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图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广东省中山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图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广东省中山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图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广东省中山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图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广东省中山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图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图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例如 图上1厘米代表示实地距离100米 例如 1 1000 1 10000 100 100 200 300千米 0 1 比例尺 直线式 数字式 文字式 一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公式 1 比例尺 比例尺的计算 2 若图中A B两点的图上距22 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179 179 180 59 60 A B 1 500000 1 甲 乙两地实地距离为900千米 图上距离为3厘米 该图的比例尺是 A 1 3000B 1 300000C 三百万分之一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D 2 在比例尺为1 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 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 4厘米 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公里 6160 一 地图三要素 变形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1 用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2000km的世界地图上 赤道的长度是 A 200cmB 100cmC 50cmD 20cm D 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大小 1 比例尺 比例尺的大小要看整个分值的大小 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的大小 1 比例尺 比例尺的大小要看整个分值的大小 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小 1 下面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1 5000B C 1 4000000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 A 1 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 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C 比例尺的大小 1 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4 下列四幅地图中 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 A D C B 方法 取1厘米线段 测量四幅图 在1厘米线段内跨纬度少者为大比例尺 图幅相同 比例尺越大 范围越 内容越 实地范围相同 比例尺越大 图幅越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 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详细 小 图幅相同 比例尺越大 范围越 内容越 实地范围相同 比例尺越大 图幅越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 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详细 小 大 1 100000 1 200000 1 比例尺 比例尺的缩放 1 比例尺 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 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1 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 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是 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缩小 用原比例尺 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例如将1 6000的比例尺缩小1 4 即比例尺缩小到3 4 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比例尺缩小 1 5000 1 8000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1 比例尺 1 100000 1 300000 比例尺放大 缩小 后的图幅面积 放大 缩小 到的倍数之平方 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 3 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 1 9 1 比例尺 比例尺的设计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 军事图 旅游图等 小 大 1 绘一张学校平面图 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 1 1000B C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A 1 比例尺 比例尺的设计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 军事图 旅游图等 小 大 例题2 按照1 5000000的比例尺 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 图纸的长度不得小于 厘米 图纸的宽度不得小于 厘米 104 110 提示 中国东西距离5200km 南北距离5500km 2 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方法 指向标定方向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指向标指向北方 方向判断 N 东门 N 一般方法 指向标定方向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指向标指向北方 方向判断 经纬网定方向 经线指标南北 纬线指标东西 东 西 南 北 风向描述 风从哪里来 便叫什么风 山脉走向 以山峰的连线判定河流流向描述 上游段至下游段方向描述 2 地图上的方向 2 地图方向的描述 西北 东南走向 由西南流向东北 3 图例和注记 注记 在地图上 用来说明山脉 河流 国家 城市等名称的文字 以及表示山高 水深的数字 图例 地图上用来表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图例 首都 省级行政中心 一般城镇 洲界 国界 未定国 省 自治区 直辖市界 地区界 铁路 公路 长城 运河 河流 湖泊 时令河 湖 水库 渠道 等高线 山峰 关隘 沙漠 沼泽 地图的种类 政区图 地形图 气候图 交通图 人口图 历史地图等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陆地基本地形 平原 高原 盆地 山地 丘陵 海拔较低 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海拔较高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 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 周围高 中间低 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海拔较高 一般在500米以上 地面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地面有起伏 但是海拔较低 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 称为 平原 高原 盆地 山地 丘陵 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 海岭 海沟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二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等高线 陆地上海拔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1 基本概念 二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1 基本概念 海拔 地面上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地面上某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1 基本概念 