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仰和芝 李耀锋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性质: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主讲教师:仰和芝、李耀锋教学时数:54课时学分:3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研究方法论知识,并将具备以下能力: 撰写符合学术标准的研究选题论证报告; 设计规范的社会调查问卷并开展较复杂的随机抽样调查;学会调查问卷数据的输入和统计分析方法; 撰写规范的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学生研究设计等相结合(修习本课程的同学每次分别负责阅读与报告不同议题的文献。所有同学均应依进度研习教材,积极参与讨论,并进行研究设计)。四、考核方式考勤(10%)+课堂参与(25)研究设计(25)调查研究报告(30)成果汇报(10) 考核需要提交资料:课堂汇报PPT、设计的研究方案(包括问卷)、 调查报告、期终汇报PPT五、主要教材艾尔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第 11 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 袁方、王汉生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5 版),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 月。 六、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讲 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学生全面理解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教学重点:影响社会研究方法论哲学基础的的主要流派与思潮。教学难点:当代哲学思潮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影响。教学时数:3课时主要内容 :19 世纪对社会学方法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主要流派,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哲学新发展中的主要流派。 思考题: 1主流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2当代哲学思潮对社会研究方法有哪些影响 阅读书目: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1986,上海译文出版社。 夏佩尔,理由与求知,1990,上海译文出版社。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1999, 上海译文出版社。 哈贝马斯著: 知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第二讲 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教学目的:介绍古典和当代社会研究方法的主要流派。 教学重点:古典和当代社会研究方法的主要流派。教学难点:古典和当代社会研究方法主要流派的关系。教学时数:6课时主要内容 :实证主义 、韦伯主义 、马克思的批判主义、后实证主义 、新韦伯主义 、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思考题:社会研究的流派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第三讲 文献研究法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使学生对文献研究法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地位与功能有较清晰的认识,初步掌握文献研究法的基本训练步骤,能在即将开展的田野调查工作中正确运用文献研究法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文献研究法在田野调查实践中的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运用文献研究法的成功经验与先例,因本部分内容较为庞杂,如何选取择首先就是一个问题,如何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能从前人的成功经验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并能运用于学习与研究实践,也是有待进一步加以探索的难点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民族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文献类型(古籍文献、地方志、前人研究成果、民间文书、音像制品、民族文字资料);民族学研究中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思考题:1.民族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文献类型有哪些? 2.民族学研究中运用文献研究法应包括哪几个阶段?阅读书目:杜泽逊撰:文献学概要第一章,中华书局2001版。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第七章,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四讲 田野调查方法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田野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学会运用田野调查的基本技能为社会研究服务。教学重点:田野调查在社会研究中的主要意义;田野调查的基本理论与具体方法。教学难点:基本理论、方法讲授与经典案例分析的统一。教学时数:9课时教学内容:田野调查的计划与实施;田野调查的技术方法;田野调查的方法类型;田野调查的基本内容;田野调查的成果形式;田野调查的职业道德。思考题:1.当代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类型与特征。2.如何理解田野调查中的“科学性”问题?阅读书目:汪宁生著:文化人类学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第23章,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大卫费特曼著,龚建华译,民族志:步步深入第36章,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五讲 音像记录与表现方法教学目的:在田野过程中,如何利用照相机、数字摄像机、录音设备记录拟调查的文化事项,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到人类学研究精神的理论问题。本单元力图阐明“音像记录”包含的基本手段,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基本理念;课程只涉及少量技术问题。教学重点:田野调查中如何恰到好处地应用音像记录设备;理解影像民族志与文字民族志之间的异同;影像民族志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田野调查中如何恰到好处地应用音像记录设备。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作为田野调查方法的音像记录手段;作为民族志书写的音像表现手段;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仅仅是一种工具?镜头语言表达与文字表述之间的异同;田野调查中录音和照片需要注意的问题;视频资料获取的精神;获取高质量的镜头;电影故事版的作用。思考题: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应用音像记录方法的弊端有哪些?如何解决?阅读书目:卡尔海德著,田广、王红译,影视民族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六讲 民族志及其撰写方法教学目的: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理解,田野(Field)就是“被研究对象”所处的场域。民族志则是反映被研究对象真实情况的实录。因此,“民族志及其撰写方法”成为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基本熟悉民族志的类型与特征、基本撰写方法。教学重点:田野调查与民族志;民族志及其撰写方法。教学难点:对于尚未有田野调查和民族志资料获取与撰写经历的学生而言,如何接受抽象的概念并运用与实践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民族志的类型与特征;民族志的获取与分析;民族志撰写方法与基本范式;民族志范本解读思考题:1.试析民族志文本的“真实性”问题。2.结合一个民族社区案例,解读大卫费特曼的民族志:步步深入。阅读书目:大卫费特曼著,龚建华译,民族志:步步深入(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章;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七讲 口述史教学目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基本熟悉口述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特征、优点与不足。教学重点:口述史的特征教学难点:口述史方法的正确运用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口述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口述史的类型与特征;口述史的获取与分析;口述史的基本范式、口述史研究伦理思考题:口述史研究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阅读书目:李向平,魏扬波口述史研究方法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八讲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者教学目的:介绍价值中立和反思性的概念,其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价值中立与社会研究。教学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