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承载网专业题库通用维护部分多选题(26题).xls_第1页
IP承载网专业题库通用维护部分多选题(26题).xls_第2页
IP承载网专业题库通用维护部分多选题(26题).xls_第3页
IP承载网专业题库通用维护部分多选题(26题).xls_第4页
IP承载网专业题库通用维护部分多选题(26题).xl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号知识点难度 I T XZ 1维护规程中 I T XZ 2维护规程中 I T XZ 3维护规程中 I T XZ 4维护规程中 I T XZ 5维护规程中 I T XZ 6维护规程中 I T XZ 7维护规程中 I T XZ 8维护规程中 I T XZ 9维护规程中 I T XZ 10 维护规程中 I T XZ 11 维护规程中 I T XZ 12 维护规程中 I T XZ 13 维护规程中 I T XZ 14 维护规程中 I T XZ 15 维护规程中 I T XZ 16 维护规程低 I T XZ 17 维护规程中 I T XZ 18 维护规程中 I T XZ 19 维护规程中 I T XZ 20 维护规程中 I T XZ 21 维护规程中 I T XZ 22 维护规程中 I T XZ 23 维护规程高 I T XZ 24 维护规程高 I T XZ 25 维护规程中 I T XZ 26 维护规程中 试题正文参考答案 题目71 以下关于IP承载网采用技术不正确的是 A IP 承载网IGP采用IS IS路由协议 B 启动ISIS的快速收敛 以期在0 5秒内完 成全网IGP路由收敛 C 承载网全网开通MPLS VPN业务 各类业务均在VPN内承载 互相隔离 D 对于MP BGP 采用2级路由反射器 RR 设计 D 题目72 以下关于IP承载网BGP规划正确的是 A 全网 设备建立full mesh邻居关系 B 采用分区覆盖方式构成15个MP iBGP路由反 射簇 C 通过MP IBGP传播MPLS VPN路由信息 D 域间路由协议采用BGP AS号 24059 D 题目73 IP承载网为路由安全稳定性 增加了额外的设计 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A 为了提高IS IS BGP LDP RSVP等协议安全 在IP专用承载网连接其它系统网元的端口上开启ISIS B 尽可能少的采用MD5认证 C 限制VPN VRF转发表容量 防止CE过量路由造成PE路由稳定 D 设置Overload bit C 题目74 对于AR CE异局址情况下 以下方案不正确的是 A 临时使用 2 3 155M互连 以满足短期需求 B 考虑启动城域传输扩容 项目 C 使用MSTP提供的GE端口互连 D 以上均不对 C 题目75 在中国移动IP承载网这样的大型网络中 QoS的实施分为两个部分 边缘和骨干 在边缘采 用的技术包括 A 业务分类 B 速率限制 C 流量整形 D 流量测量 ACD 题目77 在IP承载网项目中 关于网络协议安全描述正确的是 A IP专 网所采用的路由协议必须带有并且启用路由验证功能 B 路由协议 路由设 备 应当支持并启用通过MD5或SHA 1算法来进行路由认证的功能 C CE与PE之间应当通过配置静态路由或者运行带有验证功能的路由协议来进行路由交换 ABCD 题目79 以下关于设备板卡安装 正确的原则是 A 为了便 于光纤和双绞线的线缆布放 光口和电口分别安装在设备两侧 B 在满足 原则1 的前提下 应紧凑的安装板卡时 母卡 间不应空 母槽 位 C IGP端口的接口卡应安装在槽位号较大的槽位上 D IGP同局向 链路和连接相同业 ACD 题目80 根据上行链路带宽需求不同 对于上行链路带宽需求低于1G带宽场景 CE AR链路设计时应 遵循的原则是 A 应优选单个GE接口 B 可使用单个10GE接口方式 C 采用多条GE链路捆绑 条数不限 D 也可使用两POS接口方式 其中信令面使用单个155M POS接口 用户面使用单个622M或2 5G POS 接口 AD 题目81 根据上行链路带宽需求不同 对于上行链路带宽需求高于2 5G 但低于10G带宽场景 CE AR 链路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可使用两POS接口或POS GE 接口方式 B 可使用单个10GE接口方式 C 采用多条GE链路捆绑 条数不限 D 同厂家可以采用多条GE链路捆绑 