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题库.doc_第1页
生物化学题库.doc_第2页
生物化学题库.doc_第3页
生物化学题库.doc_第4页
生物化学题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复习测试(一)名词解释1. 肽键 2. 结构域 3. 蛋白质的等电点 4. 蛋白质的沉淀5. 蛋白质的凝固(二)选择题A型题:1. 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A. 胱氨酸 B. 谷氨酸 C. 瓜氨酸 D. 蛋氨酸 E. 丝氨酸2. 下列哪种氨基酸为非编码氨基酸:A. 半胱氨酸 B. 组氨酸 C. 鸟氨酸 D. 丝氨酸 E. 亮氨酸3. 下列氨基酸中哪种氨基酸无 L型与D型氨基酸之分:A. 丙氨酸 B. 甘氨酸 C. 亮氨酸 D. 丝氨酸 E. 缬氨酸4. 天然蛋白质中有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有:A. 8种 B. 61种 C. 12种 D. 20种 E. 64种5. 测定100克生物样品中氮含量是2克,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大约为:A. 6.25% B. 12.5% C. 1% D. 2% E. 20%6.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A. 是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B. 是由谷氨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C. 氨基酸的各种氨基和各种羧基均可形成肽键D. 是由赖氨酸的-氨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E. 以上都不是7. 多肽链中主链骨架的组成是A. CNCCNCNCCNCNCCNC- B. CCHNOCCHNOCCHNOC-C. CCONHCCONHCCONHC- D. -CCNOHCCNOHCCNOHC-E. -CCHNOCCHNOCCHNOC-8.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下面的哪一种情况:A. 氨基酸种类的数量 B. 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 C. 多肽链的形态和大小D. 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E. 分子中的共价键9. 维持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A. 盐键 B. 氢键 C. 疏水键 D. 二硫键 E. 肽键10. 蛋白质分子中-螺旋构象的特点是:A. 肽键平面充分伸展 B. 靠盐键维持稳定 C. 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D. 多为左手螺旋 E. 以上都不是11. 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蛋白质二级结构:A. -螺旋 B. 双螺旋 C. -片层 D. -转角 E. 不规则卷曲12. 维持蛋白质分子中-螺旋稳定的主要化学键是:A. 肽键 B. 氢键 C. 疏水作用 D. 二硫键 E. 范德华力13. 主链骨架以180返回折叠,在连续的4个氨基酸中第一个残基的CO与第四个残基的NH可形成氢键的是:A. -螺旋 B. -折叠 C. 无规卷曲 D. -转角 E. 以上都不是14. 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活性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 亲水基团多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E. 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15. 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最主要化学键或作用力是:A. 二硫键 B.盐键 C. 氢键 D.范德华力 E. 疏水作用16. 维系蛋白质四级结构稳定的最主要化学键或作用力是:A. 二硫键 B. 疏水作用 C. 氢键 D. 范德华力 E. 盐键17.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中,亚基间不存在的化学键是:A. 二硫键 B. 疏水作用 C. 氢键 D. 范德华力 E. 盐键18. 下列哪种蛋白质具有四级结构:A. 核糖核酸酶 B. 胰蛋白酶 C. 乳酸脱氢酶 D. 胰岛素 E. 胃蛋白酶19. 不同蛋白质的四级结构:A. 一定有多个相同的亚基 B. 一定有种类相同,而数目不同的亚基C. 一定有多个不同的亚基 D. 一定有种类不同,而数目相同的亚基E. 亚基的种类,数目都不一定20. 对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进行一级结构分析时发现:A. 只有一个自由的-氨基和一个自由的-羧基B. 只有自由的-氨基,没有自由的-羧基C. 只有自由的-羧基,没有自由的-氨基D. 既无自由的-氨基,也无自由的-羧基E. 有一个以上的自由的-氨基和-羧基21. 蛋白质的pI是指:A. 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时溶液的pH值 B. 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时溶液的pH值C. 蛋白质分子不带电荷时溶液的pH值 D. 蛋白质分子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E. 以上都不是22. 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A. 分子不带电荷 B. 分子带电荷最多 C. 分子易变性D. 易被蛋白酶水解 E. 溶解度增加23. 