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09 江苏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江苏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1 1 1 1 20082008 年高考理科综合四川卷化学试题年高考理科综合四川卷化学试题 6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A 1 molmol 氧气中含有氧气中含有 12 0412 04 101023 23个氧原子 个氧原子 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 22 422 4 L L B 1B 1 molmol 臭氧和臭氧和 1 51 5 molmol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气含有相同的 氧原子数氧原子数 C C 等体积 浓度均为等体积 浓度均为 1 1 mol Lmol L 的磷酸和盐的磷酸和盐 酸 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酸 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 3 13 1 D 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 子数之比为子数之比为 1 61 6 氧原子数之比为 氧原子数之比为 1 31 3 7 7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HClA HCl 和和 NaOHNaOH 反应的中和热反应的中和热 H H 57 357 3 kJ molkJ mol 则 则 H H2 2SOSO4 4和和 Ca OH Ca OH 2 2反应的中和热反应的中和热 H 2H 2 57 3 57 3 kJ molkJ mol B CO g B CO g 的燃烧热是的燃烧热是 283 0283 0 kJ molkJ mol 则 则 2CO2CO2 2 g 2CO g O g 2CO g O2 2 g g 反应的反应的 H 2 H 2 283 0283 0 kJ molkJ mol C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 应应 D 1D 1 molmol 甲烷燃烧生成其态水和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其态水和二氧化碳 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8 8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 H2 2 g g I I2 2 g g 2HI g 2HI g 在温度 在温度 T T1 1和和 T T2 2时 产物的量时 产物的量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 TA T1 1 T T2 2 H 0 H 0 B TB T1 1 T T2 2 H 0 H 0 C TC T1 1 T0 H 0 D TD T1 1 T T2 2 H 0 HY ZX Y Z B B Y X ZY X Z C C Z X YZ X Y D D Z Y XZ Y X 解析解析 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核电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核电 荷数越大 半径越小 现荷数越大 半径越小 现 X 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 Y Y 故核电荷数应是故核电荷数应是 Y XY X Z Z 和和 Y Y 的电子层数相同 则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 则它们 在同一周期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在同一周期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现现 Z Z 的原子半径小于的原子半径小于 Y Y 则核电荷数是 则核电荷数是 Z YZ Y 综合以上 综合以上 关系得关系得 Z Y XZ Y X 本题正确答案为本题正确答案为 D D 六 原子结构知识的综合推断六 原子结构知识的综合推断 例例 8 8 周期表中相邻的周期表中相邻的 A A B B C C 三元素中 三元素中 A A B B 同周期 同周期 A A C C 同主族 已知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同主族 已知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之和为层电子数之和为 1919 三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 三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 为为 4141 则这三种元素是 则这三种元素是 A A B B C C D D 填元素填元素 符号符号 解析解析 本题采用平均值法解答比较简单 本题采用平均值法解答比较简单 由由 A A B B C C 三元素为相邻元素以及它们的平均质子数三元素为相邻元素以及它们的平均质子数 41 3 14 1841 3 14 18 可知 可知 A A B B C C 三元素为短周期元素 又三元素为短周期元素 又 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平均值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平均值 19 3 6 3 719 3 6 3 7 推知其中必 推知其中必 有最外层电子数为有最外层电子数为 7 7 的元素 所以的元素 所以 A A B B C C 三种元素应三种元素应 分布在分布在 A A A A 族 经推断族 经推断 A A 为为 S S B B 为为 ClCl C C 为为 O O 符符 合题意 合题意 例例 9 9 已知某主族金属元素已知某主族金属元素 X X 的原子核内的原子核内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为 1 11 1 含该金属阳离子 含该金属阳离子 0 192g0 192g 的溶液恰好能将的溶液恰好能将 20mL0 4mol L20mL0 4mol L 的的 NaNa2 2COCO3 3溶液中的溶液中的 COCO3 32 2 全部沉淀 推断全部沉淀 推断 X X 是什么元素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是什么元素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解析解析 周期表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金周期表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金 属元素只有属元素只有 MgMg 和和 CaCa 两种 它们都是两种 它们都是 2 2 价金属 设金价金属 设金 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 M 由关系式 由关系式 X X2 2 NaNa2 2COCO3 3得 得 M 1 0 192 0 4 0 02 M 1 0 192 0 4 0 02 解得 解得 M 24M 24 则 则 X X 为镁 位于为镁 位于 第第 3 3 周期第周期第 A A 族 族 4 4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1 下列原子序数所代表的元素中 全属于下列原子序数所代表的元素中 全属于 主族元素的是主族元素的是 A A 2222 2626 1111 B B 1313 1515 3838 C C 2929 3131 1616 