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初三总复习电学讲义一电流和电流强度1电流: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实际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电流强度: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物理量符号“I”定义公式:I ,单位:是安培 单位符号“A”,1安1库秒 即1A1c/s。单位换算:1A103mA 1mA103A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可以表示电流强弱程度。例1:1A的物理意义一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库仑。基本物理量估测:例2:一只白炽灯泡工作电流约 0.2A 左右; 一台电视机工作电流约 0.5A 左右。二电源和电压1电源及其作用: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能持续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它的作用是提供了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所需之动力电压。从能的转化角度看,电源是一种把化学能(干电池)、机械能(水利发电、风力发电)或其它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使用电源时的注意点:绝不允许用导线将两极直接连接起来(称为电源短路),否则会损坏电源。3电压作用: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维持持续电流必须有电源(提供电压),电路必须是通路。物理量符号:“” 电压单位:“伏特” 简称“伏” 单位符号:“” 单位换算:1KV103V 1 V103mV 基本物理量估测: 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伏,照明电路电压为220伏。高压输电线电压约几千伏到几百千伏。4电流、电压的测量: 几点说明:电流表、电压表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又短又粗的导线,所以电阻很小,在电路里可近似认为电阻为0;电压表相当于一根又长又细的导线,所以电阻很大。在电路里可近似认为电阻为。电流表、电压表使用要求:电流表电压表1估计被测电路里的电流大小,选择测量范围合适的量程。估计被测电路两端电压大小,选择测量范围合适的量程。2将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里将电压表并联在被策电路两端3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流出将电压表的“”与被测电路靠电源正极的一端相连4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的“”、“”接线柱直接与电源“正”、“负”极连接。可以直接测量电源电压。例题1:下列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法正确的是( )丁丙乙甲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三电阻:1电阻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计算公式:R 单位:欧姆“” 单位换算:1103K 1K103关于R 的物理含义:电压与电流强度的比值大小反映了电阻的大小,电阻大小决定了比值的大小。电阻不变,即便是电压或电流发生了变化,比值仍然不变。有关电阻的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物理特性,不因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变化而变化,即电阻大小与是电压无关,也与电流强度无关。其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大小及种类。例题1: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通过的电流强度为0.5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若将导体两端的电压调整为12V,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A。例题2:关于R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决定电阻的大小; (D)电阻与电压和电流大小无关。例题3:某学生在做“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与电流”的实验中,2电阻大小的规定方法实验:研究电阻大小的表示方法按照表格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导体R1、R2、R3测出他们在各电压下的电流,并将相关数据填入表格。电阻序号电压电流导体R113V0.5A26V1A39V1.5A导体R243V1A56V2A69V3A导体R373V1.586V399V4.5根据现象提出问题:不同导体在电压相等条件下,为什么电流强度不同?分析序号1、4、7(或2、5、8或3、6、9)三组数据,在电压均相等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 ,这是由于导体对电流都有阻碍作用,即有电阻。在电压相等条件下。导体电阻越大,则阻碍作用也越 ,电流就越 。由数据分析可知电阻大小关系是R1 R2 R3。分析、对比相关数据:(寻找规律)由第3列与第4列比较得:()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一个 ;()不同导体该比值是 ;且电阻越大,比值越 。电阻大小的表示:(规定)鉴于的分析结果,物理学用 的大小来表示电阻大小,即R I/AU/V9V6V3V 1 1.5 2 2.5 3 3. 0.55O例题3:(实验题)某同学针对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导体测出他们在各电压下的电流,并将相关数据填入表格。电阻序号电压电流甲13V0.5A26V1A39V1.5A乙43V1A56V2A69V3A丙73V1.586V399V4.5根据每组实验数据在UI图上画出相对应的点,并将这些点连起来,并在每条图线上标出甲、乙、丙。观察图线可知:在电压相等时通过甲、乙、丙三个导体的电流大小关系I甲 I乙 I丙由此判断三个导体的电阻大小关系是R甲 R乙 R丙三条图线的共同特点是: 都是过原点的直线 ;说明了: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三条图线的不同特点是: 斜率不同 ;说明了: 不同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不同的,且电阻越大,比值越大 。鉴于、的分析,物理学用 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大小来规定电阻大小。(注:以上两个实验对导体的电阻大小关系先作了判断。)例题4:(综合实验研究)为了研究导体的某种特性,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将导体甲、乙、丙接入电路的M、N两端进行研究。用改变串联电池节数的办法改变导体两端电压,进行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序号电流(安)电压(伏)10.42.020.84.031.26.0实验序号电流(安)电压(伏)40.22.050.44.060.66.0实验序号电流(安)电压(伏)70.12.080.24.090.36.0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实验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倍数关系,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实验中在电压相同时的电流关系,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相同时,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强度是不相同。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 。(b)分析比较 。