已知某蛋白质的等电点为6.8,电泳液的pH为8.6,该蛋白质的电泳方向是:A. 向正极移动 B. 向负极移动 C. 不能确定 D. 不动 E. 以上都不对24. 将蛋白质溶液的pH调节到等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则:A. 可使蛋白质稳定性增加 B. 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不变C. 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增加 D. 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减少E. 以上都不对25. 已知某混合物存在A、B两种分子量相等的蛋白质,A的等电点为6.8,B的等电点为7.8,用电泳法进行分离,如果电泳液的pH值为8.6则:A. 蛋白质A向正极移动,B向负极移动B. 蛋白质A向负极移动,B向正极移动C. 蛋白质A和B都向负极移动,A移动的速度快D. 蛋白质A和B都向正极移动,A移动的速度快E. 蛋白质A和B都向正极移动,B移动的速度快26. 当蛋白质带正电荷时,其溶液的pH:A. 大于7.4 B. 小于7.4 C. 等于等电点 D. 大于等电点 E. 小于等电点27. 在pH8.6的缓冲液中进行血清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把血清蛋白质分为5条带,从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A、A B. A、C. 、1 、A D. 、AE. A、28. 蛋白质变性后将会产生下列后果:A. 大量氨基酸游离出来 B. 大量肽碎片游离出来 C. 等电点变为零D. 一级结构破坏 E. 空间结构改变29.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 蛋白质一级结构破坏 B. 蛋白质亚基的解聚 C. 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D. 辅基的脱落 E. 蛋白质水解30. 下列关于蛋白质变性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受到破坏 B. 失去原有生物学活性 C. 溶解度增大D. 易受蛋白水解酶水解 E. 粘度增加31. 关于蛋白质变性后的变化哪项是错误的:A. 分子内部非共价键断裂 B. 天然构象被破坏 C. 生物活性丧失D. 肽键断裂,一级结构被破坏 E. 失去水膜易于沉降32. 关于蛋白质变性叙述正确的是:A. 只是四级结构破坏,亚基的解聚B. 蛋白质结构的完全破坏,肽键断裂C. 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一定发生沉降D. 蛋白质变性后易于沉降,但不一定沉降,沉降的蛋白质也不一定变性E. 蛋白质变性后易于沉降,但不一定沉降;而沉降的蛋白质一定变性33. 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A. 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 B. 粘度下降 C. 溶解度增加D. 颜色反应减弱 E. 原有的生物活性丧失34. 蛋白质变性时,被-巯基乙醇断开的化学键是:A. 肽键 B. 疏水键 C. 二硫键 D. 离子键 E. 盐键35. 蛋白质分子中引起280nm波长处光吸收的主要成分是:A. 丝氨酸上的羟基 B. 苯丙氨酸的苯环 C. 色氨酸的吲哚环D. 半胱氨酸的巯基 E. 肽键36. 有关蛋白质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溶液的pH调节到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容易沉降B. 盐析法分离蛋白质原理是中和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蛋白质沉降C. 蛋白质变性后,由于疏水基团暴露,水化膜被破坏,一定发生沉降D. 蛋白质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可用透折的方法将小分子杂质除去E. 在同一pH溶液,由于各种蛋白质pI不同,故可用电泳将其分离纯化37. 蛋白质沉淀、变性和凝固的关系,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 变性蛋白一定凝固 B. 蛋白质凝固后一定变性 C. 蛋白质沉淀后必然变性 D. 变性蛋白一定沉淀E. 变性蛋白不一定失去活性38. 下列不属于结合蛋白质的是:A. 核蛋白 B. 糖蛋白 C. 白蛋白 D. 脂蛋白 E. 色蛋白B型题:A. 赖氨酸 B. 半胱氨酸 C. 谷氨酸 D. 脯氨酸 E. 亮氨酸1. 碱性氨基酸是:2. 含巯基的氨基酸是:3. 酸性氨基酸是:4. 亚氨基酸是:5. 含非极性侧链氨基酸的是: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超二级结构 D. 三级结构 E. 四级结构6. 是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7. 是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8. 是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和相互作用:9. 是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A. 蛋白质的等电点 B. 蛋白质沉淀 C. 蛋白质的结构域D.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E. 蛋白质变性10. 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相等时的溶液pH值是:11.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理化性质改变,并失去其生物活性称为:12. 