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基本情况分析.doc_第1页
商洛市基本情况分析.doc_第2页
商洛市基本情况分析.doc_第3页
商洛市基本情况分析.doc_第4页
商洛市基本情况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洛市基本情况分析商洛市区位概况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 。 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西峡、淅川县市接壤;南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县相邻;西、西 南与陕西省安康市的安康、宁陕、旬阳和西安市的长安、蓝田县毗邻;北与陕西省渭南市的 潼关、华阴、华县相连。商洛,曾是秦商鞅封地、京畿长安的重要门户。是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末刘邦取道商洛而先项羽于咸阳。明末李自成在商洛厉兵秣马,由此出中原直捣京城。明清时代龙驹寨曾是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贸易繁荣,商贾云集。如今已成为我国东部、中部地区通往西北内陆的重要交汇点。界于东径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之间。 东西长约229公里,南北宽约138公里。全区总面积1929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36% 。辖商州、洛南、丹凤、山阳、商南、镇安、柞水7县(市),67个乡,92个镇,4个办事处 。至2005年底,全区总人口240.61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7391万人, 非农业人口34.8778万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商州区,距省会西安11 0公里。耕地面积223万亩,人均0.94亩。我市是一个山区、革命老区,也是欠发达地区。全市六县一区均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也是一个正在加快开发和建设,具有生态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商洛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有秦岭 、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岭谷相间排列,地势西北高,东 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呈掌状分布。海拔最高点位于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2802.1米),最低点位于商南县梳洗楼附近的丹江谷地(2154米)。主要河流有丹江、洛河、金钱河、 乾佑河、旬河五大河流,纵横交错,支流密布。横垮长江、黄河两个流域。北部气候属暖温 带,南部气候属亚 热带。年平均气温7.813.9,最高3740.8,最低-11.8-21.6。降水量 年均710930毫米,日照18602130多小时。无霜期为210天。山高,并不危岩耸天,水多 ,亦很少激浪泛滥。其风土人情,既兼北国之旷野,又融南国之灵秀。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资源比较丰富。商洛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据调查统计 ,有野生油料、纤维、淀粉、林果、中药材、化工原料等1200多种。宜林面积2300万亩, 占土地面积的70%。有林地1500万亩,木材蓄积量21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是陕西省 木材主产区之一。以生漆、油桐、核桃、板栗、葡萄、柿子、木耳等林特产品而著称。尤其是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核桃出口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商 洛又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 286种。其中年产量50万公斤以上的有连翘、五味子、丹参、苍术、青风藤、淫羊霍、黄姜 、桔梗、威灵仙、茵陈等10余种;年产量1050万公斤的有金银花、柴胡、天麻、白术、山 楂、黄芪、猪苓、山萸、柏子仁、远志等10余种。其中连翘、金银花、丹参、山萸、五味子 、桔梗年收购量居陕西省之首。木耳、香菇总产分别达到1000多吨和3700多吨。茶叶年产 量40多万公斤,连续15年被评为省优产品。野生动物近千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 羚牛、苏门羚、林麝、锦鸡、金钱豹、大鲵等24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 60种,已探明矿产储量46种,其中大型矿床15处,中型矿床24处。储 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铁、钒、钛、银、锑、铼、水晶、萤石、白云母和钾长石等17种,其中 柞水大西沟铁矿储量3.02亿吨,占全省的46%。居全省第二位的有铜 、锌、钼、铅等13种。已探明具有较高开采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52种,产地350处。铁、钒、水晶、白云母、钾长石等19种矿产储量居陕西之首。镁橄榄砂储量5亿吨,为全国第一;金红石储量200万吨,居亚洲第二。黄金矿产储量80吨,年产黄金7万两。水力资源丰富,据勘测,地表水径流量年均64亿立方米,总流域面积1.83万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80万千瓦,可开发量30.2万千 瓦,居陕西第三位。交通网络便捷,铁路商洛市火车站位于商洛市商州区,西康铁路、西合铁路从商洛市中心穿过。经过商洛的火车目前主要有以下三趟对开的列车:西安深圳、商南西安、西安宁波。公路 从商洛穿境而过的主要公路有312国道、210国道,307省道、203省道,西南西武高速公路,四榆、西武、西合高等级公路,等等。商洛市政府所在地商州区距西安117公里,一级公路乘大巴汽车两个半小时,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商洛市内有两个汽车站,每天有长途汽车发往下辖各县区,以及西安、咸阳、渭南等临近城市。 商洛市汽车站位于商洛市商州区工农路南段,在过境路与工农路路口以北约50米路西,沿工农路方向,天元大厦以北约50米路西。商洛市西桥客运站位于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在商洛路与北新街路口西侧路北,沿北新街方向,商洛市卫生学校以北约200米路北。 从西安前往商洛:在西安火车站旁边的陕西省汽车站,五路口环建汽车站和明德门汽车站都可以乘坐发往商洛的班车。基础设施完善2008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1.6万部,增长7.3%,电话普及率达到42.5部/百人,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62.6万户,增长11.8。固定电话年末用户3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84万户。互联网宽带上网人数4.25万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名胜古迹众多,生态景观独具特色。境内有古文化古建筑遗址46处,洛南猿人遗址、商州夏商遗址、三秦要寨武关、汉初四皓墓、丹凤船帮会馆、闯王寨等文物古迹遗存流传久远;柞水溶洞群被誉为“北国奇观”,商南金丝大峡谷、镇安木王森林公园、柞水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阳天竺山、洛南玉虚洞、丹江漂流等自然景观更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胜地。近年来通过加快开发和宣传推介,这些旅游景点已初步显示出独特魅力和知名度。 商洛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一、综合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174.04 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58亿元,增长7.2%,占生产总值的25.