(注:以上实验未对导体电阻大小关系进行判断,所以不能得出电阻大小的“规定”方法) (若三表并为一表,则如何进一步分析)3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机以及导体的种类有关。实验:验证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1、2、3号为长度、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材料的导体,4号导线为不同材料的导体。步骤:测算每根导体的电阻。2341将实验所得数据填入表格:实验序号材料长度(米)横截面积(毫米2)电压V电流A电阻1康铜丝11 10.4812康铜丝22 10.480.53康铜丝32 0.50.480.254铁 丝42 10.480.12对比实验序号1、2数据可得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对比实验序号2、3数据可得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对比实验序号2、4数据可得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例题5:(实验题)在做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而应采用 法。下列是所能提供的不同导体:导线代号ABCDEFG长度(米)1.00.51.51.01.21.50.5横截面积(毫米2)3.20.81.20.81.21.21.2材料锰铜钨镍铬丝锰铜钨锰铜镍铬丝为了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用 导线为了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用 导线为了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用 导线例题6: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其中,AC和DF分别为直径与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B和E分别为AC和DF的中点。在对比研究时,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A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B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C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D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例题7:某同学猜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帮助他验证这种猜测是否正确。(若该题改为温度应如何做)例题8: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的是-( )(A)长度相同的铁丝,细的比粗的电阻大(B)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长的比短的电阻大(C)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和铁丝,铁丝可能比铜丝的电阻大(D)长度与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铜丝和铁丝,铁丝可能比铜丝的电阻大滑动变阻器a b c da b c d变阻器工作原理:通过改变变阻器电路部分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a bc dA变阻器作用:利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例题9:如右图,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键闭合后灯亮,且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读数变大。例题10:A O P B C 风右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风力测定仪,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金属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弧形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电流表。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与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 ,观察 可以粗略地反映风力的大小。例题11: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油箱内油量减少后,油面下降,浮标向 ,由于杠杆的作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 ,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根据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油量表(实际是电流表)相应的示数 ,显示油箱内的油量 。如果油量表的表盘上刻着对应的油面高度,就可以从油量表上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4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器材:见电路图电路图:操作步骤:已知: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伏,被测电阻约10欧姆左右,变阻器上标有“20、2A”。此实验原理是 ,将元件串联起来,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连接时电键应 ;起初电压表应选用 量程,电流表应选用 量程;闭合电键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电路部分的电阻调节到 ;其目的是 。闭合电键后,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14A,移动变阻器滑片到变阻器中点位置,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2.5V、0.20A,接着他又移动滑片到某点A位置,这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如图,将数据记录在表格,请完成下面表格栏目。物理量实验序号123通过计算可知A点在滑动变阻器中点的 恻,(选填:左或右)。下图为某同学的该实验电路,漏了两根导线,请你帮他补上。闭合电键前,滑片应移至最 端。(填:左或右) 待测电阻故障分析: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就是不变,且电流表示数也较小,则分析原因可能是 。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较大且不变,电流表示数为零,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则分析原因可能是 。实验中若将电压表、电流表位置对换,则电压表示 ,电流表示 。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分析每组测得的数据,发现电压与电流的比值逐渐减小,则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连接电路后,闭合电键,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有示数;断开电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例题1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RX的阻值,所需测量仪器有 、 ,另外还需要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所有元件均完好,电源电压6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20、2A”字样,电路连接正确。