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培训知识.ppt_第1页
全员培训知识.ppt_第2页
全员培训知识.ppt_第3页
全员培训知识.ppt_第4页
全员培训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不违章作业 并要制止他人违章 遵守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 为设备安全与正常运转尽到责任 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 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 经常关心自己周围的安全生产情况 向主管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 2 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主管汇报 发生工伤事故 要及时抢救伤员 采取安全措施 保护现场 协助调查工作 认真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 要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 遵章守纪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对个人安全负责 维护各种安全装置 做好现场2S 3 噪声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与预防 噪声是由很多不协调的基音及其谐音一起形成的无规律 杂乱的声音 工业发展 机器设备功率大 转速快 噪音强 4 噪音的形成 协调音乐音有周期性 不协调音 噪音 无周期性 5 噪音的形成 1 声音起源于物体 固体 液体 气体 的振动 旧设备的振动 2 声音是一种能够引起听觉的声振动 其形成有三要素 声源 介质 人耳 6 一 危害 1 损害听觉 短时间暴露在噪声下 可引起听力减弱 听觉敏感性下降 表现为听觉疲劳 长期在噪声的作用下 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听觉系统 听力下降可恢复性生物性反映病理性反应 不能恢复 7 Wh 2 引起各种病症 A 心血管系统 植物神经变化 心率变化或快或慢 血压波动大 B 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影响 头痛 头晕 耳鸣 心悸等神经衰弱综合症 C 消化系统 胃病 胃溃疡D 其它内分泌 血液等 8 Wh 3 引起事故 强烈的噪声可导致某些机器 设备 仪表 甚至建筑物的损坏或精度下降 在某些特殊场所 强烈的噪声可掩盖警告声响 引起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事故 9 Wh 1 人的声压级为10db 受影响后提高到40db 损失30db 2 听力损失25 40db为微聋 41 55db为轻聋 56 70db为中聋 71 90db为重聋 90以上为全聋 10 4月2日监测结果如下 单位 分贝 11 4月2日监测结果如下 单位 分贝 12 二 预防 1 消声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 2 控制噪声传播的途径 用吸声材料 吸声结构和吸声装置将噪声封闭 隔音装置防止其传播 3 采用合理的个体防护 使用耳塞或耳罩 隔声效果可降达30 40分贝 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更好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劳动制度 13 4 卫生保健措施 实行定期体检 以听力检查为重点 出现听力下降者则加以治疗或观察 重者调离噪声作业 14 粉尘的危害与预防 粉尘是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 粉尘主要来源于 冶金行业 机械制造 水泥厂 橡胶厂等 15 粉尘的种类 生产性粉尘分类 1 无机粉尘 如石棉 滑石 金属 金刚砂 水泥 玻璃等 2 有机粉尘 如毛 丝 骨质 农作物 合成橡胶等 3 混合性 指同类或异类的粉尘混合 4 呼吸性 指进入人的支气管到达肺部的微粒 小于5毫米以下 16 粉尘的性质 1 化学性 主要以游离二氧化硅 sio2 若20 sio2会肺泡炎 2 分散度 颗粒大小不等 可呼吸性粉尘 3 溶解度 颗粒大 危害大 颗粒小 危害小 17 尘肺的分类 1 矽肺 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 而引起 2 硅酸盐肺 吸入含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 3 碳素系尘肺 吸入石墨 碳黑 活性炭等 4 金属尘肺 吸入某些金属粉 18 Wh 5 有机性尘肺 吸入含有机粉尘 棉 麻 木屑 谷物等 6 混合性尘肺 吸入含二氧化硅和其它物质混合的粉尘 19 一 危害 1 对人体的危害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 因吸入粉尘 使肺内粉尘的积累逐渐增多 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发尘肺病 尘肺是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最主要的危害之一 长期吸入金属性粉尘如锰尘 铍尘等 可引发锰肺 铍肺等各种金属肺 20 wh 2 对生产的危害 主要是引起设备精确度下降 附着于设备的传动 运转部位 使磨损加剧 使用寿命缩短 也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3 对环境的危害 主要是大气污染 生物体吸入可引起各种疾病 对建筑物的腐蚀 污染 21 Wh 4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降低 设备使用寿命缩短 引起职业病 各项费用增加 以及对操作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22 粉尘爆炸的条件 1 粉尘本身可燃 即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如 煤粉 铝粉 面粉等 2 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溶度 粉尘呈悬浮状才能保证其与空气充分接触 堆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 3 要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 以上3个条件缺一不可 23 4月2日监测结果如下 单位 mg m 24 防尘措施 粉尘对人体的最大危害莫过于尘肺了 而尘肺是一种不可逆疾病 不能治愈的 一切医疗手段只是为了控制缓解病情 防尘的八字方针 1 水 湿式作业 适用于亲水性粉尘 2 风 通风除尘 3 密 密闭尘源 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25 Wh 4 革 技术革新 改善工艺至无尘或少尘 5 护 正确佩戴个体防护 6 管 对防尘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7 查 对接尘人员定期体检 对产尘点定期监测 8 宣 宣传教育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6 二 预防 1 