D D 1818 2121 3131 2 2 20012001 年全国高考题 下列说法错误年全国高考题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的是 A A 原子及其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及其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 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 B 元素周期表中从元素周期表中从 B B 族到族到 B B 族族 1010 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C 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都是层电子数都是 8 8 D D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 质 化学性质均相同质 化学性质均相同 3 3 某周期某周期 A 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x x 则 则 同周期的同周期的 A 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A x 1x 1 B B x 2x 2 C C x 11x 11 D D x 25x 25 4 4 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 论预测 原子序数为论预测 原子序数为 114114 的元素属于第七周期的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A A 族 族 称为类铅元素称为类铅元素 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 的是的是 A A 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 4 B B 其常见价态为其常见价态为 2 2 3 3 4 4 C C 它的金属性比铅强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D D 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5 5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 A 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 NaNa MgMg2 2 AlAl3 3 F F B B 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 HClHCl H2SH2S PH3PH3 AsH3AsH3 C C 酸性强弱 酸性强弱 HAlO2HAlO2 H H2 2SiO3SiO3 H H2 2CO3CO3 H3PO4H3PO4 D D 溶点 溶点 NaClNaCl SiO2SiO2 NaNa CO2CO2 6 6 已知元素已知元素 X X Y Y 的核电荷数分别是的核电荷数分别是 a a 和和 b b 它们的离子它们的离子 X Xm m 和 和 Y Yn n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则下列关则下列关 系式正确的是 系式正确的是 A a b m n A a b m n B a b m n B a b m n C a b m C a b m n n D a b m n D a b m n 7 7 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 数比为数比为 2 32 3 的化合物的化合物 则这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则这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 能是能是 A A 1 1 B B 3 3 C C 5 5 D D 6 6 8 X8 X 元素的阳离子和元素的阳离子和 Y 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元素的阴离子具有 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A X 的原子序数比的原子序数比 Y Y 的小的小 B X B X 原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Y Y 的大的大 C X C X 的原子半径比的原子半径比 Y Y 的大的大 D X D X 元素的最高正价比元素的最高正价比 Y Y 的小的小 9 X9 X 和和 Y Y 属短周期元素 属短周期元素 X X 原子的最外层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Y Y 位于位于 X X 的前一周期 的前一周期 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则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则 X X 和和 Y Y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 式可表示为式可表示为 A A XYXYB B XY2XY2 C C XY3XY3 D D X2Y3X2Y3 10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 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 越高越高 B B 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 C 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 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 点越低点越低 D D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11 11 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 8 8 个电子个电子 B B 其原子与同周期其原子与同周期 IAIA IIAIIA 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 排布排布 C C 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 D 原 原 子半径比同周期子半径比同周期 A A 族元素原子的大族元素原子的大 12 12 甲 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甲 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 素 若甲的原子序数为素 若甲的原子序数为 x x 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A X 2X 2 B B X 4X 4 C C X 8X 8 D D X 18X 18 1313 A A 和和 M M 为两种元素 已知为两种元素 已知 A A 位于短周位于短周 期 且期 且 A A2 2 与 与 M M 的电子数之差为的电子数之差为 8 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A A A 和和 M M 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 1111 B B A A 和和 M M 的原子序数之差为的原子序数之差为 8 8 B B A A 和和 M M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8 8 A A 和和 M M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7 