闭合电键,该同学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00.58安;当滑片在中点附近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请在下表中补上实验数据表格的有关栏目。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器材及观察到的现象将有关的数据填入表格内,并求出RX的阻值。(精确到0.2A)物理量实验序号例题12:电源、电键、变阻器、电压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如何测未知电阻?例题13:电源、电键、变阻器、电流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如何测未知电阻 ?四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I 欧姆定律揭示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之比)实验所采用的方法 。某同学将R1、R2、R3三个不同的电阻接入电路M、N两端,改变电池个数,测出他们在不同的电压下的电流,并将相关数据填入表格。电阻序号电压 V电流 AR1=511.50.3023.00.6034.50.90R2=1041.50.1553.00.3064.50.45R3=1571.50.1083.00.2094.50.30对比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实验数据可知: 。对比实验序号 的实验数据可知:在电压相等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总结以上两条规律可得欧姆定律: 。由第3列与第4列比较得还可知:(进一步比较表格数据和相关条件)() ;() ;(注意:在阐述实验规律时必须加上条件)左图反映的是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电压的关系图像。图像的相同特点是: 说明: 。图像的不同之处是: 说明: 。左图反映的是在电压不变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电阻的倒数的关系图像。从图线规律中可看出: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的电阻成 。R1 R2 R3I/AU/vI/A/R1 R2例题12:欧姆定律是建立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基础上得到的。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做这个实验,得到两组实验数据,如表1和表2。表一 表二电阻()电压(V)电流(A)1010.120.230.3电压(V)电阻()电流(A)6100.6200.3300.2根据表1的数据可知:实验研究的是电流与 的关系;该实验控制 不变,通过移动 ,测出 值和 值;分析表1所列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根据表2的数据可知:实验研究的是电流与 的关系;实验进行一次后,需要更换的电路元件是 (填代表该元件的字母)。更换元件后,闭合电键,接下来的操作是 ,并同时注意观察 表的示数,目的是 。分析表2所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例题13:(图表分析题)甲图中A、B所表示的电阻值哪一个大?为什么?如果将这两个电阻分别接在4.5伏的电源上,在图线上分别找出通过他们的电流。如果要使通过他们的电流均为500毫安,在图线上分别找出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说出规律) 甲图 乙图例题14:乙图所表示的是R1、R2、R3三个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从图线上可以看出电阻最大的是 ;在电压相等的条件下,通过 的电流最大。根据图象特征说出有关物理规律: ; ; 。2实验研究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 针对导体R1、R2、R3、R4、R5,测出在不同的电压下的电流,并将相关数据填入表格。R1 R 电阻电压电流1R13V0.562R26V163R330.25124R46V0.512学习资料分析:在相同的电压下,电流越小,说明电阻 ,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 ,所以物理学用该比值的大小可表示 大小。分析1、3(或2、4)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的电阻成 。分析1、2(或3、4)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在电阻相等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五串并联电路特点:实验:研究串、并联电路特点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三个不同位置上。 观察数据并在空格处填入相关数据序号U1U2UI1I2I3U1/I1U2/I2U/I13.62.460.120.120.1222460.10.10.131.84.260.20.20.2 研究数据可知: 电压特点: 电流特点: 电阻特点: 序号I1I2IU1U2UU1/I2U2/I2U/I10.20.30.566620.10.20.366630.30.60.9666 研究数据可知: 电压特点: 电流特点: 电阻特点: 例题:(实验题)某学生利用下图做研究电路某种特性实验时,获得如下表数据:实验序号A1A2AV1V211.001.002.0081021.080.721.807.210.831.200.301.50612观察实验数据,找出有关规律(至少三个): ; ; ; 。变量分析:动态变化分析:下图滑片向右移各物理量如何变化R2R1R RLRRLR RL R R RL R R1 R2 R I I IL I I1 I2 I U UL U U U P PL P P PL P P1 P2 P 电路切换分析: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6V,R110,R220,只闭合K,则各表示数A表 ,V表 。若再闭合K1,则A表 ,V表 。六电功、电功率:1电功: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决定电流做功大小的因素: 电流做功与导体两端的 ,通过的 ,以及通电 有关。 电功的计算方法:通用公式 实验结论公式:W只适用于纯电阻用电器 推导公式:单位: “焦” “伏安秒” “千瓦时” “伏库” “” “” “W” “”单位换算: 1度电1W3.6103J2电功率:电流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电功率的大小反映了电流做功快慢计算方法:常量估算:手电筒 1电视机 约75白炽灯 约1560,电冰箱 约250,电饭锅 约700,电熨斗 越500通用公式定义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用电器 推导公式: 单位: “瓦” “千瓦” “焦/秒” “W” “KW” “J/S”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电压; 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通过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注 意:实际功率并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总结:任何一个电阻(或用电器)拥有4个状态量“、”,只要已知其中两个,就能算出另外两个。实验: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小灯泡标有“2.5”,功率约1左右,则电源电压应 2.5伏。操作步骤:1 将元件串联起来,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连接时电键应 ; 电压表应选用 量程,电流表应选用 量程;2 闭合电键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电路部分的电阻调节到 ;3 闭合电键后,移动变阻器滑片,观察电压表示数,直到示数 为至,然后观察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4 利用公式 算出功率为 瓦。 