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工湖引黄调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人工湖引黄调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人工湖引黄调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人工湖引黄调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人工湖引黄调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目背景 . 4 目区基本情况 . 4 目的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7 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 . 8 程措施 . 9 程管理 . 9 程估算与资金筹措 . 10 益分析 . 11 文 . 12 象 . 12 文 . 12 . 15 程地质 . 15 目区工程地质 . 18 地水文地质条件 . 18 . 20 目建设的必要性 . 20 目建设的可行性 . 21 . 24 资源供需水量 . 24 量平衡计算 . 29 . 31 程布局及设计依据 . 31 道及调蓄池设计 . 32 筑物设计 . 36 . 42 理机构 . 42 2 程保护 . 42 程 检测和调度 . 42 . 44 工条件 . 44 工导流 . 44 蓄池土方工程施工 . 44 筑物施工 . 44 程占地 . 45 工总布置 . 46 施计划安排 . 46 . 47 济效益 . 47 境效益 . 47 会效益 . 47 . 49 程概况 . 49 制依据 . 49 础价格 . 50 程单价 . 50 金筹措 . 62 期工程估算 . 62 . 72 程投资和年运行费 . 72 程效益 . 72 济评价 . 73 它效益 . 74 . 75 计依据与保护标准 . 75 3 境影响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状况 . 75 程对环境的影响 . 75 境保护设计 . 76 . 78 标依据 . 78 目法人 . 79 标范围 . 79 标方式 . 80 标的组织形式 . 80 4 目背景 省的粮食生产大县,且为花卉主产区 。 该区域 地处暖温带,属典型大陆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 个月,约占全年的 60%,时空分布不均 。 境内 无水库,河道蓄水能力有限,不能根据用水需求自行调节,汛期雨水及过境河道双洎河 河水、 佛尔岗水库退水不能得到 有效的 拦截储蓄,白白流失, 使 水严重 , 地下水开采量超 标 , 这对 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安定构成了 不利影响 。 为 充分、 合理利用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 发展花卉产业及旅游业,根据 豫政【 2009】 46号文 某 省人民政府 关于批转 某 省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通知 ,全省分配给 000万立方米 。 某 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的 某 省引黄调蓄工程规划报告中提出 , 将 在 修建共计 2300 万立方米的 引黄调蓄 工程 ,目前此项目已经报省水利厅 。 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引黄水量及 过境河道的水资源,提前做好前期工作, 2010年 6 月, 我院受 托 ,编制完成了 某 省 以下简称可研报告。 目区基本情况 处中原腹地,位于 某 省中部,辖 7 乡 5 镇, 382 个村,总人口 60万,面积 方公里,耕 地面积 亩,是国家确定的粮食 生产 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全国产棉大县和秸秆养牛示范县 , 盛产小麦、玉米、大 5 豆、棉花、烟叶等 。 全县已形成了酿酒、纺织、水泥、造纸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花卉为其特产,古有“花都”、“花县”之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产销基地。旅游景点 有 曹操议事台、兴国寺塔等。 农产区工业化的路子,现已形成纺织、食品、建材、机电、化工五大主导产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目前全县乡镇企业个数超万家,从业人员 人,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引黄调蓄工程 项目 区属淮河流域 沙颍河 水系,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降水受季风影响而变化。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44,极端最低气温 全年实际日照累计时数 年平均无霜期 215天。 