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4、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4、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方案.doc_第3页
4、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方案.doc_第4页
4、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省级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长宁县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实 施 方 案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长宁县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单位:长宁县林业科技病虫防治检疫站项目单位法人代表:唐森强项目建设地点:竹海镇、古河镇项目建设规模:500亩项目建设期:2年(2012年4月2013年12月)二、项目拟推广成果该项目拟推广的成果是慈竹材用林丰产栽培经营技术规程(DB51/T 766-2008)。该成果(标准)由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起草,四川省林业厅归口并于2008年4月28日发布实施。慈竹材用林丰产栽培及经营技术规程是根据四川省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20032005年实施纲要的要求,为规范材用竹林的栽培与经营管理,提高竹材产量和质量,促进竹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保障国家资源战略安全,使材用竹林工程建设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效益而制订的。主要对慈竹材用林的育苗、栽培、幼林管理和成林经营等内容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三、项目建设内容(一)项目区建设条件1.项目区自然条件长宁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少霜雪,春季升温快,夏长少酷暑;初秋降温快,仲秋多绵雨。年均温18.2,10的积温5970。全年无霜期358天。年均日照1123.7h,日照百分率为27%。年均降水量1114.2毫米,年均蒸发量1101.3毫米。年均空气相对湿度83%。属丛生竹的典型适生区域,慈竹是当地自然分布较广的竹种。2.项目区社会条件竹农对技术有迫切需求。由于近年来“以竹代木”工业的崛起,竹类加工企业实力在增强、数目在增加,竹材原料的价格不断攀升、竹材市场供不应求,广大竹农已经意识到开展竹林经营、提高竹林产量大有可为,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比传统的农作物种植省工、省力,是一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产业。因此,开展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项目顺民心、得民意,对接了当前竹农对林业科技的迫切需求。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长宁县竹海镇、古河镇,交通便宜,信息畅通。两个乡镇均有悠久的丛生竹栽培历史,项目管理和日常养护方便。该区域有一定的科研基础,群众对竹产业依赖程度较高,易于接受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农村道路网络基本覆盖,农用物资、竹材销售等运输方便,易于开展示范林现场培训;距离竹材加工企业较近,市场信息畅通,竹农收益有保障。且交通便宜,距离竹海特种纤维素科技公司、长宁县富贵成林业开发公司等竹加工龙头企业较近,利于竹材销售。3.慈竹培育现状长宁县现有慈竹栽植面积5.8万余亩,项目区所在乡镇现有慈竹栽植面积3.6万亩。目前慈竹竹材亩产量不高,慈竹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林农对慈竹经营粗放,缺乏先进经营管理技术,任其竹笋自然生长,没有进行锄抚及培育幼笋的管理,对母竹采伐不规范,利用途径单一。慈竹低产林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立竹小、低矮,分布不均,大小参差不齐,林下杂草丛生等。(二)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共建设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示范面积500亩,涉及竹海镇、古河镇2个乡镇的2个行政村(工区)。项目示范建设分村规划如下: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建设分村规划表 单位:亩乡镇村组小地名示范面积竹海镇三江工区大林子200古河镇保民村2组黑 山50保民村3组大地坡50保民村4组大窑山120保民村8组长竹林80合计500(三)技术路线1.样地设置与土壤分析在确定建设地点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慈竹竹林内设置样地,共设置样地6个调查样地基础数据(在实施时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另增设样地)。在不同季节和采取不同措施时及时采集示范样地发笋时间、产笋量、竹材产量等因子。