7 二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14 A14 A B B C C D D 是短周期元素是短周期元素 A A 元素的最元素的最 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 合物合物 1 1 摩该化合物含有摩该化合物含有 4242 摩电子摩电子 B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内层电子数的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 3 倍 倍 C C D D 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 C C 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 素之一素之一 试写出试写出 1 A 1 A B B 元素形成的酸酐的化学式元素形成的酸酐的化学式 2 D 2 D 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A 3 A C C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 用分子式表示用分子式表示 1515 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 甲元素与乙 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 甲元素与乙 丙 丁三元素上下或左右紧密相邻 甲 乙两元素的原丙 丁三元素上下或左右紧密相邻 甲 乙两元素的原 子序数之和等于丙元素的原子序数 这四种元素原子的子序数之和等于丙元素的原子序数 这四种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20 据此可以判断 元素甲为 据此可以判断 元素甲为 元素丙为 元素丙为 元素乙和丁所形成化合物的 元素乙和丁所形成化合物的 分子式为分子式为 或或 1616 有 有 X X Y Y Z Z 三种元素 三种元素 X X Y Y 的最外的最外 层电子数相同 层电子数相同 Y Y Z Z 的电子层数相同 的电子层数相同 X X 与与 Y Y 可形成可形成 YX2YX2 和和 YX3YX3 化合物 化合物 Y Y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X X 的两倍 的两倍 X X 与与 Z Z 可形成化合物可形成化合物 Z2X5Z2X5 问 问 X X Y Y Z Z 各是什么元素 各是什么元素 分别写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写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B B 2 2 ADAD 3 3 B B 4 4 ACAC 5 5 ADAD 6 6 A A 7 7 D D 8 8 CDCD 9 9 A A 1010 BCBC 1111 ABAB 1212 B B 1313 D D 1414 N2O5 N2O5 N2O3N2O3 2Li 2H2O 2LiOH H2 2Li 2H2O 2LiOH H2 PH3 NH3 PH3 B B C C D D 1616 某学生配制 某学生配制 0 1mol LNaOH0 1mol LNaOH 溶液溶液 100mL100mL 下列操作会造成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下列操作会造成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A A 空盘时天平指针指向左边空盘时天平指针指向左边 B B 把烧碱放在纸上称量把烧碱放在纸上称量 C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 D 使用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烧碱使用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烧碱 1717 13 5g13 5g 氯化铜样品中含有下列某一种氯化铜样品中含有下列某一种 盐类杂质 当与足量盐类杂质 当与足量 AgNOAgNO3 3溶液充分反应后 得到溶液充分反应后 得到 AgClAgCl 沉淀沉淀 29g29g 则样品中混有的杂质是 则样品中混有的杂质是 A A ZnClZnCl2 2 B B MgClMgCl2 2 C C BaClBaCl2 2 D D KClKCl 181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 由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 由 于操作不慎 使液面略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于操作不慎 使液面略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 标线标线 这 这 时应采取的措施是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 A 倾出标线以上的液体倾出标线以上的液体 B B 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 C C 影响不大 不再处理影响不大 不再处理 D D 重新配制重新配制 1919 配制 配制 100mL1mol L100mL1mol L 的氢氧化钠溶液 的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A 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相同的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相同的 纸 然后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取纸 然后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取 B B 把称得的氢氧化钠放入盛有适量把称得的氢氧化钠放入盛有适量 蒸馏水的烧杯中蒸馏水的烧杯中 溶解 冷却溶解 冷却 再把溶液转入容量瓶中再把溶液转入容量瓶中 C C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玻棒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玻棒 2 2 3 3 次 次 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 D D 沿着玻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 沿着玻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 直至溶液凹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相切直至溶液凹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相切 2020 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 A 用用 25mL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碱式滴定管量取 14 80mLNaOH14 80mLNaOH 溶液溶液 B B 用用 100mL100mL 量筒量取量筒量取 5 2mL5 2mL 盐酸盐酸 C C 用托盘天平称取用托盘天平称取 25 20gNaCl25 20gNaCl D D 用用 100mL100mL 容量瓶配制容量瓶配制 50mL0 10mol L50mL0 10mol L 溶液溶液 2121 将 将 12mol L12mol L 的盐酸的盐酸 1 19g cm 1 19g cm3 3 50mL50mL 稀释成稀释成 6mol L6mol