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docx_第1页
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docx_第2页
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docx_第3页
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李令群谢向英(福建农林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摘要:本文提出了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内涵,论述了福建省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在分析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几点建议:解放思想,加强对文化创意产 业的认识;充分研究、挖掘、整理、利用福建省茶文化资源;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倡导文化消费;培养、引进文化人才;加强 闽台茶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关键词: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图分类号:TS97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09(2014)01-0031-0521 世纪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于茶业界,茶文化将成为 21 世纪竞争的主角。 近年来,茶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不断深化并呈现巨大的发展潜力,茶文化创意产业-这一在古老的茶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势 力,将成为茶业界新的经济增长极。业部门-茶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指起源于个体创意、 技巧及才 能,透过智慧财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 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1,是所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 业。 茶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分 支,是传统茶产业的延伸。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 指以茶文化为资源,通过创意者的创意、智慧和才能 对茶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用产业化手段生产出高附 加值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分配和交换,最终实现财 富的创造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如茶艺馆业、茶文化旅 游业、茶会展业、茶文化演出业等。 茶文化创意产业具 有如下特征:以茶文化为核心资本;以满足文化消费 需求为目的; 通过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创造经济效益; 生产资料(茶文化)的无限使用性;与茶文化的认同度 高度相关。 乌龙茶主题动画片乌龙小子和印象系列 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都属于茶文化创意产业范 畴。茶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核心层,包括涉茶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化保护、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它文化等。 二 是外围层,包括涉茶 互联网、文化 旅游 、文 化产 品租 赁、广告会展、休闲健身娱乐。 三是延伸层,包括涉茶一、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内涵茶文化在茶产业中的最初角色是作为依附物融入茶产品,提升茶产品的附加值,满足了消费者对文化消费的需求, 也给经营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随着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升温和茶产业 “经济文化 化”带来的显著效益,茶文化资源逐渐成为重要的资 本,这是茶文化创意产业最初的萌芽;另一方面,国内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重视则催生着“文化经济化”。 在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茶艺馆、茶艺培训、茶工艺 品等与茶文化有关的生意悄然兴起,这些“生意”的壮 大使茶文化逐渐从茶产业中独立出来,形成独立的产收稿日期:2014-01-19作者简介:李令群(1989-),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通讯作者:谢向英(1973-),女,汉族,副教授,博士,研究 方向:企业文化、茶业经济、品牌关系。32武夷学院学报 2014 年第 1 期文具、照相器材、乐器、设备、工艺品生产等2。文化资源,通过发掘、整理福建省的茶文化资源,一些之前鲜有人知的茶文化将得到重视,对茶文化的现代利用也有利于传统茶文化的创新。二、福建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福建是中国第一茶叶大省,茶文化源远流长。 福建制茶始于晋,兴于唐宋,发于明清,盛于当代,闽茶 文化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省在“十 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到要在“十 二五”末,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占 GDP 比重大 8%以上, 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茶文化创意产业在福建省“十二五”规划中更被列为 五大文化创意产业工程之一3。(一)提高茶产品附加值,强化品牌意识,优化产业结构注入文化内涵的茶叶和普通的茶叶的价格差异十分悬殊,茶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文化认同能够带动 茶企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创新产品,提高附加值,而产 品内涵的塑造往往需要相应的企业理念作支撑,这能 引导企业重新审视经营理念和打造企业品牌。 另一方 面,茶文化创意产业拉长了茶产业的产业链,促进了 茶产业的深化发展,茶文化创意的勃兴意味着整体茶 产业向高效益的第三产业倾斜,有利于福建省茶产业 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此外,茶文化创意产业 带来的茶文化认同也能间接扩大茶产业的市场需求。(二)满足文化需求“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琴棋书画诗曲茶”说明茶 文化在百姓生活中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 地位。 正如丹麦学家沃尔夫伦森所言:“人类在经历 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将进入 一个关注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文化社会。 人们的 消费注意力将从物质需求转移到文化需求上”4。 茶文 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满足了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这 点从近年来越来越热门的茶文化旅游中得到印证,茶 文化创意产业带领人们走进了茶文化世界。