蛋白质肽链中某些局部的二级结构汇集在一起,形成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特定区域称为:A. 亚基 B. -转角 C. -螺旋 D. 三股螺旋 E. -折叠13. 只存在于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中的是:14. -角蛋白中含量很多的是:15. 天然蚕丝中蛋白含量很多的是:16. 在脯氨酸残基处结构被破坏的是:17. 氢键与长轴接近垂直的是:18. 氢键与长轴接近平行的是:A. 四级结构形成 B. 四级结构破坏 C. 一级结构破坏D. 一级结构形成 E. 二、三级结构破坏19. 亚基聚合时出现:20. 亚基解聚时出现:21. 蛋白质变性时出现:22. 蛋白质水解时出现:23. 人工合成多肽时出现:A. 0.9%NaCl B. 常温乙醇 C.稀酸加热 D. 加热煮沸E. 高浓度硫酸铵24. 蛋白质既变性又沉淀:25. 蛋白质既不变性又不沉淀:26. 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27. 蛋白质变性但不沉淀:28. 蛋白质凝固:A. 氧化还原作用 B. 表面电荷与水化膜 C. 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D. 紫红色E. 紫蓝色29. 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的功能是:30. 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的因素是:31. 与蛋白质功能活性有关的主要因素是:32.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33. 蛋白质和氨基酸与茚三酮试剂反应呈:(三)问答题1. 何谓蛋白质变性?影响变性的因素有哪些?2. 蛋白质变性后,为什么水溶性会降低?3. 举例说明一级结构决定构象。五、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肽键: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所形成的结合键,称为肽键。2构域:蛋白质在形成三级结构时,肽链中某些局部的二级结构汇集在一起,形成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特定区域称为结构域。3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分子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4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分子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5蛋白质的凝固:蛋白质经强酸、强碱作用发生变性后,仍能溶解于强酸或强碱中,若将pH调至等电点,则蛋白质立即结成絮状的不溶解物,此絮状物仍可溶解于强酸或强碱中。如再加热则絮状物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此凝块不再溶于强酸或强碱中,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凝固作用。(二)选择题A型题:1. C 2. C 3. B 4. D 5. B 6. A 7. C 8. D 9. E 10. A 11. B 12. B 13. D 14. B 15. E 16. B 17. A 18. C 19. E 20. E 21. D 22. B 23. A 24. E 25. D 26. E 27. C 28. E 29. C 30. C 31. D 32. D 33. E 34. C 35. C 36. C 37. B 38. CB型题:1. A 2. B 3. C 4. D 5. E 6. A 7. D 8. E 9. B 10. A 11. E 12. C 13. A 14. C 15. E 16. C 17. E 18. C 19. A 20. B 21. E 22. C 23. D 24. B 25. A 26. E 27. C 28. D 29. A 30. B 31. C 32. D 33. E(三)问答题1. 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分子内部的非共价键断裂,天然构象被破坏,从而引起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维系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断开,使其空间结构松解,但肽键并未断开。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等,一是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等。2. 三级结构以上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稳定主要靠疏水键和其它副键,当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变性后,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稳定的疏水键、二硫键以及其它次级键断裂,空间结构松解,蛋白质分子变为伸展的长肽链,大量的疏水基团外露,导致蛋白质水溶性降低。3. 牛胰核糖核酸酶溶液加入尿素和巯基乙醇后变性失活,其一级结构没有改变。当用透析法去除尿素和巯基乙醇后,牛胰核糖核酸酶自发恢复原有的空间结构与功能,此例充分说明一级结构决定构象。 第二章 核酸结构、功能复习测试(一)名词解释1.核苷 2.核苷酸 3.磷酸二酯键 4.核酸一级结构 5.DNA二级结构6.碱基互补规律 7.增色效应 8.Tm值 9.核小体10.反密码子环 11.核酶 12.分子杂交(二)选择题A型题:1. 