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7.88亿元,增长19.8%,占生产总值的39.0%,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1.58亿元,增长15.6%,占生产总值的35.4%,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7291元。二、农业2008年,商洛市认真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村经济紧紧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一村一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使农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喜人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6.1亿元(现价),增加值达44.6亿元(现价),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3%。其中农业产值34.8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6.5亿元,增长11.5%;牧业产值28.7亿元,增长2.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9.46万吨,比2007年增长18.6%。 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绝对量增长%粮食万吨59.4618.6夏粮万吨24.5956.4秋粮万吨34.871.3油料吨1249335.1园林水果吨618659.7蔬菜吨3119694.5中药材吨127387.9全市积极转变林业生产方式,以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生态强市为中心,坚持工程带动,加快绿化步伐,发挥优势,突出林业产业发展。全市造林面积达21.8万亩,核桃、板栗等林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6.2%、10.9%。2008年主要林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增长%核桃吨2451156.2板栗吨1525410.9生漆吨124932.1油桐籽吨359122.9畜牧业生产继续优化结构布局,转变生产方式,提升产业化水平,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畜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畜牧产业化有了新进展,步伐明显加快。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较上年增长16%、16.3% 、15% 、13.1%;肉类总产量增长14.5%;禽蛋产量增长13.4%;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增长13.9% 、16.2%、18.1%、8.7%。2008年主要畜产品产量指标单位数量增长%肉产量吨9305114.5猪肉吨7691217.9牛肉吨649216.5羊肉吨383116.7出栏:猪万头103.8916.0羊万只22.815.0存栏:猪万头75.0113.9羊万只20.7818.12008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528公顷,其中机电排灌面积10218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9.66亿元,增长30.2%。其中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8;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股份制工业的主导作用凸现。股份制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6.3,增长32.8%。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但工业效益有所回落。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46亿元,增长21.1,工业销售产值71.6亿元,增长24.1,工业产销率达到89.88,下降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22亿元,下降2.2,实现税金 3.2 亿元,下降1.9 %。总资产贡献率 9.7%;资本保值增值率132%;资产负债率57.1%;流动资产周转率 1.88 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 8.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趋势。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工业)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增长%水泥万吨202.924.4中成药吨2469.5-1.8铁精粉万吨93.61.1倍球团矿(铁矿)万吨17.0661.3锌吨7176925.8钼精矿折含量(折纯钼45%)吨5247.7620.5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8.67亿元,实现利润1.29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0.61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面积229.4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7.81万平方米。四、固定资产投资2008年,全市积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以“重大项目建设年”为契机,以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支撑商洛突破发展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交通运输基础建设投资为龙头,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2008年完成全社会投资164.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7亿元,增长12.1%;城镇投资完成133.38亿元,增长27.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8亿元,增长6.0%。60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05亿元。产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商洛炼锌厂10万吨电解锌技改扩建、洛南九龙公司桥河钼选厂、丹凤万吨葡萄酒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比亚迪太阳能电池、大西沟铁矿800万吨采选、镇安金岭金矿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蓝商、商界和柞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建通乡油路374公里、通村水泥路1843公里、通达工程419公里;330千伏张鹿输变电工程及11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投运;建设户用沼气池1万口,新建基本农田8.62万亩,新增耕地1.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3.6万亩,完成营造林40万亩,新修和加固防洪河堤3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860平方公里。