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山园稿等佚诗的发现馆藏清抄本指挥如意天花落述略齐晓晨.doc_第1页
亭山园稿等佚诗的发现馆藏清抄本指挥如意天花落述略齐晓晨.doc_第2页
亭山园稿等佚诗的发现馆藏清抄本指挥如意天花落述略齐晓晨.doc_第3页
亭山园稿等佚诗的发现馆藏清抄本指挥如意天花落述略齐晓晨.doc_第4页
亭山园稿等佚诗的发现馆藏清抄本指挥如意天花落述略齐晓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亭山园稿等佚诗的发现馆藏清抄本指挥如意天花落述略齐晓晨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180才智Ability AndWisdom2018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现有古籍九百余种,多为1958年山东大学搬离青岛时留存,一半品种为尘封数十年未经编目的零散古籍,其中有一册题为指挥如意天花落的清代抄本。 “指挥如意天花落”一句出自唐代李颀题璿公山池的颈联“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用以比喻璿公说法之精彩。 盖因此为抄录者精选之诗,故有此名。 指挥如意天花落抄本(以下简称“抄本”)九行二十五字无行格,开本24.1x12.5cm,82叶,内容尽数为诗歌。 以亭山园稿为的前半部分,前数页为李渔诗,中部抄刘秉忠、郝经、赵孟頫、虞集、萨都剌、袁士元、李祈、黄镇成、陈普等历朝诸多名家诗,排列并无一定次序。 前半部分共抄有56人129首诗,其中唐代17人25首,宋代1人7首、元代21人26首、明代7人16首、清代10人55首。 以李渔诗为最多41首。 抄本避讳“玄”字,所抄诗歌大部分抄有作者,其中可查考到的生卒年最晚的作者是董元度(1709-1787),因此抄本的抄写年代当为清乾隆以后,时间下限则难以精确。 值得注意的是抄本后半部分,自张重启亭山园稿七言律二十首起,共八十二首诗,从体裁看,七律45首、七绝2首、五律35首。 所抄诗歌未见诸已有典籍者55首。 本文的论述重点便是抄本的后半部分。 1.关于赵仑及抄本抄写者抄本中有三首诗较为特殊,作者只署“赵”,有姓无名,而其余作者皆署全名。 三首依次为游亭山避董盗乱率两男登观山顶九日之作望华不注。 经查,游亭山为赵士骥所作,望华不注为赵仑所作,另一首未见诸典籍,作者不详。 赵士骥,字卓午,号黄泽,明崇祯十年进士,官中书舍人。 崇祯十六年 (1643),清兵入侵莱阳,投城以殉,著有春秋四传合解文起楼文稿感喁集1。 赵仑(1636-1695),字叔公,号阆仙,祖籍山东莱阳,赵士骥三子。 清顺治十五年 (1658)进士,康熙元年壬寅 (1662)任粤琼山县令,八年己酉 (1669)改榷淮关税,十一年壬子 (1672)典福建试,二十一年壬戌 (1682)督金陵学政。 力矫时风,清廉自矢。 后历官至太常寺少卿。 康熙二十八年 (1689)冬,因与户部郎中高启元等同山东巡抚相攻讦,被流放盛京(今沈阳)。 卒于戍所2。 赵仑著有因树屋集(亦称因树屋诗稿),已佚。 其诗存世不多,散见于国朝山左诗抄晚晴簃诗汇顺治登州府志等,有金山秋日西园集次韵忆月咏菊井陉道中蓬莱阁观海赋得丹凤城南秋夜长登蓬莱阁数首。 此抄本中提及“因树屋”的有三处四首诗,即张重启亭山园稿中开篇的和因树屋即事二首和未署名的古藤萝(步韵因树屋)、放鹤(步韵因树屋)二首。 室名别号为“因树屋”的清人有周亮工、冯嗣京等,与张重启有交集者仅有赵仑一人。 “因树屋”出自后汉书?申屠蟠传“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 室名寓隐居乡野之意。 3古藤萝(步韵因树屋)与另一首未署作者名的和咏架上藤萝用韵相同,假如前者为后者的步韵之作,则和咏架上藤萝或为赵仑诗作。 抄本诗作者有姓无名的原因,当是抄写者为赵氏后人而为先人讳,所以抄本抄写者应为赵氏后人。 