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数据通信阶段作业_第1页
北邮数据通信阶段作业_第2页
北邮数据通信阶段作业_第3页
北邮数据通信阶段作业_第4页
北邮数据通信阶段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终端设备一律是计算机。BA. 正确B. 错误2. 信号码元与传输代码总是相同。BA. 正确 B. 错误 3.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为狭义信道。BA. 正确 B. 错误 4.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DCE一律为调制解调器。BA. 正确 B. 错误 5. X.50建议的复用方式是比特交织。BA. 正确 B. 错误 6. 数字数据传输是利用PCM信道传输数据信号。 AA. 正确 B. 错误 7. 相对调相比绝对调相的频带利用率高。BA. 正确 B. 错误 8. 正交调幅系统M越大越好。BA. 正确 B. 错误 9. 频带传输系统与基带传输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调制、解调器。AA. 正确 B. 错误 10. 理想低通形成网络是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特例。A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据通信网的拓扑结构中可靠性最高的是 BA. 星形网 B. 网形网 C. 树形网 D. 环形网 2.3. 设模拟信道的带宽为3100Hz,信噪比为30dB,信道容量为 BA. 30000 bits B. 30898bits C. 20000 bits D. 50000 bits 4. 国际5号码是 CA. 5单位代码 B. 6单位代码 C. 7单位代码 D. 8单位代码 5. 若要使数据通信有效地进行,必须建立BA. 数据电路 B. 数据链路 C. 传输信道 D. 物理信道 6. 当传输信道是数字信道时DCE为BA. MODEM B. 数字接口适配器 C. 滤波器 D. 传输控制器 7. 数据传信速率与码元传输速率间的关系为CA.B.C.D. 以上都不对 8. 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符号速率为CA.B.C.D.9. 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CA.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差 B.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 C.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 D.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 10. 频带传输系统中解调后还原的有BA. 基带信号 B. 基带信号和高次产物 C. 高次产物 D. 数据信号序列 11. 理想的时域均衡器(横截滤波器)抽头应为DA. 5个 B. 7个 C. 9个 D. 无穷多个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X.51建议。BA. 正确 B. 错误 2. 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正交调幅。AA. 正确 B. 错误 3. 我国DDN一般采用分层结构。AA. 正确 B. 错误 4. DDN是传输网。AA. 正确 B. 错误 5. 三种基本调制方式中,FSK的频带利用率最低。AA. 正确 6. 二维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比循环码强。BA. 正确 B. 错误 7. 信息反馈不需要信道编码器。AA. 正确B. B错误 8. 混合纠错检错不需反向信道。BA. 正确 B. 错误 9. r越大,纠、检错能力越强。AA. 正确 B. 错误 10. 汉明距离越大,纠错、检错能力越强。A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为DA. 比特交织和帧交织 B. 字符交织和帧交织 C. 帧交织 D. 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 2. 2DPSK的解调方法为DA. 极性比较法 B. 相位比较法 C. 频率比较法 D. A和B 3.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DA. 滤除噪声和干扰 B. 限制信号频带 C. 起波形形成作用 D. 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4. 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CA.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差 B.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 C.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 D.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 5. 理想低通形成网络DA.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无符号间干扰 B.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前导和后尾衰减较慢 C. 物理上容易实现 D.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无符号间干扰和波形前导、后尾衰减较慢 6. 纠错编码按码组的功能分有BA. 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B. 检错码和纠错码 C. 循环码和卷积码 D. 分组码和卷积码 7. 属于线性分组码的有DA. 奇偶监督码 B. 循环码 C. 卷积码 D. 奇偶监督码和循环码 8. 某(n,k)汉明码n=15,r为BA. 3 B. 4 C. 5 D. 6 9. 纠错编码中加的监督码越多AA. 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低; 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低; B. 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高; C. 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高。 10. 