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试卷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试卷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试卷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试卷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试卷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答案A解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并没有生命,B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C错误;单细胞生物和植物没有系统层次,D错误。2.(2018安徽合肥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关于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拟核除了无核膜外,其余的细胞核结构如染色体都与真核细胞相同B.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无核膜、无细胞壁、无种类多样的细胞器C.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DNA分子为遗传物质D.蓝藻细胞因为含有叶绿体这种细胞器,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答案C解析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A错误;大部分原核细胞有细胞壁,B错误;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以DNA分子为遗传物质,C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3.用一台装有5倍目镜和10倍物镜的显微镜,观察一个面积为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视野中正方形的面积为()A.2.4平方毫米B.8平方毫米C.36平方毫米D.400平方毫米答案D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则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这是对边长的放大倍数。面积是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为0.4毫米,边长都放大50倍后为0.45020(毫米),所以放大后该正方形的面积为2020400(平方毫米)。4.(2018甘肃兰州一中期末)下列各组生物或细胞中,均能完成该种生物各项生命活动的一组是()A.洋葱表皮细胞和流感病毒B.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草履虫C.大肠杆菌和变形虫D.萌发的小麦种子和白菜叶肉细胞答案C解析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该种生物各项生命活动,大肠杆菌和变形虫均为单细胞生物,因此,它们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5.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中生物所含核酸都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B.蓝藻和金鱼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所含光合色素与金鱼藻相同C.b中生物的遗传物质都存在于拟核中D.c中生物都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答案D解析图中衣藻和金鱼藻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烟草花叶病毒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烟草花叶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由4种碱基和4种核苷酸组成,A错误;蓝藻和金鱼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不含叶绿体,所含光合色素中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但金鱼藻不含藻蓝素,B错误;b中生物有原核生物和病毒,拟核是原核生物的结构,病毒中不存在,C错误;c中生物都有细胞结构,都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D正确。6.(2018北京四中期末)如表所示为培养一些名贵花卉用到的培养液配方,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量最少的应该是()离子KNaMg2Ca2NOSOZn2培养液浓度(mmol/L)110.25120.251A.KB.Mg2C.Zn2D.NO答案C解析表中只有Zn属于微量元素,因此,吸收量最少的应该是Zn2。7.以下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中A的浓度高于正常值B.植物细胞中,F可能是纤维素C.CG的过程能产生水D.病毒中的H是DNA或RNA答案B解析A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要高于正常值,A项正确;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属于储能物质,B项错误;G是蛋白质,C是氨基酸,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要产生水,C项正确;H是核酸,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D项正确。8.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第10天斐林试剂不显色B第20天双缩脲试剂不显色C第30天苏丹染液橘黄色D第40天碘液蓝色答案C解析分析曲线可知,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不断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第10天时仍然存在较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整个种子成熟过程中都能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B错误。在第30天时,脂肪含量较高,脂肪与苏丹染液发生反应呈现橘黄色,C正确。在第40天时,淀粉已经消耗殆尽,用碘液检测不会发生显色反应,D错误。9.(2019苏州调研)如图为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苷酸由C、H、O、N4种元素组成B.在生物体内共有8种C.人体内有5种,有2种D.DNA和RNA在核苷酸组成上,只有不同答案C解析核苷酸由C、H、O、N、P5种元素组成,A错误;在生物体内共有5种,B错误;人体细胞内含DNA和RNA,故有5种,有2种,C正确;为五碳糖,DNA和RNA在核苷酸组成上,不同,不完全相同,D错误。10.(2018广东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只能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若b表示细胞结构中含有的核酸,则a、c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C.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不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答案D解析细胞中含有两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A错误;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B错误;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结构有液泡和叶绿体,C错误;核糖体和中心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磷脂分子,D正确。11.(2018厦门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内质网细胞壁中心体A.、和都是由双层膜包围的细胞器B.的生命活动可产生水C.和可共存于动物细胞中D.和只共存于植物细胞中答案A解析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12.GLUT是某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GLUT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B.GLUT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C.GLUT的数量与转运葡萄糖的速率无关D.GLUT的转运功能具有专一性答案C解析由图分析可知,GLUT起载体的作用,转运过程为顺浓度梯度,A正确、C错误;GLUT的状态A与状态B说明GLUT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B正确;一般载体具有专一性,D正确。13.关于细胞膜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摆动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它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D.细胞膜流动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答案D解析磷脂分子有“头”和“尾”,只表示其亲水性不同,“头”部是亲水基团,“尾”部是疏水基团,与膜的流动性无关,膜的流动性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引起的,A、C错误;蛋白质分子能运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错误、D正确。14.(2018四川自贡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有关B.通过核孔实现的物质交换具有选择性C.某些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D.