抄本大部分诗作都抄有作者,后半部分的作者姓名之后有小字注释,注释内容有字号、官职、称呼,分别为宋继澄(字澄岚,太夫子)、张梦鲤(中丞)、张梦鲤(太先生)、宋玟(九青先生)、宋琏(林寺世伯)、周正(方山)、高出(玄圃先生)、左懋第(萝石先生)、左旦明(讳懋泰)、张重启(元公刑部)。 其中宋琏为宋继澄次子,字林寺,在此被称为“世伯”,宋琏又与赵仑同辈(赵仑之兄赵?为宋琏父宋继澄门人,宋琏又为赵仑之父赵士骥之学生),再结合分别称宋继澄为太夫子、张梦鲤为太先生,可推断抄写者或为赵仑之子侄辈,抄写年代可能为清乾隆时期。 2.关于张重启及亭山园稿图1亭山园稿(七言律二十首)首叶亭山园稿等佚诗的发现馆藏清抄本指挥如意天花落述略/齐晓晨孙臻【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53005。 【摘要】在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近来的古籍中发现了一部名为指挥如意天花落的清抄本,本文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考证。 抄本后半部分重点抄录了明清之际山东莱阳人所做诗歌,其中有佚诗五十余首。 张重启亭山园稿普遍认为已佚,幸赖此抄本保存了三十七首诗之多。 此抄本对于山东地方文献补阙及莱阳周边历史文化和诗人群体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亭山园稿;张重启;佚诗;清抄本【】G256.22【】B【作者简介】齐晓晨,女,1981年2月出生,硕士,辽宁省丹东市人,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馆员;孙臻,男,1983年出生,通讯作者,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馆员。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才智Ability AndWisdom2018181图2亭山园稿(五言律二十首)首叶抄本中的亭山园稿共两部分七言律二十首、五言律二十首。 七言律二十首实际只抄有十七首和因树屋即事二首、寄周方山读书万柳庄、和李钟山表兄山亭新成漫兴之作十首、鲁桥晚行、和咏亭中老松二首、赠沈子寿;五言律二十首有冬日观菊四首、赋得多病故人疏、赋得高柳眠阴半在池、秋夜闻雁二首(实一首)、落叶二首、柳庄讌集步韵三首、周方山读书万柳用留别韵寄赠兼呈林寺先生(五首)、春暮赵学宪招饮苇夼庄得歌字(二首)、保明寺。 多为酬唱赠答或杂感抒怀之作,其中周方山即周正,林寺先生即宋琏,赵学宪即赵仑,曾督金陵学政。 亭山园稿作者张重启为张梦鲤曾孙,出自莱阳望族双山张氏,明清两朝,双山张氏“一门九进士”,享誉胶东,涌现出的举人、贡生和秀才数不胜数。 张重启(1641-?)字元公,一作符公,号岱瞻。 康熙十八年 (1679)三甲第五名进士,授直隶雄县知县,后由刑部主事转郎中。 三十二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生而颖异,下笔千言立就,有一顾空群之誉。 4亭山园稿之名取自张氏亭山园。 康熙莱阳县志载“亭山,在县北里许,俗传仙人结草亭于上,因名。 邑进士咸怀良、张梦鲤相继筑石亭建堂阁于山麓”。 民国莱阳县志卷三之三上李维桢所作张廷尉梦鲤传亦称“(张梦鲤)治园亭山,微具泉石之胜,日觞咏其中”。 张重启的著作,雍正山东通志作亭山园稿二卷,民國萊陽縣志作亭山園詩稿一卷,光绪增修登州府志作亭山园稿二卷,并云“此本有乾隆十八年萊蕪呂思問序,言集中有懷趙秋谷七言古詩曰“怨而不怒感慨多”云云。 今本無七古體,則非全本也。 古文詩詞,語意皆婉篤。 但亭山园稿迄今未见流传。 抄本保存了亭山园稿的三十多首诗作,使其流传至今,殊为难得。 张重启诗歌传世极少,晚晴簃诗汇中没有收录,在选录清初山东诗人六百二十余家诗五千九百首的诗歌总集国朝山左诗钞中,仅有戒坛夜雨一首,舍此之外,再无张重启诗歌流传。 