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CA. 偶数 B. 奇数 C. 未知数 D. 以上都不对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X.51建议。BA. 正确 B. 错误 2. 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正交调幅。A. 正确 B. 错误 3. 我国DDN一般采用分层结构。AA. 正确 B. 错误 4. DDN是传输网。AA. 正确 B. 错误 5. 三种基本调制方式中,FSK的频带利用率最低。AA. 正确 B. 错误 6. 二维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比循环码强。BA. 正确 B. 错误 7. 信息反馈不需要信道编码器。AA. 正确 B. 错误 8. 混合纠错检错不需反向信道。BA. 正确 B. 错误 9. r越大,纠、检错能力越强。AA. 正确 B. 错误 10. 汉明距离越大,纠错、检错能力越强。A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为DA. 比特交织和帧交织 B. 字符交织和帧交织 C. 帧交织 D. 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 2. 2DPSK的解调方法为DA. 极性比较法 B. 相位比较法 C. 频率比较法 D. A和B 3.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DA. 滤除噪声和干扰 B. 限制信号频带 C. 起波形形成作用 D. 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4. 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CA.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差 B.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 C.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 D.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5. 理想低通形成网络DA.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无符号间干扰 B.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前导和后尾衰减较慢 C. 物理上容易实现 D.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无符号间干扰和波形前导、后尾衰减较慢 6. 纠错编码按码组的功能分有BA. 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B. 检错码和纠错码 C. 循环码和卷积码 D. 分组码和卷积码 7. 属于线性分组码的有DA. 奇偶监督码 B. 循环码 C. 卷积码 D. 奇偶监督码和循环码 8. 某(n,k)汉明码n=15,r为BA. 3 B. 4 C. 5 D. 6 9. 纠错编码中加的监督码越多AA. 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低; B. 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低; C. 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高; D. 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高。 10. 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CA. 偶数 B. 奇数 C. 未知数 D. 以上都不对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FR目前只能提供PVC业务。AA. 正确 B. 错误 2. FR交换机不具有检错能力。BA. 正确 B. 错误 3. 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概念相同。BA. 正确 B. 错误 4. 虚电路方式中数据分组不必路由选择。AA. 正确 B. 错误 5. 分组长度与交换机的费用成正比。BA. 正确 B. 错误 6. 普通用户的公有IP地址一般采用动态分配方式。AA. 正确 B. 错误 7. X.25建议是各种终端与DCE之间的接口。BA. 正确 B. 错误 8. 帧中继交换机要进行流量控制。BA. 正确 B. 错误 9. 虚电路与逻辑电路的概念相同。BA. 正确 B. 错误 10. 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BA. 传输效率高 B. 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和用户终端的智能化 C. 网络时延小 D. 有效的带宽利用率 2. 分组长度选择的决定因素有DA. 交换过程中的延迟时间 B. 交换机费用 C. 开销 D. 交换过程中的延迟时间和交换机费用 3. 数据报方式的特点为DA. 用户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历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阶段 B. 需重新排序 C. 对网络拥塞或故障的适应能力较弱 D. 1和2 4. TCP提供的是CA. 不可靠、面向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B. 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C. 可靠、面向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D. 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5.6. X.25建议中的DCE指BA. MODEM B. 入口节点机(可能包括调制解调器) C. DSU D. 以上都不是 7. HDLC帧结构中FCS的字节数为BA. 1 B. 2 C. 3 D. 4 8. HDLC规定链路结构分为DA. 平衡型和不平衡型两种 B. 平衡型和对称型两种 C. 不平衡型和对称型两种 D. 平衡型、不平衡型和对称型三种 9. 设窗口尺寸W为8,则允许发送的未被确认的分组数目为BA. 7 B. 8 C. 9 D. 不限 10. 规定PAD基本功能的协议为AA. X.3建议 B. X.28建议 C. X.29建议 D. X.75建议 11. 路由选择是OSI参考模型中第几层的功能CA. 第一层 B. 第二层 C. 第三层 D. 