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A腺嘌呤 B胞嘧啶 C胸腺嘧啶 D尿嘧啶 E鸟嘌呤2. DNA和RNA共有的成分是:AD-核糖 BD-2-脱氧核糖 C腺嘌呤 D尿嘧啶 E胸腺嘧啶3. DNA与RNA两类核酸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所含碱基不同 B所含戊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连接方式不同 D空间结构不同 E在细胞中存在的部位不同4. 稀有碱基主要存在于:A核糖体RNA B信使RNA C转运RNAD核DNA E线粒体DNA5. tRNA含有的核苷酸数目为: A100120 B7090 C4060 D1030 E以上都不是6. 游离核苷酸中磷酸常常位于: A核苷酸中戊糖的C3上 B核苷酸中戊糖的C5上 C二核苷酸中戊糖的C2上 D核苷酸中戊糖的C3和C2上 E核苷酸中戊糖的C5和C2上7.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 B2,5-磷酸二酯键 C3,5-磷酸二酯键 D肽键 E糖苷键8. 核酸各基本组成单位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磷酸一酯键 B磷酸二酯键C氢键 D离子键 E碱基堆积力9. 下列对环核苷酸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重要的环核苷酸有cAMP和cGMPBcAMP与cGMP的生物学作用相反CcAMP是一种第二信使DcAMP是由AMP在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下生成的EcAMP分子内有环化的磷酸二酯键10. 对Watson-Crick DNA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为单股螺旋结构 BDNA两条链的走向相反 C只在A与G之间形成氢键 D碱基间形成共价键 E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螺旋内部11. DNA碱基配对主要靠:A范德华力 B疏水作用 C共价键 D盐键 E氢键12. 与片断pTAGA互补的片断为:ApTAGA BpAGAT CpATCT DpTCTA EpUGUA13.在一个DNA分子中,若A所占摩尔比为32.8%,则G的摩尔比为:A67.2% B32.8% C17.2% D65.6% E16.4%14. 根据Watson-Crick模型,求得每一微米DNA双螺旋含核苷酸对的平均数为: A25 400 B2 540 C29 411 D2 941 E3 50515. 稳定DNA双螺旋的主要因素是: A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B与Na结合 CDNA与组蛋白的结合 D与Mn2 、Mg2+的结合 E与精胺、亚精胺的结合16. A型DNA和B型DNA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AA型DNA是双链,B型DNA是单链 BA型DNA是右旋,B型DNA是左旋 CA型DNA与B型DNA碱基组成不同 D两者的结晶条件不同 E二者碱基平面倾斜角度不同17. 下列有关DNA二级结构的叙述哪种是错误的: ADNA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BDNA二级结构是空间结构 CDNA二级结构中两条链方向相同 DDNA二级结构中碱基之间相互配对 E二级结构中碱基之间一定有氢键相连18. 有关DNA双螺旋结构下列哪种叙述不正确: ADNA二级结构中都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 BDNA二级结构中碱基不同,相连的氢键数目也不同CDNA二级结构中,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磷酸与戊糖总是在双螺旋结构的内部 E磷酸与戊糖组成了双螺旋的骨架19. 下列关于DNA分子组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AT,GC BAT=GC CGT,AC D2ACT EGA,CT20. 下列关于核酸二级结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在双螺旋中,碱基对形成一种近似平面的结构 BG和C之间是2个氢键相连而成 C双螺旋中每10对碱基对可使螺旋上升一圈 D双螺旋中大多数为右手螺旋,但也有左手螺旋 E双螺旋中碱基的连接是非共价的结合21. 双链DNA有较高的解链温度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A嘌呤 B嘧啶 CA和T DC和G EA和C22. 关于核小体下列哪项正确: A核小体由DNA和非组蛋白共同构成B核小体由R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C组蛋白的成分是H1,H2A,H2B,H3和H4D核小体由DNA和H1,H2,H3,H4各二分子构成E组蛋白是由组氨酸构成的23. DNA的热变性时:A磷酸二酯键发生断裂 B形成三股螺旋C在波长260nm处光吸收减少D解链温度随A-T的含量增加而降低E解链温度随A-T的含量增加而增加24. 核酸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原因是:A嘌呤和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 B嘌呤和嘧啶中有氮原子C嘌呤和嘧啶中有氧原子 D嘌呤和嘧啶连接了核糖E嘌呤和嘧啶连接了磷酸基团25. 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的正确叙述为:A热变性后DNA经缓慢冷却后可复性B不同的单链DNA,在合适温度下都可复性C热变性的DNA迅速降温过程也称作退火D复性的最佳温度为250CE热变性DNA迅速冷却后即可相互结合26. DNA的解链温度指的是:AA260nm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BA260nm达到最大变化值的50%时的温度CDNA开始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DDNA完全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EA280nm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27. 