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1.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 1.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 1.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 1.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 1.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三年11考高考指数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 地球的公转1 公转特征 1 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见上图 2 写出地球由a点出发经b点再回到a点所用时间 3 读图填写下表 365日 6时9分10秒 远日点 1月初 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 黄赤交角示意 23 26 黄道面 赤道面 2 影响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 南 北回归线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0 23 26 n 23 26 s 点睛 1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 应注意其与恒星年的区别 二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纬度变化 由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 季节变化 北半球夏至日 太阳直射点 一年中最大值 一年中最小值 南半球各纬度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北半球冬至日 春 秋分日 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 一年中最大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一年中最小值 北半球各纬度 2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最长 最长 最短 短 短 短 短 最短 大于 大于 长 长 长 长 小于 小于 北 北 平分 平分 南 南 平分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出现极昼现象 2 特殊节气的昼夜状况 北半球夏至日 北极圈及其 以内 北半球冬至日 最小值 极夜现象 春分 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各地昼夜 平分 3 季节更替 1 成因 正午太阳 高度 2 四季的划分 天文四季 夏季 一年中 的季节冬季 一年中白昼最短 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 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 月为春季 依次类推 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白昼最长 太阳高度角最大 3 4 5 点睛 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有关 1 赤道地区最小 变化幅度为0 2 纬度越高 变化幅度越大 3 极圈及其以内存在极昼 极夜现象 变化幅度为24小时 黄赤交角 昼夜长短 四季更替 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其影响 问题导引 1 黄赤交角与回归线 极圈的度数有何关系 2 如果黄赤交角发生变化 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导致地球运动产生地理意义的关键要素之一 对其理解掌握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 明确几组数据间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如图 1 黄赤交角 回归线的度数 2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 黄赤交角 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 明确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误区点拨台 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其角度的大小 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因此黄赤交角发生变化 直接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的变化 进而影响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他 对点演练1 2009 福建文综改编 若图中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pq为地轴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图示情况下的回归线的度数为 a 20 b 23 26 c 40 d 无法确定 2 依据图示信息 判断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 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 北温带范围变小c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 悉尼 约34 s 夏季昼变长 解题指南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与回归线 极圈的关系 解析 1 选a 2 选a 第 1 题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黄赤交角为20 而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 第 2 题 图示信息表明黄赤交角减小了 当黄赤交角减小到20 时 太阳只能直射在南 北纬20 之间 因而福州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比现在大 冬季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应增加 均温将升高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 问题导引 1 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有何关系 2 某地的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存在怎样的关系 3 如何计算某地的昼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 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 三看 1 昼夜长短状况 看 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 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如下图所示 2 昼夜长短变化 看 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 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且纬度越高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3 昼夜长短计算 看 特点 1 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 夜 长时数 昼 夜 弧度数 15 2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如下图所示 昼长时数 12 日出时间 2 日落时间 12 2 夜长时数 日出时间 0 2 24 日落时间 2 3 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 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 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 夜长 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 昼长 相等 例如 40 n的昼长等于40 s的夜长 误区点拨台 1 太阳直射某地 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 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 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 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 对点演练2 右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 地的白昼长度变化 读右图 回答 1 2 题 1 若图中 地位于北半球 则a点时应为 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 2 右图五地中 a 地纬度高于 地纬度b 地位于赤道附近c 地 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 地位于极圈之内 解题指南 解答该题的关键应把握以下几点 1 图中显示的五地在a时都昼夜等长 2 在a时前后各地的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解析 