同时,在建设地点随机采集36个土样,分析土壤N、P、K和Ph值四个指标,以此确定项目区竹林所需肥料配方。2.护笋养竹慈竹出笋盛期为89月,出笋数量占全年出笋总量的80%以上,竹笋粗壮,成竹质量较好,应尽量留养。初期和末期出土的竹笋数量少,细弱,成竹质量差。在海拔较高地区,末期出土的竹笋,常因生长期短、幼竹尚未老化,故冬季易受冻害。初期、末期出土的细弱竹笋,应适时除去。割取竹笋时,应尽量保留竹笋的秆基。3.除灌松土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2012年5月和2013年5月各进行1次。要做到柴蔸留矮、杂草劈尽,砍除细弱、畸形和病虫危害严重的竹子以及风倒、雪压、断梢的竹子。松土就是用锄头或其他机械疏松林地,清除杂草,改善竹林土壤条件。夏秋季,在竹林中浅削(10cm15cm)土层,铲除杂草,冬季深翻(20cm30cm)林地,挖尽柴蔸,除去土中大石块和老竹蔸。在坡度25以下的竹林,可采用等高带状削山松土,带宽及间距皆为3m左右,来年隔带轮流削山松土;坡度25以上的竹林,可采用穴状松土。4.挖除竹蔸用锄头等工具清除竹子砍伐后残留的老竹蔸。挖除竹蔸应在冬季进行,春、夏季节严禁挖掘老竹蔸。挖掘老竹蔸一般45年一次。挖除竹蔸要做到不伤活蔸、活芽。挖掘后要回填好土,不留穴。最好在挖掘后施入有机肥料,再盖土填平。5.竹林施肥慈竹林施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每年可施厩肥、堆肥、垃圾肥、绿肥、嫩草肥等22.5t/hm237.5t/hm2,或饼肥3t/hm24.5t/hm2,或塘泥15t/hm230t/hm2。四川慈竹产区土壤母质中,钾的含量较丰富,施用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可按5:1混合使用,效果较好。施肥最好在竹林削山松土时进行。迟效性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垃圾肥、塘泥等,在冬季松土前后或打竹蔸时使用。速效性化肥或人粪尿等,在夏季竹子生长季节施用。施用速效肥料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施用迟效性的有机肥料,可在冬季竹林松土前撒于地上,松土时将肥料翻人土内;或在已松土的林地上,开沟或挖穴埋人肥料。绿肥、嫩杂草肥,可在68月,直接铺于已削山的林地上,或将肥料埋入沟内,施肥或蔓青后上盖土36cm。施用速效性肥料在林地开沟或挖穴,或水稀释肥料,浇灌竹笋或幼竹,或削山松土前将肥料撒于林地,削山松土时,翻人土内。四川慈竹栽培区,在孕笋期(35月)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在孕笋期及笋期应进行适当灌溉。6.合理适时采伐遵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基本原则,全并清理病虫竹、风倒竹。慈竹采伐年龄以34年生为宜,采伐后竹丛的龄级组成为:1、2年竹占80%90%,3年以上老竹占10%20%。慈竹砍伐季节因用途而不相一致,用作竹编的竹材,砍竹不受季节限制。用作造纸等工业加工原料的竹材,一般在冬季或春季竹子换叶时进行规模性采伐。慈竹采伐强度一般应占竹林总蓄积量的1/31/4,保留密度4500株/hm25000株/hm2左右。经过砍伐后的竹林,一般保留郁闭度0.70.75为宜。砍伐后保留林分立竹不能低于3代,在集约经营的竹林中,每年砍伐量占30%左右。低产竹林在复壮过程中,其采伐量应低于正常经营的林分,可保留4代。对开花竹丛和病虫竹丛可加大砍伐量。慈竹林采伐应以择伐为主,严禁进行皆伐。采伐时从秆基部砍断或锯掉,伐桩尽量靠近地面,一般伐桩高度控制在10cm以内。采伐后将竹林的采伐剩余物清理运走,伐桩及老竹蔸应结合垦复松土予以清除。7.防治病虫害慈竹常见病害:有竹丛枝病、竹根腐病和笋腐病等 ,常见虫害有竹螟、竹蚜、竹象、竹蝗和竹螨等。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慈竹生长各时期,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严格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执行GB15569、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和国家有关植物检疫制度,禁止检疫性病虫害传播。防治措施:优先考虑使用人工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尽可能避免和减少药剂防治。一是采取科学的营林技术措施,加强竹林培育,改善竹子生长环境,控制病虫繁衍和传播,科学采笋,促进竹子健壮生长,提高竹林自身抗病虫能力。二是采取物理防治,对竹丛枝病、竹根腐病等应及时防治,清理病源,把带病的竹枝或竹株集中烧毁,防止蔓延。对竹螟、竹笋夜蛾等有趋光性的害虫可采用黑光灯或灯光进行诱杀。对竹象类、金龟子等虫体较大易于辨认的害虫,可进行人工捕捉。三是化学防治,在采取以上防治技术措施仍无效或是病虫害大发生时,可采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必须遵守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推荐使用低毒、低残农药,并严格控制允许使用农药的浓度和剂量,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防止失效,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四、项目承担单位(一)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该项目建设单位为长宁县林业科技病虫防治检疫站,现有工程师3名、助工3名、技术员2名及管理人员2名,技术力量雄厚。