多年平均降雨量 雨年际变化较大,且年内季节分配极不均匀,最大年降水量达 小降水量仅 差 。冬季降雨稀少,占全年的 汛期( 6 9 月份)雨量集中,占全年的 且多为暴雨。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年平均风速 /秒, 冬季风向多偏北,夏季风向多偏南,春秋两季风向多变,以偏北风居多。最大冻土层深度70均相对湿度 70%。土壤主要为两合土、小两合土,土壤肥沃,养分含量高,适宜农作物生长。 目区位于 赵口引黄灌区范围内,赵口闸引黄河水入赵口灌区总干渠, 西三干渠接总干渠退水入康沟河,西三分干接西三干渠退水入康沟河,通过康沟河上的引黄干渠渠首闸引水入 引黄灌区, 与引黄 6 干渠平交的河道有双洎河、汶河,引黄干渠退水入二道河。 引黄调蓄工程通过在汶河党岗拦河闸处 上游 设取水口,引水入调蓄 池,最后退水入汶河。 引黄调蓄工程 调蓄池 位置 选在 柏梁镇文范村、袁拐村、孔村附近, 地处黄补源干渠和汶河交叉点以下,紧邻汶河 , 原 为 多家粘土砖窑厂取土 范围 。经过砖窑厂二十多年的开挖取土,土岗变成平地,平地变成坑地,坑地变成水塘,形成了集中连片、较为广阔的低洼地,为引黄调蓄工程提供了便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同时, 势为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引黄调蓄工程处于 程建成后,向 部调水便利,具有良好 7 的调控作用 。 柏梁镇位于花木园区,花卉产业及旅游业发达 , 调蓄池 建于此地 可带动周围二、三产业的发展 。 为解决 水资源贫乏的现状, 1995年 8 月, 某 省水利厅正式批准 位于赵口引黄灌区西南部,西靠许昌、东邻扶沟、南接西华、北连尉氏、西北与长葛接壤、西南与临颖毗邻。自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面坡降 1/3000 1/8000。 自 1995年引黄补源工程实施以来,灌区已完成开挖境内干渠 1条长 分干渠 5 条长 里,支渠 18 条长 里,境外输水干渠 2条,长 里,完成干渠建筑物配套 218 座 。 目的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8 典型大陆季风气候区,境内无水库及其它大型蓄水建筑物,河道蓄水能力有限, 水资源贫乏, 人均 水资源 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地下水开采量超标。 根据豫政【 2009】 46 号文 某 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 某 省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通知,全省分配给 的引黄河水指标为每年 5000万立方米。 ( 1)水资源有保证; ( 2)引黄调蓄 工程有一定的基础; ( 3)工程地址适当; ( 4) 各级政府支持; ( 5)当地百姓迫切要求; ( 6) 经济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 引黄调蓄工程是可行的。 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 源有 引黄干渠来水 、佛尔岗水库退水、双洎河区间来水、汶河河水。 新建调蓄池最大蓄水量为 392 万 水期多余的水量入调蓄池蓄存,缺水月份的缺水量由调蓄池供给。 在水量平衡计算中, 水平年 P=50%地表水水量能满足灌溉及补源的要求,偏枯年 P=75%由于月份地表水来水不均,造成部分月份缺水,部分月份水量盈余,调蓄池 的新建可以有效的调节水量,使月用水平衡,缺水水量,利用地下水灌溉。 9 程措施 工程规划 包括 : 由于引黄调蓄工程的 调蓄池 紧邻汶河,引水 渠 及退水 渠 的长度较短。 本次设计引水 渠 由 县域内 花园路西侧向北穿过花海大道,最终止于汶河党岗闸上游 。引水 渠 长 设计底宽 3m,边坡 1:设计 渠 底高程 设计 纵坡 比降为 1/5000。 引黄调蓄工程 调蓄池 建在柏梁镇文范村、袁拐村、孔村附近, 规划总 面积 2338 亩,分两期实施,一期为花园路以东,面积 为 800 亩,二期为花园路以 西,面积 为 1538亩,一期和二期 调蓄池 以 花园路 相隔 ,之间通过交通桥相连。 调蓄池 开挖 边坡 拟 定为 1:3, 水面以上种植草皮、迎春等进行植物防护。 表 1 调蓄池 设计成果如下表 项目 池 底高程 死水位时 最高水位时 兴利水位水量(万 死水位 高程( m) 水量 (万 最高水位 高程( m) 水量 (万 一期 期 计 . 退水 渠 退水路线由孔村南部向东,穿过北环路,并沿北环路 北侧 向东,然后向北转至汶河。退水路线长 设计底宽 坡 1:计 渠 底高程 设计 纵坡 比降为 1/5500。 引水渠配套 建造引水闸 1 座,交通桥 1 座,生产桥 4 座 ;退水渠 新建 退水 闸一座,交通桥 4 座, 生产桥 6座, 维修节制闸 1 座。 程管理 黄调蓄工程完成后, 水利局作为管理机构,将制定专人负责,管好用好工程设施,使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10 在工程周围划定必 要的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区域,竖立警示牌。