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注释】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校(jio):通“较”,比较。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曹操想称大象的重量,大臣们的表现是:_,曹冲称象的办法是:_。(2)曹冲与王戎的相同之处是:_。 2. (15分)阅读理解。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1)这篇短文主要讲_的重要。 (2)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_。 (3)“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这句话中,“其母”的“其”指 _,“其织”的“其”是指 _。 3.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B . 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C . 而不求偿:报偿D . 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4.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5. (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6. (8分)专项阅读。(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文章的意思) 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 , 堆雪作人形,目张 , 口开,肢体臃肿 , 趺坐如僧。有顷 , 日出雪融。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注释】偕(xi)来:都来,一起来。臃(yng)肿:肥大而笨拙,不灵活。趺(f)坐;盘腿而坐。(1)请把文中描绘雪人形象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目张: _有顷: _(3)我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 )。 A . 雪后,孩子们打雪仗的场景 B . 雪后,孩子们堆雪人的场景7. (12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1)文中“芒芒然归”中“归”的意思是( ) A . 归还B . 逃跑C . 回家D . 归类(2)宋人疲倦的原因是什么? ( ) A . 没睡好觉B . 拔苗累的C . 生病D . 锄草累的(3)通过这个故事,你能从中悟出怎样的道理? ( ) A . 禾苗要长得快,就得往上拔一下。B . 要“尊重自然规律,违背规律,欲速则反为害”。C . 拔禾苗一次不能太多,否则太累。8. (13分)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巳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暮:_ 闻:_ 善:_(2)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3)文中师旷连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_9. (10分)阅读理解。 _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请你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个标题,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3)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反的一个成语( )。 A . 画饼充饥B . 画虎类犬C . 画龙点睛(4)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 10. (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1)解释下面划线词。 将援弓射之_竟斗而讼於社伯_(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_;弟弟的意见是_;社伯的意见是_。(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1. (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 , 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节选自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期:约定。是日:这天。雨:下雨。焉:何,哪里。之:到,往。虽:即使。岂:难道。乃:于是,就。身自罢之: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1)用现代汉语写出“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的意思。 (2)用原文中的六个字概括左右阻止文侯出猎的理由。 (3)从这则小故事中,你看出了魏文侯具有怎样的美德? 12. (19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1)这个故事是讲_和_的故事。故事的结果是_赢了。 (2)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4. (14分)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二)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太丘舍去_相委而去_下车引之_甚聪惠_(2)翻译下面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15.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 )A . 乐器B . 弹奏C . 发动(3)洋洋乎若江河( )A . 如果B . 好像C . 你(4)志在流水( )A . 志向B . 记住C . 记号(5)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16. (8分)文言文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你会用成语概括这则故事吗?这个成语是:_。 (2)这则故事的寓意是:_。 (3)“长百兽”中的“长”的解释、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身体比百兽长(chng)B . 做百兽的首领(zhng)C . 比百兽长得快(zhng)D . 比百兽有长处(chng)(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2-1、2-2、2-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