(三)倡导茶为国饮,弘扬、保护和发展茶文化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茶 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扎根, 有助于推进茶为国饮的倡 导; 闽茶文化的繁荣有助于福建省打造茶叶强省;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发掘和保护更多的茶三、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近年来,随着茶文化在市场中的深化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福建涌现一批批旅游茶园、观光茶园和休闲茶园以及各种茶楼茶馆。 在茶艺馆方面,多家茶 叶品牌专卖店在设计和功能上都越来越注重文化休 闲功能, 专门的茶艺馆和茶楼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茶文化旅游方面,福建现今拥有 7 处地文景观、1 处水 域风光类、2 处生物景观类、8 处遗址遗迹类、33 处建 筑设计类、25 处旅游商品类、22 处人文活动类的茶文 化旅游景点5,目前福建的茶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一定 轮廓,呈现较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 在茶文 化演艺、影视产品方面,福建是全国的先行者,由张艺 谋执导的山水实景作品印象大红袍、乌龙茶文化动 画片乌龙小子等成为典型的茶文化作品,福建茶企 邀请明星出演的茶文化故事短片也得到了较好的反 响。 在茶叶博物馆和茶文化展示场所方面,目前福建 拥有天福茶博院、武夷山茶博物馆等 2 家茶叶博物馆 和安溪(中国茶都)万壶馆、安溪茶史馆、茶叶企业展 示馆等多个茶文化展示场所,展示内容囊括了福建各 大茶类的制茶技艺、茶历史、茶树品种等,为福建茶文 化的传播提供了非常良好的载体。 在茶会展和茶活动 方面,福建尤为活跃,海峡两岸茶博会、海峡两岸茶文 化交流会、福建(厦门)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武夷山大 红袍茶文化节等各种各样的茶会展精彩纷呈,各种地 方的茶叶、茶艺、茶设计赛事也热火朝天地举行,在宣 传茶文化的同时也繁荣了当地的会展经济。总体来说,福建省茶文化创意产业近几年来从萌芽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 然而尚处于初级阶 段,在该阶段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产业规模小,产业尚未成体系当前的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产业 层次不高,产业体系也没有形成。 首先,茶文化创意产 业中的企业在投资和规模上都很小, 企业的生产力 弱,经验十分不足,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更是匮乏;其33李令群 谢向英: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次是数量少,分布混乱,没有形成有序的强有力的产业集聚,欠缺产业发展合力;最后,茶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领域比较窄,产业业态不完整,产业体系未形成, 如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目前的发展和探索集中在茶 馆、茶文化旅游、茶文化影视作品、茶艺培训、茶会展 等几个领域,这些领域之间的产业联系不紧密,相互 之间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二)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正如国家农业部原部长中国茶战略合作联盟主席何康所言:“福建坐拥双重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和东南沿海商埠的地理优势,应该为世界各国人民对 中国茶叶和中华茶文化的了解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特 殊贡献。 6”全国六大茶类中,仅福建生产的就有五大 类,福建的种茶历史也是最悠久的,其中积累和沉淀 下来的茶文化意蕴之深远是其他省份不能比拟的,茶 文化渗透到福建人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相比目前 所挖掘和利用的茶文化资源只是闽茶文化中的一小 部分,还有很多资源未被利用起来,例如从茶类来讲, 目前在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中只看到铁观音、武夷大 红袍等乌龙茶文化的影子,其他茶类文化的发掘利用 还比较少, 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还有很大的可为空 间。(三)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识还不够强文化不仅是促进茶叶销售的销售工具和单纯的茶叶产品附属品,文化更是一门生意。 一方面由于意识的普及工作做得少,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茶文化创 意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是非常明显,目前福建 省有茶有关的主体对茶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并不强, 把文化当成单纯营销工具的占多数,对茶文化的价值 认识片面化, 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普遍的深刻的认 识,对其发展前景和产业优越性了解不深,拖慢了福 建省现代化产业的发展进程,文化创意产业意识的普 及工作亟待加强。(四)茶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短缺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产业,茶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面向的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其在生产 方式、管理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都和传统产业有着 巨大的差异, 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创作型人才, 而且需要大批既懂茶文化又有经营头脑的管理人才的参与。 传统产业的从业人员不能满足茶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需要。 由于产业的新兴性,当前福建茶文化 创意产业的人才队伍很单薄。 所幸,近年来福建许多高等院校都纷纷设立了茶学专业, 如福建农林大学、武夷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天福茶业职业技 术学院、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等,我们期待这些高 校的努力能够为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壮大队伍。四、推进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推进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解放思想,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自 2009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文化创意产业 振兴规划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将文化创意产业置于战略性地位,意欲打造成国民经 济支柱性产业。 福建有着优越的茶文化禀赋优势,因 此茶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成为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 个重要分支。 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要在思想上确立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认识,认识到“经济文化 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发展态势,顺应时代的发展转 变传统生产观念,逐渐把“硬”经济变成“软”经济,提 高福建省产业软实力。(二)充分研究、挖掘、整理、利用福建省茶文化资源茶文化资源是茶文化产品的创作来源,只有对茶文化资源的充分熟悉才能创作出好的茶文化产品和 服务。 福建省的茶文化历史厚重,茶文化资源丰富,但 呈现“眼花缭乱”之势,缺少整理。 还有一部分的茶文 化资源散落民间,只被少数人所知,对这部分文化资 源要好好挖掘和搜集。 