我国海拔以黄海海平面为基准 青岛零点 山谷 山体的不同部位名称 1 基本概念 二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地形海拔高度 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绘制等高线地图时 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 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基础知识 1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稀疏 2 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基础知识 1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坡度 垂直相对高度 高差 水平距离 甲 乙 0 5Km 1 下面两图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不同 其中坡度大的是 乙 同一图中 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稀疏 2 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基础知识 1 1 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 坡度最陡的是 2 甲 乙两图图幅相同 但甲图所示地区面积于乙图 比例尺于乙图 地形的坡度于乙图 大 小 小 A C B 2 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基础知识 1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同线等高 等高距全图一致 D 两地一地在等高线上 另一地不在等高线上 则两地的相对高度h nd h n 1 d 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d为等高距 两地都在等高线上 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相对高度的计算 A B C D AB 25M 25M BC 50M 50M CD 100M 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 则两地的相对高度h n 1 d h n 1 d 二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3 微观地形的判读 山地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盆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二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3 微观地形的判读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 中间高于两侧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中间低于两侧 3 微观地形的判读 鞍部 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峡谷 两山脊间的狭窄部分 是修建水库的最好选址 陡崖 若干条等高线重合 3 微观地形的判读 两条等高 深 线不会相交 峭壁悬崖处重合 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 A H A d 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 B d H B 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有n条 d为等高距 A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 B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 陡崖的相对高度h n 1 d H n 1 d 陡崖的高度计算 A 500 B 300 n 3 d 100 1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 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A 300 600米B 200 400米C 200 300米D 300 500米 2 山顶 的海拔可能是 A 881米B 955米C 1005米D 1055米 3 和 相对高度可能是 A 300米B 455米C 500米D 555米 D B B n 1 d H n 1 d n 1 d h n 1 d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 表示降坡方向 指向海拔较低处 4 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基础知识 2 山脊线 山谷线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4 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基础知识 2 山脊与山谷的区分 穿越法 山脊 山谷 山脊 山谷 流水法 等值线共性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4 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基础知识 2 山脊与山谷的区分 分水线 集水线 1 下列四图中 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2 下图中四条河流中 水速最慢的是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a c 300 A 400 300 200 400 300 200 200 300 300 400 200 300 400 A B B 4 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基础知识 2 山坡上的小丘和洼地的识别 小丘 洼地 等值线共性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 大于大数 小于小数 的法则 2 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等高距为200m A 100 10B 100 500C 500 250D 500 350 C 1 如右图 判断图中A 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150米 HA 100米 50米 HB 0米 等值线共性 大于大数 小于小数 A B 4 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基础知识 2 等高线间隔均匀 表示上下坡度均匀 是均匀坡 等高线上疏下密 为凸坡 等高线上密下疏 为凹坡 凸形坡 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1 站在山顶看AB两点 可以看到的是 A 5 地形剖面图 画法一 引垂直线法 画法二 量距离法 5 地形剖面图 画法二 量距离法 5 地形剖面图 1 先量出剖面线的长度 并在地形图下方画一根长度与剖面线相等的水平线 x轴方向 2 根据水平比例尺 合理确定垂直比例尺 一般垂直比例尺为水平比例尺的5 20倍 3 根据垂直比例尺画出适当的双y轴高度 并标上海拔高度 等高线值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4 确定地形图中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的海拔及其相对位置 5 从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 交于剖面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线上 6 把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 7 在剖面图的下方 标上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等注记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1 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 乙 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 乙 A 甲 乙 读鞍部等高线图回答 应用 两点间的直视问题 5 地形剖面图 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 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 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 表示直视良好 否则不能直视 P能看到A处吗 不可见 可见 可见 P A 1 下图为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丁地位于丙村的方向 A 正北B 西北C 东北D 正南 2 图中 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A B C D C D 1 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等高线示意图 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 A 山地 丘陵 平原 湿地B 湿地 山地 丘陵 平原C 山地 湿地 丘陵 平原D 丘陵 山地 平原 湿地 A 1 与气候结合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0 60C 