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结构中,mG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连接,连接方式是:A2-5 B3-5 C3-3 D5-5 E3-328. hnRNA是下列哪种RNA的前体:AtRNA B真核rRNA C原核rRNA D真核mRNA E原核mRNA29. 下列关于假尿苷的结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假尿苷所含的碱基不是尿嘧啶 B假尿苷中戊糖是D-2-脱氧核糖C碱基戊糖间以N1-C1相联 D碱基戊糖间以N1-C5相联 E碱基戊糖间以C5-C1相联30. tRNA在发挥其“对号入座”功能时的两个重要部位是: A反密码子臂和反密码子环 B氨基酸臂和D环 CTC环与可变环 DTC环与反密码子环 E氨基酸臂和反密码子环31. 下列核酸变性后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共价键断裂,分子量变小 B紫外吸收值增加 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被破坏 D粘度下降 E比旋值减小32. (GC)含量愈高Tm值愈高的原因是: AG-C间形成了一个共价键 BG-C间形成了两个氢键 CG-C间形成了三个氢键 DG-C间形成了离子键 EG-C间可以结合更多的精胺、亚精胺33. 核小体珠状核心蛋白是: AH2A、H2B、H3、H4各一个分子 BH2A、H2B、H3、H4各二个分子CH1蛋白以及140145碱基对DNADH2A、H2B、H3、H4各四个分子 E非组蛋白34. 下列有关tRNA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tRNA二级结构是三叶草结构 BtR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CtRNA的二级结构含有二氢尿嘧啶环 DtRNA分子中含有1个可变环 E反密码子环有CCA三个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35. 下列对RNA一级结构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几千至几千万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多核苷酸链 B单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一酯键相连 CRNA分子中A一定等于U,G一定等于C DRNA分子中通常含有稀有碱基 EmRNA的一级结构决定了DNA的核苷酸顺序36. 下列有关RNA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CRNA可分为mRNA、tRNA、rRNA等 D胞浆中只有mRNA,而没有别的核酸 ErRNA可以组成合成蛋白质的场所37. 对于tRNA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tRNA通常由7080个核苷酸组成 B细胞内有多种tRNA C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分子量一般比mRNA小 E每种氨基酸都只有一种tRNA与之对应38. DNA变性的原因是: A温度升高是惟一的原因 B磷酸二酯键断裂 C多核苷酸链解聚 D碱基的甲基化修饰 E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39. DNA变性后下列哪项性质是正确的: A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B26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增加C形成三股链螺旋 D溶液粘度增大 E变性是不可逆的40下列哪种碱基组成DNA分子的Tm高:AAT15% BGC25% CGC40% DAT80% EGC35%41. 单链DNA:5-pCpGpGpTpA-3能与下列哪种RNA单链分子进行分子杂交:A5-pGpCpCpTpA-3 B5-pGpCpCpApU-3C5-pUpApCpCpG-3 D5-pTpApGpGpC-3E5-pTpUpCpCpG-342下列关于RNA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有mRNA、tRNA、rRNA等种类B原核生物没有hnRNA和snRNACtRNA是最小的一种RNA D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tRNA E组成核糖体的RNA是rRNA43. 关于真核生物的mRNA叙述正确的是: A在胞质内合成并发挥其功能 B帽子结构是一系列的腺苷酸 C有帽子结构和多聚A尾巴 D在细胞内可长期存在E前身是rRNA44. 有关mRNA的正确解释是:A大多数真核生物的mRNA都有5-末端的多聚腺苷酸结构B所有生物的mRNA分子中都有较多的稀有碱基C原核生物mRNA的3末端是7甲基鸟嘌呤D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 5-端为m7GpppN结构E原核生物帽子结构是7-甲基腺嘌呤45. 真核生物mRNA多数在3-末端有:A起始密码子 BPolyA尾巴 C帽子结构 D终止密码子 ECCA序列46. snRNA的功能是: A作为mRNA的前身物 B促进mRNA的产生成熟 C使RNA的碱基甲基化 D催化RNA合成E促进DNA合成47. tRNA连接氨基酸的部位是在:A1-OH B2-OH C3-OH D3-P E5-P48. tRNA分子3末端的碱基序列是:ACCA-3 BAAA-3 CCCC-3 DAAC-3 EACA-349. 酪氨酸tRNA的反密码子是5-GUA-3,它能辨认的mRNA上的相应密码子是: AGUA BAUG CUAC DGTA ETAC50.