在工程管理范围内严禁爆破、游泳、捕鱼、排污、非计划建筑施工及一切不利于工程的活动。 对河道水质要加强测试管理,严禁污水污物进入河道。如发现双洎河水质为劣 5 类时,应停止向调蓄池中引水。 定时观测水位、流量,准确进行水闸等工程的控制运用。 程 估算 与资金筹措 工程规划包括:一条引水路线, 一座调蓄池 ,一条退水路线。 新修水闸2 座,维修水闸 1 座,新建交通桥 6座,生产桥 10座。 本工程计有土方开挖 3963994方 堆积 3824911石 凝土 需主要建筑材料:水泥 1418石 562石 3192油 汽 油 时 个。 本工程总投资 元, 其中建筑工程 元、机电设备 属结构 元、临时工程 元、独立费用 预备费 元 。 资金筹措按照中央资金与地方资金 1:比例计算。 方资金 元。 一期工程包括:一条引水路线,一期调蓄池,一条 退水路线。新修水闸2 座,维修水闸 1 座,新建交通桥 6座,生产桥 10座。 本工程计有土方开挖 2013819方 堆积 1874736石 凝土 需主要建筑材料:水泥 1418石 562石 3192油 汽 油 时 个。 本工程总投资 元, 其中建筑工程 元、机电设备 属结构 元、临时工程 元、独立费用 元 ,预备费 元 。 11 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 设计 灌溉 农作物 面积 年平均增收 136 万元。 设计灌溉花木面积 亩,平均 年增 收 130 万元 。 引黄调蓄工程补源面积为 5 万亩,可提高地下水水位,减少水泵耗电量等。 经过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内部收益率 当社会折现率为 12%时,效益费用比 项经济评价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且 具有较显著的社会 效益 。 12 文 象 处中原腹地, 属淮河流域 沙颍河 水系,暖温带季风型气候, 春、夏、秋、冬 四 季分明, 其特点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清爽。浅层地下水资源占水资源总量的 据 县 多年平均降雨量 由于气候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雨水较为集中, 占全年的 且多为暴雨。 冬季受北方干冷的大陆性气团控制,平均雨雪仅有 年降水量的 开春后,气温回升快,水分消耗量大,常形成春旱。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年平均气温 。 文 项目区位于柏梁镇文范村、袁拐村、孔村附近,地处 部,引黄补源干渠和汶河交叉点以下,紧邻汶河,项目实施后,双洎河 区间 河水、佛尔岗水库退水、汶河 来 水及引黄水均可直达项目区,水源充沛。 引黄调蓄工程中,将黄河水通过总干渠引入三分干向南,后由三分干、西三分干分两路引至贾鲁河支流康沟河,然后再通过与之相交的引黄补源干渠经过双洎河引至汶河党岗闸,通过引水渠道自党岗闸以上将黄河水引至柏梁镇调蓄池。 每年引黄取水许可量为 5000 万立方米。 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白寨乡,经郑州市区侯寨、西流 池 ,至北部老鸦 陈折向东,出郑州市区后流经中牟、开封 、 周口市 入沙颍河,最后注入淮河。 1971年,郑州市决定修建南阳坝等五个坝,疏浚贾鲁河道,引黄河水入郑州,为郑州工农业用水引来水源。 2010 年贾鲁河二期治理工程将对从中州 13 大道贾鲁河桥向东至中牟界的河段进行治理,为下一步 引 通黄河水作准备。治理后 贾鲁河每年将有 1 亿立方米的清水注入。 双洎河系淮河流域 沙颍河 水系,发源于新密市赵庙沟。 流经新密市、新郑市西部、长葛市中北部、 北部,于扶沟县西北部的贾鲁河摆渡口闸上游汇入贾鲁河 , 为贾鲁河最大支流,全长 流域面积为 1785降为 1/2000 1/5000, 流经长葛、 县(市),在许昌市境内河长 域面积 于河道发源于山区,到平原过渡地带很短,汛期降水量大且集中,洪水峰高量大。 该河道在许昌 市 的长葛境内段属浅山丘陵区进入平原区的过渡地段,市区 上游段建有一座中型水库 佛尔岗水库 。 根据长葛市佛尔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 P 50保证率 佛尔岗水库弃水水量为 8921 万 P 75保证率 佛尔岗水库弃水水量为 3278 万 双洎河入贾鲁河河口处洪峰流量如下表: 表 2 设计洪水成果表 区间 项 目 频率 20% 10% 5% 2% 1% 双洎河入贾鲁河口 洪峰流量 (m3/s) 630 1191 1824 2621 3361 双洎河下游每年汛期流量很大, 但 河道蓄水能力有限,下游缺乏大型拦蓄水源的建筑,双洎河 区间河 水和佛尔岗水库退水 不能得到拦截储蓄,白白流失。 引黄调蓄工程建成后, 双洎河区间来水和佛尔岗水库退水经彭店闸 14 拦蓄后,从引黄补源干渠引至汶河,再由党岗闸以上的引水渠引入 引黄调蓄工程的调蓄池中。 汶河属 沙颍河 水系,发源于长葛县 董村乡大柳树王村,在柏梁东北安庄村入境,流经 柏梁镇、安陵镇、马栏镇、张桥乡、南坞乡 5 个乡(镇),于南坞乡周桥村汇入清流河,全长 70 公里,流域面积 528 平方公里。 汶河河水因为流量较小,仅作为备用水源 , 通过党岗闸拦蓄, 从 引水渠进入 调蓄池 。 15 程地质 形地貌 全境主要属黄泛区和双洎河冲积平原。 