100m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 降水量 气温的差异 盆地不易散热 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读图回答 1 甲乙两地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A 山地 盆地B 盆地 山地C 河谷 山地D 山地 高原 2 C B 三 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应用 读下图 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 200m 300m 400m H与I的温差为多少 H与I的高差为200m 两地温度差的计算 H与I的温差为1 2 1 与气候结合 三 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应用 4 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 且B点的气温为15 C时 则A点的气温是 A 11 6 CB 18 6 CC 20 4 CD 9 6 C B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1 夏季E F G H四个地区中 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原因是 A 2 该地区冬季气温最高的是A B C D各点中的 原因是 D 冬季风的背风坡 E 夏季风的迎风坡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 降水量 气温的差异 1 判断水系特征 山地 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 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三 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应用 2 与河流水文结合 C 1 判断水系特征 山地 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 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 常形成河流的分水线 山谷 常有河流发育 2 与河流水文结合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1 河流流向 2 桥梁走向 3 桥梁长度 图上2厘米 4 画出乙山的山脊线 并判断走向 读右图思考 西北向东南流 东北 西南走向 1千米 西北 东南走向 甲 乙 图中河流的流向 甲乙两河流速较大的是 向南 B D两地的温差有度 乙 3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河流流速大 水能丰富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2 判断水文特征 三 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应用 2 与河流水文结合 1 读右图分析 右图中水库坝址选哪里好 水库坝址选择 峡谷地段 河流出山口水平距离窄 投资少 垂直落差大 水能丰富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绘水库的库区图 要根据大坝及与大坝相交的等高线所围出的区域来确定水库的最大库区水面 2 判断水文特征 读下面 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后完成求 1 若在图中A处建一最大库容量的水库 请用虚线画出该水库的最大的库区图 2 若B D两地有高山电缆车相通 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 乘电缆车从D顶到B顶需分钟 30 BD图上距离3CM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河流流速大 水能丰富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 2 判断水文特征 水库坝址选择 峡谷地段 河流出山口水平距离窄 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读以下 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 1 2 题 1 近水且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 B C D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B 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 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D 由 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A D 普通公路 一般大致沿等高线修筑 工程量小 造价低 利于山地植被保护 防滑坡 高速公路 铁路 尽量走直线 造价高 尽量缩短距离 遇山穿洞 遇水架桥 公路铁路工程应尽量避开断层地质构造 溶洞 沼泽等 3 与地区规划结合 三 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应用 李村 王村 A B 图中虚线是计划从李村到王村修筑一条公路 按哪一条修筑最为合理 3 与地区规划结合 1 选点 水库坝址 港口 航空港 海滨浴场 疗养院 1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问题 G城是化学工业城市 此山区的主导风向是 在该山区要建立一处疗养院 如在甲 乙两处选址的话 以 处较好 理由是 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阳坡 环境优美 西北风 甲 读我国某海港城市的规划图 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该城市欲规划建设海滨浴场和港口 请你在 处为海滨浴场和港口选择适宜地址 并分别阐述你的选择理由 处宜建海滨浴场 此处位于港湾中 水域较浅 沙滩宽阔 处宜建港口 此处位于港湾中 避风条件好 等深线密集 水域较深有利于航行 3 与地区规划结合 2 选线 公路 铁路线 引水线路 输油管线 读 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 回答15 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 从西南流向东北B 从东北流向西南C 从北流向南D 从南流向北 16 若在甲 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 有 线和 线两个方案 线方案与 线方案相比 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 线路较短 工程量小B 坡度较平缓C 不用修大型桥梁 少占耕地D 连接多个居民点 社会效益大 A C 如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 要选择河流 常年主导风向的 结合地质地形条件 宜放在地基坚实 等高线间距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 如区的选址应考虑 依山傍水 靠近水源地 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 交通便利 远离污染源等 下游 下风向 较大 居民 3 与地区规划结合 3 选面 3 晒盐的海水最好从 填字母 海湾引入 若规划建设一个海滨泳场在处 深水港在处和工业区在处 填写图中字母 B C D F 右下图是某区域的示意图 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 中部为海积平原 南部为花岗岩丘陵 奇石岛上怪石林立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缓急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的提出农林牧渔等农业区位的选择 蔬菜 花卉园艺业 水稻种植宜靠近地 平原地区发展业 山地 丘陵发展业和业 在低山丘陵地区坡度大于25 时 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小麦一般选择在地形地带 缓坡可以安排 向阳的半山坡 也可心考虑建设 水源 耕作 林 畜牧 平坦的开阔 果园 梯田 3 与地区规划结合 3 选面 1 读下图 判断 1 2 题 1 ab河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北向东南B 自东南向西北C 自东北向西南D 自西南向东北 2 下列土地利用方式不太合理的是 A 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B 丙坡种植果树C 乙坡种草种树D 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 A 2 在土地利用上 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 100 200米的坡地宜种植 100米以下平地宜种植 在沿海沙地应种植 防护林 水土保持林 亚热带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和蔬菜 下列农业的区位选择 防护林 水土保持林 亚热带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和蔬菜 H M 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 参见上图 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 高于M的坡度较陡 应该实行封山育林 在MN之间的山坡 坡度中等 不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