第四层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据传送速率大于数据传信速率。BA. 正确 B. 错误 2.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终端设备一律是计算机。BA. 正确 B. 错误 3. 数据与数据信号不是一回事。AA. 正确 B. 错误 4. 异步传输比同步传输的传输效率低。AA. 正确 B. 错误 5. 信号码元与传输代码总是相同。BA. 正确 B. 错误 6. 数字数据传输是利用PCM信道传输数据信号。 AA. 正确 B. 错误 7. 正交调幅系统M越大越好。BA. 正确 B. 错误 8. 我国DDN一般采用分层结构。AA. 正确 B. 错误 9. X.51建议比X.50建议用得多。BA. 正确 B. 错误 10. 升余弦滚降低通的频带利用率均为=1波特Hz。B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设数字信道的带宽为3000Hz,采用八进制传输,无噪声时该数字信道的容量C为CA. 6000bits B. 12000bits C. 18000bits D. 24000bits 2. 数据通信系统符号速率为4800Bd,M=16时数据传信速率为CA. 4800bits B. 14400bits C. 19200bits D. 19600bits 3. 八电平的数据信号序列,一个符号用几个二进制代码表示B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 国际5号码是CA. 5单位代码 B. 6单位代码 C. 7单位代码 D. 8单位代码 5. 半双工数据传输是BA. 双向同时传输 B. 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C. 单向传输 D. A和B均可以 6. 采用2DPSK的原因是BA. 解决误码扩散 B. 解决相位模糊问题 C. 提高频带利用率 D. 容易实现 7. 频带传输系统中接收带通的作用是AA. 除去信道中的带外噪声 B. 滤除高次产物 C. 限制信号频带 D. 还原基带信号 8.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DA. 滤除噪声和干扰 B. 限制信号频带 C. 起波形形成作用 D. 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9. 基带形成网络包括DA.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 B.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 C. 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D.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10. 双极性不归零码的功率谱(P=1/2)AA. 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s处 B. 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fs处 C. 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s处 D. 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fs处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理想低通形成网络是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特例。AA. 正确 B. 错误 2. 四相数字调相与4QAM的矢量图一样,所以它们是一回事。BA. 正确 B. 错误3. 常用的MQAM有4QAM、8QAM、16QAM等。BA. 正确 B. 错误 4. MQAM中M指的是星座图上的点数。AA. 正确 B. 错误 5. 眼图可衡量接收波形的码间干扰情况。AA. 正确 B. 错误 6. 基带传输的信道是电缆信道。AA. 正确 B. 错误 7. 水平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不如二维奇偶监督码。AA. 正确 B. 错误 8. 信息反馈不需要信道编码器。AA. 正确 B. 错误 9. r越大,纠、检错能力越强。AA. 正确 B. 错误 10. 监督码元只对信息位起监督作用。B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频带传输系统中接收带通的作用是AA. 除去信道中的带外噪声 B. 滤除高次产物 C. 限制信号频带 D. 还原基带信号 2.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滤波器的作用是DA. 限制信号频带 B. 滤除噪声和干扰 C. 起波形形成作用 D. 限制信号频带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3. 基带形成网络包括DA.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 B.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 C. 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D.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4. 理想的时域均衡器(横截滤波器)抽头应为DA. 5个 B. 7个 C. 9个 D. 无穷多个 5. 传输效率最低的差错控制方式为DA. ARQ B. FEC C. 混合纠错检错 D. IRQ 6. 线性分组码的汉明距离等于AA. 非零码的最小重量; B. 非零码的最大重量; C. 3 D. 4 7. 可以纠错的差错控制编码为DA. 奇偶监督码 B. 二维奇偶监督码 C. 汉明码 D. 二维奇偶监督码和汉明码 8. 纠错编码中加的监督码越多AA. 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低; B. 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低; C. 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高; D. 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高。 9. 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CA. 偶数 B. 奇数 C. 未知数 D. 以上都不对 10. 数据通信中最常采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为CA. 检错重发 B. 前向纠错 C. 