呼吸抑制剂会影响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答案D解析人体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正确;通过核孔实现的物质交换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正确;某些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如神经递质,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可以被水解,产物一定是氨基酸B.若温度不断升高,则酶促反应速率不断提高C.冬季动物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D.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被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的速率不断提高,但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酶促反应的速率下降,B错误;恒温动物能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冬季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会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C错误;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即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增大,D正确。16.(2018江西南昌一中月考)细胞内有些化学反应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这些过程一般与ATP的分解和合成相联系,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的细胞呼吸伴随着ATP的合成,是吸能反应B.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消耗ATP,是放能反应C.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DP产生,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合成D.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答案D解析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C错误;细胞呼吸是放能反应,A错误;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吸能反应,B错误;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D正确。17.如图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表示叶绿体释放氧气的量,AC可以表示总光合速率B.B、C表示线粒体吸收氧气的量,BC可以表示呼吸速率C.黑暗中,A、C的量为零D.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C或D来表示答案D解析叶绿体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A、C表示叶绿体释放氧气的量,AC可以表示总光合速率,A项正确;线粒体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B、C表示线粒体吸收氧气的量,BC可以表示呼吸速率,B项正确;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C项正确;净光合速率可以用A或E表示,D项错误。18.(2017海南,8)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某同学将吸胀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分组甲组乙组处理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种子煮沸后与染料混合保温结果种子中的胚呈红色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的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使染料变成红色C.乙组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D.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答案C解析由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可知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甲组的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使染料变成红色;乙组种子细胞已经死亡,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是因为细胞没有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还原型物质,而不是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因此C项错误。19.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5克新鲜菠菜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后加以研磨B.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细线均匀画出一道滤液细线,并连续、快速画23次C.把画好滤液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在层析液中D.滤纸条上相邻色素带间距离最小的是叶绿素a与叶绿素b答案B解析将5克新鲜菠菜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和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后加以研磨,A正确;画滤液细线时,不应连续、快速画线而应等滤液干后再画线,B错误;把画好滤液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C正确;滤纸条上相邻色素带间距离最小的是叶绿素a与叶绿素b,最大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D正确。20.(2018湖南怀化质检)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两个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三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发生在细胞器中B.过程中都产生H和ATPC.过程消耗的ATP和H,由过程提供D.过程用掉的CO2量不一定等于过程产生的CO2量答案C解析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正确;过程中都产生H和ATP,B正确;过程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的ATP和H是由光反应提供的,C错误;由于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不一定相等,因此过程用掉的CO2量不一定等于过程产生的CO2量,D正确。21.下列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B.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edbC.该生物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在a、c和b时期,c时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D.d图细胞为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此时的赤道板即初始的细胞壁,含纤维素和果胶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a表示间期,b表示末期,c表示前期,d表示中期,e表示后期。动物细胞内不会出现细胞板,且前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不相等,比例为12,A错误;题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B错误;动物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间期、前期和末期,即a、c和b时期,前期核膜、核仁消失,C正确;d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但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结构,并不是初始细胞壁,D错误。22.(2018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上期末)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c段发生DNA分子的复制B.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染色单体C.de段表示着丝点的分裂D.ef段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答案D解析bc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完成DNA的复制,A正确;cd段细胞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说明一定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de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被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根据纵坐标含义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所以ef段为后期和末期,ef段核DNA含量与cd段的相同,D错误。23.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加倍B.在分裂前期,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D.