L 的盐酸的盐酸 1 10g cm 1 10g cm3 3 需加水的 需加水的 体积为体积为 A A 50mL50mL B B 50 5mL50 5mL C C 55mL55mL D D 59 5mL59 5mL 2222 相对分子质量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 M M 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某物质在室温下 的溶解度为的溶解度为 Sg 100gSg 100g 水 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水 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dg cmdg cm3 3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A sd M 10 mol Lmol L B B 100 1000 SM Sd mol Lmol L C C M Sd10 mol Lmol L D D Sd SM 1000 100 mol Lmol L 三 填空题三 填空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5 5 小题 共小题 共 4040 分分 2323 12 12 分分 将将 40gNaOH40gNaOH 溶于水 配成溶于水 配成 250mL250mL 溶液溶液 A A A 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将 将 50mLA50mLA 加水稀释至加水稀释至 100mL100mL 后 得溶液后 得溶液 B B B B 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浓度为 将 将 10mLB10mLB 溶液与密度为溶液与密度为 1 11g cm1 11g cm3 3 9 9 的的 NaOHNaOH 洗涤剂洗涤剂 10mL10mL 混合 该混合溶液混合 该混合溶液 C C 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浓度为 2424 12 12 分分 配制配制 0 1mol L0 1mol L 盐酸溶液盐酸溶液 500mL500mL 请按操作顺序 请按操作顺序 填写在操作前填写在操作前 的括号内 并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仪器名称 操作方法的括号内 并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仪器名称 操作方法 或数字 或数字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 溶液体积少于溶液体积少于 500mL 500mL 用玻璃棒搅拌 使其均匀混合 用玻璃棒搅拌 使其均匀混合 待稀释的盐酸冷却后 沿玻璃棒待稀释的盐酸冷却后 沿玻璃棒 注入注入 500mL500mL 的容量瓶中 的容量瓶中 用用量量筒筒量量取取密密度度为为1 1 1 19 9g g c cm m3 3质质 量量分分数数为为3 37 7 的的浓浓盐盐酸酸约约 取取整整数数 m mL L 注注入入烧烧杯杯中中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2 2 3 3 次 将次 将 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 接近刻度接近刻度 cm cm 处 改用处 改用 加蒸馏水 使加蒸馏水 使 溶液溶液 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2525 配制 配制 100mL0 20mol LKCl100mL0 20mol LKCl 溶液时 某溶液时 某 学生将准确称量的学生将准确称量的 1 49gKCl1 49gKCl 固体放入烧杯中 加入约固体放入烧杯中 加入约 30mL30mL 蒸馏水 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将溶液由烧杯蒸馏水 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将溶液由烧杯 倒入倒入 100mL100mL 容量瓶中 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入蒸馏容量瓶中 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入蒸馏 水 直至液面接近刻度水 直至液面接近刻度 2cm2cm 3cm3cm 处 改用胶头滴管加处 改用胶头滴管加 蒸馏水 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蒸馏水 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 盖紧 再振荡摇匀 该生操作中的错误是盖紧 再振荡摇匀 该生操作中的错误是 和和 2626 6 6 分分 常温下 相对分子质量为常温下 相对分子质量为 M M 的的 某无水盐某无水盐 A A 的溶解度为的溶解度为 SgSg 则常温时 该盐饱和溶液 则常温时 该盐饱和溶液 的质量分数为的质量分数为 如果已知该饱和溶液的密度 如果已知该饱和溶液的密度 为为 g cm g cm3 3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727 4 4 分分 普通酒精中乙醇的含量为普通酒精中乙醇的含量为 96 96 1515 C C 时密度为时密度为 0 76g cm0 76g cm3 3 将乙醇看作溶剂 水 将乙醇看作溶剂 水 看作溶质 普通酒精中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看作溶质 普通酒精中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828 6 6 分分 将将 MgClMgCl2 2 xHxH2 2O O 的晶体的晶体 4 06g4 06g 溶溶 于水配成于水配成 100mL100mL 溶液 此溶液溶液 此溶液 50mL50mL 正好与正好与 50mL0 4mol L50mL0 4mol L 的的 AgNOAgNO3 3溶液完全作用 由上述数据可知溶液完全作用 由上述数据可知 4 06g4 06g 的的 MgClMgCl2 2 xHxH2 2O O 是是 mol mol 式中 式中 x x 的数值是的数值是 2929 往某 往某 BaClBaCl2 2溶液中加入密度为溶液中加入密度为 1 28g mL1 28g mL 的硫酸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后 过滤 测得的硫酸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后 过滤 测得 滤液的质量与对滤液的质量与对 BaClBaCl2 2溶液的质量相等 则所加硫酸溶溶液的质量相等 则所加硫酸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四 计算题四 计算题 共共 1111 分分 3030 11 11 分分 向向 50mLNa50mLNa2 2SOSO4 4和和 NaNa2 2COCO3 3的混的混 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BaCl2 2溶液 得到溶液 得到 14 51g14 51g 白色沉白色沉 淀 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淀 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 HNOHNO3 3 充分反应后 沉 充分反应后 沉 淀减少到淀减少到 4 66g4 66g 并有气体产生 并有气体产生 原混合溶液中原混合溶液中 NaNa2 2SOSO4 4和和 NaNa2 2COCO3 3的物的物 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多少 多少 3131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 