混合纠错检错 D. 信息反馈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FR目前只能提供PVC业务。AA. 正确 B. 错误 2. FR交换机不具有检错能力。BA. 正确 B. 错误 3. 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概念相同。BA. 正确 B. 错误 4. 虚电路方式中数据分组不必路由选择。AA. 正确 B. 错误 5. 分组长度与交换机的费用成正比。BA. 正确 B. 错误 6. 普通用户的公有IP地址一般采用动态分配方式。AA. 正确 B. 错误 7. X.25建议是各种终端与DCE之间的接口。BA. 正确 B. 错误 8. 帧中继交换机要进行流量控制。BA. 正确 B. 错误 9. 虚电路与逻辑电路的概念相同。BA. 正确 B. 错误 10. 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B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BA. 传输效率高 B. 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和用户终端的智能化 C. 网络时延小 D. 有效的带宽利用率 2. 分组长度选择的决定因素有DA. 交换过程中的延迟时间 B. 交换机费用 C. 开销 D. 交换过程中的延迟时间和交换机费用 3. 数据报方式的特点为DA. 用户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历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阶段 B. 需重新排序 C. 对网络拥塞或故障的适应能力较弱 D. 1和2 4. TCP提供的是CA. 不可靠、面向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B. 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C. 可靠、面向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D. 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5. X.25建议中的DCE指BA. MODEM B. 入口节点机(可能包括调制解调器) C. DSU D. 以上都不是 6. HDLC帧结构中FCS的字节数为BA. 1 B. 2 C. 3 D. 4 7. HDLC规定链路结构分为DA. 平衡型和不平衡型两种 B. 平衡型和对称型两种 C. 不平衡型和对称型两种 D. 平衡型、不平衡型和对称型三种 8. 设窗口尺寸W为8,则允许发送的未被确认的分组数目为BA. 7 B. 8 C. 9 D. 不限 9. 规定PAD基本功能的协议为AA. X.3建议 B. X.28建议 C. X.29建议 D. X.75建议 10. 路由选择是OSI参考模型中第几层的功能CA. 第一层 B. 第二层 C. 第三层 D. 第四层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据链路与数据电路是一回事。BA. 正确 B. 错误 2. 国际电报2号码是5单位代码。AA. 正确 B. 错误 3. 信号码元与传输代码总是相同。BA. 正确 B. 错误 4.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DCE一律为调制解调器。BA. 正确 B. 错误 5. 频带传输系统与基带传输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调制、解调器。AA. 正确 B. 错误 6. 数字调频的频带利用率最低。AA. 正确 B. 错误 7. 我国DDN一般采用分层结构。AA. 正确 B. 错误 8. MQAM中M指的是星座图上的点数。AA. 正确 B. 错误 9.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冲激响应波形有符号间干扰,不宜做为基带形成网络。BA. 正确 B. 错误 10.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基带形成滤波器对应着一个物理设备。B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设数字信道的带宽为3000Hz,采用八进制传输,无噪声时该数字信道的容量C为CA. 6000bits B. 12000bits C. 18000bits D. 24000bits 2. 数据通信系统中真正衡量有效性的指标是DA. 调制速率 B. 数据传信速率 C. 数据传送速率 D. 频带利用率 3. 假设数字信道的带宽为3100Hz,采用十六进制传输,无噪声时该数字信道的容量C为DA. 6200bits B. 12400bits C. 18600bits D. 24800bits 4. 半双工数据传输是BA. 双向同时传输 B. 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C. 单向传输 D. A和B均可以 5. 数据传信速率与码元传输速率间的关系为CA.B.C.D. 以上都不对 6. 频带传输时DCE具体为AA. MODEM B. DSU C. 滤波器 D. 传输控制器 7.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为DA. 比特交织和帧交织 B. 字符交织和帧交织 C. 帧交织 D. 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 8. 5抽头的时域均衡器N等于BA. 1 B. 2 C. 3 D. 4 9. 基带形成网络包括DA.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 B.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 C. 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D.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10. 理想的时域均衡器(横截滤波器)抽头应为DA. 5个 B. 7个 C. 9个 D. 无穷多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X.51建议。BA. 正确 B. 错误 2. 相对调相比绝对调相的频带利用率高。BA. 正确 B. 错误 3. 频带传输系统与基带传输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调制、解调器。AA. 正确 B. 错误 4. MQAM中M指的是星座图上的点数。AA. 正确 B. 错误 5. 单边带调制的频带利用率是双边带调制的2倍。AA. 正确 B. 错误 6. 理论上讲,只有横截滤波器N时,才能消除符号间干扰。AA. 正确 B. 