1938 年,黄泛大水曾波及内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 , 地面坡度为 1/30000 1/80000,海拔高度 多 在 50 65米之间 。 层岩性 地处华北地台,华熊上元坳褶断带,嵩山 箕 穹褶断束。地表全为第四纪地层覆盖,无基岩出露。据“ 某 省基岩地质图”所示,域地层呈东西方向展布。 下元古界嵩山群五指岭组( 岩性分三段。下部为灰白、浅黄褐色绢云石英片岩与石英岩互层、夹白云岩;中部为银白、浅灰绿色千板状石英绢云母片夹薄层石英岩和白云岩;上部为杂色铁质绢云母片岩、绢云石英片夹石英岩、白云岩和铁质岩。厚度 740 古生界 寒武系( C ) 为滨海至浅海相。以泥质灰岩和碳酸盐类 为主,其中灰岩常具鲕状结构,页岩多为紫红色或灰绿色。岩相横向变化不大,纵向变化显著,底部多为碎屑岩,且普遍含磷。厚度 361 石炭系( ) 为大陆 池 沼相过渡为海陆互相的铁铝页岩、灰岩、砂页岩和煤层组成。中统以铝土质岩为主的 池 沼相过渡为浅海 相沉积层。底部普遍为含铁铝土质岩,中含黄铁矿结核,富集处形成矿体。中部由铝土页岩夹铝土矿和耐火粘土组成。上部为铁质泥岩夹薄层砂岩、碳质页岩、粘土岩及薄煤层。厚度一般 10统为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建造。由灰岩、砂岩、砂质页岩及煤组成。煤层与灰岩与砂页岩 反复交替出现,为 A 煤组层位。厚度 100。 16 二迭系( 下统( 包括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主要由过 渡岩相组成。岩石以砂岩、页岩及砂质页岩为主,中夹煤层。为重要的含煤建造之一。一般厚度 20。下石盒子组,为陆相含煤碎屑建造层。由灰白色、黄绿色长石石英岩、砂岩、页岩和泥炭互层及煤层组成,厚度为34。 上统( 包括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 ,主要分布于县境中部大马、马栏、张桥等地区。下段为陆相含煤系地层之一。厚度400段底部为灰白色、浅 褐黄色厚层至巨厚层状中 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其上为中 砂岩和黄绿色砂质页岩组成。厚度 100千峰组上石盒子组( 分布于只乐、望田、南坞地区。以紫红、鲜红色为主,杂以黄绿色、灰白色的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钙质页岩组成,呈互层组成。主要为河流 池 泊相,其中偶夹薄层石膏。厚度 400。 中生界 包括侏罗纪至白垩系( 分布于县境北端、双洎河以北地区。厚度 1000以上,由下至上岩性: 黄绿、灰绿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和灰绿色粘土 质页岩互层,局部夹炭质层级透镜状灰岩,厚度 200;砂砾岩、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杂色页岩夹泥灰岩或互层,厚度 100,褐红色长石石英细砂岩与浅褐红色泥岩互层,间夹泥质粉砂岩,厚度 30;以红色为主的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砾岩组成;上部夹泥灰岩,厚度 250 米左右;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砂质泥岩及泥质砂岩,厚度 500 新生界 第三系 第三纪下覆于第四纪地层之下,地表无出露。下第三系( E)为紫红色钙质砂岩、砂砾岩、砾岩互层。上第三系( N)由改制泥岩、砂岩、灰泥岩夹砂砾岩透镜 体组成。总厚度 1000 17 第四系 全新统 (布县境,上更新统( 星分布于各地区,中更新统 (下更新统 (表无出露。总厚度 200 下更新统 ( 分为 色粘土、亚粘土或灰绿色、灰白、蓝灰色、杂色泥砾,半胶结状。厚度 2红、褐红色亚粘土、粘土夹砂层透镜体。厚 20。 绿、灰白、棕黄、灰紫等杂色含砾粘土、亚粘土夹薄层泥质砂砾石河泥质粉细砂层。厚 8红等杂色粘土,含钙质粘土、粘土及砂泥砾。厚 50 米。 中更系统 ( 分为 棕黄、棕红或黄红色粘土夹砾石和锈黄块状含钙亚粘土。厚 120 米。 黄色黄土状亚砂土、亚粘土、具锈黄、灰绿色斑点。厚 5。 上更系统 ( 分为浅桔黄色黄土状亚砂土,黄土夹粉砂薄层。厚 14 全新统 ( 分为全新统 (灰、黑灰色沼泽相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厚 2 米。中全新统 (冲洪积成冲积灰黄、浅黄亚粘土。厚 3。上全新统 (浅黄色冲积轻亚粘土、亚砂土和近期新黄泛区冲积的棕红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及沼泽洼地淤泥质亚粘 土及细砂。厚 4 质构造及地震 省中南部,区域地质属于华北低洼区和华南地槽的过渡带稍偏北地方。为华北沉降带。东西构造为主控构造,许昌 起,主控构造 为东西向许昌太康断裂,南面为栾川 漯河 太和断裂。自第四纪全新世以来两断裂未发现有活动迹象。区域小构造由桂村 董村断裂、坡胡 和尚桥断裂等。