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市区高速路连接线南大门、商州路东段、市区天然气管道供气和5条道路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城市“五化”成效显著,创卫工作全面启动。各县县城及重点集镇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旅游全年新建通乡油路374公里,新增通油路乡镇19个,新建通村水泥路1843公里,新增通水泥路行政村326个,新修农村通达工程419公里,新增通公路行政村65个,新建渡改桥4座356延米,新建农村五级客运站13个、招呼站117个,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5024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501万吨,增长2.9%,货物周转量58617万吨公里,增长2.9%,客运量959万人,增长3.1%,旅客周转量93982万人公里,增长4.2%。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亿元,增长16.8%。2008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1.6万部,增长7.3%,电话普及率达到42.5部/百人,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62.6万户,增长11.8。固定电话年末用户3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84万户。互联网宽带上网人数4.25万人。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景点开发继续得到加强。2008年全市接待游客453.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46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74.32%和96.19%。六、商业贸易和物价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32亿元,增长26.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0.51亿元,增长24.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6.15亿元,增长24.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68亿元,增长2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0.4%,交通和通讯消费迅猛发展,家庭贵重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逐年增加。消费品零售市场的主要特征:一是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的零售额10.32亿元,增长26.8%,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50.51亿元,增长24.5%。二是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餐饮业销售额4.68亿元,增长28.6%,增速比批发零售贸易业快4.0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8年,我市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协调服务,强化管理,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66亿元,利用外资2633万美元,分别增长109%和274.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674万美元,增长203.3%,其中,进口1597万美元,出口1077万美元,分别增长181.9%和241.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较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8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9%,居住价格上涨7.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1%。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81、食品112.92、衣着106.1 3、家庭设备及用品102.9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3.7 5、交通和通讯100.8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6 7、居住107.3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6.1三、农业生产资料108.4七、财政和金融在经济较快增长的推动下,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4.25亿元,增长30.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82亿元,增长38.1%。商州、洛南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7.59亿元,增长48.0%,其中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关乎民生的支出分别增长70.5%和358.7%。全市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6.44亿元,比年初增加51.22亿元,增长24.9%;其中:储蓄存款173.85亿元, 比年初增加35.82亿元,增长25.3%。各项贷款余额97.4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22.53亿元,增长26.2%。现金继续呈现投放态势,累计投放8.25亿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3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2008年,各级各类教育获得较大发展。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工作全面落实,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得到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受到重视,体育艺术深入开展,幼儿教育快速发展,普及实验教学工作进展顺利,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初中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99.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商洛学院在校学生6081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51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8.15万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0.12万人。小学入学率99.95%。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8年,基层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2个,新建乡镇文化站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70个,“农家书屋”162个。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42万册。下基层演出518场,观众达52万人次。农村电影数字化公益放映1260场,观众达25万人次。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35%、96.31%。