错误 7.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冲激响应波形有符号间干扰,不宜做为基带形成网络。BA. 正确 B. 错误 8. 信息反馈不需要信道编码器。AA. 正确 B. 错误 9. 混合纠错检错不需反向信道。BA. 正确 B. 错误 10. 监督码元只对信息位起监督作用。BA. 正确 B. 错误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将低速数据流合并成高速数据流称为BA. 数字复接 B.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 C. 统计时分复用 D. 智能复用 2. 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符号速率为CA.B.C.D.3. 基带形成网络包括DA.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 B.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 C. 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D.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4. 差错控制方式中不需反向信道的是BA. ARQ B. FEC C. 混合纠错检错 D. IRQ 5. 纠错编码按码组的功能分有BA. 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B. 检错码和纠错码 C. 循环码和卷积码 D. 分组码和卷积码 6. 属于线性分组码的有DA. 奇偶监督码 B. 循环码 C. 卷积码 D. 奇偶监督码和循环码 7. 线性分组码的汉明距离等于AA. 非零码的最小重量; B. 非零码的最大重量; C. 3 D. 4 8. 某(n,k)汉明码n=15,r为BA. 3 B. 4 C. 5 D. 6 9. 纠错编码中加的监督码越多AA. 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低; B. 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低; C. 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高; D. 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高。 10. 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CA. 偶数 B. 奇数 C. 未知数 D. 以上都不对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FR交换机不具有流量控制能力。AA. 正确 B. 错误 2. 帧中继提供的是无连接服务。BA. 正确 B. 错误 3. 虚电路对网络拥塞或故障的适应能力不如数据报灵活。AA. 正确 B. 错误 4. 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概念相同。BA. 正确 B. 错误 5. 非分组型终端具有排序功能。A. 正确 BB. 错误 6. 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比HDLC的传输效率低。AA. 正确 B. 错误 7. 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BA. 正确 B. 错误 8. 分组长度越长,交换机的费用越高。BA. 正确 B. 错误 9. 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大小介于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之间。AA. 正确 B. 错误 10. 分组交换数据网中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控制规程是HDLC。AA. 正确 B. 错误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允许异种终端相互通信的交换方式有D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2. 传输时延最小的交换方式是A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帧中继 3. 电路交换的特点是DA. 传输时延小 B. 无呼损 C. 电路利用率低 D. 传输时延小和电路利用率低 4.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为D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5. X.25建议中的DCE指BA. MODEM B. 入口节点机(可能包括调制解调器) C. DSU D. 以上都不是 6. HDLC帧结构中FCS的字节数为BA. 1 B. 2 C. 3 D. 4 7.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单位为分组的层次是C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8. 设窗口尺寸W为8,则允许发送的未被确认的分组数目为BA. 7 B. 8 C. 9 D. 不限 9. 规定PAD基本功能的协议为AA. X.3建议 B. X.28建议 C. X.29建议 D. X.75建议 10. 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的基本特性是CA. 通信方式为全双工,同步方式工作 B. 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同步方式工作 C. 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同步或异步方式工作 D. 通信方式为半或全双工,异步方式工作 11. 规定PAD基本功能的协议为AA.X.3建议B.X.28建议C.X.29建议D.X.75建议12.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的基本特性是CA通信方式为全双工,同步方式工作B.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同步方式工作C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同步或异步方式工作D.通信方式为半或全双工,异步方式工作1. 采用有预编码的部分响应系统可解决A. 误码扩散 B. 相位模糊 C. 码间干扰 D. 误码问题 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