该单位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标准硬头黄竹纸浆竹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的研究和编写工作,与国际竹藤网络组织、国际竹藤网络中心、中国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国家“十一.五”攻关“纸浆竹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江河滩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竹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等重大课题,2008-2009年承担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硬头黄竹低产林复壮技术推广与示范和长宁县楠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个,2010年省级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毛竹材用林丰产栽培经营技术推广与示范,具有丰富的科研和推广经验。(二)项目科技支撑单位该项目科技支撑单位为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慈竹材用林丰产栽培经营技术规程主要由该单位完成,并长期与长宁县合作,开展竹类多项研究、开发及生态监测等。(三)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姓名单位职位职称任务分工朱维双长宁县林业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负 责 人唐森强长宁县林业林业科技病虫防治检疫站站 长工程师组织实施周国强长宁县林业林业科技病虫防治检疫站副站长助工分析报告曹 奕长宁县林业林业科技病虫防治检疫站副站长工程师调查监测王 宾长宁县林业林业科技病虫防治检疫站副站长助工调查监测李秀君长宁县林业林业科技病虫防治检疫站工作员助工调查监测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12年4月2013年12月)。建设进度安排如下:1、2012年4-5月:项目申报、审批。2、2012年5月: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将项目实施地点落实到小班,选择数据采集样地。3、2012年6月2013年10月,伐除老竹、弱竹,培土施肥,病虫防治等;结合每项措施的落实,开展林农技术培训。4、2013年11月2013年12月,分析数据,撰写报告,完成项目验收。六、项目资金使用计划(一)投资概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65万元。;,.项目数量单位单位/单价总投资(万元)计算依据及主要内容省财政自筹肥料采购50000公斤2.6元/公斤13.0按100公斤/亩标准施肥。有机肥(农家肥)20000担8.0元/担16.0施人畜粪,按40担/亩施肥。施肥人工费1250工80.0元/工10.0每亩2.5个工。结构调整费用250工80.0元/工2.0每亩0.5个工。除灌松土费用250工80.0元/工2.0每亩0.5个工。农药采购5000公斤4.0元/公斤2.0按10公斤/亩标准施用农药。防治人工费100工100.0元/工1.0科技推广培训6.0调查监测4.0技术咨询5.0土壤理化分析费1.0取12个点土样,3个土样/1个点,共分析36个土样。资料费、检查验收3.0合 计50.015.0长宁县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投资概算表长宁县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省财政资金使用计划表序号起止时间经费用途金额(万元)12012年6月2013年10月项目调查监测,技术咨询,科技推广培训15.022012年6月土壤取样分析1.032012年6月-2013年6月 肥料农药采购31.042013年11月-12月项目竣工检查验收3.0合计50.0(二)项目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6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50万元,用于项目调查和监测、示范林建设(肥料、农药等)、技术咨询、资料及培训等;农民自筹15万元,用于工程投工投劳等费用。(三)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建设期间,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实行专户储存、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严格将资金使用方向控制在项目审批结果范围内,在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下,根据项目建设方案切实将项目资金用于慈竹丰产培育技术推广应用,实现预期效益。七、项目预期效益(一)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可有效的保持水土、集雨固沙,绿化美化环境,砍出枯死竹子、清理林下枯枝落叶及杂草,更有利于防止森林火灾,保障长宁森林资源的安全。经过丰产培育的竹林,其秆型、叶态将更加优美,因此将进一步促进长宁县竹子生态旅游形象的提高,繁荣旅游产业。(二)社会效益本项目建设期间,采伐、除灌松土、施肥、病虫防治等共需要劳工1800个左右,可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培训及示范带动可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