当然,茶文化资源如果不被再 利用,其本身的价值意义就会降低,发展也会止步不 前,因此,要发现时代发展的需求,运用现代方式充分 转化茶文化资源,将文化经济化,赋予其经济价值,并 在转化中促进传统茶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增强茶文化 生命力。(三)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进茶文化体系建设,制定茶文化创意产业五年规划,确立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定位、总目标和阶34武夷学院学报 2014 年第 1 期段目标、重点发展区域;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制定扶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对从事茶文化的企 业进行相关的优惠、减免和奖励,开通融资绿通道;设 立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茶文化企业的 进行产品创作;牵头打造茶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通过 项目运作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四)倡导茶文化消费等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地缘相近为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提供给了前提条件。 从中央到福建 都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为重要经济战略部署,闽 台茶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在体制机制、投资和技术 人才交流等方面拥有诸多政策优势。 可以借助这个良 好的政策环境, 积极开展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如 合作建设高科技生态茶园、 共同打造海峡茶文化品 牌、联合打造两地茶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合作开发高 科技茶文化产品等,实现两地互利共赢。 如台湾在发 展休闲农业方面拥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应该鼓励福建 省茶文化企业积极向台湾相关企业学习;台湾的天福 集团目前已经发展成集茶叶加工、销售、科研、文化、 教育、旅游为一体的茶业综合企业,也为福建省茶业 界起到了示范作用。文化消费需求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扩大福建省文化消费是基础。 一方面要从提高福建省居民收入、创建文化消费氛围、完善文化消费基 础设施、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加强文化消费政策扶持 等途径入手;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力量,加 强茶文化及茶文化产品的宣传工作。 茶事活动是茶文 化的缩影,形式各样的茶事活动有助于传播茶文化和 提升茶文化相关产品、品牌和企业的知名度,互动性 的茶事活动,更能提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 健身、以茶育人、以茶作礼、以茶入艺等的生活情趣, 有助于扩大人们对茶文化消费的需求。(五)培养、引进文化人才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生产文 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形式,文化人才是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人才问题成为 制约福建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茶文化 创意产业的需要既懂茶又懂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人 才。 福建省目前已经有多个高校开设了茶学和文化创 意产业的相关专业,这些高校输送的毕业生或将成为 今后福建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部分主力军,应 该加大这部分人才的培养力度和规模,打造高素质的 人才队伍。 除了就地培养,人才的引进也是一个行之 有效的办法。 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对中国比较 成熟,也有很多茶文化企业和经营茶文化创意产业的 优秀人才,可以通过经验学习甚至是人才引进的方式 来充实福建省的文化人才队伍。(六)加强闽台茶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台湾和福建两地素有“五缘”之亲,在地理、气候结束语21 世纪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闪亮的舞台,福建坐拥得天独厚的茶文化资产,其茶文化 创意产业必将大有可为。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茶文化创意产业将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成熟和茶产业的夯实一步步迈向辉煌而成为茶业界的新星。参考文献:12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学林出版社,2006:3.郭莉. 闽台茶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新亮点-茶文化旅游 产业的深度开发J.当代旅游,2012(4):86-89. 福建省 文 化厅 .福建 文 化概 览M.福 州:海峡 书局 ,2011:279.毛雪莉. 浅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J. 商场现代化,2012(10):116.李闽榕,杨江帆.2011 中国茶叶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11:359. 常 怀 龙 .中 华 茶 产 业发展 思 路 与 广 阔 前 景 J.福建 茶 叶 ,2011,33(4):2.345635李令群 谢向英: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Industry for Fujian Tea CultureLI LingqunXIE Xiangying(School of Management, FAFU,Fuzhou, Fujian 350002)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for Fujian tea culture, and stresses its significance to Fujianprovince. Based on analyzing its current status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suggests the following points: emancipating the mind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reative industry of tea culture; fully studying, exploring, systemizing, and utilizing resources of Fujian tea culture;the government playing a leading role; advocating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cultivating and bringing in more talents;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in developing tea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y.Key words:Fujian tea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上接第 13 页)An Aesthetic Cultural Study on Ancient Residences in Northern Fujianfrom Zhu Xis Aesthetic Perspective-Take Ancient Residences in Wuyishan for an ExampleTI AN Dan(School of Art,Wuyi Uni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