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核糖体上都有: A18S rRNA B5S rRNA C5.8S rRNA D30S rRNA E28S rRNA51. 哺乳动物细胞核糖体的大亚基沉降系数为: A30S B40S C60S D70S E80S52. 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分子上的核苷酸序列全部是三联体密码 B是核糖体组成的一部分 C可贮存遗传信息D由稀有碱基构成发卡结构 E其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53. 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由于各种tRNA3末端结构不同,因而能结合各种不同的氨基酸 B含有二氢尿嘧啶核苷并形成环 C分子量较小,通常由7090个核苷酸组成 D发卡结构是形成四个臂的基础 E3末端往往有CCA-3序列54. 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水解RNA的酶 B专门水解DNA的酶C位于细胞核内的酶 D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E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合酶55. 关于锤头核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碱基组成相同 B一级结构没有共同的特点C二级结构呈锤头状 D有十三个保守碱基E人工设计合成的核酶可能成为抗病毒的新药56. DNA合成需要的原料是:AATP,CTP,GTP,TTP BATP,CTP,GTP,UTPCdATP,dGTP,dCTP,dUTP DdATP,dGTP,dCTP,TTPE. 以上都不是57. 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腺嘌呤的摩尔分数等于胸腺嘧啶的摩尔分数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相同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与T或C与C之间的氢键连接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58. 参与hnRNA剪接的RNA是:AsnRNA BtRNA ChnRNA DmRNA ErRNA59. 人的基因组的碱基数目为:A2.9109bp B2.9106bp C4109bpD4106bp E4108bp B型题:AAMP BADP CATP DdATP EcAMP1. 含一个高能磷酸键:2. 含脱氧核糖基:3. 含分子内3,5-磷酸二酯键:A5sRNA B28sRNA C16sRNA DsnRNA EhnRNA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核糖体都有的是:5. 真核生物核糖体特有:6. 原核生物核糖体特有:AtRNA BmRNA CrRNA DhnRNA EDNA7. 分子量最小的一类核酸:8.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一类RNA:9. mRNA的前体:AtRNA BmRNA CrRNA DhnRNA EDNA10. 有5-帽子结构: 11. 有3-CCA-OH结构:12. 有较多的稀有碱基:13. 其中有些片段被剪切掉:A变性 B复性 C杂交 D重组 E层析14. DNA的两股单链重新缔合成双链称为:15. 单链DNA与RNA形成局部双链称为:16. 不同DNA单链重新形成局部双链称为:A超螺旋结构 B三叶草形结构 C双螺旋结构D帽子结构 E发夹样结构17. RNA二级结构的基本特点是:18. tRNA二级结构的基本特征是:19. DNA二级结构的特点是:20. mRNA5端具有:A腺嘌呤核苷酸 B胸腺嘧啶核苷酸 C假尿嘧啶核苷酸D次黄嘌呤核苷酸 E黄嘌呤21. 存在于tRNA中反密码子环:22. 只存在于DNA中:23. 通过C-C糖苷键相连:(三)问答题1. DNA与RNA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有何异同?2. 细胞内有哪几类主要的RNA?其主要功能是什么?3. 已知人类细胞基因组的大小约30亿bp,试计算一个二倍体细胞中DNA的总长度,这么长的DNA分子是如何装配到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细胞核内的?4. 叙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5. 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6. 简述核酶的定义及其在医学发展中的意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各种碱基(嘌呤碱和嘧啶碱)与戊糖通过C-N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称为核苷。2. 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核苷酸。3. 核酸分子中核苷酸残基之间的磷酸酯键称为磷酸二酯键。4. 在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称为核酸的一级结构。由于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差别仅是其碱基的不同,所以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碱基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核苷酸的排列顺序。5. 两条反向平行DNA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形成的右手双螺旋结构称为DNA的二级结构。6. 