并且捆绑 的GE链路数不超过4条 ABD 题目82 考虑到成对CE设备全部为同厂家设备 且同对CE设备之间互连不需经过传输 对于CE设备之 间的链路配置原则 建议为 A CE间捆绑链路带宽总和应保证 大于CE至AR上行链路带宽需求 B CE间捆绑链路带宽总和应保证小于CE 至AR上行链路带宽需求 C CE间使用GE电接口 光接口互联 捆绑后的 逻辑接口工作在二层方式 D C AC 题目83 以下关于同方向多条低速率链路捆绑陈述正确的是 A 各厂 家AR现网均支持端口捆绑 B CE AR间GE捆绑设置最小活动链路数为捆 绑端口数 1 C CE间的捆绑组设置最小活动链路数 D 捆绑组端口 应根据业务板数量配置跨板 使得同一捆绑组端口分布在不同板卡上 BD 题目85 站点内部软交换设备IP地址规划正确的是 A 同一站点 一对CE及与其连接的所有软交换设备 内部 每台CE的规划地址各使用以1 2个C类地址段为最小单位 的连续的地址段 B 连接到CE1上的所有设备IP地址从CE1的 规划地址段内分配 每个软交换设备采用独立的地址段 C 业务地 址采用从大到小的顺序分配 ABD 题目88 对信令业务 IP承载网应提供如下网络端到端服务质量 A 网内任意两点忙时单向平均时延 50ms B 网内任意两点忙时 单向时延 100ms C 网内任意两点包忙时丢失率 0 001 D 网内任意两点忙时包丢失率 0 1 BC 题目89 对话音业务 IP承载网应提供如下网络端到端服务质量 A 网内任意两点忙时单向平均时延 50ms B 网内任意两点忙时 单向时延 100ms C 网内任意两点包忙时丢失率 0 001 D 网内任意两点忙时包丢失率 0 1 AD 题目90 以下符合IP承载网的网络地址规划原则的是 A 业务网段地 址将视各系统统一规划和实际应用场景灵活定义采用私有或公有IP地址 B 设备LOOPBACK地址采用公有IP地址 C 设备互连地址采用公 有IP地址 D 设备LOOPBACK地址 设备互连地址 网管网段 PE CE端 口地址 ABD 题目91 IP承载网接入节点间流量遵循如下疏通原则 A 优选 通过接入节点间链路疏通 B 次选通过汇聚节点间链路疏 通 C 再选通过核心节点间链路疏通 D 任何情况下都通核心节点间链路疏通 ABC 题目92 AR设备单点测试包括 A 设备热插拔测试 B 设备冗余性测试 C 光功率测试 D 连通性测试 ABCD 题目93 在IP承载网维护职责中 以下哪些属于市公司维护范围 A 负责属地IP承载网设备的现场维护工作 B 配合完成应 急通信保障方案的演练与实施 C 负责完成CE侧割接方案 D PE侧割接方案 割接操作及测试 AB 题目94 中国移动IP承载网采用单一自治域方式组网 构成IP承载网的路由器可以分为 A 核心层路由器 CR B 汇聚层路由器 BR C 接入层路 由器 AR D 反射器路由器 RR ABCD 题目95 以下关于CE到AR路由策略正确的是 A 端局业务 网段和内部互联网段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由端局厂家自行确定 B 汇聚路由的实现方式请各厂家自己确定 但同厂家的实现方式必须一致 C 汇聚路由网段由软交换厂家以external type1的方式提供给IP承载网 D 产生汇聚路由时 不可 ABCD 题目96 在 中国移动IP承载网业务系统接入需求单 省 中AR CE的传输类型包括 A SDH传输系统互联 B 波分传输系统互联 C 光纤直驱互联 D 以上都不是 ABC 题目97 省公司根据总部网络部分配的资源情况 更新资源表格包括 A 中国移动IP承载网ip地址资源分配核查结果统计表 省 B 中国移动IP承载网设备面板资源核查结果统计表 省 C 中国 移动IP承载网业务系统接入需求单 省 D 中国移动IP承载网 传输资 ABD 题目98 总部网络部根据业务系统提交的需求单分配的资源包括 A PE CE互联地址 B PE侧的端口 C VPN RD RD值 D CE侧的端口 ABC 题目99 IP承载网侧PE设备的端口及PE CE互联地址由总部统一管理 分配 其中PE上端口及子接口 分配原则如下 A 同类型业务单板在成对AR上对称分布 B 单归属业务 接入AR端口从一块业务单板的最大端口开始使用 C 双归属 业务 接入AR端口从一块业务单板的最小端口开始使用 CE1接入AR1的端口编号和CE2接入AR2的端 ABCD 题目100 IP承载网规定 PE CE间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