故障分析: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当合上电键时,灯泡很亮的一闪就熄灭了,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则分析原因可能是 。(至少两种原因)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就是不变,且灯泡亮度较暗,则分析原因可能是 。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不亮,且电压表示较大,电流表示数为零,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元件完好,则分析原因可能是 。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移动滑片,灯泡变亮,电压表示变小,则分析原因可能是 。例题1:根据“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完成下列要求。用笔画线代替连接用的导线,将图中的所有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连线不能交叉)本实验主要步骤有下列几项,试按实验的正确顺序将字母标号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 、 。A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较大量程挡)串联成电路。B闭合电键使电路接通。C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D断开电源,整理器材。E把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并且取量程高于额定电压挡的接线柱。F发现电流表示数低于较小量程时,改接电流表低挡量程的接线柱。G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H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根据你连成的电路,电键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端。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伏,但闭合电键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要使小灯泡能够正常发光,则滑片P应向 方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伏为止。在实验中选用电流表的“+”和“0.6”两接线柱。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刻度盘上指针的位置如图B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在实验中,闭合电键后,如果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例题2:某同学用导线把电源(电压4.5伏)、电键、电流表、标有“20、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小灯泡连接成串联电路进行实验,其中灯泡上只有所标“0.2A”字样清晰可见。闭合电键后,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他发现滑片的位置恰好在中点上(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经过思考、分析,该同学得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画出该同学的实验电路图。简要说明该同学如何判定小灯泡是正常发光的。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例题3:某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电压为6伏,滑动变阻器标有“20、2A”字样,灯泡上标的字样模糊,但其额定电压可能是2.2伏或3.8伏。他按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他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当他认为小灯泡接近正常发光时,再去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该同学经过思考、分析后,重新进行实验,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滑片P的位置恰好在中点上(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简述产生图(B)所示现象的原因。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例题4: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即电源由几节干电池串联组成)。滑动变阻器标有“5、3A”字样,所用小灯泡是额定电压为“2.2伏”、“2.5伏”、“3.8伏”中的一个,估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在1.2瓦以内。该同学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滑片在中点附近某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并简要说明理由。(2)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简要说明理由。(3)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指出表中相关数据的意义220V 10A 20A 1800R/ KWh 七电能表:测量家庭消耗电能(耗电量)的仪表507324800567KWhKWh平段谷段220V 10(20)A1800R KWh507876900132例1:分析上图电能表有关数据,电路里同时工作的用电器的总功率最大为 瓦。例2:上图为1个月里家庭消耗的电能记录,则要交电费多少?(平段0.61元/KWh谷段0.30/KWh)例3:某照明电路中有一电炉单独工作2小时,电能表示数变化如上图所示,则该电炉功率为 瓦。例4:1度 KWh J。1度电能供给“220V、40W”的灯泡工作 小时。例5:如何利用照明电路测定一台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答: 。*八焦耳定律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22纯电阻用电器(电炉、电烙铁、电饭锅),电能几乎全部转化成内能,这时电流所做的功就等于所产生的热量,即 根据欧姆定律 电源甲、乙两容器里盛有质量和初温相等的水,电阻丝R1R2。温度变化较大的是 。R1 R2实验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电源电流强度I(A)电阻R()通电时间(min)温度变化t()111015221012032102404220280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电阻成正反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焦耳定律。即:2九电能的获得与输送 电能的获得: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规律。这一科学发现给人类带来了大规模获取电能的曙光。电磁感应现象表明: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称为感应电流),机械能便转化为电能。化石燃料、核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化学能(水蒸气)内能(做切割运动的导线)机械能(感应电流)电能(核燃料)核 能(水蒸气)内能(做切割运动的导线)机械能(感应电流)电能水力、风力、潮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可再生能源。水力(水电站)、风力(风力发电)、潮汐:机械能电能光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能干电池:化学能电能 电能不能像其它能源可直接从自然界中开采或获取,而必须从其它能源转化而来,所以电能属于二次能源。