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以全民“建设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组织举办元旦健康跑、奥运倒计时一百天庆祝活动、“移动通讯杯”乒乓球联赛等10余项全市大型群众体育建设活动,参与人数达万人次。认真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全年开展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余名、三级200余名,完成了不同年龄层次2052人的体质检测。全年安装30套健身器材,完成80个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并为各工程点配备了1副篮球架和2副乒乓球台,各工程均达到了“一场一站一员”的标准和要求。卫生事业快速发展。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全市累计参合200.69万人,参合率94.95;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全面落实了乡镇卫生院全额预算管理和村医补助,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组建到位,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全市“七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全部达到98以上;妇幼卫生工作继续加强,全市住院分娩率达到98.8;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市15家县级以上医疗单位采购中标药品0.85亿元,让利患者1278.35万元。九、资源、环境、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年末耕地总资源191734公顷,常用耕地面积131048公顷。年内减少耕地1260公顷,全年建设占用耕地440公顷,因灾废弃耕地42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占地180公顷,退耕改牧面积61公顷,耕地改为园地82公顷,其它456公顷。年内新增耕地1674公顷,其中废弃地利用1100公顷,围垦86公顷,园地改为耕地44公顷,新开荒地面积225公顷,其它219公顷。水资源拥有量41.51亿立方米。2008年用水总量28678万立方米,其中灌溉15268万立方米,生活用水5464万立方米,工业用水4557万立方米,林业用水2579万立方米、渔业用水156万立方米。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0余种,开发利用的50种,已探明矿产储量的46种。其中大型矿床15处,中型矿床24处。探明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铁、钒、钛、银、锑、铼、水晶、钾长石等20种,居第二位的有铜、锌、钼、铅等13种。具有矿种多、分布广、找矿和开发利用潜力大的特点。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发展。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量2388.4338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2043.8241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5.57%。工业废气排放量2436252万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641216万标立方米,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量1795036万标立方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0943.471吨,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22782.316吨;工业烟尘排放量6394.804吨,烟尘去除量141740.296吨;工业粉尘排放量2515.502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09.880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43.5942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33%;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1273.774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0.6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371吨。全年污染治理项目45个,完成投资9831.64万元,其中废水治理7276.24万元,废气治理2244万元,其他治理项目311.4万元。2008年,全市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努力创建平安商洛,构建和谐社会,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2.42%,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首次调查的满意度为77.11%,名列全省第一,知晓率为62.49%,高于全省1.28个百分点,名列全省第三位。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60起,下降9.0。死亡179人,下降5.3;受伤283人,下降7.6。直接经济损失401.5万元,下降14.2。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安全生产事故(含交通)3起,增加1起,死亡9人。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安全生成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8.96万人,增长3.01,全年人口出生率9.98,死亡率6.97,人口自然增长率3.01。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8元,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2401元,增长29.7%。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675元,增长29.4%。城乡居民储蓄增长。2008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3.85亿元,人均储蓄7283元,增长25.5%。民生八大工程全面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启动实施民生八大工程项目858个,完成投资17.8亿元。建设廉租房7.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4万平方米,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达到75.2%。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城市低保继续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共保障1.8万户、3.9万人,支出保障金5169.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扩面4089人,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低保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标准稳中有增,全年共保障29万人,发放保障金12675万元;五保供养工作扎实有效,全市16549名五保对象均按每人每年1640元的新标准落实了供养待遇,集中供养率达到20。新增城镇就业10887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效果明显,全年实施城市医疗救助3300余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93万元;实施农村医疗救助3万余人次,支出救助资金1471万元。