20 20 时 每时 每 100g100g 水中仅溶解水中仅溶解 0 165g0 165g 20 20 时 在烧杯中放入时 在烧杯中放入 7 40gCa OH 7 40gCa OH 2 2固体 加水固体 加水 100g100g 经充分搅拌后 所得 经充分搅拌后 所得 饱和溶液的体积为饱和溶液的体积为 100mL100mL 计算溶液中的 计算溶液中的 OHOH 的物质的的物质的 量浓度 量浓度 在在 的烧杯中 需要加入多少升的烧杯中 需要加入多少升 0 1mol L0 1mol L 的的 NaNa2 2COCO3 3溶液 才能使沉淀全部转为溶液 才能使沉淀全部转为 CaCOCaCO3 3 并使原溶液中的并使原溶液中的 CaCa2 2 降至 降至 0 01mol L0 01mol L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1 1 B B 2 2 B B 3 3 C C 4 4 A A 5 5 D D 6 6 C C 7 7 D D 8 8 C C 9 9 A A 1010 B B 1111 B B 1212 C C 1313 D D 1414 C C 1515 D D 1616 C C 1717 B B 1818 D D 1919 ADAD 2020 A A 2121 B B 2222 B B 2323 4mol L4mol L 2mol L2mol L 2 25mol L2 25mol L 每线每线 4 4 分分 2424 4 4 分分 42mL42mL 1 1 2 2 胶头滴管滴加胶头滴管滴加 凹液面凹液面 每线每线 2 2 分分 2525 把溶液由烧杯直接倒入容量瓶里 把溶液由烧杯直接倒入容量瓶里 没没 有沿玻璃棒倒入有沿玻璃棒倒入 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2 2 3 3 次次 没没 有把洗涤液也一起注入容量瓶中有把洗涤液也一起注入容量瓶中 2626 100 100 S S MS S 100 1000 mol Lmol L 每线每线 3 3 分分 2727 1 69mol L1 69mol L 2828 0 020 02 6 6 每线每线 3 3 分分 2929 5 49mol L5 49mol L 3030 0 4mol L 0 4mol L 1mol L1mol L 6 6 分分 1 12L 1 12L 5 5 分分 3131 0 0446mol L0 0446mol L 0 9L 0 9L 20102010 2011201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必修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必修 2 2 鲁科版 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 鲁科版 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 第第 2 2 章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第 1 1 节节 化学化学 键与化学反应键与化学反应 一一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第 2 2 章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第 1 1 节节 化化 学键与化学反应学键与化学反应 二二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 1 通过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和 通过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和 共价键的形成 增进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共价键的形成 增进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2 2 通过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 通过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 量变化的实质 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量变化的实质 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 3 3 通过对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的 通过对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的 教学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 4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 了解化学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 了解化学 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开发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开发 高能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及保护环境高能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及保护环境 的意识 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逐的意识 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逐 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三 教学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 难点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的含义和对化学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的含义和对化学 反应的理解 反应的理解 四四 知识分析知识分析 一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变化 一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变化 1 1 化学键与物质变化 化学键与物质变化 思考 水变成水蒸气需要什么条件 水变思考 水变成水蒸气需要什么条件 水变 成氧气 氢气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了什么问题 成氧气 氢气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答 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加热即可 水 解答 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加热即可 水 变成氧气 氢气需要电解 这说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变成氧气 氢气需要电解 这说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 氧原子之间存在强烈的化学作用 氧原子之间存在强烈的化学作用 1 1 化学键 化学键 相邻的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相邻的原子间强的相互作 用叫化学键 用叫化学键 2 2 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 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 