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答案B解析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完全相同的,两者的区别之一是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从细胞的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而动物细胞是在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无数条星射线,形成纺锤体。24.如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3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蛋白质种类相同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图中三种细胞是受精卵分裂、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基因、DNA)不发生变化,但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蛋白质的种类发生变化;虽然各细胞的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25.(2019凉山高一检测)在人体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生命历程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细胞膜的通透性B.RNA的种类和含量C.酶的种类和活性D.酶加快反应的原理答案D解析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会发生改变,A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的种类和含量会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之一就是酶的种类会发生改变,随着细胞衰老,多种酶的活性会降低,C不符合题意;酶能够加快反应,是因为酶能降低反应活化能,这个原理不会随细胞生命历程的改变而改变,D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0分)真核细胞内具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将细胞质基质分隔成不同的区室,如图是真核细胞区室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动物细胞,图中还应该有_和_(细胞器)。(2)生物膜一般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而核膜可以,是因为核膜上有_,例如物质_(填字母)可通过该结构。A.DNAB.RNAC.蛋白质D.以上都可以(3)在分泌抗体的细胞中明显发达的细胞器是_和_。(4)发达的细胞内膜结构使真核细胞区室化,对于细胞代谢有何意义?_。答案(1)核糖体中心体(两空答案顺序可颠倒)(2)核孔BC(3)内质网高尔基体(4)使细胞内同时进行多种反应且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解析(1)高等动物细胞中还应有核糖体和中心体,其中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分裂有关。(2)核膜上有核孔,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具有选择性,如RNA、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DNA聚合酶、解旋酶,但不允许DNA通过,故选BC。(3)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能分泌抗体的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发达。(4)细胞内膜结构使真核细胞区室化,保证细胞内各种代谢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27.(10分)(2018湖北宜昌二中期末)如表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已知实验一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实验步骤分组甲组乙组丙组淀粉酶溶液1mL1mL1mL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控制温度06090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比较淀粉的_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组别A组B组C组D组E组pH56789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30018090192284(1)pH在实验一中属于_变量,而在实验二中属于_变量。(2)实验一的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实验一的第步最好选用_(试剂)比较淀粉的_。(3)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为什么?_。(4)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_;欲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_之间设置梯度。答案(1)无关自(2)使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达到预设温度后再混合碘液剩余量(3)不科学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的分解(4)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68解析(1)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pH属于无关变量;而实验二是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自变量是pH。(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该先使酶和底物分别达到预设温度,然后再将底物和酶混合进行反应,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实验一的第步最好选用碘液比较淀粉的剩余量。(3)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的分解,因此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4)由实验二的结果可知,该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欲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68之间设置梯度。28.(9分)图甲是真核细胞中能够进行的某些代谢过程简图,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甲中生理过程在细胞内进行的场所分别是_、_、_。(2)图甲中过程_(填“能”或“不能”)发生在人体细胞中。(3)在图乙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mgdm2叶h1(用CO2吸收量表示)。(4)当植物缺镁时(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图乙中的B点将_(填“左移”或“右移”)。(5)此实验中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果将实验中的温度25改为30,图乙中的B点将_(填“左移”或“右移”)。答案(1)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2)不能(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20(4)右移(5)右移解析(1)图甲中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等过程,分别在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中进行。(2)人体内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所以图甲中过程不能发生在人体细胞中。(3)图乙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C点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是15 mgdm2叶h1,呼吸速率是5mgdm2叶h1,故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20mgdm2叶h1。(4)缺镁时,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减少,植物需要更强的光照强度才能达到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状态,所以B点右移。(5)将实验中的温度25改为30,细胞呼吸增强,光合作用减弱,植物需要更强的光照强度才能达到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状态,所以B点右移。29.(11分)(2018吉林一中调研)如图A是某生物细胞核内的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开始到_结束(用图中字母表示)。(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d点开始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3)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该时期有_条染色单体,有_个核DNA分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4)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核DNA,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_有重要意义。答案(1)fk(2)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3)cd或hi884(4)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