 工字钢 10 15cm 方木验算 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底板处纵向 10 工字钢 10 15cm 方木 纵向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在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底板处按照支架立 杆纵向间距为 60cm 布设 按照简支梁进行验算 10 工字钢验算 工况一工况一 10 工字钢承受 8 8cm 方木的最大支座反力 Rmax max 10 74KN 及自重作用 23 查五金手册可知 10 工字钢每米自重 11 2kg 则 q 0 112KN m 得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2 15KN m 工 10max Mmax W 2 15 106 49000 43 88MPa 205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Vmax 10 77KN 工 10 VS It 10 77 103 28200 2450000 5 24 816MPa 125 MPa 满足设计要求 工况二工况二 10 工字钢承受 8 8cm 方木的最大支座反力 Rmax max 10 74KN 及自重作用 得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2 90K N m 工 10max Mmax W 2 90 106 49000 59 18MPa 205MPa 24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Vmax 16 14KN 工 10 VS It 16 14 103 28200 2450000 5 37 15MPa 125 MPa 满足设计要求 10 15cm 方木验算 10 15 方木每米自重 q 6 0 1 0 5 1 0 09KN m 强度计算 按照上述受力取最大弯矩 Mmax 2 90KN m 工 10max Mmax W 2 90 106 3 75 105 7 73MPa 10 8Mpa 刚度计算 按最大支座反力布载模式计算 集中荷载 P 10 74kN m F Pl3 48EI 5ql4 384EI 10 74 103 6003 48 8 1 103 2 81 107 5 0 09 6004 384 8 1 103 2 81 107 0 21mm f0 600 400 1 5mm 满足要求 箱梁腹板处纵向 10 工字钢 10 15cm 方木验算 顺桥向采用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放置在顶托上方 横桥向方木采用 8 8cm 20cm 支架立杆间距为 90cm 顺桥向 30cm 横向 横杆步距为 120cm 按照简支梁进行验算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验算承受 8 8cm 方木的最大 支座反力 Rmax max 10 74KN 及自重作用 按照简支梁进行验算 10 工字钢验算 10 工字钢自重计算 q 0 112 KN m 工况一工况一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25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5 50N m 工 10max Mmax W 5 50 106 49000 112 24MPa 205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Vmax 23 92KN 工 10 VS It 23 92 103 28200 2450000 5 55 06MPa 125 MPa 满足设计要求 工况二工况二 10 工字钢承受 8 8cm 方木的最大支座反力 Rmax max 10 74KN 及自重作用 q 0 112 KN m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5 65KN m 工 10max Mmax W 5 65 106 49000 115 31MPa 205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26 Vmax 26 9KN 工 10 VS It 26 9 103 28200 2450000 5 61 9MPa 125 MPa 满足设计要求 10 15cm 方木验算 10 15 方木每米自重 q 6 0 1 0 5 1 0 09KN m 强度计算 按照上述受力取最大弯矩 Mmax 5 65KN m 工 10max Mmax W 2 90 106 3 75 105 15MPa 10 8Mpa 刚度计算 按最大支座反力布载模式计算 集中荷载 P 10 74kN m F Pl3 48EI 5ql4 384EI 10 74 103 9003 48 8 1 103 2 81 107 5 0 09 9004 384 8 1 103 2 81 107 0 72mm f0 900 400 2 25mm 不满足要求 所以腹板部位纵桥向支架顶托上只能安放 10 工字钢作为支 撑梁 箱梁箱室底板处纵向 10 工字钢 10 15cm 方木 纵向 10 工字钢或 10 15cm 方木在箱梁箱室底板处按照支架立杆纵向间距 为 90cm 布设 按照简支梁进行验算 10 工字钢验算 工况一工况一 10 工字钢承受 8 8cm 方木的最大支座反力 Rmax max 5 08KN 及自重作用 查五金手册可知 10 工字钢每米自重 11 2kg 则 q 0 112KN m 得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2 61KN m 工 10max Mmax W 2 61 106 49000 53 27MPa 205MPa 满足设计要求 27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Vmax 13 34KN 工 10 VS It 13 34 103 28200 2450000 5 30 71MPa 125 MPa 满足设计要求 工况二工况二 10 工字钢承受 8 8cm 方木的最大支座反力 Rmax max 5 08KN 及自重作用 得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结构弯矩图结构弯矩图 