在形成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碱基位于双螺旋结构内侧,A-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7. 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对260nm处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8. 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其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会急剧增加,当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变化的半数值时,此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熔解温度,用Tm值表示9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组蛋白分子共有五种,分别称为H1,H2A,H2B,H3和H4。各两分子的H2A,H2B,H3和H4共同构成了核小体的核心,DNA双螺旋分子缠绕在这一核心上构成了核小体。10. 反密码子环是tRNA的茎环结构之一,因环中含有与mRNA三联体密码互补的碱基而得名。11. 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称为核酶,RNA分子发挥催化作用时不需要任何蛋白质的参与。12. 不同来源的DNA或RNA链,当DNA链之间、RNA链之间或DNA与RNA之间存在互补顺序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分子,这种分子称为杂交分子。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二)选择题A型题:1D 2C 3B 4C 5B 6B 7C 8B 9D 10B 11E 12D 13C 14D 15A 16D 17C 18D 19A 20B 21D 22C 23D 24A 25A 26B 27D 28D 29E 30E 31A 32C 33B 34E 35D 36D 37E 38E 39B 40A 41C 42D 43C 44D 45B 46B 47C 48A 49C 50B 51C 52E 53A 54D 55A 56D 57C 58A 59A 60C B型题: 1B 2D 3E 4A 5B 6C 7A 8C 9D 10B 11A 12A 13D 14B 15C 16C 17E 18B 19C 20D 21D 22B 23C (三)问答题1DNARNA一级结构相同点:1.以单核苷酸作为基本结构单位2.单核苷酸间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3.都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一级结构不同点:1.基本结构单位2.核苷酸残基数目3.碱基4.碱基互补脱氧核苷酸几千至几千万胸腺嘧啶AT,GC核苷酸几十至几千尿嘧啶AU,GC二级结构不同点:双链右手螺旋单链茎环结构2. 动物细胞内主要含有的RNA种类及功能细胞核与胞液功 能核糖体RNA信使RNA转运RNA不均一核RNA小核RNArRNAmRNAtRNAhnRNAsn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转运氨基酸成熟mRNA的前体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3. 0.34 nm3.010922米(1bp的高度为0.34nm,二倍体)。在真核生物内DNA以非常致密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在细胞生活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以染色质的形式出现,在细胞分裂期形成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组蛋白分子构成核小体的核心,DNA双螺旋分子缠绕在这一核心上构成了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之间再由DNA(约60bp)和组蛋白H1构成的连接区连接起来形成串珠样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核小体又进一步旋转折叠,经过形成30nm纤维状结构、300nm襻环结构、最后形成棒状的染色体。将存在人的体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共计2m长的DNA分子容纳于直径只有数微米的细胞核中。4.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是:(1)DNA是一平行反向的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接触。腺嘌呤始终与胸腺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两个氢键(A=T),鸟嘌呤始终与胞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三个氢键(CC)。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结构的长轴相垂直。一条链的走向是53,另一条链的走向就一定是35。(2)DNA是一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对碱基,每个碱基的旋转角度为36,螺距为3.4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DNA双螺旋分子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3)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5. 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