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生物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生物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生物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生物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 1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 说出基因型 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分析 黄色圆粒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 圆粒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分离定律 3 1 3 1 自由组合 4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1 如果上述实验中亲本为黄色皱粒纯合子和绿色圆粒纯合子 则所得f2的性状表现有哪几种 重组类型占的比例为多少 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 遗传因子决定性状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 r控制 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 y控制 纯种黄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2 f1的遗传因子组成亲代中 yyrr产生一种配子 yyrr产生一种配子 两种配子结合后 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为 表现为 黄色 yyrr yyrr yr yr yyrr 黄色圆粒 3 f1配子的产生 1 遗传因子的行为 f1在产生配子时 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2 配子的种类及比例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 yr yr yr 彼此分离 自由组合 yr 1 1 1 1 4 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 1 受精时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 雌雄配子有种结合方式 3 f2性状表现及比例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随机 16 9 3 3 1 三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 方法 即让f1与类型杂交 2 作用 1 测定f1产生的及比例 2 测定f1的组成 3 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的行为 配子类型 遗传因子 遗传因子 测交 隐性纯合子 3 测交遗传图解比例 1 1 1 1 4 结果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结果相符 从而证实了 1 f1是 2 f1产生且比值相等的配子 3 f1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 不成对的遗传因子 杂合子 四种 分离 随机组合 2 在测交实验中 子代出现四种比例相等的表现型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f1是双杂合子 能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 四 自由组合定律1 发生时间 形成时 2 遗传因子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的 3 实质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配子 互不干扰 分离 自由组合 五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 正确选用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 在对生物的性状分析时 首先针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再对性状进行研究 3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 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 按提出问题 实验 解释 总结规律的科学实验程序而进行 豌豆 一对 多对 统计学 假说 验证 六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 1909年 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 遗传因子 命名为 并提出了的概念 1 表现型 指个体表现出来的 如高茎和矮茎 2 基因型 指与表现型相关的 如dd dd dd等 3 等位基因 指控制的基因 如d和d 2 被世人公认为 遗传学之父 基因 等位基因 性状 基因组成 相对性状 孟德尔 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结论1 实验分析 f2 拓展延伸 重组类型是指f2中与亲本性状表现不同的个体 而不是遗传因子组合形式与亲本不同的个体 亲本表现型不同 则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也不同 若亲本是纯合黄皱 yyyy 和纯合绿圆 yyrr 则f2中重组类型为绿皱 yyrr 和黄圆 y r 共占10 16 亲本类型则占6 16 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 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c f1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d f2中有16种组合 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解析 孟德尔对f2中两种性状之间发生自由组合的解释是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这样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4种 数量比接近1 1 1 1 配子随机结合 则f2中有16种组合 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答案 c 1 假如水稻高杆 d 对矮杆 d 为显性 抗稻瘟病 r 对易感稻瘟病 r 为显性 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 抗倒伏 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 易倒伏 杂交 f2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答案 c 二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1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1 区别 2 联系 均适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 形成配子时 两个遗传定律同时起作用 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 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 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 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分别分析 再运用乘法原理将各组情况进行组合 2 题型 配子类型的问题如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分析 aabbcc 2 2 2 8种 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如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 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分析 先求aabbcc 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即aabbcc 8种配子 aabbcc 4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 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 4 32种结合方式 推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如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的个体杂交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子代的基因型 表现型各有多少种 分析 将aabb aabb分解为aa aa和bb bb aa aa 两种基因型 两种表现型 bb bb 两种基因型 一种表现型 综合起来 子代的基因型种类为2 2 4种 表现型种类为2 1 2种 求子代中基因型 表现型比例如 求ddeeff与ddeeff杂交后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 分析 将ddeeff ddeeff分解 即dd dd后代 基因型比1 1 表现型比1 1 ee ee后代 基因型比1 2 1 表现型比3 1 ff ff后代 基因型1种 表现型1种 所以 后代中基因型比为 1 1 1 2 1 1 1 2 1 1 2 1 表现型比为 1 1 3 1 1 3 1 3 1 计算概率如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自交 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 将aabb 分解为aa 和bb 则aa 1 2aa bb 1 4bb 故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 2aa 1 4bb 1 8aabb 推断亲代的基因型如 小麦的毛颖 p 对光颖 p 是显性 抗锈病 r 对不抗锈病 r 为显性 这两对性状可自由组合 已知毛颖感锈与光颖抗锈两植株作为亲本杂交 子代有毛颖抗锈 毛颖感锈 光颖抗锈 光颖感锈 1 1 1 1 写出两亲本的基因型 分析 将两对性状分解为 毛颖 光颖 1 1 抗锈 感锈 1 1 根据亲本的表现型确定亲本基因型部分是p rr ppr 只有pp pp 子代才能毛颖 光颖 1 1 同理 只有rr rr 子代抗锈 感锈 1 1 综上所述 亲本基因型分别是pprr与pprr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 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 结果如图所示 黄 绿用y y表示 圆 皱用r r表示 1 亲本的基因型 黄色圆粒豌豆是 绿色圆粒豌豆是 2 杂交后代有 种表现型 各种表现型及其在总数中所占比例是 3 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数量占总数的 4 杂交后代中 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 其中双隐性类型占重组类型的 3 能稳定遗传的是纯合子 yyrr yyrr后代中纯合子为yyrr和yyrr 所占比例为1 2 1 4 1 2 1 4 1 4 4 亲本是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 杂交后的重组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 所占比例为1 4 绿色皱粒为双隐性类型 所占重组类型的比例为1 2即50 答案 1 yyrryyrr 2 4黄色圆粒3 8 黄色皱粒1 8 绿色圆粒3 8 绿色皱粒1 8 3 1 4 4 1 450 触类旁通 据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 1 9 3 3 1 3 1 3 1 aabb aabb 2 1 1 1 1 1 1 1 1 aabb aabb或aabb aabb 3 3 3 1 1 3 1 1 1 aabb aabb或aabb aabb 2 某哺乳动物毛的颜色有白色和灰色两种 毛的长度有长毛和短毛两种 现用纯合白色长毛亲本与纯合灰色短毛亲本杂交 得到的f1全为白色短毛个体 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 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对f2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f2中短毛与长毛之比为3 1b f2有9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c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 8d f2中灰色短毛与灰色长毛个体杂交 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 答案 d 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实验问题 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 2 设计杂交实验程序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品种 案例探究 用纯种有色饱满子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子粒的玉米杂交 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 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 f1自交后 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有色饱满73 有色皱缩2 无色饱满2 无色皱缩23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 2 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 选填 符合 或 不符合 自由组合定律 原因是 3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进一步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步骤 取f1植株与 进行测交 结果预测 若后代种子 则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若后代种子 则说明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1 f2中子粒有色 无色 73 2 2 23 3 1 饱满 皱缩 73 2 2 23 3 1 由此推测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 f2中四种表现型比例为73 23 2 2 而不是9 3 3 1 因此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 可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若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 1 1 1 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否则不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