戒坛夜雨一诗作十里松涛首重回,上方钟磬白云隈,阶前鹿女衔花至,涧底龙公听法来。 谡谡清风鸣宝铎,潇潇夜雨湿香台,晓看曲磴经行处,满目烟霞长绿苔。 而抄本中一首题为戒坛夜雨步韵的未署名之七律作十里穿云山势嵬,上方钟磬亦悠哉,阶前鹿女衔花至,水底龙翁听法来。 谡谡清风鸣宝铎,潇潇夜雨湿香台,晓看曲磴经行处,满目烟霞长绿苔。 首联颔联略有不同,颈联尾联完全一致,不是步韵关系,将此二者解释为一首诗的不同版本更为合理,因此抄本这首七律基本可以确认亦是张重启作品。 抄本中戒坛夜雨步韵与其相邻的二首七律圣感寺步韵碧云寺,风格相近。 碧云寺位于北京西郊香山东麓。 圣感寺即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之一的香界寺,康熙十七年(1678年)至乾隆十三年 (1748)名为圣感寺。 另亭山园稿五言律二十首有一首保明寺,且此四首所咏皆为康熙时京畿寺院,故而圣感寺步韵碧云寺极有可能亦为张重启作品,或许与戒坛夜雨步韵同为亭山园稿七言律二十首所抄缺的三首七律。 3.鲜明的莱阳地方烙印抄本自亭山园稿起的后半部分82首诗中,仅27首流传至今,其余55首皆在现存典籍中查找不到,应为佚诗,从作者看,已知作者十六人,除孙应龙、项兰贞、尤侗三人,其余诗歌作者及未署名但可考证出的作者,皆为莱阳人士。 抄本后半部实为莱阳人诗歌作品结集。 抄本提及地点亭山、万柳庄、柳庄、苇夼庄、胪山(亦作“芦山”)、观山、望石山、西园,都是清时莱阳地名。 山东莱阳,在明代启祯前后形成了“莱阳文化圈”,科举文化世家层出不穷,莱阳获得“山东之冠”和“剖斗析衡为文章,天下娄东与莱阳”的美誉。 5抄本涉及的十三名莱阳作者分别为高出、李铎、宋继澄、宋琏、宋玟(玫)、宋琬、张梦鲤、张重启、赵仑、赵士骥、周正、左懋第、左懋泰。 明清莱阳有五大文化世家张赵左宋姜,大部分出自其中。 这些人或出自同族、或相识,或互相联络有亲、世代交好,尤其张、左、宋家。 如赵仑兄赵?、张梦鲤孙张瑞徵皆为宋继澄门人;宋琏为宋继澄次子、左懋泰婿;宋琬弟宋珣亦为左懋泰婿;堂兄弟宋琏与宋玫同求学于赵仑之父赵士骥;左懋泰、左懋第为堂兄弟,张重启为张梦鲤重孙,张重启、周正为同年举人,张重启又曾为宋琬安雅堂文集作序,抄本中亭山园稿所提及的便有周正、宋琏、赵仑;宋琬、宋琏、左懋泰、左懋第都为明末“复社”分支山左大社成员,而山左大社的首领正是宋继澄。 作为地方名士,张梦鲤、张重启、赵仑、周正以各种形式参与过莱阳县志的修纂。 另外,抄本中高出的春日左侍御招同宋长公次公游南园次韵可看出其与左懋第和莱阳宋氏家族有交往。 高出文集镜山庵集中有丙申冬日独游张氏亭山园得三诗余年十八越二载都下会仲嘉氏却忆书呈小儿学语稍可观略订存之、春暮张仪部兄弟招同道岸兄弟宴集亭山园率成四咏、亭山园次道岸韵四首五日偕诸子陪天瑞明府游亭山园流觞列坐天瑞曰此千秋后又一兰亭也因诗如其体四五言各二篇又二日再邀诸子陪天瑞饮亭山园多首诗提及张氏亭山园,所提及的张仪部兄弟,即张梦鲤二子张嗣诚、张嗣谟,而张重启便是张嗣谟之孙,可知高出亦与张氏有交游。 4.其他佚诗考抄本后半部分中流传至今的二十七首诗歌,题目与个别字句较通行本略有出入,可资校勘之用。 其余55首皆在现存典籍中查找不到,应为佚诗。 除张重启亭山园稿37首诗,以及前文分析过的戒坛夜雨步韵圣感寺步韵碧云寺和咏架上藤萝4首之外,还有14首佚诗,分别为古藤萝(步(下转183页)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才智Ability AndWisdom2018183(上接181页)韵因树屋)放鹤(步韵因树屋)春分清明輓严太夫人(孙应龙)天雄九日和张子晋孝廉马上口占(周正)得汇海兄家信远饷米价九日(左懋泰)九日之三送叶井叔归黄州汴城怀古登高癸巳九日得吉公诗遂偕饮甦筑。 其中的天雄九日,天雄,即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因高出曾官大名知县,有可能为高出诗作。 得汇海兄家信远饷米价中“汇海”即左懋赏,字子献,左之宜第四子,附贡,官淮阳海运同知,著有冷草集6。 