旧化旧化 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 2 化学键的类型 化学键的类型 分析 分析 HClHCl H H2 2 ClCl2 2的形成过程的形成过程 1 1 共价键 共价键 定义 定义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 键 叫做共价键 键 叫做共价键 共价键形成条件 共价键形成条件 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 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 共价键的存在 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共价键的存在 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某些原子团中单质 某些原子团中 共价键的类型 共价键的类型 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或非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或非 金属与金属原子之间 金属与金属原子之间 非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 成的共价键 成的共价键 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电子式法电子式法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型分子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型分子 HClHCl N N2 2 NHNH3 3 H H2 2O O 等 等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型分子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型分子的形成过程 CHCH4 4 ClCl2 2 COCO2 2 等 等 结构式法 略 结构式法 略 分析 分析 NaClNaCl NaNa2 2S S CaClCaCl2 2的形成过程的形成过程 2 2 离子键 离子键 定义 定义 阴 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阴 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 的化学键 叫做离子键 的化学键 叫做离子键 离子键形成条件 离子键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及其他的阴 阳离子之间 及其他的阴 阳离子之间 离子键的存在 离子化合物离子键的存在 离子化合物 离子键的表示方法离子键的表示方法 电子式法电子式法 用电子式表示某物质 用电子式表示某物质 用电子式表示某物质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某物质的形成过程 说明 化学键还包括存在于金属中的金属说明 化学键还包括存在于金属中的金属 键 以后要学 键 以后要学 3 3 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叫做离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叫做离 子化合物 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叫做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叫做 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思考 离子化合物熔 沸点较高的原因是思考 离子化合物熔 沸点较高的原因是 什么 金刚石熔 沸点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 金刚石熔 沸点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干冰气化破坏的是碳氧化学键吗 干冰气化破坏的是碳氧化学键吗 解答 离子化合物熔沸点较高的原因是 解答 离子化合物熔沸点较高的原因是 熔化 气化时需要破坏较强的离子键的作用 金刚石熔熔化 气化时需要破坏较强的离子键的作用 金刚石熔 沸点较高的原因是熔化时要破坏较强的共价键的作用 沸点较高的原因是熔化时要破坏较强的共价键的作用 干冰气化时破坏的不是碳氧键 干冰气化时破坏的不是碳氧键 拓宽 分析拓宽 分析 NaNa2 2O O2 2 NaOHNaOH Ca OH Ca OH 2 2 NHNH4 4ClCl 中的化学键和电子式中的化学键和电子式 二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思考 思考 H H2 2变为变为 H H 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 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 为什么 为什么 H H 变为变为 H H2 2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 为什么 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 为什么 解答 氢原子不稳定 能量较高 氢分 解答 氢原子不稳定 能量较高 氢分 子稳定能量较低 故子稳定能量较低 故 H H2 2变为变为 H H 要吸收能量 要吸收能量 H H 变为变为 H H2 2 要放出能量 要放出能量 1 1 化学键与能量变化 化学键与能量变化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破坏旧化学键时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破坏旧化学键时 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来克服原子 或离子 间的相互作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来克服原子 或离子 间的相互作 用 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释放一定的能量 因此在化学用 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释放一定的能量 因此在化学 反应中 不仅有新物质生成 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 反应中 不仅有新物质生成 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 思考 化学反应在什么情况下放出能量 思考 化学反应在什么情况下放出能量 什么情况下吸收能量 能量的类型有哪几种 什么情况下吸收能量 能量的类型有哪几种 解答 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 解答 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 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结果就放出能量 反之 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结果就放出能量 反之 就吸收能量 就吸收能量 2 2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反应放出热量的称为放反应放出热量的称为放 热反应 热反应 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吸收热量的称为吸反应吸收热量的称为吸 热反应 热反应 