商洛市发展规划商洛市是秦岭的绿色“心脏”、国家实施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区、关中经济区的生态屏障、西安的“后花园”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尤其是“十一五”期间,三条高速路和两条铁路复线将全面开工建设,使商洛市处于沟通大西北与东部经济联系的交通动脉通道上,融入西安经济圈的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矿产建材和劳务输出五个产业,实施一系列富民强市项目的条件日臻成熟。商洛市属贫困山区,“三农”问题突出,扶贫开发的任务艰巨;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经济开发缺少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集团进入,县域经济发展中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很少,骨干财源尚未形成,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交通体系不完善、城镇化建设滞后,依然是发展中的主要瓶颈;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化解就业矛盾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人才匮乏,观念陈旧,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商洛市的总体发展目标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工业强市,实施开放带动、城镇带动、项目带动,面向全国,依托关中,融入西安,突破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力度,继续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商洛。确立 “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工业强市,实施开放带动、城镇带动、项目带动,跟进全省,融入西安,突破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经济、财政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四个翻番”的奋斗目标。按照“十一五”产业发展方向,市委、市政府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做强现代中药,做特绿色食品,做大矿产建材,做精生态旅游,力争把商洛建成陕南最具活力的绿色产业基地。商洛的历史文化商洛地区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期,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沿岸,先民在此聚居,繁衍生息。史记 殷本纪载,契(xi)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国名也。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古之商国。水经注曰: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契即帝喾之子。随着朝代的更替,地方建置先后为郡、州、路、道、区、分区、专区、地区,称谓不一,隶属各异。夏商时期,属豫、梁二州,西周和春秋时期属晋,战国属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部和南部分属关中郡内史区和汉中郡。西汉时分属弘农郡和汉中郡。东汉时分属京兆尹和汉中郡,晋泰始二年(257)设立上洛郡。北魏在境内设洛州和上洛、上庸、苌和 、魏兴等郡。西魏增设拒阳郡。北周撤销苌和、魏兴二郡,设慎政郡。宣政元年(578)改洛州为商州。隋时撤销上洛、拒阳、上庸、慎政四郡,保留商州。后撤销商州,复设上洛郡。唐时撤销上洛郡,复设商州,归山南道。后改商州为上洛郡 。宋时撤销上洛郡再设商州,属永兴军路,后又改属河南路。元时属奉元路。明时属陕西省西安府。清时,商州升为直隶州,仍属西安府。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撤销商州,原属县分别划归关中道、汉中道。后废道制,由省直接领县。嗣后,设立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领属商县、洛南、山阳、镇安、商南、柞水六县和民国末年设立的龙驹寨设治局(三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陕南行署商洛分区,后改为商洛专区、商洛地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地级商洛市。商洛,又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革命战争年代,曾是鄂豫陕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李先念、王震、徐向前、贺龙、程子华、徐海东、汪锋、刘华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商洛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参军参战,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孕育和形成了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老区精神。 商洛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曾是夏禹治水、仓颉造字、商鞅封邑、“四皓”隐居、闯王屯兵的地方,历代众多诗文圣手、学识大家在商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韩愈遭贬谪赴广东潮州途经秦岭曾发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长天浩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三到商州,写下了“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的千古绝唱;还有唐代诗人李涉的再宿武关一诗“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曾被毛泽东主席手书并题赠亲友。商洛花鼓戏六斤县长、屠夫状元、一文钱、月亮光光等一批优秀剧目,先后在全国和省上获奖。以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京夫等为代表的商洛籍作家群就诞生于这片沃土。商洛旅游资源1、 商南金丝峡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开岭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山脉南坡,陕西省商南县西南部。景区平均海拔1000米,南北长13.8 公里,土地总面积14650公顷,合22万亩。景区地处我国南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段,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繁多, 植物类型具有明显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成份,同时由于山地气候的多样性,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山地森林植被分布规律,区内有种子植物130多科,199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25种。其中有兰科植物12属42个种,主要以春兰、荟兰、石斛、白芨为主,是我国极少数未受到破坏的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区。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纲25目78科261种,列入国家I类保护动物有豹、云豹、黑颧3种;列入国家II类保护动物有林麝、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勺鸡、班羚、鬣羚、大鲵及各种猛禽(鹰、隼)等29种。