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第4课时)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第4课时)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第4课时)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第4课时)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第4课时)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 客观上 1 北方 南方 主观上 1 隋朝建立后 励精图治 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军事强大 2 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隋统一的条件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统一的条件 民族大融合 经济发展 2 长期的 人民渴望 3 南方陈政权统治的 分裂割据 统一 腐败 隋统一的影响和意义 1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 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2 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1 自古以来 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 隋统一后 南北政治 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 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 必须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4 隋朝的富庶 shu 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一条 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 二千多公里 三市 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 北京 余杭 杭州 四段 分为四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 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 扬州 长安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1 成为南北方政治 经济 文化联系的纽带 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 丝绸之路 和海上 丝绸之路 的枢纽 2 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3 此后 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 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胡曾 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 唐 皮日休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想一想 两首诗对隋大运河的评价一样吗 隋的没落与唐的建立 大规模劳役兵役 民不聊生618年 李渊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气象博大 作风开放 唐太宗李世民 599 649 公元626年 登上皇位 年号贞观 春秋时期公开实行以荐举 招贤为特征的官吏选拔制度 推荐制形成的初期的确吸引了人才 魏晋时期的 九品中正制 任人为贤的初衷已经被任人唯亲的现实扭曲出现了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隋唐政治新格局 唐初官多职滥 人浮于事 官在得人 不在员多 今后倘有乐工技艺超群 以钱帛为奖赏就够了 不必授予官职 唐太宗 皇帝 三省六部制 隋唐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 执行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