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18306查得工程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18 目区 工程地质 本次勘探深度在 范围内 ,揭露出地基土为第四纪全新统 3地层,根据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及工程性质和室内试验,共划分两个地层 6个工程地质单元,现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 土: 该层上部有厚 场地为苗圃用地。土质疏松,含有少量的砖粒、炉渣、树根、 腐植质、 植物根系及生活垃圾等。 层底埋深 平均层 厚 位置为原人工填埋老沟,素填土厚度 ) 黄、灰黄色,新近沉积, 土中含少量的钙质结核及小贝壳碎片,湿,密实, 湿土摇振反应迅 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 低, 低韧性。层底埋深 均层厚 浅棕黄、浅灰褐 色 ,呈可塑状,中压缩性 , 该层夹有薄层灰褐色的淤积粉质粘土。土质中含有少量钙质结核。 湿土摇振无反应,切面比较 光滑,干强度及韧 中等 。 该层分布比较规律,分布于整个场地。 层底埋深 平均层 厚 第四系上更新统 浅黄色、浅灰黄色 ,湿,密实 。湿土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 低, 中 韧性。层底埋深 均层厚 灰 褐 色 , 湿,密实,该层沉积较厚,未钻透。 该 层夹有薄层粉质粘土,土质较硬,含有 较多的小 钙质结核。湿土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层底埋深 出厚 地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所揭露的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补给条件主要为大气降水。勘探期间实测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在现地表下 平均水位 19 属潜水类型,水位变化受大气降雨及人类活动影响而变化。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据调查年变化幅度为 3 5 年内最高水位 根据 区 域 水质分析 , 按 2001规范表 表 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20 目建设的必要性 处中原腹地, 是 某 省的粮食生产大县,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烟叶等 , 且为花卉主产区, 优质棉基地县、全国产棉大县和秸秆养牛示范县;农业及畜牧业发达。近年来 工业发展迅速,且由于花卉产业 的 带动, 旅游业逐渐兴起。 典型大陆季风气候区,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约 占全年的 60%,时空分布不均,多形成夏涝春旱天气。 鲁河、清流河、清潩河等 21 条河流 ,地表水资源丰富,但由于 道蓄水能力有限,不能根据用水需求自行调节,汛期雨水及过境河道如双洎河河水、佛尔岗水库退水等不能得到拦截储蓄,白白流失,致使 地表水资源利用率极低,地下水资源开采量超出允许开采量,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因 为粮食生产大县,花卉业发达,灌溉用水需求量大,致使用水矛盾日趋严重。 目前, 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下水 立方米,超出全县地下水资源年允许开采量 资源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随着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大, 尤其是花卉产业耗水量巨大,造成 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而缓解供需矛盾,既要靠自然降雨获得水源,又要靠现代技术节约用水,还要靠科学的方法调水蓄水。 根据豫政【 2009】 46 号文 某 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 某 省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通知,全省分配给 的引黄河水指标为每年 5000万立方米。 21 为 充分、 合理利用 黄河 水和过境河道水 ,改善 工农业及花卉产业的缺水现状 , 涵养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 , 迫切的 。 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水 资源 有保证 2009】 46 号文 某 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 某 省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通知,全省分配给 的引黄河水指标为每年5000万立方米。 双洎河 区间 河水、汶河河水皆可直达项目区,水量丰富 。 二、 引黄 调蓄 工程有一定的基础 19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