电能的优点:电能便于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各类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各种能量的转换器)电能便于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输送:远距离输电必须采用高压方式。原因:输电线有一定的电阻,由焦耳定律2可知,电流越大,导线发热损失的电能越多。电站输出功率是一个定值,由可知,在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十电路分析:1电路介绍: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 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中两点(或两不同等势体)之间有分支点、汇合点。2电路性质判断基本方法:去掉电压表 再看电流经过顺序 判断电路连接性质若:电流逐个顺次经过各用电器无分叉串联;电流有分叉(有分支点、汇合点)并联。3实例分析:电路分析1: 根据实物元件连接画电路图 电路分析2: 根据实物元件连接画电路图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分析3: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元件串联电路 电路分析4: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元件并联电路 电路分析5: 根据要求连接实物元件 电路分析6: 根据要求添元件符号电路分析6: 电路设计例:设计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用导线把电源、小灯、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键连成电路。闭合电键后,小灯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中点起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大。请根据此现象画出电路电路分析7:判断电路连接性质L1L2L3例1判断电键K、K1 、K2分别或一起合上时,电路连接性质K1K2KL1L2L3R1 R2 R3K1 L1 L2 L3 K2图例如图判断下列各种条件下,各灯发光情况只闭合K1: 只闭合K1: K1、K2均闭合: K1、K2均断开: 总结:关键寻找等势体3短路介绍:例1:当电键K1和K2都闭合后,下列电路中两灯都能发光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E戊图短路的危害: 局部短路:将使局部电路无电压和电流,电流全从短路处通过;电源短路:将使电流全从短路处通过,用电器无电流,且因短路电阻太小电流过大烧坏电源。4基础练习:由两个电灯L1和L2、一个电键K一个蓄电池及若干导线组成的电路,当电键断开时,灯L1,和L2均能发光,当电键闭合后,L1不发光而L2发光。则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路是 联(填:串或并)且 。在使用电源时绝对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两极直接连接起来。这是因为( )(A)电流大大,会损坏电源。 (B)电流太大,要损坏用电器。(C)电流大小,用电器不能工作。 (D)电流太大,要损坏电源和用电器。把小灯炮L1和L2、电池组、电键及若干导线组成电路,闭合电键后发现灯泡L1发光而灯泡L2不发光,则下列判断有可能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串联,灯泡L2的灯丝断了。 (B)灯泡L1和L2并联,灯泡L1的灯丝断了。(C)灯泡L1和L2串联,灯泡L1的灯丝断了。 (D)灯泡L1和L2并联,灯泡L2的灯丝断了。由两个电灯L1和L2、一个电键K一个蓄电池及若干导线组成的电路,当电键断开时,灯L1,和L2均能发光,当电键闭合后,L1不发光而L2发光。则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键K的 ( )(A)两个接线柱直接和电源两极并联了。 (B)两个接线柱直接和L1的两接线往并联了。(C)两个接线柱直接和L2的两接线柱并联了。(D)两个接线柱中有一个接线柱处断路了。KL1 L2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电键闭合后 ( )(A)灯L1和灯L2都能工作。 (B)灯L1和灯L2都不能工作。(C)灯L1不能工作,灯L2能工作。 (D)灯L1能工作,灯L2不能工作十串、并联电路解题要求与规律总结:1解题要求: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未知量、中间计算量。根据电路特点或欧姆定律或比例规律列方程式(组)。若为动态变化电路,必须确定前后状态,再列状态方程。注意:方程组或比例式里的“关键量”是整体突破的关键。I1I2R1 P1R2 P2R PIU2解题规律:U1U2UR1P1R2P2IRP利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电流强度处处相等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 I处处相等 II1+I2电压特点: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 各支路两端U相等电阻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总电阻倒数之和等于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R R1 + R2 功率特点:总功率等于各部分电路功率之和 总功率等于各部分电路功率之和 P P1 + P2 P P1 + P2利用同一电路各用电器“物理量”的比例规律:各部分电路功率之比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比,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比。 各部分电路功率之比等于各部分电路电流之比,等于各部分电阻的倒数之比。 利用同一用电器在不同状态下“物理量”比例规律:对于同一用电器在不同电压(或电流)作用下: 利用参量关系:“、”总结:列方程解题的常用方法是利用电路特点、比例规律或参量关系例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美术学院《酒店客户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美术学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2》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现代生物医药进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理工学院《中学生物实验创新设计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营养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指南及模拟题集解析
- 幼儿园大班教师对传统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应用研究
- 2025年全行业通-用面试技巧与笔试预测试题解析
- 2025年程序员面试宝典与预测题解析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专业基础备考指南
- 2025年项目协调员面试技巧与实战模拟题
- 不定代词专项练习(附详解)
-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完整答案【全优】
- 营销优化策略研究方法
- 某中央空调机房拆除施工方案
- 《儿童孟氏骨折》课件
- 电力系统绝缘保护 过电压防护 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及防护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册
- 《用户体验的要素》课件
- 基于现代文献探讨经方治疗冠心病(胸痹心痛)的处方用药规律研究演示稿件
- 2023年贵州六盘水市盘州市考调事业单位人员60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解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