常见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燃烧反应是放常见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燃烧反应是放 热反应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热反应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一般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 一般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 C C 与与 COCO2 2 反反 应等除外 应等除外 常见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 一般的常见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 一般的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3 3 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过程 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过程 1 1 从原子与分子角度 从原子与分子角度 化学反应是分化学反应是分 子分解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子分解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2 2 从化学键的角度 从化学键的角度 化学反应是旧键化学反应是旧键 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 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 3 3 从能量变化的角度 从能量变化的角度 化学反应总是化学反应总是 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4 4 认识物质变化的过程 认识物质变化的过程 1 1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 2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 能量变化的密切关系能量变化的密切关系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例 1 1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 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 又存在与相邻分子之间又存在与相邻分子之间 B B 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 键键 C C 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 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D D 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 而没有排斥作用 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而没有排斥作用 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 答案 答案 C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键定义的掌握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键定义的掌握 和理解情况 化学键的定义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和理解情况 化学键的定义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 相邻相邻 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 二是 二是 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选项 选项 A A B B 中都没有明确说明这两点 所以不正确 选项中都没有明确说明这两点 所以不正确 选项 D D 只强只强 调离子键中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 调离子键中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 也不正确 也不正确 点评 微观粒子之间的作用是很复杂点评 微观粒子之间的作用是很复杂 的 的 化学化学 2 2 只是在有关化学键的内容方面做了简要只是在有关化学键的内容方面做了简要 介绍 处理相关题目牢记概念非常重要 如化学键的定介绍 处理相关题目牢记概念非常重要 如化学键的定 义是义是 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那么 那么 不相邻原子不相邻原子 之间之间 相邻分子之间相邻分子之间 或或 虽然相邻但无强相互作用虽然相邻但无强相互作用 的原子之间的原子之间 的作用都不是化学键 例如在水中 水分的作用都不是化学键 例如在水中 水分 子的分子结构是三角形子的分子结构是三角形 两个 两个 H H 原子虽然相邻 原子虽然相邻 但无强相互作用 不存在化学键 两个相邻的水分子之但无强相互作用 不存在化学键 两个相邻的水分子之 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但不是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但不是 相邻的原子相邻的原子 作用也不 作用也不 强强 也不是化学键 而在某些化合物的分子中 不 也不是化学键 而在某些化合物的分子中 不 相邻的原子之间也可产生相互作用 因为相邻的原子之间也可产生相互作用 因为 不相邻不相邻 也也 不属不属 化学键化学键 的范畴 的范畴 例例 2 2 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 A A BaClBaCl2 2B B NaOHNaOHC C NH NH4 4 2 2SOSO4 4D D H H2 2SOSO4 4 答案 答案 D D 解析 解析 BaBa 是活泼金属 与活泼非金属反是活泼金属 与活泼非金属反 应生成的应生成的 BaClBaCl2 2 是离子化合物 钡是离子化合物 钡 氯间的化学键是离氯间的化学键是离 子键 子键 NaOHNaOH 中 中 NaNa 与与 OHOH 间以离子键结合 间以离子键结合 OHOH 中中 O O 原子与原子与 H H 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NH NH4 4 2 2SOSO4 4 中 中 NHNH4 4 与与 SOSO4 4 2 2 间以离子键结合 间以离子键结合 NH NH4 4 中中 N N 与与 H H SO SO4 4 2 2 中 中 S S 与与 O O 以共价键结合 以共价键结合 H H2 2SOSO4 4 中 中 H H 和和 O O 之间之间 S S 和和 O O 之间之间 都以共价键结合 都以共价键结合 点评 点评 酸不论强酸的种类 都是共酸不论强酸的种类 都是共 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 也没有离子键 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 也没有离子键 例例 3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 变化变化 B 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 化化 C 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D