因此此诗应为左懋赏同辈兄弟之作,极有可能就是左懋泰。 左懋泰(1597-1656),明崇祯进士,官至吏部郎中。 于清顺治六年举家百口流放铁岭。 左懋泰诗文成就很高,被誉为天下文章之大家,著有徂东集一部,但左懋泰在世时只有手稿。 有资料说,左懋泰死后,尚阳堡流人李呈祥曾经携带徂东集手稿入关,要请人刊刻,但至今也未见面世7。 其存世寥寥数首散见于莱阳县志千山诗集铁岭县志。 抄本中春分清明二首有“边庭”、“边州”、“绝塞”词句,结合春分“二月无花”、清明“冰颜尚壮”以及在抄本中的抄写顺序综合来看,作者可能便是流放东北的左懋泰。 综上,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指挥如意天花落,于山东莱阳地方文献可资校勘补遗,尤其是弥补了张重启存世诗歌极少的缺憾,具有一定的文献和研究价值,而关于另外一些佚诗的推测还有待新材料的发现和证明。 参考文献1刘廷銮,孙家兰.山东明清进士通览.明代卷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xx:384.2张玉兴.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M.辽沈书社,1988:416.3庄适.后汉书M.武汉:崇文书局,xx:129.4梁秉锟,杨酉桂.莱阳县志M.1935(民国24年).5刘昕.明清时期莱阳士人群体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xx.6徐泳.山东通志艺文志订补6集部第1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xx:313.7张玉兴.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M.沈阳:辽沈书社,1988:82.一系列宗教政策,使萨迦派藏传佛教在西藏地方确立和巩固了统治地位,对日后西藏地方宗教、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忽必烈开始,元朝历代皇帝对藏传佛教崇信日隆,到元朝中后期,皇帝大兴佛事,浪费了大量时间、财物,终于成为导致元朝灭亡的弊政之一。 藏传佛教对蒙古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无不受到深刻影响,甚至延续至近现代。 八思巴担任“国师”后,忽必烈请他创制蒙古新字,“故特命国师八思巴创为蒙古新字,译写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而已。 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5。 尽管其所创文字在民间没有得到广泛流行,但是,在元朝的官方文书、碑刻、钱钞上却主要使用了八思巴字。 其中有大量文献、碑刻等流传至今,成为研究蒙古族历史、元朝史乃至中世纪世界史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4.“行省”制度的实行1260年四月,忽必烈登上汗位一个月后,即在上都设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 同年七月,改燕京路宣慰司为燕京行省,成为在全国各地逐步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的滥觞。 行省制的创立,是忽必烈在上都开始进行的,它是蒙元王朝在国家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其历史价值在于由此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 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