金丝峡包括三峡一寨,构成环抱,俯视为“火炬状”。这里原始状态保持完好,有良好的植被覆盖山地,山区,山石,土壤很少裸露,色彩葱绿,生机盎然,山体形态别致,丰满,不仅轮廓线条柔和优美,更有陡峭险峻的突出特殊性征。2、 洛南老君山老君山旅游风景区位于西岳华山之阳,地处陕西省洛南县巡检镇,占地面积1500余亩,可开发区域68平方公里,与陕西潼关县、华阴市、河南省灵宝市相邻,新建的洛南-潼关公路附近,距洛南县城46公里;潼关县城(西安-潼关-郑州高速公路枢纽站)43公里,并与310国道、312国道、陇海铁路相接,相传太上老君在此修炼成仙,故而得名。 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新建的登山盘道,路面平整,曲径通幽;数千级台阶周围老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乍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不绝于耳。雨中登山,薄雾缭绕,风雨潇潇,如泣如诉,凭高远眺,醉若天仙。清理整修后的老君山溶洞溶柱林立,景观别致,烛火通明,古香古色。 太上老君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传说太上老君在此仙洞中修炼成仙,玉皇大帝亲驾迎接,故老君山留有老君庙、玉皇殿等名胜景观。老君仙洞中现有天然溶柱形成的“圣君卧榻、系牛柏、炼丹炉、塔林、高山飞瀑、天门、青牛、豆腐坊”等道教信物,塑有太上老君像、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牌位供香客朝拜,千百年来一直为道教信众朝圣之所。鬼斧神工般的溶柱奇观和天然、原始的自然地貌,与数千年的中华道教文化融为一体,成为老君山生态旅游开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3、 丹江漂流,相传因产“得者多寿”之“丹鱼”而得名,亦称丹水,商州市城到丹凤龙驹寨河段俗称“州河” ,驹寨至河南省荆紫关河段俗称“寨河”,发源于商州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经商州市、丹风县,于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出陕境,又流经河南、湖北于丹江口 注入汉江,全长443公里,为汉江最 长一支流,为长江二级支流。 丹江两岸山清水秀,自然和人文景观诸多,航运历史悠久,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漂流了龙驹寨以下丹江全程。1991年,丹江漂流作为旅游观光新项目得到开发,1992年来自15个国家的86位外国友人曾前来漂流,止今年累计接待游客达30余万人次。 丹江漂流以徐霞客丹江登舟处为起点,经狼窝子滩、铁床子滩,过镇江石、白龙山下、金鸡关、驼峰之侧,临乌龟饮水处直达月日滩,漂流距离达8公里。在休闲漂流的基础上,又开发了月日至竹林关峡谷探险漂流项目,沿途急流险滩、青山对峙、野鸭成群、美景如画。 目前丹江漂流已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修建了上码头仿古接待大楼,上下码头酒店可一次性接待260人住宿,400人就餐。龙头山风景区有钓鱼、野炊、茶苑、电影放映、篝火晚会等活动场所,山顶修建观音菩萨庙,精雕细塑金身菩萨等神像,供游客朝拜。历经四年多的建设和经营,丹江漂流形成了集自然漂流、探险漂流、餐饮住宿、会议娱乐、观光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第一漂。4、 柞水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柞水牛背梁位于秦岭东部,地跨长安、柞水、宁陕三县,总面积16500公顷,其中柞水县辖区面积8070公顷。保护区以保护羚牛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属秦岭中山或高山地貌,海拔10002802米,相对高差1800米,最高峰牛背梁2802米,是1987年建立的以保护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内景观独特、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4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是羚牛的天然乐园。 牛背梁景区交通十分方便,西康铁路、高速公路穿腹而过,距西安市仅47公里,离柞水县城20公里,素有“天然药库”、“动物乐园”之誉。在牛背梁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古木参天,长藤相缠,有野生植物和树种1400余种。珍贵的稀有树种,如铁坚杉、秦岭冷杉、巴山冷杉、太白红杉、领春木、越桔等,其中以各种冷杉最多,比比皆是。药用植物也十分丰富,有1200多种,其中民间常用草药有629种。有些药物的名字十分别致,如百步还阳丹、九死还魂草,盘龙七、过山龙等。至于那些柴胡、连翘、杜仲、天麻、五味子、丹参等常用药材,有500多种,不仅产量多,而且质量好。 牛背梁浓荫蔽天的丛林,还是动物的王国。这里栖息着被国家保护的20目53种野生动物,主要有羚牛、豹、金雕、黑熊、金猫、香獐、鬣羚、斑冠、长尾雉、红腹角雉、勺鸡、大鲵等。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已被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列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点之一,通过GEF项目的实施,保护区必将成为一个集保护、科研、教学实习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具有示范意义的保护区和集观赏、避暑、休闲、度假、科考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5、 天竺山天竺山,又名天柱山,位于山阳县城东南部的鹘岭以南,郧岭以北,距县城30千米。天竺山森林公园属国营天竺山林场辖区,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25千米,公园面积1058公顷,森林覆盖率88。天竺山崔嵬而奇险,闻名遐迩。唐代罗公远、宋代理学家邵雍都在此山隐居。山峰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744米。山有七峰相对,主峰有北峰大顶山、东峰铁钟坪、南峰虹池梁、西峰松树荡。峰隙终年云雾缭绕,古松虬枝,苍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态,与雄伟的古建筑相互辉映,浑然成趣,游人至此,如临仙境。天竺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公园绚丽多彩,四季各异。阳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盛夏,绿茵满坡,凉爽宜人;金秋,红叶似火,野果飘香;严冬,银装素裹,青松映雪。园内有森林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猫、锦鸡、青羊、杜鹃等。园内人文景观60余处,其中古迹6处,景点58个。除此,山麓有黑龙洞、朝阳洞、穿心洞等24洞,有绣女峰、叠翠峰,三星峰、飞身峰等12峰,有月亮石、葫芦石等12石。公园附近还有祖师洞、焦赞孟良洞、仙佛洞、元觉寺、擂鼓台、蛮王石、箭石垭、僧道关等。自汉以来,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动的中心,历代建筑古寺庙10余处。民国前上山僧尼很多,1960年有20多人下山还俗。近年又有僧尼上山,香火甚盛,游客众多,每年有10万多人次,天竺山古建筑群对我们研究道教的历史和汉、唐的塑造艺术有重要价值。 6、 木王国家森林公园木王 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商洛市镇安县,总面积 3616 公顷。这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达 98.3% ,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 5 万个,堪称“天然氧吧”。园内森林植被繁茂,原始森林葱郁神密,千亩草场险象环生,珍禽异兽随处可见。这里生长着有种子植物 1300 余种,有红豆杉、连香、水青、秦岭冷杉等国家保护树种 30 余种,这里栖息着 200 余种野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