1 选a 2 选c 第 1 题 考查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难度中等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 a对应的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因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由于 地位于北半球 在a日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昼长小于12小时 9月23日 次年3月21日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故a日是春分日 也可通过北半球的 地在a日前后昼长在不断地变长 12月22日 次年6月22日 北半球昼长不断变长 推知a日为春分日 故a项正确 第 2 题 地终年昼夜等长 应该为赤道 纬度最低 由此排除a项 地昼夜不等长 而且昼夜差值比较大 不可能在赤道附近 由此排除b项 地没有出现昼长为24小时的时间段 而且昼夜变化情况比较接近昼夜平分的 地 说明 地纬度较低 不在极圈以内 由此排除d项 和 地昼夜差值大 应该属于纬度较高的地点 白昼长度必然变化大 因此c项正确 正午太阳高度图的判读 典例 2011 安徽文综 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1 该地可能是 a 刚果盆地b 撒哈拉沙漠南缘c 巴西高原d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 仅考虑地球运动 图示窗户 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利于夏季遮阳 冬季采光 冬至到春分 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春分到夏至 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 b c d 思路点拨 本题利用节能住宅考查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影响 解答该题思路如下 冬 夏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 位于北半球 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两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为46 52 位于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冬至日室内采光面积最大 排除法 判断 错误 答案 1 d 2 c 正午太阳高度是地球运动部分的重要考点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图形也多种多样 综合各种图形 解题关键是把握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确定位置和时间 具体突破措施如下 1 看太阳方位若冬 夏季正午太阳都位于南方 说明为北半球 且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如上题 若冬夏季正午太阳都位于北方 说明为南半球 其位于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若冬夏季正午太阳的方向不同 则位于赤道到回归线之间 如下图 07年宁夏文综题 地位于赤道 地为南半球 地为北半球 2 看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差不同地区 夏至和冬至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不同 具体如下图所示 注 x均为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冬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即可判断所处的纬度 如上面例题 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46 52 即可判断位于回归线至极圈之间 同时也可应用于太阳能的调节幅度 如赤道到回归线之间 一年中太阳能的调节幅度即为x 23 26 回归线到极圈之间调节幅度为46 52 3 看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可以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来计算当地的纬度 有时不需要具体的纬度 也可以根据数值粗略地判断 如下图 a地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 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说明位于北半球赤道附近 b地冬至正午太阳高度为0 说明为恰好出现极夜 即为北极圈 c地位于中纬度地区 假设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时 轨道倾角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约42 图中 飞船轨道面 是飞船运行轨道在地面的投影 结合下图 回答1 2题 1 该飞船在地面的投影移动的纬度范围是 a 0 42 nb 0 42 sc 42 s 42 nd 无法确定2 如果该飞船运行中 位于北京 约40 n 的观测者能够始终在夜晚观测到它 则观测该飞船位于最南方时的高度角是 a 40 b 42 c 8 d 0 解析 1选c 2选c 本题组主要借助宇宙飞船围绕地球运行的例子 考查对黄赤交角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飞船的投影类似于太阳直射点 其轨道倾角类似于黄赤交角 结合材料中的角度 可知飞船的投影移动的纬度范围应在南北纬42 之间 飞船位于最南方时 北京的观测者对其观测的高度角 可以借助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得出 2012 连云港模拟 下图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昼夜长短示意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回答3 4题 3 四城市位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城市b 乙城市c 丙城市d 丁城市4 关于四个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城市只有春秋分是昼夜等长b 乙城市可能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c 线速度乙 丁 甲 丙d 角速度甲 乙 丙 丁 解析 3选c 4选b 第3题 12月22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半球这一天昼最长 夜最短 北半球反之 由此判断甲城市位于赤道 乙城市可能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丙城市位于南半球 丁城市位于北半球较高纬度 第4题 甲位于赤道上 一年四季昼夜平分 线速度最大 地球上除两个极点外 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 读下图 完成5 6题 5 当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时 我们将要迎来的节气最可能是 a 小寒b 大雪c 小暑d 大暑6 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事活动安排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其最适宜的地区分布在 a 珠江流域b 东北平原地区c 长江中下游地区d 黄河中下游地区 解析 5选a 6选d 第5题 地球在近日点时速度最快 时间是1月初 与二十四节气中小寒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最接近 第6题 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的变化 暖温带四季变化最明显 选项中黄河中下游地区位于暖温带 7 2011 上海地理 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中 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 a b c 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 e 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 其中oe ac 1 图中地平面上a b c d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是 o点的纬度是 2 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 34 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点16分 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 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3 在图中画出冬至日下午15 00时 o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 解析 第 1 题 我国位于北半球 夏季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 冬季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 图中e f为二至日太阳方位 e点太阳高度大 为夏至日 f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