Mmax 2 68K N m 工 10max Mmax W 2 68 106 49000 54 69MPa 205MPa 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剪力图结构剪力图 Vmax 12 75KN 工 10 VS It 12 75 103 28200 2450000 5 29 35MPa 125 MPa 满足设计要求 10 15cm 方木验算 10 15 方木每米自重 q 6 0 1 0 5 1 0 09KN m 强度计算 按照上述受力取最大弯矩 Mmax 2 68KN m 28 工 10max Mmax W 2 68 106 3 75 105 7 15MPa 10 8Mpa 刚度计算 按最大支座反力布载模式计算 集中荷载 P 5 08kN m F Pl3 48EI 5ql4 384EI 5 08 103 9003 48 8 1 103 2 81 107 5 0 09 9004 384 8 1 103 2 81 107 0 34mm f0 900 400 2 25mm 满足要求 3 7 支架稳定性验算 单肢立杆轴向力计算公式根据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P24 P24 5 2 7 15 2 7 1 如下式 4 1 所示 N 1 2 Q1 Q2 1 4 Q3 Q4 Lx Ly 4 1 式中 Lx Ly 单肢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 m 1 支撑架模板自重标准值 2 新浇砼及钢筋自重标准值 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4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2 2 米高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 立杆间距 600 600 mm 横杆步距 1200mm N 1 2 Q1 Q2 1 4 Q3 Q4 Lx Ly N 1 2 57 2 2 86 0 36 1 4 6 5 0 36 29 22KN N 30KN 满足设计要求 3 5 米高箱梁端横梁 中横梁 立杆间距 600 300 mm 横杆步距 1200mm N 1 2 Q1 Q2 1 4 Q3 Q4 Lx Ly N 1 2 91 4 55 1 4 6 5 0 18 22 28KN N 30KN 满足设计要求 箱梁腹扳处 立杆间距 900 300 mm 横杆步距 1200mm N 1 2 Q1 Q2 1 4 Q3 Q4 Lx Ly N 1 2 57 2 2 86 1 4 6 5 0 27 21 91KN N 30KN 按照步距 L 1 2m 时 每根立杆设计荷载 F 30KN 设计 满足设计要求 29 箱梁箱室处 立杆间距 900 900 mm 横杆步距 1200mm N 1 2 Q1 Q2 1 4 Q3 Q4 Lx Ly N 1 2 13 0 65 1 4 6 5 0 81 20 64KN N 30KN 按照步距 L 1 2m 时 每根立杆设计荷载 F 30KN 设计 满足设计要求 箱梁翼缘处 立杆间距 900 900 mm 横杆步距 1200mm N 1 2 Q1 Q2 1 4 Q3 Q4 Lx Ly N 1 2 13 0 65 1 4 6 5 0 81 20 64KN N 30KN 按照步距 L 1 2m 时 每根立杆设计荷载 F 30KN 设计 满足设计要求 单根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单肢立杆轴向承载力满足下列要求 N Af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5 5 2 2 6 6 1 1 i 截面回转半径 i 16 05mm f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140MPa A 立杆的截面面积 A 3 84cm2 单根立杆的稳定性与轴心压力大小有关 与立杆间距无关 故取最大轴心 压力 N 29 22KN 验算 由于横杆步距为 1 2m 最顶端步距按最大悬出长度 0 5m 计算 l 0 6 0 5 2 1 6m 立杆按两端铰结计算 则 l0 l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12 80 12 80 则长细比计算如下 1 l0 i 1200 16 05 74 76 75 由长细比查表可得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0 813 验算稳定 N Af 29 22 0 813 384 140 1000 29 22 43 71 稳定性满足要求 2 l0 i 1600 16 05 99 69 100 由长细比查表可得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0 633 验算稳定 N Af 29 22 0 633 384 140 1000 30 29 22 34 03 稳定性满足要求 腹板处反拉杆 48 钢管 标准建筑扣件 此水平力较腹板和端 中横隔梁处底板竖向力要小得多 而此处布置与腹 板和端 中横隔梁处模板系统布置相同 因此侧模和纵横向方木以及斜撑钢管 均可以满足要求不需再进行检算 支撑体系 单根斜撑受力为 N PM 0 6 0 9 24 96 0 54 13 48kN 梁侧模板最下层钢管支撑处采用 2 3 35mm 对拉钢片连接 同支撑钢管间距 其允许拉力按下式计算 N Aj f 式中 N 允许拉力 N Aj 对拉钢片净截面积 mm2 f 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 205N mm2 解得 N 2 3 35 205 16 5KN 查规范知扣件抗滑承载力取值 8 0KN 13 48KN 8KN 16 5 24 5KN 故侧 模板支护符合施工要求 另外 为防止立柱钢管 弯压构件 失稳 在腹板外侧斜支撑钢管处加设 通向箱梁中心方向的斜钢管 与多数立柱钢管连接以减少立柱钢管承受的水平 荷载 并与立柱钢管联接以平衡两侧斜腹板外侧斜支撑钢管的支撑反力 从而 保证支架水平方向稳定 整体稳定验算 抗风验算 合肥地区基本风压按照 50 年一遇取值 W0 0 35kN m2 风压高度系数 K2 1 0 体型系数 K1 0 80 地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