D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 反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 反 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 答案 A A C C 解析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解析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变化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 质发生物理变化 核变化 如原子弹的爆炸 也都伴有质发生物理变化 核变化 如原子弹的爆炸 也都伴有 能量变化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 反应物的总能量变化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 反应物的总 能量 设为能量 设为 x x 与生成物的总能量 与生成物的总能量 设为设为 y y 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为 为 x y x y 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 x y x y 化学反应为 化学反应为 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x yx y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变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变 化和能量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化和能量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例例 4 4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液态水汽化液态水汽化 将明矾加热变为白将明矾加热变为白 色粉末色粉末 浓硫酸稀释浓硫酸稀释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生石灰跟生石灰跟 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 A B B C C D D 答案 答案 D D 解析 放热反应解析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 液 液 态水汽化是物理过程 浓硫酸稀释是物理过程 态水汽化是物理过程 浓硫酸稀释是物理过程 点评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都必须是化学点评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都必须是化学 反应 反应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答题时间 3030 分钟 分钟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1 1 下列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 下列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 各原子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的是 各原子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的是 A A 1010 与与 1919 B B 6 6 与与 1616 C C 1111 与与 1717 D D 1414 与与 8 8 2 2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 有共价键明显被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 有共价键明显被 破坏的是 破坏的是 A A I I2 2升华升华 B B NaClNaCl 颗粒颗粒 被粉碎被粉碎 C C HClHCl 溶于水得到盐酸溶于水得到盐酸 D D 从从 NHNH4 4HCOHCO3 3 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3 3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8 电子结构的是 电子结构的是 A A BeClBeCl2 2 B B PClPCl3 3 C C PClPCl5 5D D N N2 2 4 4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共价键的是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共价键的是 A A 金刚石金刚石B B 氩气氩气C C 硫磺硫磺 D D 硝酸铵硝酸铵 5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B B 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 C C 化学键是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化学键是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 作用作用 D D 化学键是相邻的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化学键是相邻的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 作用作用 6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 B 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 化合物化合物 C C 只有非金属单质分子里存在非极性键只有非金属单质分子里存在非极性键 D D 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7 7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 显著放热的是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 显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洁生产企业环保管理手册
- 养老院入住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策略与实践总结
- 连锁超市岗位职责与管理规范
- 建筑幕墙安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科学实验报告标准格式及范例模板
- 三级医院病历管理规范与评分表
- 汽车美容店开店投资计划书范文
- 家具生产安全标准与操作流程
- 葫芦丝入门曲目练习与技巧指导
- 音乐感知:从听觉到绘画
- QGDW11703-2017电力视频监控设备技术规范
- 手抄报设计花边课件
- 无人机操控技术 教案 3.2无人机模拟器基本设置
- 16949体系培训计划
- T/CAZG 003-2019亚洲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火锅店股东协议合同协议
- 高中英语3500词词汇
- 四川遂宁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04-2024)
- 电梯曳引钢丝绳维护保养制度
- 老年人防烫伤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