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第一课时.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第一课时.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第一课时.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第一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含义深刻的语段,明白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建设者在修建铁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带感叹号的句子。体会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了解这篇通讯字里行间洋溢的浓郁的抒情色彩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同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在修建铁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复杂的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 突破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相关语段进行体会;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优势和教师的讲解、点拨加以解决。 难点: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突破方法:联系当时的具体环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结合具体的图文或数据进行对比理解。教法与学法:师:引导、点拨法。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准备:师:课件。生:课前搜集有关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读选读课文拉萨古城了解拉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新课,揭示本文课题。1.师: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祖国的西部地区,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拉萨。2.(大屏幕展示拉萨,师简介拉萨概况)师:拉萨,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宏伟的布达拉宫,著名的大昭寺,终年积雪的米拉山,风景如画的纳木错湖都令人向往。孩子们,你们也想去拉萨吧!可是,原来的拉萨,交通闭塞,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重要指示: 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生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通讯,了解有关修建青藏铁路的信息。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1快速默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三、初读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文中勾画出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3.结合课前预习和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1)这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了解三个特点。 (2)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了解铁路的长度,地点,意义等信息。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铁路穿越海拔米以上的地段为公里,其中翻越唐古拉山最高点海拔达到米。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了这一点。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5.理清课文脉络:“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句话是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指名回答:风火山隧道开工;开凿隧道遇到困难;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 师: 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这简短有力的句子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全文的线索。2001年10月18日,风火山响彻着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的誓言“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这句铿锵有力的誓词里体会到了什么?(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 四、研读课文重点,合作探究问题。过渡: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研读课文4-10自然段,勾画出相关语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自读自悟并进行批注。2.抓住关键词句填写学习单: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些困难给修筑铁路带来了什么阻碍,建设者们是怎样克服的?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段,想象当时的情景,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体会或者句子的含义。(二)、汇报交流,指导点拨:1.学生展示表格,汇报阐述。(其余学生交流补充,教师主要抓住以下几点随机点拨。) (1)汇报困难一是“冻土区”;阐述冻土区困难:冻土施工,难度极大。关键是控制温度。阐述温度难以控制带来的影响。“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塌滑。” (2)汇报困难二是“天气恶劣”;阐述恶劣的状况;引导突击队员们用身体抵抗住了恶劣天气,体会到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3)汇报困难三是“极度缺氧”;阐述缺氧对工程和队员的影响。 2.观察表格,回归文本。 (1)师:筑路大军经历的困难是普通的困难吗,是怎样的困难?(世界级的困难)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抓住关键词句谈谈你的感受。“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结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 905米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体如此预言。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下马威”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势。文中指刚开工时,就遇到控制温度的难题: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增温则洞壁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这些困难,都属于世界级难题。)(3)克服困难:“科技人员昼夜在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师:战胜了巨大的困难,乐观的筑路大军们更是斗志高昂,信心百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他们又是怎样克服一个个困难的?“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了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低下了高傲的头!“(4)感情朗读,升华情感2002年10月19日,全长1338你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 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唤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五、品读感叹语句,体会表达方法。1.师:这篇通讯资料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课文有8个感叹句。这种表达抒情的方法是直抒胸臆。4.师:这些句子有的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筑路大军的斗志高昂,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和克服困难后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5.运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法:图片出示青藏铁路的竣工。(1)这是一条怎样的路?(2)表达对建设者们的敬意:致词他们是谁?你想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