技术措施 工艺改革 以低粉尘 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 以不产尘设备 低产尘设备代替高产尘设备 此根本措施 通风排尘 设备无法密闭或密闭后仍有粉尘外逸时 要采取通风的方法 将产尘点的含尘气体直接抽走 密闭尘源 27 yf 2 个人防护措施 受生产条件限制 在粉尘无法控制或高浓度粉尘条件下作业 必须合理 正确使用防尘口罩 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3 卫生保健措施 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 对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应发放保健津贴 有作业忌禁症的人员 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28 二 高温及其危害与预防 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 当室外实际达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 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 或2 以上的作业称为高温作业 29 高温作业的种类 1 高温 强辐射2 高温 高湿3 露天作业 30 热源的种类 1 生产中散发的热 重力保温炉2 加热后物体表面散热 铸造出轮圈3 机械运转 加工中热散发 电机4 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 31 热源的种类 5 从容器 管道内逸出来的热 烟囱6 太阳辐射的热量 7 夏季露天作业 8 人体散热 32 热源的致病种类 1 热辐射病 无汗 皮肤发热发红 肛温41度以上 2 日射病 无防护 头痛 眼花 恶心 呕吐 颅内受热温度升高等 3 热痉挛 电解质平衡失调 缺水 大量出汗 4 热衰竭 大汗 皮肤湿冷 体温不高 血压下降 面苍白昏厥或虚脱 33 一 危害 1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 皮肤血管扩张 大量出汗血液浓缩 造成心脏活动增加 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 心血管负担增加 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高温对唾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使胃液分泌减少 胃蠕减慢 造成食欲不振 大量出汗和氯化物的丧失 使胃液酸度降低 易造成消化不良 此外 高温可使小肠的运动减慢 形成其他胃肠道疾病 34 wh 3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高温下 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排出的水盐大大减少 使尿液浓缩 肾脏负担加重 神经系统 在高温及热辐射作业下 肌肉的工作能力 动作的准确性 协调性 反应速度及注意力降低 35 二 预防 1 供给含盐饮料 向高温作业人员提供足量合乎要求的含盐饮料 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和盐分 2 发放保健食品 高温环境下作业 能量消耗增加 应增加蛋白质 热量 维生素等的摄入 以减轻疲劳 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个人防护 高温作业的工作服 36 yf 应结实 耐热 便于操作 应按不同作业需求 及时供给工作帽 防护眼镜 隔热面罩 隔热鞋等 4 医疗预防 对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 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溃疡病 肺气肿 肝病 肾病等疾病的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37 苯 甲苯 二甲苯的危害 预防 苯苯在生产环境中主要以蒸气状态散逸 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由于苯具有亲脂性 故易蓄积于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 进入体内的苯的代谢产物如酚类 环氧化苯等可对造血系统产生危害 长期低浓度接触或短期高浓度接触均可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 血细胞 血小板减少 出现易感染 易出 38 血的倾向 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慢性苯中毒征向 中毒的程度可随吸入蒸气的浓度和时间而轻重不等 轻者起初出现粘膜刺激症状 随后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 并伴有头痛 头晕 恶心 呕吐等 重者出现昏迷 抽搐 呼吸浅而快 心律失常 甚至心室纤维颤动 心搏骤停 肝肾也可出现损害 苯的危害 39 苯的危害 在极高的苯浓度下 若无有效防护 可使人发生闪电式死亡 由于苯对皮肤的去脂作用 皮肤接触还可引起局部红斑 水疱 鳞屑状皮炎 皲裂等 慢性中毒常有头昏 头痛 乏力 失眠 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 40 甲苯的危害 甲苯甲苯在生产环境中主要以蒸气状态经呼吸道吸入 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吸入高浓度的甲苯蒸气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 甲苯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 肝 肾损害 皮肤干燥 皲裂 41 甲苯的危害 慢性中毒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甲苯蒸气后逐渐出现头晕 头痛 乏力 嗜睡 失眠 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 42 二甲苯的危害 二甲苯二甲苯可经呼吸道 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体内 在生产环境中以吸入二甲苯蒸气为主 二甲苯也具有麻醉作用 长期接触可刺激造血器官 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二甲苯对眼 鼻 咽喉部有刺激作用 反复或长期皮肤接触可使皮肤脱脂干燥 皲裂 引起皮炎 43 二甲苯的危害 慢性中毒 长期反复接触二甲苯后 出现慢性 进行性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 有眼 鼻 咽喉部刺激症状或慢性炎症 44 4月2日监测结果如下 单位 mg m 45 4月2日监测结果如下 单位 mg m 46 预防 1 加强通风排毒 2 进入作业区 应戴防毒口罩 加强个人防护 3 为防止苯对皮肤的局部污染 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47 安全认知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灾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